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行 李志慧 徐 濤
(成都理工大學商學院,四川 成都 610051)
自20世紀90年代“線上”與“線下”學習環節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被提出一來,國內外專家與學者展開了廣泛的討論與實踐。美國數字化教育中心提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是將線上虛擬教學與線下面對面教學相結合,借此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更好實現培養目標。北京師范大學的何克扛教授認為,混合式教學就是把傳統線下教學的優勢和新興的線上學習的優勢結合起來,以建構主義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為依據,培養學生學習過程中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的一種教學模式。也有學者更進一步地將混合式學習與混合式教學進行概念上的區分,李逢慶認為混合式教學是從教師的主導地位出發,通過應用適當的媒體技術,提供與適當的學習環境相契合的資源和活動,從而讓學生形成適當的能力,取得最優化的學習效果的教學方式。近些年國內對于混合式教學的討論與探索,豐富了混合式教學的內涵與形式,逐步形成了“微課+答疑”“翻轉課堂+面對面討論”等多種具有鮮明特色的混合式教學方法。將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方式,能夠為學生建立更多維的學習場景,營造更好的學習氛圍,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挖掘知識、獲取知識、吸收知識。在這一過程中,也培養了學生團隊協作的能力。
SPOC的概念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Fox教授率先提出。SPOC即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相較于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大規模與開放性特征,SPOC的最主要特征為小眾性(Small)以及私密性(Private)。所謂小眾性是指對選課人數有所限制,只對少數人免費開放;私密性是指對選課條件有所限制,課程只面向符合條件人群開放。SPOC緩解了MOOC模式下選課人數眾多但中途放棄人數也同樣較多、課程學習完成度較低以及學習內容深度不夠等問題,優化了學習互動體驗,提高了教學內容的專業性,同時豐富了教學形式。SPOC模式下,授課教師可以通過線上學習資源的建設與設計,實現對在線教學環節的時間、學習對象以及教學內容的更精準的把控,并及時根據有效反饋做出靈活調整。基于教學平臺提供的后臺采集數據,可以對學生在線學習時間、學習資源利用情況等做出更細致的數據分析,從而跟蹤學生在線學習行為,評估學生學習效果,為資源建設與調整提供有效數據支撐。隨著在線資源的開發與創新,線上學習資源不斷豐富,突破了傳統的加載視頻教學方式,還可以利用線上平臺設置課前調查、課后練習、線上實驗與測試、答疑以及在線討論等實現更多在線教學功能,豐富教學環節的同時,更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教學目標。
基于SPOC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即在整體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過程中,將SPOC融入線上教學環節,作為線上教學的重要載體。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強調的是將線上的基于信息技術應用的教學優勢與線下的基于師生互動的教學優勢相結合,從而發揮出“1+1>2”的教學效果。首先,SPOC建設已經具備較為成熟的技術手段并形成較為廣泛的教學實踐應用,將SPOC銜接進入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中,有一定的經驗基礎,具備一定的可行性。其次,SPOC 本身是針對特定人群開放的在線課程,這與線下特定教學班級概念相匹配。在實踐過程中,將線下教學對象指定為SPOC的選課群體,從而一方面線下教學對象能夠獲取線上學習資源,另一方面又保持了SPOC僅對特定人群開放,避免班級外人員干擾教學秩序。最后,將SPOC融入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中,在發揮SPOC與線下教學的各自優勢的同時,也能形成良性互補。SPOC可以幫助線下教學將課前預習與調查,課后練習與實驗,問題收集與討論等教學環節移至SPOC教學資源中,從而節約寶貴的線下教學時間,更大化的發揮線下教學優勢。與此同時,線下教學可以彌補師生互動不足問題。學生在利用SPOC學習過程中,需要較強的學習主動性與自覺性,雖然后臺監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約束作用,但線下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能夠更好地督促學生,有助于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狀態與思想動態,從而更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能夠更動態更全面地反映學生學習過程,有助于形成更科學更公平的學習效果評價機制,更公允地反映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成績。
自建SPOC并與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教學實踐不僅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同時也有助于提升教師業務能力。首先,在自建SPOC過程中,需要教師統籌規劃和設計課程,并針對重難點知識點進行多教學環節細節推敲,從而提升教師對課程的整體把握和對重難點知識點的教學設計;其次,SPOC與線下混合式教學方式為教師提供更多與學生互動的途徑,增加對學生認識,有助于學情分析以及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跟蹤,從而及時優化或調整教學設計;最后,SPOC與線下混合式教學將部分教學環節由傳統的線下教學移至線上教學,例如,可以利用線上教學功能在課前調查了解學生的興趣點與疑問,通過平臺設置自動完成課后練習與測驗的批改工作等等,一方面可以使教師從簡單重復性工作中解脫出來,另一方面節約有限的線下課堂時間,從而最大優化課堂時間,讓教師能夠將更多時間與精力投入到業務提升。
自建課程SPOC,首先要明確自建SPOC在教學中的基本作用。在本次基于《財務管理學》課程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實踐中,線上學習資源主要依托于自建《財務管理學》SPOC。根據對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統籌規劃,SPOC資源主要發揮課前學生自習或預習、課后練習與測驗以及討論區的自由討論的教學功能。
