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平媛
在當前社會背景下,教育事業(yè)已經(jīng)進入了全新的發(fā)展時期,學科授課承擔著發(fā)展學生智力和培養(yǎng)其綜合素質的雙重任務。教師要想學生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識,就必須要不斷培養(yǎng)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在初中階段,物理學科屬于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因為本科知識比較抽象并且復雜,初中生在學習知識的時候需要投入很多時間。另外,初中生要想更加深刻地掌握物理知識,就必須要具備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但是從現(xiàn)階段初中物理的教學狀況來看,大多數(shù)初中生都不具備良好的抽象思維,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思維定式的影響,再加上教師在實際授課期間忽視了對初中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思維主要是人們在大腦中正確看待事物的時候間接、概括一般特性和規(guī)律性的反應過程,另外也是人們在認識事物期間獲得信息的高級過程。教師在進行初中物理授課活動時,應把提高初中生綜合素質、開發(fā)其智力當成重點內(nèi)容,而加強初中生的綜合能力需要有抽象思維的支持。可以將人的思維意識分成形象思維、抽象思維、直觀行動思維和具體形象思維四個階段。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變的時期,主要是形象思維,難以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轉變?yōu)槌橄笏季S,所以他們在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
如果初中生沒有經(jīng)過相應的思維鍛煉,那他們在分析與處理具體問題的時候,需要具備的各種能力就無法得到有效提高,從而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他們的后續(xù)學習甚至工作。但是倘若可以在初中階段的物理授課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初中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就可以切實有效地提高他們分析以及處理各種問題的能力,使得他們更加容易、快速地處理問題,同時持續(xù)提高初中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積極性。
物理學科和我們的日常生活具有十分緊密的聯(lián)系,在實際進行物理授課活動的時候,教師有效培養(yǎng)初中生的抽象思維,可以促使他們在明確具體問題之后,合理并且客觀地分析問題,同時更加全面、深入地思考問題,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物理知識更加靈活地解決實際問題,以此有效提高初中生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初中生享受與體會生活的能力。
男生和女生之間本來就有心理與生理上的不同,最主要的表現(xiàn)就是興趣愛好與性格方面的差異,再加上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又呈現(xiàn)出了學習能力以及心智上的不同。雖然在高中階段才會進行文理分科,但在初中男生和女生就已經(jīng)呈現(xiàn)出了明顯的偏科情況。除了部分抗拒學習的學生,大部分女生都比男生學習物理知識要困難。物理學科和語文、英語等重視練習與模仿的語言類學科不同,也和化學、數(shù)學等不同,物理知識中包含了很多公式,單純靠死記硬背是無法獲得理想成績的。例如在講解“能量的轉化和轉移”“電功”“勢能”這些知識點的時候,相同的條件下,女生接受這些知識要比男生困難得多,男生以理性思維為主,而女生以感性思維為主,對部分知識的認識存在一定的偏頗,而發(fā)生這種狀況的時候,不管教師怎樣講解,一些女生依舊無法徹底掌握這一知識點。長時間這樣下去,就會給女生學習物理知識的積極性帶來很大的挫敗感,對接下來的物理學習產(chǎn)生嚴重影響,由此成為一種惡性循環(huán),導致男生和女生的物理學習效果存在越來越大的差距。
學生在小學階段沒有任何學習物理知識的基礎,初中物理對大部分學生而言都是一門全新的課程,導致物理學習成為初中階段的教育難點。在我國實行新課改之后,對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與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許多學校也開始組織教師進行學習與培訓活動,但是他們的教學模式與觀念難以快速完成轉變,許多教師都已經(jīng)形成了自身獨特的教學方式以及習慣,難以做到根據(jù)社會發(fā)展趨勢及時轉變自己。