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珊珊,白宇明,2
(1.廈門醫學院 福建 廈門 361023;2.廈門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 福建 廈門 361010)
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基于我國當前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狀態、社會對醫學人才的需求以及我國醫學教育亟待提升和優化的相關問題,出臺指導性意見。意見指出,醫學人才培養需要多措并舉,制訂良好的制度,搭建積極的平臺,夯實醫學人才培養的主陣地,著力推進醫學生緊密聯系臨床,提升培養質量。
目前,臨床教學任務基本由各高校的教學醫院承擔,其教學內容涵蓋專業理論、實踐技能、臨床見習、臨床實習及畢業實習等環節,教學周期超過醫學本科生整體教育周期的一半以上。臨床教學在臨床醫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深化醫學教育改革,有效地實施臨床教學,夯實臨床教學基礎,提升臨床教學質量是當前醫學人才培養亟待考慮和解決的問題。本文旨在探討“教考分立”模式下,促進臨床教學質量提升的方法及意義。
學校與教學醫院作為兩大教育主體,其工作重心各有不同。學校將“產、教、研”作為工作重心,教學醫院需要“臨床、科研、教學”齊頭并進。再加上兩者體制分別隸屬于教育、衛生兩大行政管理部門,實現兩者之間的深度融合頗具難度。一方面,學?;谌瞬排囵B標準及辦學要求,由學校相關系部進行教學設計,但往往會與臨床實際崗位需求脫節。另一方面,臨床教學任務由教學醫院全程承擔與實施,但醫院基于醫療質量和經濟效益的壓力,無法以教學作為重心,大多仍以臨床工作為主,且缺乏保障臨床教學的有效激勵制度,容易導致臨床教師“重臨床、輕教學”的情況。
臨床醫院在醫學院校不斷增多的情形下,已不堪重負,教學資源呈現出緊張稀缺的局面。各教學醫院均承接了多家醫學院校的教學工作,很難分撥出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教學。除此以外,醫院科教科管理人員配備不足,往往僅有一兩名老師對接所有醫學院校的教學管理,而管理內容涵蓋的專業、年級、層次、性質等各不相同,導致教學任務實施的時效性與質量把控得不到保障。
各教學醫院由于建設、發展速度不同,所持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條件等尚存一定差異。而臨床教師隊伍建設不完善,教師的教學意識以及教學能力參差不齊,且因大多沒有經過系統專業的教育學相關學習與培訓,教學能力和技巧往往不及專任教師,也導致了臨床教學質量難以大幅度提升。有研究者認為,教師對臨床教學的投入、醫患關系、醫院對教學的保障等因素是影響臨床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
為了保障臨床教學,高校大多要求醫院安排資歷深且職稱為主治以上的臨床教師開展教學任務。然而,臨床教師們在“醫教研”三大板塊的共同負荷下,往往會將“教學放在第二位甚至以后已成為不爭事實”。同時,工作角色沖突加之家庭經濟壓力,致使教師無法分撥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學。有的教師疲于應付教學任務,甚至摻雜個人消極情緒,必然會導致臨床教學質量滑坡,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學生對專業學習的熱情,嚴重時還會導致學生對未來職業產生迷茫和彷徨。
由于當前醫患關系較為緊張,醫療沖突時有發生,臨床教師為了盡量規避醫患矛盾,保護學生不陷入緊張的醫療沖突中,他們在臨床教學時往往傾向于采用更保守的方式進行教學。例如,床邊教學改為模型教學,動手實踐改為見習觀摩……這樣的教學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引發醫患矛盾,但缺乏沉浸式的學習和直觀感受,臨床學習效果明顯達不到預期。
另外,學生在校學習時,習慣了以教師為主導的授課模式,學習狀態比較被動。在進入臨床階段后,學生面對臨床開放性、靈活性的教學模式時會感到不適應。因此,部分學生對學習缺乏明晰的目標,缺乏計劃性和主動性,從而影響學習效率及效果。更有甚者在臨床學習中對職業定位產生彷徨,專業信念不再堅定,產生對后繼的臨床學習及未來職業發展感覺迷茫的現象。
教考分立即考試實施主體與教學主體相對獨立,大多在臨床教學主體完成授課任務后,由考試實施主體依據臨床教學要求、教學標準及具體實施情況設置考試內容、考試項目及考試環節。在臨床教學中實施“教考分立”,其具體設計框架為考試實施主體基于教學大綱,參考國家執業醫師考試大綱,結合臨床教學重、難點內容,依托題庫按比例抽取客觀題組,并從各教學醫院提供的主觀題群組中,按比例隨機抽取一定題目與客觀題進行重新組卷,形成效度、信度基本相近的試題。