為滿足學生利用線上資源自習或預習目的,自建SPOC需具有視頻資源、重難點提示文檔以及配套課件。核心專業課建設是一個系幾代老師薪火相傳的共同追求,在前期核心課程建設積淀中,形成重難點知識點講解視頻成果。雖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財務管理環境發生著變化,但核心基本概念與基本原理是保持不變的。在自建SPOC過程中,充分利用既有課程建設成果,一方面避免重復建設,浪費人力財力;另一方面也是教學成果的具體應用,發揮成果應用價值的提現。學生可以利用SPOC中重難點知識講解視頻,預習相關內容,或反復觀看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為了便于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到具體章節所涉及的重難點知識點以及知識點間的體系關系,在講解視頻之余還要上傳對應文檔資料,學生可以下載形成書面學習材料,據此作為學習筆記的基礎。除此之外,知識點講解視頻以及線下教學環節所涉及課件資料一并體現在SPOC中,學生可以通過課件資料了解線上線下教學環節中的主要內容以及綱要,便于學生學習過程中清晰掌握課程組織關系。
為滿足學生利用線上資源進行課后練習與測驗的學習需求,自建SPOC過程中需建立各章節不同題目類型的練習庫或測驗題庫。練習與應用是學習的重要環節,學生不僅要理解對應知識點,更要學會利用所學知識解釋問題、解決問題。相對于傳統單一線下教學模式,課堂時間有限,很難利用課上時間進行全部題目的練習與講解,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優勢突出,可以組織學生利用SPOC資源課后在線練習與測驗。為了避免學生間出現抄襲等問題,利用系統隨機抽取題目的功能,構建差異化練習。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就需要建立具有一定數量的練習題目,從而保證教學平臺可以利用隨機抽取題目的方式形成具有差異的練習及測驗。針對練習及測驗的具體類型,目前通過中國大學慕課平臺設置能夠實現的題目類型包括填空題、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以及簡答或論述題。因此,練習及測驗題目庫主要圍繞上述題目類型建立,并設置參考答案以及計分標準。并根據教學進度,逐步推送給學生端,學生即可在課后利用在線平臺完成練習與測驗。完成練習與測驗后,學生即可看到參考答案、計分標準以及自己的作答得分情況,鞏固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的同時,及時發現問題。教師可以通過教學平臺后臺統計數據了解學生作答情況,從而分析學生對相應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并據此判斷是否需要更進一步的教學補充。
討論區主要以發帖與回帖的方式進行。具體可以設置為兩種形式:第一,由教師發布討論貼,學生自由跟帖發表對討論問題的觀點。這種討論形式主要依托于教師組織討論問題導向,學生就相關問題結合課程知識點以及課下收集的學習資料發表個人觀點,因此,該種形式適用于討論與課程內容相關或作為課程內容延申問題。第二,由學生自主建帖,其他同學或教師跟帖回應。這種形式適用于由學生主導討論問題,可以是發表其對于圍繞課程相關問題的觀點,并通過發帖及回帖的形式在學生間展開討論;也可以是學生針對課程教學過程中某一問題產生的疑惑與不解,需要其他同學或老師給予解答或回復。討論區功能是師生互動重要工具之一,除了上述討論功能,還可以靈活應用于其他場景,例如可以利用討論區在課前收集學生主要的疑惑或興趣,教師可以據此了解學生眼中的重難點以及興趣所在,并調整線下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等。此外,討論區也可以為學生創造更多的自我表達的機會,培養學生思考問題與表達觀點的能力。
基于前期在中國大學慕課平臺自建的《財務管理》獨立SPOC課程,將其與線下教學相結合,在《財務管理》專業課程中實踐探索基于SPOC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在課程開始前,在SPOC建設完成的前提下,根據線下教學日歷以及教學班級,在線上平臺設置班級,以確保線上班級與線下班級相吻合,方便后期學生管理與成績管理;生成選課邀請碼(或二維碼),以備教學班級能夠加入在線課程當中。由于SPOC形式為小范圍特定人群在線課程,而不是面向大眾公開課程,因此通過設置加入課程方式,實現指定學生參與到線上課程,而避免其他非特定人群加入課程,提高管理效率。
在課程進展過程中,首先,在首次課程中,向學生詳細說明基于SPOC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含義以及參與過程,只有在學生理解該教學方式及其特征的基礎上,學生才能夠更有主動性、更好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從而保證教學環節的順利進展以及教學目標的實現。其次,向學生推送邀請碼(或二維碼),將學生引導加入各自所在的在線教學班級,并且推送平臺操作手冊。結合操作手冊,介紹如何使用線上學習資源,如何接收學習任務以及如何完成線上學習內容等。再次,根據教學進程,結合線下教學程序,定時推送線上學習資源與學習任務,并告知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相應學習任務。繼而在學生完成規定內容后,教師要及時批改作業、回復討論內容等,并向學生反饋該部分學習內容的學習成績。最后,在線下教學中,根據學生線上反饋或學習任務完成情況強調講解重難點,加強對重難點的理解與應用;學生通過線上學習資源,準備特定或開放式課程相關內容,并在線下教學過程中展示或全班討論。通過上述方式,將線上教學資源與線下教學環節相結合,實現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在課程結束后,根據線上平臺對學生學習情況的統計信息,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對線上資源的利用情況、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應用等進行深入分析,并結合考試成績,綜合評價學生對課程的學習情況,并據此評估SPOC課程建設與本次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效果,客觀反映教學目標的實現情況。
根據本次《財務管理》課程的實踐情況,首先,學生能夠準確理解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含義及其特征,并較快速地掌握線上加入課程、完成相應學習任務等操作方法,這為后續的教學探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其次,在課程過程中,通過適當的獎懲制度以及紀律規范,學生能夠配并適應合線上自主學習與線下教學互動的教學方式,并在此過程中表現出一定的積極性,從而在學生端保證了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最后,通過多維度對學生進行評價,并生成最后的課程成績,不僅能夠更綜合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態度與學習效果,還能更加保證學生成績客觀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