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軍花
初中教學過程中語文是重要的教育學科,然而在傳統語文教學過程之中,教學效果并不顯著,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新課改發展背景下,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顯得十分重要,在名著閱讀過程之中,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綜合化的閱讀總結和分析,這也是新課改教學背景下對初中語文教學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基于此,教師需要改變傳統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的教學形式,積極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以及閱讀能力,促進學生學習發展,提高學生文學素養。文章探討了核心素養下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需要遵循的相關原則,并指出傳統名著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關的教學措施,希望能夠促進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
現代化教學背景下,教師需要根據相關教學原則以及技巧對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發展進行綜合性的認知,并且為學生進行有針對性教學計劃的制訂,進一步提升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發展。
現階段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越來越明確,教師需要將此作為前提,為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對初中時期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特點進行全面認知,并且著重突出名著閱讀的優點,進一步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在長期閱讀過程中,學生可以自己總結出相應的閱讀方法以及閱讀思維,這樣有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
學生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對不同學生不能選擇同一模式進行教學,因材施教是初中階段學生名著閱讀培養的重要教學目標,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觀察學生的性格特征以及整體特征,對教學現狀進行清晰地掌握,將這些情況進行基礎考慮,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展開相關策略培養。從學生的學習特點出發,選擇符合學生發展需求的名著閱讀材料以及適合的篇幅,讓學生在合適的階段展開名著閱讀,對學生自身能力提升、學習興趣發展以及個性化閱讀能力建設有重要的促進意義。
受到傳統應試教育觀念影響,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主要的教學內容是考試考察學生的成績,教學過程中教師會讓學生對名著的相關常識進行記憶,對主要情節進行分析,對主要人物形象進行了解。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導致學生對名著閱讀能力以及賞析能力存在一定不足,學生對名著理解和閱讀能力掌握得不夠充分,不利于其核心素養的發展。
名著閱讀屬于經典著作,具有較為豐富的思想內涵以及一定的歷史厚重感。初中生對名著閱讀的價值認識得不夠充分,因此會由于名著閱讀較為困難,進而喪失學習興趣。從整體上來看,初中學生對名著閱讀興趣平平,初中生一般喜歡閱讀一些網絡小說或者趣味性較強的文章,因此學生閱讀能力普遍不高。
針對同一部文學作品,不同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見解也是不同的,教師可以借助讀書交流幫助學生構建起分享故事中自己感興趣部分內容的渠道,讓學生能夠對名著內容有更加深刻的解讀。
比如,《駱駝祥子》教育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對作者寫作背景和生活經歷的鋪墊,加強學生對作品情感的感悟,然后通過問題創設引發學生思考“為什么《駱駝祥子》是悲劇?”此時學生會探討駱駝祥子的性格是怎么形成的,比如有學生認為是社會背景造成的等。通過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和討論,學生對于這本名著的理解也能夠得以加深。教師通過學生對駱駝祥子的看法進行問題創設,學生們會表達自己從駱駝祥子身上感受到的優秀品質,讓學生建立起交流和分享的平臺,對學生學習思維發展和理解能力提升有重要促進意義。
名著閱讀技巧對學生名著閱讀能力提升以及習慣培養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一般來說,名著閱讀主要分為精讀、閱讀以及速讀三種。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發揮自身的作用,積極引導學生對三種閱讀技巧進行清晰化的掌握,在具體閱讀活動之中,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對閱讀技巧進行靈活運用。通常來講,名著前言、目錄、作者序等需要學生進行粗略閱讀,針對其中優秀的章節以及情節需要進行精讀。在了解名著內容之后,學生就可以采用速讀的方式,帶著問題進行閱讀。與此同時,在教師指導學生閱讀名著的過程之中,還需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借助工具書以及互聯網的手段對資料進行查詢。除此之外,閱讀過程中還需要培養學生寫批注的習慣,在批注過程中總結自己的思考內容,進一步增強名著閱讀的效果。
比如,在初中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昆蟲記》進行閱讀,這樣能夠提升學生對自然生物的重要認知,并且可以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增強自己對相關科學內容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舉辦演講比賽的形式,讓學生加深對《昆蟲記》這一名著閱讀重要性的認知,進一步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眾所周知,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是不以教師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學生發展也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對同一篇名著,不同學生在閱讀過程之中會產生不同的思維,學生閱讀能力以及文學素養的不同,也導致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會獲得不一樣的感受?;诖?,在名著閱讀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利用閱讀展示課的方式,讓學生能夠獲得一個名著感受分享的平臺,促進學生之間以及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引導學生在分享過程中對名著進行討論以及交流,在討論過程中學生能夠對名著的內容以及人物進行深入思考,對提高名著閱讀效率有重要的促進意義。