一些教師的綜合素質還有待提高,在教學模式上依舊存在許多不足與問題,他們不僅參與學習培訓活動,還會時常學習各種理論知識,但是他們在把全新的觀念以及知識轉變成實際教學行為的能力方面存在相應的差異,時常會發(fā)生實際與理論不符的狀況,導致初中生學習物理知識的困難程度增加,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初中生學習效果的提高與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教師在實際進行初中物理授課活動的時候,可以把具體教學知識與生活實際進行密切聯(lián)系,把授課活動變得更加生活化,從而切實消除初中生對物理學科的陌生感,有效改善他們對學習物理知識的抗拒情緒,同時逐步提高他們學習物理知識的積極性,以此逐漸培養(yǎng)初中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例如,在實際開展“平面鏡成像”這一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初中生播放幼兒照鏡子的視頻,幼兒一直盯著鏡子里的自己問“你是誰啊,怎么跟我長得一模一樣啊?你怎么學我說話啊?”,從而充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初步調(diào)動他們學習物理知識的積極性。在初中生的學習熱情與探索欲望得到充分激發(fā)之后,教師就可以簡單講解相關的物理知識,同時指導初中生開展相應的實驗操作,教師應在課前給學生準備好蠟燭、刻度尺、玻璃板、白紙等實驗所需物品,在他們進行實際操作實驗的時候給出適當?shù)闹笇В瑢嶒炌甑贸銎矫骁R成像特點后,引導他們說出平面鏡成像在生活中的應用,并讓學生解釋視頻中照鏡子的幼兒提出的問題,讓初中生認識到“平面鏡成像”這一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很廣泛。所以教師在實際進行物理授課活動的時候,應把物理知識和具體的生活情境進行充分結合,以此最大限度調(diào)動初中生的學習熱情,加強他們的學習動力,然后再引導他們通過各種方式觀察物理實驗和現(xiàn)象,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初中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實驗教學在初中物理授課活動中占據(jù)著非常關鍵的位置,實驗教學可以讓初中生在充分觀察實驗現(xiàn)象的同時掌握更多物理知識,因此在實際進行物理授課活動的時候,教師需要在講授物理知識的基礎上積極組織初中生進行實驗操作,促使他們可以在實際操作和充分觀察的期間,逐步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進行轉化,同時不斷加強兩種思維的自然轉化。例如,教師在實際開展“牛頓第一定律”授課活動的時候,可以把小車放在講臺上,同時推動小車向右行駛,然后再松開小車,小車向前行駛一段距離后停止向前。針對這一現(xiàn)象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小車停止向前的原因是小車在行駛期間不受推力?還是受到了阻力的干擾?”基于此,教師還可以列舉出踢足球、騎自行車等類似的例子,引導學生思考物體向前滾動一段時間后都會停止的原因。針對他們提出的答案,教師可以引導他們對此進行深刻分析:如果物體在運動期間沒有受到阻力的干擾,最后會呈現(xiàn)出怎樣的運動狀態(tài)?是否依舊會停止前進?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在棉布、毛巾以及木板表面開展小車行駛實驗,利用實驗操作他們可以觀察到小車在木板上的行駛距離最遠,在棉布上的行駛距離小于木板,而在毛巾上的行駛距離最小,之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明白以下結論:物體在運動期間受到的阻力越小,其速度減緩的就會越慢,運動時間就越長。因此,教師在實際開展初中物理授課活動的時候,可以通過實驗操作的方法讓初中生更加清晰、直觀地觀察到物理現(xiàn)象,引導他們在實驗中獲得相關的結論,掌握更多物理知識,以此更加切實有效地加強初中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對初中生而言,課堂是他們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所以課堂的氛圍會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效果與質量。教師在實際進行物理授課活動的時候,應充分結合物理知識和實驗操作,從而更好地調(diào)動初中生的學習動力和熱情,促使他們可以積極地參與到集體討論和課堂學習當中,同時有效調(diào)動初中生的抽象意識。例如,在學習“信息的傳遞”這部分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講臺上放置舊座機電話和電話原理演示板,引導學生對“電話基本構造是什么?電話是怎樣傳聲的?”這一問題進行思考和研究。經(jīng)過討論后學生得出結論:電話由話筒和聽筒組成,而話筒由金屬盒、碳粒、膜片組成,人對話筒說話時,聲波使膜片振動,膜片會對碳粒產(chǎn)生擠壓,導致金屬盒的電阻忽大忽小,在電路里就出現(xiàn)了根據(jù)聲音振動而變化的電流。而聽筒由永磁鐵、螺線管、薄鐵片組成,在電路中忽強忽弱的電流經(jīng)過聽筒中的螺線管時,磁鐵對聽筒薄鐵片的吸力就會出現(xiàn)變化,薄鐵片在力的作用下就振動起來,就可以聽到和話筒一樣的講話聲。對初中生的準確結論,教師應先給予鼓勵,然后結合他們的實際學習狀況進行補充,從而使他們可以更加深刻、充分地掌握“信息的傳遞”這一知識點。因此教師在實際開展初中物理授課活動的時候,需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進行合理的實驗操作,通過引導與觀察的方法激發(fā)初中生的抽象意識,以此切實有效地提高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思維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教師要把繁雜的物理知識壓縮在規(guī)定的課時內(nèi),對此教師只能根據(jù)自己的教學節(jié)奏,快速、單向給初中生講解物理知識,從而實現(xiàn)教學目標。