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衡亮 吳欣妍
摘要:新時期軍隊信息化建設和軍校教學大綱對軍校計算機課程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在軍校計算機課程教學中突出計算思維和軍事信息素養培養導向,根據學員認知結構和發展需求實施分層次教學,研究提出具體的教學實施策略;通過細化教學目標、差異化設置教學內容,層次遞進達到教學目的,從而提高軍校計算機課程教學質量。
關鍵詞:計算機課程;分層施教;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2)26-0170-03
1 引言
新軍事變革對軍校學員信息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新一輪軍校計算機課程教學改革要堅持以人為本,突出學員信息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技能的培養、突出學員計算思維的訓練,認真搞好學情分析,采取問題驅動式的分層次教學,真正做到“因學定教、因材施教”,全力提高課程教學質量,著力提高學員信息素養。
2 新形勢下軍校計算機課程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
當前從外部形勢看,世界范圍內新軍事變革的核心是軍事信息化、智能化。信息、制信息權在未來戰爭中的作用越來越大。近年來部隊信息化建設水平逐步提高,信息化武器裝備更新加快,信息化條件下遂行任務、部隊管理等也呈現出很多新的特點。軍事發展對軍事人才信息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隨著信息化社會的深入發展,計算機作為信息社會解決現實問題的基本工具,計算機課程作為培養信息素養的基礎課程地位作用越來越高,相應的對計算機課程的教學要求也就越來越高。同時新的《軍隊院校教學大綱》,對軍校計算機課程提出更高要求,在培養目標上強調提高學員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著重提高學員信息素養和計算思維,在教學方式方法、課后實驗教學、考核評價方式等方面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變化和要求;明確提出要推進案例教學、研討教學;注重課堂教學與課下實踐結合促進,鼓勵自主創新,注重多維評價教學效果。軍校計算機課程教學應貫徹軍委大新鋼,推動教學模式改革創新,使得軍校計算機課程教學改革與國內一流的教學理念、方法接軌,全面提高學員的信息化理論素養和實踐應用能力。
3 搞好軍校計算機課程教學必須突出計算思維和分層施教
軍校課程教學既要達到教學大綱和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又要兼顧個體專業和興趣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突出計算思維、采取問題驅動式的分層教學模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1 突出計算思維教學是軍事人才培養必然要求
計算思維通過對問題進行分析、抽象、建模使其簡化處理,通過嵌入、轉化和模擬仿真等一系列方法,將抽象問題變得可以量化求解[1]。現代戰場中,作戰對手越來越復雜,作戰要素越來越復雜,軍事上很多復雜問題都需要用計算機算法去模擬仿真,用計算思維去理性分析。對于軍校學員來說,任職以后面臨繁重復雜工作,必須學會任務分解、化繁為簡。軍委新頒布的計算機課程教學大綱,明確強調培養信息素養和計算思維[2]。因此軍校計算機課程教學中,認真貫徹新大綱教學要求,及時跟進一流的教學理念,充分認識到計算思維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學訓練中潛移默化地教學員用計算思維去理性分析、仿真預測;引發學員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員計算思維能力。
3.2 注重分層次教學是適應學員學情的必然選擇
信息時代經過耳濡目染,大部分學員初上軍校時已掌握一些基礎的計算機或者信息處理的知識與技能。但由于軍校學員地域差別、成分有別,很多學員基礎知識有差異。同時隨著教育信息化的推進、軍地建立了很多優質的學習支撐環境和學習資源,特別是軍事職業教育全面推開后,建設了多門在線課程,這些資源給學員學習基礎知識提供了很多便利。同時由于專業各異、不同專業對計算機能力要求也不一樣,部分學員對于計算機類課程的興趣不一樣、有的有進一步朝某方面深挖的需求。教學只有重視這類基礎差異、需求差異,才能搞好教學并促進學員發展。傳統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跟不上學員計算機應用能力和信息素養培養的步伐,無法滿足學員自主化、個性化學習的要求。因此軍校計算機教學充分考慮到不同層次和不同類型學員的需求,充分考慮到學員學科專業發展的需求,采取分層次教學,使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學員通過努力達到教學目的,真正做到因學定教,因材施教。
4 軍校計算機課程分層施教主要策略