比如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名著閱讀過程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閱讀展示課,讓學生總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以及故事情節,對其中的內容進行深入地討論,在展示平臺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思維進行討論以及思考,讓學生能夠增強對人物形象的了解,更加深刻全面地認知這篇名著內容,對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有重要促進意義,并且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以及協作。
優秀的文學作品中存在許多豐富的文化內涵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重要思想感情,因此在名著閱讀過程中學生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名著作品具有較強的指引作用,在名著作品閱讀之后,學生如果能夠對閱讀產生興趣,那么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自覺性也會得到增強,并且會以較強的毅力進行學習。新課標不斷完善的背景下,學生課外名著閱讀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在此過程中,初中語文教師需要幫助學生進行閱讀積累。同時,對學生課外閱讀量也提出了相應要求。在教學過程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課外閱讀內容進行閱讀,這樣對學生閱讀量的積累以及閱讀興趣的提升有重要的促進意義,學校也需要積極配合教師工作,響應國家號召,利用合理、科學的文學活動,激發學生對名著閱讀的興趣。
比如,學校可以利用組織文學活動以及閱讀周的方式,讓學生能夠獲得良好的閱讀平臺。在此平臺中,學生之間能夠進行交流以及展示,讓學生能夠通過這些活動有意識地對自己閱讀的優秀名著內容進行分享。與此同時,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積極地鼓勵,這樣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更加深入的閱讀,在活動結束之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閱讀量以及對閱讀名著的介紹情況,對學生進行口頭以及物質鼓勵,并且以這些學生作為代表引導其他學生提升對名著閱讀的興趣。
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核心素養需要作為教師的培養目標,在建立學生對名著閱讀興趣以及探究興趣的基礎上,推動學生名著閱讀發展。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名著閱讀也是如此,只有調動學生對名著閱讀的積極性,才能夠提高對名著閱讀內容的思考能力,對學生深層次閱讀有重要的促進意義。學生只有對名著閱讀感興趣,才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名著內容,并且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發展。名著是眾多文學家在自己生活之中的不斷積累,具有良好的語言表達意義,名著閱讀過程中,學生語言應用能力以及鑒賞能力也會得到相應提高。在名著閱讀過程中,學生可以深入了解文化內容,并且能夠促進文化傳承。在趣味性教學引導下,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名著閱讀教學中有很多提升學生興趣的辦法,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手段為學生展示相應的圖片以及視頻,也可以利用游戲的方式為學生進行情景創設,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比如在《水滸傳》的名著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對此名著進行閱讀時,可以利用游戲的方式,讓學生借鑒游戲玩法,掌握《水滸傳》內容。教師可以將游戲牌中的裝備牌以及基本牌轉變成《水滸傳》的裝備牌以及基準牌,讓學生能夠利用卡片了解《水滸傳》中的108個人物,并且根據書中描述的人物形象,用簡筆畫的形式進行卡牌設計。除此之外,還需要做好人物介紹以及武器介紹,無論是卡牌制作還是水滸殺游戲,都需要學生積極對名著進行閱讀,這樣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對《水滸傳》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積極閱讀中進行總結和思考,對閱讀效果的增強有重要促進意義。
初中階段學生身心健康得到了發展,這一時期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在不斷提高,因此初中學生已經具備了自主閱讀能力。在名著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以此幫助學生提高名著閱讀能力。語文教學任務較為繁重,教師用在名著導讀的時間有限,在此背景下,學生需要培養自身名著閱讀的習慣,并且積極掌握名著閱讀的方式,在名著閱讀導讀過程中,只有幫助學生掌握名著閱讀方法,才能夠提高學生的名著閱讀能力?;诖?,名著閱讀教學需要進行有效分析,引導學生掌握重要的閱讀方法以及閱讀技巧,提高名著閱讀質量,是教師需要關注的重點內容。除此之外,還需要讓學生具備名著閱讀的活力,這樣才能夠可持續對名著進行閱讀。首先需要幫助學生學習閱讀方法,并且根據閱讀目的以及名著內容合理選擇閱讀方式;其次,還需要引導學生進行批注,在閱讀過程中主動對較好的語言表達內容進行積累和總結,自主進行語言建構以及實驗平臺創設,讓學生通過語言積累以及語言文化的建構,將這些文化內容實際應用在作文的書寫過程之中,讓學生總結語文經驗,這樣能夠在作文書寫過程之中潤色對人物形象的表達,對學生思維以及鑒賞能力提升有重要的促進意義。
比如在《傅雷家書》這本名著的閱讀過程之中,此名著講述了作為家長對子女的期望,并且表達了十分復雜的感情。想要提高學生對名著的閱讀理解能力,教師需要做好積極引導,讓學生準確掌握名著內容以及思想內涵。名著閱讀教學過程之中,內涵深刻的內容要讓學生進行反復的精讀,這樣能夠讓學生提高閱讀理解能力,而對其中內涵不是很深刻的內容,可以利用泛讀的辦法,精讀與泛讀結合,能夠提高學生對名著閱讀的效率,并且讓學生能夠掌握名著的思想以及情感。在《傅雷家書》中,人物形象塑造得較為飽滿,并且具有較強的藝術特征,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這一部分的內容進行思考和閱讀,讓學生對其中內容進行深入了解。
總而言之,對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現狀分析可知,存在重視成績現象明顯以及學生閱讀興趣不足等問題。核心素養下,初中語文教師在名著閱讀中,需要遵循以學生為主體和因材施教的原則,為學生制定閱讀計劃以及教學目標,培養學生閱讀習慣,為學生設置閱讀展示課,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推動學生核心素養發展以及能力發展,利用積極可行的教學措施促進學生文學素養綜合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