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晨
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西安 710018
2019年至2020年,國務院、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市場監管總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相繼發布一系列有關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的相關政策、制度。其中“1+X”證書試點制度是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
《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9〕4號》文件中提到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改革內容,“1+X”證書制度是《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并且“1+X”證書制度還是校企合作的又一座橋梁。
2019年11月,教職成廳函〔2019〕19號中提出關于推進“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并在2020年1月,教職所〔2020〕21號中確認了參與“1+X”證書制度試點的第三批職業教育培訓組織及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相關內容。其中“城市軌道交通站務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由廣州城市軌道交通培訓學院股份有限公司承擔培訓評價工作。我校先后多次派出多名教師參加“1+X”城市軌道交通站務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師資培訓及考評員培訓,在考試試點申請成功后,將考證內容與教學內容進行融合,進行實踐教學后組織學生進行考證,以我校“1+X”城市軌道交通站務職業技能等級(中級)考證工作為例,我校2021年4月組織學生進行考證前培訓及考證考核工作,其中88名同學報名參加,69名學生順利通過考試,拿到城市軌道交通站務職業技能等級中級證書,通過率達到78.4%,而這69名同學在各大地鐵公司招聘面試中的表現也非常優異。這說明“1+X”城市軌道交通站務職業技能等級(中級)理論考評和實操考評內容,都可以作為本專業相關課程的重點教學內容。而“1+X”城市軌道交通站務職業技能等級(中級)理論考評和實操考評內容與《城軌運營安全及應急處理》課程的重點教學內容相符。
《城軌運營安全及應急處理》課程為城軌運營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開設于大二下學期,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需要掌握運營安全基本理論,具備處理運營過程中應急事件的能力。根據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標準,并根據全國優秀教材《城軌運營安全及應急處理》課程的授課內容進行重構。
課程內容優化重構后分為兩大模塊。第一為基礎理論模塊,以知識體系為主線構建教學內容,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和連貫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相對扎實的理論功底,但是因為內容簡單、相對枯燥,學生學習積極性不足,按照“1+X”城市軌道交通站務職業技能等級(中級)理論考核內容開展日常教學,對照“1+X”站務教材知識點進行日常考核。第二大模塊為應急處理模塊,應急處理要求學生在掌握理論基礎的基礎上,能夠熟練掌握各種應急設備的使用,面對突發事件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迅速的響應,按照應急處理流程熟練應對各類型突發事件。此模塊內容與“1+X”城市軌道交通站務職業技能等級(中級)考核中的實操考核內容完全吻合,可以將“1+X”城市軌道交通站務職業技能等級(中級)實操考核內容作為實操授課主要內容,日常教學考核也可按照考證標準進行。將應急處理流程制作成活頁式教材的形式,以小組形式發放給學生進行共同討論學習。進行考核時打散原有分組,并隨機抽取角色進行演練,這樣可打破學生固定分組存在的依賴思想,使得學生掌握各個崗位的應急處理內容和職責。
以課程中站臺門實操內容為例,站臺門故障需要掌握的實際操作有以下內容,見表1。

表1 站臺門故障應急操作內容
其中車站級故障是考核的重點內容,在授課過程中采取將學生分組授課并隨機分組進行故障處理演練,要求百分之百達標。
隨著“1+X”證書考核標準工作的不斷細化,各個職業院校“1+X”試點陸續啟動和實施,企業的人才需求、崗位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及產教融合程度都隨之深入。在此過程中我們發現,對于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來說,大多數崗位為車站日常運營崗位,應急救援能力是核心競爭力,專業核心課《城軌運營安全及應急處理》課程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出來。以《城軌運營安全及應急處理》課程為例,將該課程重點教學內容進行重構優化,發現其與“1+X”城市軌道交通站務職業技能等級(中級)考評內容高度重合。“1+X”城市軌道交通站務職業技能等級(中級)考核內容分為兩大塊,理論考評部分和實操考評部分。