在實施基于計算思維的分層教學中首先需要做好學情分析、分層構建培養目標,用基于知識框架的思維方法梳理課程知識點、搭建起知識體系;同時采取問題驅動式的分層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分層評價動態反饋調節提高教學效果,層次遞進達到教學目的;還要建設多樣化的教學環境和學科平臺,支撐學生個性發展,全力提高計算機課程教學質量。
4.1 做好學情分析,構建層次化培養目標
要搞好分層教學,首先需要通過問卷調查、教學分析會,課前測試等搞好學情分析,從而使得教學更加貼近學員的特點。在實際應用中一方面分析學員的生源情況,特別是根據存在文科、理科、專升本、子女大專招生等類型生源的實際情況,分別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重點研究各類學員的文化課基礎和專業基礎,在人才培養方案的設置上體現差異。另一方面根據學員所學專業,根據專業特點和專業后續課程要求,對不同專業的學員的課程教學目標略有不同。這方面主要是考慮到不同專業的先期課程、后續課程的內容接續、學科專業發展對本門課程的知識基礎要求。當然教學中把握的共性目標都是,提高學員的計算機知識和技能、信息處理理論知識和技能。我校實際教學中,教員開課前教員要對任教班級發放調查問卷,著重摸底學員的學習方法、對計算機學習的態度興趣和專業發展要求;并通過上機測驗、課前座談、召開教學準備會等多種方式對學員的計算機基礎進行摸底[3]。通過學情分析,了解掌握學員的學習基礎和發展需求,并根據學員的測試成績、學習能力等,把學員分為較好、中等、需提高三個層次,分別設定相應的學習目標。
4.2 優化課程內容,搭建層次化知識體系
根據軍校人才培養方案和學員實際需求,在教學中把計算機類課程按照層次化、結構化和過程化進行劃分為公共課、專業背景課程、專業課程。在軍校計算機類課程編排設置中,《大學計算機基礎》一般從大一開始學習,以便基本拉平學員的計算機基礎水平[4];大二、大三一般適時安排專業背景課,使其在接觸理論知識后去實踐掌握技能。同時根據學科發展需要,院校還可以開設《多媒體技術與應用》《軍事應用編程》《軍事信息技術》等選修課。學員學習完計算機基礎類課程后,可以根據自身興趣和特長選擇學習專業背景課程和選修課程,實現“1+X”的優化組合,拓展選擇提高,實現可持續發展。教研組在課程內容設計上注重梳理好知識點,區分出基礎知識、應用知識、深化拔高知識模塊。基礎知識部分是最基本的共性要求,要求學員人人都要掌握;應用知識部分是絕大部分學員都要掌握,根據軍校教學實際,應用知識要貼近學員專業發展、貼近學員崗位任職需求,從事實現幫助學員提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深化拔高知識主要支撐學員個性化發展,可以通過綜合性實驗、創新型實驗的設計,學科競賽的參與來體現。通過層次化的知識體系,形成學員從理論起點到應用終點的知識升華。
4.3 強化計算思維,多種模式分層教學
實施分層次教學,必須吃透課程教學目標和課程教學知識點,并基于此進行優化組合。教學團隊要深入研讀大綱、研讀教材,注重梳理好知識點,區分出基礎知識、應用知識和深化拔高知識,并根據不同層次的學員從認知的深度廣度、專業發展需求等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教員在教學實踐中注重根據學員認知結構和專業特點進行要求、選擇和組合;對于一些基礎性、概念性簡單的內容、可以充分利用中國大學MOOC和軍職在線平臺的資源,課前推送給學員、讓學員提前學習、教員上課主要是搞好重點點拔。教員在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到“基本與個體”的關系,使得既能達到教學目標的基本要求,又能鼓勵個體發展,使得各層次學員都能得到發展。低層次學員能達到課程教學計劃規定的基本要求[5];中層學員要在此基礎上能進行一定的分析和應用;對高層學員要留有自學、探索、深化的空間。
根據計算課程的特點,教員在教學中主要采取融入計算思維的問題驅動教學模式,以解決問題作為教學主線,將知識點的講解嵌入到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6]。教員在教學中,教會學員面對復雜問題,如何去分析,并分解為各個小問題,然后通過利用所學知識,如何去逐個解決,通過優化整合為問題解決方案,也就是在教學中,使得學員學會用計算思維的方法建構知識點,掌握求解問題的方法,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日常教學實施中還通過“翻轉課堂”、利用學習層次相對較高的同學的利用高層學員的答問、小結、歸納、板演、輔導,為低層學員開闊思路、取長補短;通過“研討式課堂”等形式,對于一些程序設計算法、計算類的綜合應用題進行討論,教員做好鋪墊與引申、歸納與總結,學員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使課堂充滿生機,從而努力創設出一種合作學習的氛圍,提高教學互動效果。
4.4 搞好分層評估、動態反饋調節提高教學
