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金陵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方道生
目前我國處于經濟高速發展的大數據時代,時代賦予教育更多使命,教育質量直接關系到國家未來的發展。在職業教育領域,國家和省相關部門出臺了相應的專業教學標準和人才培養方案,保障人才培養質量,學校依據上級主管部門文件,根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辦學特色和專業實際制訂專業實施性人才培養方案,規范地開展專業建設、組織教育教學活動、安排教學任務及做好質量評價與反饋。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學院”)是江蘇省以五年制高職辦學為特色的一所高職院校,分院及辦學點遍布江蘇省的13個城市。汽車類專業是學院主要專業之一,為了提高各分院及辦學點汽車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學院汽車專業指導委員會根據學院2021年10號文件《關于做好學院五年制高職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執行情況檢查工作的通知》精神,開展學院五年制高職汽車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執行情況檢查,分析學院五年制高職汽車類專業人才培養情況。
2021年學院有40所分院和辦學點開設汽車類專業,共計開設8個汽車類專業、63個專業點,其中高郵中專辦學點和淮安工業中專辦學點在2021年新開設汽車類專業,未形成本校汽車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自查報告及自評表,其余學校全部完成自查報告及自評表,共計61份。從全省五年制高職汽車類專業開設的專業點來看,傳統的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開設27個,占比為44.3%,新能源汽車相關專業累計開設15個,占比為24.6%,目前傳統汽車(燃油車)仍占市場的主要地位,傳統汽車相關專業占比與市場保有量相對應。
學院2022年新申報4個汽車類專業12個新專業點,新申報新能源汽車類專業7個、傳統的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只有1個。該統計數據反映學校的專業建設和目前市場相適應,傳統汽車行業的發展已經到了飽和狀態,而新能源汽車的未來發展得到了學校、家長的認可,學校的汽車類專業建設正在悄悄地發生轉變。
根據學院汽車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2021年統計數據得知,江蘇省13個市全部開設了學院五年制高職汽車類專業,共計63個專業點。其中蘇州、無錫和南京分別為11個、9個和8個專業點,開設數量處于學院第1梯隊;連云港、徐州、常州、南通、鹽城開設的專業點均大于4個,處于學院第2梯隊;泰州、揚州、宿遷和鎮江開設的專業點之和等于南京所開設的專業點,處于第3梯隊。從各市開設汽車類專業點的數量來分析,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域,由于汽車保有量和汽車售后服務技術技能人才需求量大,該地域開設的專業點相對較多。
最近幾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江蘇作為全國經濟比較發達的省份,各市的經濟發展相對均衡,目前開設五年制高職新能源汽車類專業的城市共有8個,分別為南京、無錫、蘇州、連云港、徐州、常州、南通和鹽城,開設汽車智能技術專業的城市只有蘇州、無錫和南京。學校專業建設應緊跟產業發展步伐,統計數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省內大部分城市對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的需求較大,汽車智能技術專業人才的需求目前主要在省內發達的3個城市,說明學校的專業建設能及時與新興產業的發展相對接。
通過對汽車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執行情況的檢查發現,學院各分院及辦學點能夠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待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規范地制定、修訂本校實施性人才培養方案,突出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強化了學生職業素養和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充分體現了專業教學標準規定的各項要素和人才培養的主要環節要求。
(1)積極開展現代學徒制項目,校企合作成果突出。如南京金陵分院和無錫汽車工程分院的寶馬BEST班、通用ASEP班等項目訂單班培養體系,引入德國雙元制的人才培養模式,采用理實一體小班化教學模式,提高了教學效果。
(2)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各分院及辦學點人才培養方案論證充分,緊緊圍繞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要求,積極開展企業、畢業生等調研,動態調整人才培養方案。重視課程思政融入教學過程管理,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如無錫交通分院在人才培養模式方面具有較強創新,專業課程的“五分鐘課程思政”值得學習推廣;武進分院構建了“職業引導、行業參與、工學交替、頂崗實習”人才培養模式,做實校企協同育人機制。
(3)建立穩定的校內外實訓基地,保障技術技能人才的高質量培養。各分院及辦學點在建設校內實訓基地的基礎上,積極與本地區汽車行業的領先企業合作建立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為學生的頂崗實習和教師的企業實踐搭建平臺。如南京金陵分院建設“寶馬學院”產教融合型實訓基地、無錫交通分院與上海闌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形成校內外基地相互賦能,推動共建共享實訓基地,提升實訓基地的共享度和使用成效,發揮了輻射引領作用。
(4)完善專業課程體系,開發特色教學資源。學院汽車類專業部分核心專業課程按照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的要求,由省教科院牽頭組織行業、企業和學校三方協同制定課程標準,保障教學組織實施規范化。各分院及辦學點能夠結合自身學校的特色,通過1+X證書試點項目工作的開展,將技能大賽、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標準、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等融入專業課程教學內容,形成院本教材,如鹽城技師分院與東風悅達起亞校企合作開發汽車發動機(機械部分)構造與維修、汽車發動機(電控部分)構造與維修、汽車底盤(手動變速器)構造與維修等14門課程;新能源汽車專業教材改革顯成效,南京金陵分院獲評國家職業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6本、無錫汽車工程分院獲評國家職業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1本。學院引導汽車類專業課程采用“理實一體化+崗位實訓”的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形成雙導向融合企業標準的模塊化課程體系。
(1)師資隊伍建設需進一步加強。統計學院汽車類61個專業點,其中20個專業點師資力量滿足要求,41個專業點師資力量有待提高,師資隊伍主要的共性問題見表1所列。

表1 師資隊伍主要的共性問題
(2)校企合作的深度廣度不夠。學院有40家分院及辦學點在深度校企合作方面略顯不足,擁有訂單班的分院及辦學點占比較少,只有3家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如淮安分院專業建設與企業聯系緊密度不高,未能和地方汽車企業形成有效的對接。
(3)部分分院專業建設經費保障不足。由于汽車具有科技含量高、更新快等特點,這就要求汽車類專業需不斷加強專業建設,但部分分院存在教學設備設施與人才培訓目標契合度不高、實訓設備未及時更新、實訓環境有待改善等問題,個別分院專業建設近2年無新增設備。
(4)1+X證書制度還需進一步加強落實。各分院應勇于拓寬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獲取渠道和第三方考核認證途徑,有效推進行業、企業對學生專業技能的考核評價,積極實施1+X證書試點工作,加強崗課賽證融通,全面提高畢業生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獲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