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磊 許 丹 羅樂越 程佳欣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習近平總書記早在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017年,教育部發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明確了教育工作要不忘立德樹人之初心,牢記人才培養之使命。為響應新時代的號召,各門課程不但要承擔應有的育人責任,更要發揮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堅力量的作用。技術經濟學課程也應積極尋求改革,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形成“協同育人”之效應。
本文主要研究探索課程思政融入技術經濟學教學過程的改革舉措,重點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導向、課程教學導向、管理目標導向、教學評價導向等方面,通過課程教學滲透、增強課程文化建設以及加大實踐教學環節等渠道,探索與構建課程思政融入技術經濟學專業課堂的創新內容設計與教學實施路徑。
《技術經濟學》的開設一般面向理工類、經管類專業本科學生。一方面引導學生掌握技術經濟分析與經濟評價的原理與方法,使之初步具備進行項目評估、項目優選和規劃、可行性分析等能力;另一方面使之樹立社會市場觀念,養成運用技術經濟學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科學思維,提高參與項目與制作的方案的社會與經濟效益。但是,技術經濟學課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研究與實踐還不成熟,學生對于思政教育實踐活動仍然存在認識誤區,課程思政不能有效貫穿于專業課程教育之中。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技術經濟學課程教學相關改革勢在必行,專業教學與思政的深度融合應該積極地探索,應深度挖掘課程所蘊含的思政元素,有機融入到教學全過程,不斷提升教學與人才培養質量,實現教育改革的目的。
思政教育的理念是“立德樹人”,弄清“如何立,如何樹”是十分關鍵的。本文以思政教育理念為基礎,結合專業課程實際情況,探索思政融入技術經濟學課程的教學改革路線,以研究出有特色的技術經濟學多元化課程。
結合《技術經濟學》教學目標和思政育人理念,本文探索出的思政融入教學改革基本思路(詳見圖1),為接下來探究具體的技術經濟學課程思政融入的教學改革舉措做準備。

圖1 思政融入技術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技術路線
圖1是從人才培養目標導向、課程教學導向、管理目標導向、教學評價導向方面的教學改革技術路線圖,該技術路線具有反饋循環的結構,具有循環創新的特點。該技術路線是基于技術經濟學課程章節情況和教學內容探索出的思政融入技術路線,也是其他章節思政融入的基本模式:針對具體章節的教學內容,逐步分解分析,挖掘其中內容和思想政治教育或經典時事政治的共同點,以這些共同點作為相通點展開具體的思政內容;教師由此確定具體的教學方案,由此啟發學生對于這門課程與現實生活的眾多關聯;然后結合教學媒體(視頻圖片+案例)、教學方法(調研+討論),指導學生的課程學習;最后利用多元化的考核評價體系進行融合后教學成果的驗收,根據驗收情況分析思政改革教學的效果,不斷調整和更新思政教學方案,以期在下輪課程思政教學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結合上文技術經濟學專業教學與思政教育融合技術路線,可以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技術經濟學課程思政融入的教學改革方案。具體的實施方案如下表1所示。

表1 技術經濟學專業教學與思政融合的具體實施方案
上述教學實施方案設計貫徹了課程思政的教育理念,結合了互聯網優質思政文化等內容,列舉出技術經濟學課程的教學內容和對應思政教學方法,完成思政內容與課程專業內容的有機統一,這也是技術經濟學課程思政融入的核心。
在思政課程融入學科課程基礎上,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了拓展。大部分大學生普遍存在思維定勢,畢業后的工作僅與所學學科知識有關,認為道德與知識是分離的。對此,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應該確定為國家和社會培育出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而技術經濟學是一門與社會、市場聯系十分緊密的專業課程,構建以職業化思想道德為導向的技術經濟學實踐課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可以有效改進和提高課程思政融入的效果。
轉變傳統技術經濟學課程考試方式,優化課程現有的考核與評價方式,建立新型的教學評價體系,合理確立各個考核項目的權重。
(1)在考核內容上:不僅僅考核學科課的知識點,從形式到內容上要精心設計與思政元素相關的題目,將思政作業與專業知識作業一起評價。教學評價注重多層次,從學生、教師、家長的后期問卷調查反饋綜合評價課程思政融入教學的的實際實施效果,并不斷做到思政元素融入技術經濟學教學的無痕化。
(2)在考核形式上:在傳統閉卷考試這種考核形式上恰當地融合論文、觀后感、調研以及匯報等多種思政驗收與評價材料,努力做到多種考核形式有力結合。
通過上述相關舉措,可以建立一套較為完整的考核評價體系,并在后期通過對學生的問卷調查、教師對學生、學生對學生的學習評價來了解課程思政的實施效果,并不斷改進提升,真正做到將課程思政深度融入到技術經濟學教學育人的全過程。
《技術經濟學》是一門理論知識與實踐緊密聯系的課程,在許多專業的課程體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在貫徹新時代課程思政教育的理念下,應當充分的發掘《技術經濟學》課程中蘊含的思政資源,將其和課程專業內容相結合,讓學生在學到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品德升華;使得教學工作不僅實現了“授業”,更要做到了“傳道”。
為技術經濟學課程貫徹新時代課程思政教育的理念,本文分析了當前技術經濟學課程的教學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探索了思政融入課程改革的技術路線,并且分別對以人才培養項目目標導向、課程教學導向、管理目標導向、教學評價導向的教學改革提出具體改革舉措與實施方法,旨在構建多層次思政教育創新機制。本文的研究工作可以為相關院校的技術經濟學課程思政改革與發展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誠然,本文提出的改革舉措還不夠具體全面,比如在教師思政培養方面,仍需進一步的拓展與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