賈桃花
(甘肅省古浪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甘肅古浪 733100)
語文學科是中職院校一門公共基礎性學科,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實踐性等特點,是培養中職學生綜合素養的關鍵課程。在當前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指導思想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致使中職語文課堂教學始終束縛在“知識本位、教師本位、教材中心”層面上,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學生的探究和創造能力等,嚴重制約了人才培養質量。在這一背景下,探究式學習模式作為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手段,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契合了素質教育背景下的人才培養要求。因此,中職語文教師必須將其靈活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不斷提高中職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他們的知識掌握情況、學習興趣和態度等直接決定了中職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在調查中發現,當前中職學生在語文學習存在諸多問題,集中體現在:(1)學生語文基礎知識薄弱。中職院校學生的基礎成績不甚理想,基礎知識薄弱,綜合素養參差不齊。就語文學科的特點來說,中職學生語文學習中出現了書寫潦草、書寫不規范、漢語拼音拼讀錯誤、語文表達能力弱、修辭手法掌握不牢、書面表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低下等。另外,中職學生在以往的學習中積累的知識比較少,無法在課堂上跟上教師的角度。長此以往,中職學生的語文興趣也出現了明顯的下降趨勢,甚至從內心產生強烈的抵觸、厭煩情感。(2)中職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差。由于中職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薄弱,甚至部分學生在內心將自己定位在學困生的層面上,存在極強的自卑心理。在這種情況下,中職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常常面臨著興趣低下、主動性差等問題,致使其在日常學習中對語文學科重視程度不夠。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實施者、組織者和引導者,在課堂教學中持有的教學觀念、采用的教學手段和評價方式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中職語文的教學效果。
首先,課堂教學理念落后。語文教師對于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不夠關注,通常會忽略了學生當前語文知識水平以及在以往學習中形成的學習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設計的語文教學目標常常與中職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選擇的教學方法也與中職學生的實際情況不相符。這嚴重制約了中職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難以真正提升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其次,教學方式陳舊、固化。中職語文教師受到滯后教學理念的制約,在具體開展課堂教學時被束縛在“一言堂、滿堂灌”的模式下,基本上都是采用“黑板+粉筆”的方式,按照教材上的內容對學生進行知識講解。如此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呈現出極強的固化、陳舊性,嚴重制約了學生思維和能力的發展,致使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最后,教學評價不科學。教學評價作為課堂教學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是影響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在調查中發現,受到教學理念的影響,語文教師在對學生學習結果進行評價、衡量的時候常常局限于具體的知識掌握情況中,忽略了對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思維方面的評價。同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忽視了學生的話語權,無法做到全面評價。這種教學評價標準和主體相對單一的評價體系不能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教學觀是教學行為的先導,中職院校語文教師需要形成相應的教學觀,這通常對課堂教學的方向及行為具有決定性影響?;谥新氄Z文課堂教學現狀,教師在開展探究式教學之前需要樹立與其相契合的教學理念。一方面,中職語文教師要從“知識本位”的理念中解放出來,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將“知識本位”逐漸轉變為“能力本位”,將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思維發展、能力發展情況等都納入課堂教學中,使其與知識目標整合到一起,旨在實現學生的知識、能力、思維全方位發展;另一方面,中職語文教師還應從“教師本位”轉變為“學生本位”,使得課堂教學不再以自己為中心、不再以自己為主導,而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與中職生自身的學情相結合,將學生學習的實際需求作為導向,對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模式進行靈活選擇,促使學生在知識探究當中實現能力的發展;最后,中職語文教師還應從“教材中心”的理念下解放出來,立足于教材內容但又不能束縛在教材中,對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和利用,更好地開展課堂教學。
基于探究式學習模式的內涵,中職語文教師應立足于中職院校人才培養特點,結合中職語文學科的特點,指向基礎知識、能力和思維等方面的要求,設計出開放性、探究性的教學目標,從而使學生通過探究性學習的相關目標引導主動參與到探究學習當中。在設計探究性學習目標時,中職語文教師還應立足于學生實際學情,結合學生以往學習中積累的語文基礎知識、自身所具備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生認知思維發展特點等精準捕捉學生的認知發展區,科學設計出具備探究價值的教學目標,確保學生“跳一跳即可摘到桃子”。另外,在設計探究性學習目標時,中職語文教師還應注重學生彼此存有的差異性并設計出有層次、多樣化的目標,旨在滿足所有學生的語文學習需求。