分層教學實施過程中,需要全程動態評估,評估主要包括兩個評學和評教兩個方面。一方面對各層級學員過程性學習狀態進行動態評估,主要是通過對各層次學員平時的學習活動有效記錄與評價,針對提問、練習、課后實驗實訓等及時做出有效的、鼓勵性的評價[7]。通過評學,反映出學員的真實水平;并把這種平時的成性評價應該記錄起來,并算作期末終結性評價的一部分。評學過程中要注意把學員每次分層測試成績作縱向比較,考察各層次學員達標及遞進發展程度,及時鼓勵低層次學員向高一層次努力。學習較好的學員,注意挖掘潛能,創造條件把將其培養成為學習拔尖人才;中間層面學員在保證基礎上,應該鼓勵他們向高一層的學員靠攏;基層較弱的學員,幫助其建立學習自信,提高學習興趣,注重突出基礎知識的掌握。另一方面教學在教學過中,通過教學座談、作業反饋、專家聽課、教員反思等方式進行動態評教;通過動態評教,方便教員及時調整教學的進度,優化教學設計、思路方法和手段,進一步使教員的“教”適于學員的“學”。通過評教評學,改善教學組織,幫助學員改進學習方式方法,增強學習自信,提高學習效果[8]。比如在教學組織上,學員按不同層次自愿結合組成學習小組,小組成員在機房或教室里都被安排在一起,方便學習討論和相互提高;并在學習小組間大力開展“互幫互助”和“比、學、趕、幫、超”活動,從而調動學習氛圍,提供學習效果,實現整體提高。
4.5 搭建輔助環境,支撐個性化學習發展
針對學員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和計算機課程興趣愛好,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搭建多樣化輔助環境、支撐學員個性發展,為不同類型深入學習提供良好的機會。教員可以利用計算機教學實訓云平臺、手機學習App構建移動學習平臺,搭建起信息化網上教學環境,把重要知識點剪輯制作成微課視頻上傳到網上,供學員自主學習、發展學習。近幾年迅速發展的軍事職業教育平臺上積累了很多優秀的計算機、信息化類課程和資源;教員可以教導學員利用各類學習平臺和資源,利用網絡資源、新媒體等技術手段在課余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從而形成教員引導與學員自學并重、線上教學和課堂教學有機結合的教學方式,從而提高教學整體效率。在教學實訓方面,強調實驗創新,創新實驗平臺,建設開放性實驗室,實現實驗室隨時開放學習;建設支持教員組學、學員自學、自動評測的教學實驗環境,實現闖關式實訓、形成性記錄。同時大學可以利用可以建“五小創新”“計算機課程俱樂部”等支撐有興趣愛好的學員深入學習,在俱樂部中對自己的想要學習的計算機知識進行深入學習,此外還可以鼓勵學員參加“計算機等級考試”“計算機設計大賽”等學習考證平臺,開拓學員視野、在學習考證中獲得學習成就感,促進自我學習。
5 結論
新形勢下,對軍校計算機課程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計算思維的軍校計算機課程分層教學,注重依據學員知識結構和認知特點、通過細化教學目標、以問題驅動為主要方法,把基于知識框架的思想方法運用到課程教學中,分層次施教逐步提高,突出了學員計算思維、信息素養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推動了軍校計算機教學改革,提高軍校計算機課程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陳萍,袁廣林,秦曉燕,等.實戰化背景下計算機課程科研成果進課堂教學方法初探[J].計算機教育,2016(2):44-46.
[2] 王梅娟,李輝,韓敬利,等.基于計算思維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研究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20(3):59-63.
[3] 于春江.在成人高校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應用 [J].神州,2016(2):135-135.
[4] 楊衡亮.深化計算機課程教學改革,提高軍校大學生信息素養[J].計算機工程與科學,2019,41(S1):21-25.
[5] 戎文慧,宋輝,蔣鶴生,等.新形勢下衛生士官學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構建與運行[J].白求恩醫學雜志,2019,17(2):173-175.
[6] 戴春霞,彭慧卿,李耀芳.基于計算思維的“數據庫技術與應用”教學改革與實踐[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6,25(9):162-164,170.
[7] 溫文豪.混合教學模式下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15(31):148-149.
[8] 馮帆,韓紅亮,孫曉麗,等.衛生士官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白求恩醫學雜志,2018,16(2):201-202.
【通聯編輯:王力】
收稿日期:2022-03-08
基金項目:軍隊院校2021年計算機課程教學改革立項課題:新形勢下軍校計算機課程分層教學改革研究(JJX202117)
作者簡介:楊衡亮(1983—) ,男,四川綿陽人,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教育信息化、武警信息理論與實踐;吳欣妍(1979—) ,女,陜西西安人,高級工程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情報信息處理、武警信息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