教考分立形式可應用在臨床教學的多項質量評價環節中,專業課階段測試、結業考試,出科理論考試、畢業理論考試及操作考試等。各臨床教學醫院在統一時間內,考核一樣的考試內容,并由學校組織各教學醫院的臨床教師,依據統一的閱卷標準,以流水線、盲改的形式評判試題(操作),形成考核結果。最終,學校將各教學醫院的成績分析數據予以反饋。學校與醫院可對數據進行深度分析,獲得實時的學情動態,并結合教學質量評價報告,督學促教。
提升教學質量,助力高效管理?;诮炭挤至⒌姆答仈祿?,通過橫向對比,凸顯各教學醫院的教學所長,同時及時暴露自身短板。教考分立以同質化的檢驗手段幫助各教學醫院“比、學、趕、超”,也為各教學醫院的臨床教師及教學管理人員搭建了良好的溝通平臺。
通過多次的同質化檢驗結果,有效地促進了各教學醫院梳理臨床教學管理框架中的漏洞,建立了長治長效的激勵機制,營造了良好的教學氛圍,并有助于提升教學管理人員的工作實效性。
強化教育職能,提升教學技能。教考分立以同質化檢驗形式,有效地幫助臨床教師反思教學過程,總結教學亮點,尋找教學短板,有的放矢地改進教學方法及手段,提高臨床教學水平。通過同質對比,同行對照,促進教師有效地轉換角色,提升責任意識和教學狀態,調整足夠的精力進行研學研教,能主動地結合臨床教學環境及特點,激發自身潛能,促進教學相長。
激發內生驅動力,強化職業信念。教考分立模式促使學生在聽懂課堂、內化知識的基礎上,訓練自己要主動思考、結合臨床,打破思維禁錮,設問求知,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檢驗結果客觀地幫助學生找到學科優勢和短板,為后繼學習指明了方向,也鞭策學生要及時調整狀態,在學醫的道路上持續探索求知,并不斷強化職業信念。
深化醫教協同,院校互助共贏。進一步深化醫教協同,強化醫院與學校協同育人,爭取院校雙方互助共贏。學校應充分考量教學醫院的管理特點,做好教學統籌和頂層設計,鼓勵教學醫院積極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課程體系的設計、教學大綱的修訂以及教學改革的推進等各個環節,搭建合理的教學框架。教學醫院應重視、落實各教學環節,整合院校優質教育資源,聯合學校把控臨床教學質量,積極溝通與反饋教學問題和教學需求,協調配合,通力合作,形成教學與專業有機融合,互相滲透的良好局面,最終將教學資源和醫療資源協同拓展,實現醫教共贏。
完善管理制度,構建保障體系。通過制訂各項有力政策,進一步強化臨床教學醫院承擔臨床教學主體的職能意識,激發其內在積極性。同時,參照學校質量保障體系,建立臨床教學質量責任制度,從分管教學領導、教學管理部門、專職管理人員到教研室負責人、教學秘書均能權責清晰,分工明確。院校共同成立教學聯合體,不定期進行臨床教學指導、督教,形成教學評價。結合各級教學質量評價,參照不同權重形成綜合評價結果和最終的教學質量報告。將結果作為臨床教師職稱晉升、評優評先及績效獎勵的參考依據,激勵臨床教師投入教學。
加大教學投入,加強師資儲備。借助教考分立的同質化檢測結果,進一步促使醫院提升教學環境,嘗試挖掘虛擬仿真資源,搭建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平臺,建設沉浸式實訓模擬病區,為臨床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有效助力。此舉措一方面有效地規避了醫患沖突,降低了臨床實踐風險,另一方面學生獲得了更多的動手機會,有利于學生將動眼、動手、動腦相統一,也為臨床教師進行多種形式相結合的臨床教學構建了更優質的教學平臺,為其將臨床與教學相結合,實踐教研教改思路開辟了新的路徑。
強化師資隊伍,完善教學儲備。高素質臨床教師是臨床教育質量的有力保障。規劃構建一支穩定、合理的臨床教師隊伍,不僅有利于學科專業的發展,也有利于臨床教學從根本上產生質的飛躍和突破。借助教考分立的同質化檢測結果,醫院及學??烧蟽炠|教師資源,使高能力、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師在臨床教學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加強臨床教學技能培訓,改善臨床教師的教學態度、樹立教育觀念、完整知識結構,提升教學能力,為臨床教學儲備足夠的教學力量。
加強職業教育,動態督學導學。通過加強醫學人文教育,結合臨床實例,幫助學生了解醫學環境,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將成為一名合格的醫務工作者作為奮斗目標。學校輔導員及學業導師結合教考分立的反饋結果,動態了解學生的學情狀態,及時督學導學,幫助學生穩定學習目標,調整學習方法,激發內生驅動力,強化職業信念。
臨床教學質量的提升并不能一蹴而就,教考分立模式僅作為一種質量檢驗手段,客觀地為院校師生提供反思“教”與“學”的依據,其最終目的是勵學促教,培育合格的醫學人才。提升臨床教學質量,需要醫院學校齊抓共管,需要院校職能部門通力配合,需要專任教師和臨床教師聯手互助,需要老師與學生深入溝通,才能真正拓開醫學教育的深度和廣度,實現醫學教育發展的寬廣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