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訊員 田玉慶 吳林
今年以來,濟寧市國資國企系統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深化改革爭一流爭唯一的工作部署,聚焦做強做優做大國資國企中心任務,決戰決勝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市管企業主要經濟指標持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資產規模不斷壯大,收入利潤大幅提升,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超半”目標。
截至2022 年6 月末,濟寧市管企業資產總額1846.74 億元,同比增長15.94%;凈資產576.15 億元,同比增長16.82%。1 至6 月份,市管企業累計實現營業總收入450.81 億元,同比增長101.99%;利潤總額26.97 億元,同比增長164.37%;上繳稅費總額28.76億元,同比增長49.52%;研發經費投入1.37 億元,同比增長187.22%。
加大督導推進力度,改革攻堅卓有成效。為做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收官工作,濟寧市國資委實行“紅、黃、藍、綠”工作臺賬管理模式,制定《關于開展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回頭看”工作方案》,召開全市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工作推進會和市管企業、縣市區專項工作會議,進一步統一思想,統一行動。截至6 月底,全市國企改革三年行動92 項任務已全面完成,整體進度為100%。
健全法人治理結構,管理制度更趨完善。嚴格董事會規范運作,印發《市管企業董事會和董事評價辦法》,召開市管企業2021 年度董事會工作報告會。加強公司章程規范管理,指導市管企業開展章程修改工作。出臺《濟寧市市管企業外部董事管理辦法》,為7 戶市管企業配備25 名外部董事。
縱深推進混改工作,資本融合走上新高度。持續健全混改制度,出臺《關于市管國有相對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差異化管控的指導意見》,目前已完成混改項目6 戶。加大投融資助推實體經濟力度,做大百億基金、百億擔保規模體量,累計擔保規模239 億元,位居全省第二。
加快三項制度改革,內生動力得到新迸發。制定《濟寧市市管企業深化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效能評估辦法(試行)》,對9 戶市管企業實施效能評估。深化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指導推動各級企業全面完成經理層成員簽約工作,制定多序列崗位管理體系制度及寬帶薪酬制度。
黨建質效全面提高,引領作用更加有力。全面落實主體責任,指導9 戶市管企業黨委研究制定全面從嚴治黨工作“三張清單”。召開市管企業黨委書記履行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和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會議,推進過硬黨支部建設和黨支部評星定級管理。持續踐行“一線工作法”,擦亮服務企業品牌,下移工作重心,將黨委會開到企業、開到現場、開到工地,引導各市管企業把支部建在重點項目建設一線,積極探索混合所有制企業基層黨建工作,引導各級黨組織發揮主觀能動性,創新工作機制,持續轉變作風抓落實,充分發揮基層黨員領導干部的主動性、創新性,全力突破項目建設中存在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

濟寧市國資委踐行“一線工作法”,將黨委會開到企業、開到現場、開到工地

梁山港火車進站
國有資本布局調整持續優化。不斷提升國有資本集中度,動態調整重點項目庫,入庫項目71個。截至6月底,完成投資60.17 億元。深入實施非主業清理整合三年行動計劃,全面完成25 戶非主業清理整合和16 戶市管企業低效無效資產清退處置。實施精準招商,截至目前,市國資委系統共招引落地項目9 個,到位市外資金7 億余元。
現代港航物流產業集聚壯大。大力推動濟寧港航物流發展,龍拱港4-10 號泊位工程入選2022 年省重大實施類項目,梁山港、龍拱港項目列入省基礎設施“七網”建設行動計劃。今年1-6 月,全市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28317 萬噸,同比增長 30.1%;集裝箱吞吐量2.3萬標箱,同比增長180.8%。
重點產業項目加快發展。濟寧能源百億精密制造產業園、新能源船舶修造基地、集裝箱裝備制造加工基地建設扎實推進,梁山鋼鐵物流加工基地5 條生產線順利投產,濟寧城投完成長龍鋼絲繩投資,魯泰控股年產3 萬噸石墨烯高分子復合材料生產線正式生產,經發集團新能源鋰電材料項目有序推進。孔子文旅上榜全國文旅集團品牌影響力100 強榜單。加強創新驅動發展,艾坦姆公司成功獲批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魯泰控股科技研發中心正式啟用。
創新驅動發展注入強勁動能。組織市管企業編制2022 年度科技創新工作計劃,鼓勵支持市管企業加大科研投入,今年以來市管企業研發投入超1 億元。將科技創新等相關指標考核標準納入企業領導班子經營業績考核。積極推進市管企業產學研對接,濟寧能源與中國礦業大學合作簽約建立NPR 錨索國家重點實驗室;艾坦姆公司成功獲批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山東科技大學—海納科技公司校企聯合產學研基地簽約;魯泰控股科技研發中心正式啟用。
社會事業職能發揮有力有效。強力推進濟寧新機場遷建、G327 改建工程、市公共衛生中醫醫療中心等20 余項重點工程建設,4 項入選2022 年省重大實施類項目。高標準打造濟寧市托育綜合服務中心和托育示范點12 處,在全省率先實施早晚高峰免費乘公交,開通助學公交線路57 條。
國有資產基礎管理持續強化。修訂完善《市管企業財務預算管理辦法》,扎實開展市管企業年度財務預決算、全市企業國有資產統計。強化資產評估管理,共審核備案資產評估項目6 項,備案金額8.45 億元。持續完善市管企業經營業績考核體系,“一企一策”個性化確定2022 年度指標考核目標。加強縣區國資監管業務指導,組織全市14 個縣區國資監管機構參加省市縣國資監管業務培訓。
全面做好風險防控工作。加強債券融資監管,共審批債券5 項,擬發行金額85 億元,建立到期債務償付情況日常調度機制。印發《市管企業合規管理指引(試行)》,逐戶制定市管企業降杠桿目標。持續抓好市管企業安全生產。
高效推進重點工作任務。扎實做好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收尾工作,開展民企掛靠國資問題綜合整治和打擊假冒國企專項行動,積極落實國有企業房租減免政策。截至6 月底,對863 戶服務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減免租金1911 萬元,體現了國有企業的責任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