這種填鴨式的灌輸教學方式,不但使初中生失去了足夠的思考時間,還會使他們始終處于緊張的課堂氛圍中,導致他們對物理知識的學習熱情大大降低。所以教師應意識到尊重初中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對加強他們學習熱情的重要意義,在建立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應綜合考慮所有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程度,同時結合他們對知識的具體接受能力,給他們留出足夠的思考和探討時間。初中生在自由探討期間,不但可以在熱鬧的課堂氛圍中提高學習物理知識的熱情,還可以在持續(xù)思考中,提高自己的抽象思維能力和發(fā)散性思維。例如,在學習“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這一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實驗操作和理論知識結合的方式開展授課活動。教師應在上課之前準備好螺旋管、磁鐵、電線等工具,在講課前組織初中生復習安培定則,通過彎曲的四指和大拇指對通電螺旋管、直線電流以及環(huán)形電流的磁場進行研究。根據(jù)奧斯特實驗可以得出結論:通電導線附近的磁場力的作用會對磁針產(chǎn)生影響。這時教師再讓初中生接著思考,在完全一樣的條件下,磁鐵形成的磁場是否會對通電導線產(chǎn)生力的作用?同時利用實驗操作發(fā)現(xiàn)當中的規(guī)律。初中生在實驗活動中能夠更加主動地掌握課堂節(jié)奏,另外在教師的帶領下可以有針對性地掌握重點知識。因此教師要想切實有效地培養(yǎng)初中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并提高教學效率,就應將初中生當成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通過實驗操作結合理論知識的方法,充分調(diào)動初中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熱情,同時有效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初中階段的物理知識對學生來講,就好比是迷霧中的美麗風景,在他們看到風吹散部分迷霧呈現(xiàn)出的美麗風景時,就會不自覺地想要看到風景的全貌,而他們不斷思考的過程,就是持續(xù)加強自身創(chuàng)新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的過程。如果初中生的基礎知識不扎實,就會因為知識內(nèi)容的復雜性和連貫性難以梳理清楚思緒,很容易放棄物理知識的學習,更談不上提升自身的抽象思維能力。因此在實際開展授課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培養(yǎng)初中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充分利用他們的好奇心理,引導他們在構建知識框架中合理運用發(fā)散性思維和抽象思維,在整合零碎知識點的過程中不斷加強對物理知識的掌握,以此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比如教師可以結合初中生掌握物理知識的具體狀況,把他們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確保小組中的成員可以優(yōu)劣互補,更好地實現(xiàn)學習目標。例如,在實際開展“家庭用電”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方式對這一抽象的知識進行探究,使他們在思維碰撞中更加充分并深刻地掌握知識。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引導他們結合生活實際對家庭電路進行觀察,并得出最終的結論。學生在討論之后可以發(fā)現(xiàn):家庭電路是由輸電線、電能表、閘刀開關、保險絲等組成。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可以使學生通過差異性的抽象思維銜接各種零散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使物理知識直觀地呈現(xiàn)出來,這對初中生的學習是非常有幫助的,并且還可以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
根據(jù)以上論述可知,物理知識具有很強的邏輯性,教師應注重對知識的前后聯(lián)系和推導的過程,讓初中生學會綜合運用知識。每個學生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且對事物的認知水平也不同,所以每個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也是不同的。切實有效地培養(yǎng)初中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對他們的發(fā)展與學習起到非常關鍵的影響作用,因此,教師在實際開展初中物理授課活動的時候,應該充分結合初中生的具體狀況,同時采取切實可行的教學措施,以此促進初中生從形象思維自然轉換到抽象意識,同時更加有效地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和思維能力,進一步促進我國初中生整體素質的提高,為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建設工作培養(yǎng)更多高素質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