理論考核采取題庫隨機抽題方式進行,考核范圍和內容涵蓋城軌運營管理四大專業核心課程,細化為四大模塊,分別為行車組織模塊、票務組織模塊、客運服務模塊、施工組織模塊,分數為百分制,采取機試限時考試方式。
實操考核內容有站臺門操作、人工準備進路操作、手搖道岔操作、售檢票設備操作等主要內容。細化為七份實操考評表(A-G卷),分別為單個站臺門關門故障A卷,單個站臺門開門故障B卷,自動檢票機(閘機)操作C卷,半自動售票機(BOM)操作D卷,TVM開站操作E卷,TVM關站操作F卷,手搖道岔操作G卷,在《城軌運營安全及應急處理》課程中所有實操內容均需要學生進行掌握,以站臺門故障為例,在“1+X”城市軌道交通站務職業技能等級(中級)證書考證實操中,有關站臺門的操作為A卷(單個站臺門關門故障)和B卷(單個站臺門開門故障),其中AB卷二選一進行考核,要求學生將單個站臺門關門故障和單個站臺門開門故障都進行熟練掌握。
實操考核內容均為《城軌運營安全及應急處理》課程中需要掌握的應急操作主要內容。
由于“1+X”站務職業等級證書考核內容與《城軌運營安全及應急處理》課程中主要教學內容高度融合,以站臺門故障模塊內容為例,在課堂上進行教學時,可將“1+X”站務職業等級證書考核內容作為課程授課教材使用,采取課前發布教學任務、課中開展小組教學,課后發布小組作業方式進行,將“1+X”站務職業等級證書考核內容制作成活頁式教材進行使用。
課前通過智能平臺發布本節課學習資源,以站臺門故障為例,學生需在課前掌握的基礎知識有三項。第一,清楚掌握站臺門的五種控制方式,分別為系統級控制、PSL控制、緊急模式IBP控制、就地控制盒控制和手動控制。明白其優先級高級,其中手動操作優先級最高,IBP控制模式比PSL控制模式高,系統級控制優先級最低;第二,熟悉互鎖解除、旁路、先通后復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明白為什么在運營中需要這幾種模式,與運營的基本任務是息息相關;第三,對單個站臺門不能開門處理流程進行小組演練預習。
針對高職學生學習積極性不足的特點,在課前需要對發布的課前學習資源進行考核,通過學習平臺監測學生學習軌跡,并且發布測試,檢查學生課前學習掌握情況。掌握情況較差可調整課堂授課內容,開辟時間進行強化學習,及時調整課堂教學方法。
針對課前學習效果開展課堂授課內容,課前可以抽取部分學生進行提問,或者在平臺發布提問,例如什么是互鎖解除,什么是旁路,什么是先通后復,站臺門控制系統的優先級別是什么。如果掌握情況較差可將授課內容調整為理論學習,在學習好理論的基礎上再進行實操演練,并且在實操演練過程中要穿插講解理論,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實操技能并且鞏固理論基礎。進行實操演練時,以單個站臺們不能開門故障為例,將其以任務單的形式發放給每個演練小組,簡單講述后展開小組演練,各演練小組按照隨機分配的角色進行演練,在演練過程中老師和其他未演練小組需要對演練小組的不足之處提出疑問并由演練小組進行答疑,對講述小組和提意見小組進行加經驗值方式進行獎勵,以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演練完畢后各小組調整演練方案和內容,以達到應急演練效果最佳的目的。
演練完成后根據學生演練情況,及時調整后續授課內容。根據演練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對各小組進行分開教學,查漏補缺,若學生掌握情況良好,即可進行事故案例教學,搜索關于站臺門故障的事故案例,將相關事故案例以活頁式教材的形式下發到每個演練小組,在小組共同學習討論后,隨機提問一名同學回答此事故中應急救援流程有何問題,并且由小組演練正確的事故處理流程。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演練可連線企業一線工作人員,聽取企業教師的點評進行演練優化。
課后發布小組作業,要求學生舉一反三以此類推,在學習和掌握了單個站臺門不吭開門故障之后,自行學習單個站臺門不能關門故障應急處理流程,并進行故障應急處理的演練,作業提交采用小組演練并錄制視頻的方式進行,提交至教學平臺,由教師(包括企業教師)進行評價,并完成打分。作業的完成需要學生在實訓室自行進行,需安排好小組長對實訓設備進行保護并且對小組成員的操作進行嚴格管理。
在作業提交過程中,發現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的不足之處,在作業點評出進行知識更正,并要求按照正確流程重新錄制視頻并進行提交。
本論文以“1+X”證書制度為依托,將《城軌運營安全及應急處理》課程教學內容按照證書考核內容的要求進行細化,在課堂中進行教學實踐后再組織學生參加考證,學生考證通過比例高達79%,由此可以證明,“1+X”城市軌道交通站務職業技能等級(中級)理論考評和實操考評內容均可以作為本專業相關課程的重點教學內容,而“1+X”城市軌道交通站務職業技能等級(中級)理論考評和實操考評內容與《城軌運營安全及應急處理》課程的重點教學內容相符。因此,將“1+X”證書制度作為《城軌運營安全及應急處理》課程的教學內容非常重要,對于本專業其他專業核心課程來說,也可將“1+X”證書制度作為其教學內容優化與重構的重要參考標準,這對于提升本專業學生的職業技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