在調查和研究中發現,課堂環境是影響學生學習心理的關鍵性因素。良好的課堂環境會強化學生自身的學習動機,以此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因此,為了充分發揮課堂氛圍在探究性學習中的價值,中職語文教師必須注重學生自身的學習情感,為學生營造和諧、民主、寬松的課堂教學氛圍,而學生位于該教學氛圍下就能更加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的探究學習當中。要想實現該教學目標,中職語文教師需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1)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中職語文教師應尊重學生呈現出來的語文學習需求以及語文學習情感等;充分利用課下時間,與學生進行深度溝通和交流,并在溝通中付出自己的關心和愛護,努力營造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2)尊重中職學生的主體地位,以真誠的語言、親切的語調、寬容的態度等對學生開展評價,使得他們在更加全面、更加客觀的評價模式下以更加積極主動的態度參與到語文知識的探究學習中。
第一,營造探究情境?;谥新殞W生的語文知識掌握情況、學習能力、思維和心理特點等,結合探究式學習目標靈活選擇故事、問題和游戲等方式創設探究性情境。只有把學生引領至相應的教學情境當中,才能激發出學生內在的探究欲望,最終促使其以知識探究者的身份實現自身思維與能力的有效發展。
第二,現代化教學。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促進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诖?,中職語文教師應從“粉筆、教材、黑板”的教學手段中解放出來,靈活借助現代化教學手段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靜態知識動態化,以便于學生更好地開展探究性學習。同時,教師還可以借助現代化教學手段豐富和補充教學內容、拓展資料等,以便于學生在探究中實現能力和思維的發展。
第三,合作探究。正所謂“獨學而無友,則孤陋寡聞。”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相比,合作學習是學生深入探究知識的重要手段。此時,中職語文教師可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和教學內容設計出有相應探究價值的教學問題,讓學生依據小組合作的形式對問題進行探究,并在交流與合作中完成相關數學知識的探究,進而實現能力和思維的發展。
第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素質教育背景下,為了強化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師在優化課堂教學時應尊重學生知識建構者的身份,促使其以課堂主人的角色以更加積極主動的態度參與到知識探究中?;诖?,中職語文教師在實施課堂教學時可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1)結合教學內容,科學設計導學案,并在課堂教學之前發放給學生,引導學生圍繞導學案進行自主探究學習。(2)結合教學內容提前設計教學視頻,指導學生在課下結合教學視頻的引導進行自主學習。同時,由于自身知識能力有限,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常常遇到多種困難,此時教師應結合學生自主學習中反饋出來的問題,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方案,引導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完成語文知識的深度探究。
第五,問題引導。正所謂“學起于思,思起于疑”,問題是進行探究式教學的關鍵和核心。因此,中職語文教師應從傳統“直接灌輸”的模式下解放出來,以問題作為中心,引導學生經歷“問題思考—問題探究—問題解決”的過程,最終在探究中完成既定的目標。具體來說,中職語文教師應指向語文核心素養的內容,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本課教學的重難點等堅持“探究性、啟發性、開放性、層次性”的原則,科學設計問題,使得學生在問題引領下主動參與到探究學習中。同時,在實施問題引導教學時,中職語文教師需要提前了解學生在以往學習中積累的語文基礎知識、形成的學習能力以及認知思維能力等,精準把握中職學生的認知發展區。具體來說,如果教師設計的問題難度過大,學生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心生放棄的念頭;如果教師設計的問題難度過小,學生不容易產生探究的興趣,無法調動自己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第六,實施分層教學,滿足中學生多樣化的探究需求。根據調查顯示,學生之間存在顯著的個體差異性,尤其是針對中職學生來說,這種現象尤為顯著。學生之間的語文水平參差不齊,導致教師在借助統一的教學方案開展教學活動時常常出現“兩頭無法滿足”的問題?;诖?,唯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實施分層教學,才能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具體來說,教師可以結合班級中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設計出具有針對性的探究任務,確保班級中所有學生均可參與到探究學習中。
基于素質教育下的人才培養特點,中職語文教師在實施課堂教學時不能局限于課堂教學,應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借助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促使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知識、能力等全面發展。基于此,中職語文教師在實施課堂教學時應結合中職學生不同專業的需求、特點等設計出針對性的專業實踐活動。例如,教師可結合中職學生的專業特點設計與專業相契合的辯論賽,使得學生在辯論的過程中鞏固所學的知識,并在實踐活動的探究中完成語文知識的學習,感悟到語文知識的魅力。同時,在極具專業特點的實踐活動中,中職學生也能逐步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
探究式教學評價是構建探究式教學體系的關鍵,也是實現探究式教學目標的關鍵因素?;谔骄渴綄W習模式的內涵,中職語文教師必須從傳統的教學評價體系中解放出來并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優化和改進:首先,圍繞探究能力開展評價。中職語文教師開展課堂評價的時候,不僅需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的成績,而且還需注重學生在學習當中具備的探究能力,將其作為衡量學生、評價學生的重要標準。其次,給學生充分的話語權。在構建探究式教學評價體系時,教師還要從單一的評價主體中解放出來,給學生充分的話語權,引導學生在自我評價、相互評價的過程中取長補短,真正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的發展。最后,以學生發展為導向評價?;谔骄渴浇虒W具體內涵,中職語文教師不僅需注重教學評價的優化,還需關注學生的發展,靈活借助肯定性、激勵性的評價語言,促使學術更好地投入到探究學習中。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背景下,中職語文探究式教學活動開展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及其思維與能力的提高,這已成為中職語文教師研究的重點。基于此,唯有立足于課堂的教學現狀,與探究式教學具體內涵有效結合,從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進行優化和改進,才能使中職學生在探究中完成語文知識的高效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