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兆靜
政治強則方向明,方向明則改革興。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以來,臨沂環衛集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把握“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總方向,聚焦推動高質量發展,著力補短板、強弱項、激活力、抓落實,在收官之年多點發力、持續攻堅,以黨的建設為根本點,以三級管理為支撐點,以規范提升為切入點,以全員營銷為突破點,以三項制度改革為落腳點,巧用“加減乘除編程”法,在國企改革進程中走出了一條多元賦能、特色創新之路。
堅持培根鑄魂、強根固魂,依托“3+1”理論武裝工作體系建設,積極構建“黨委抓統攬、支部抓攻堅”黨建聯動體系,大力實施“頭雁領航”“堡壘攻堅”兩大工程,在“走在前、進位次、提水平”總航線上全力沖刺。
“黨建+環衛”,舉旗定向。全面落實“兩個一以貫之”,充分發揮黨委政治核心和領導核心作用,將黨委研究討論作為董事會、經理層決策重大問題的前置程序,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的作用更加明顯。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高舉“黨旗紅、環衛橙”旗幟,堅決推動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黨的建設融入中心工作,“黨建入章”擴面提質,始終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高質量發展方向不斷前進。
“支部+品牌”,攻堅克難。樹立“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精心打造“黨旗飄揚,清潔護航”“情系萬家,清運有我”“黨旗領航,轉運精兵”“紅心向黨,智能制造”“工作標桿,服務先鋒”等5 個支部黨建品牌,在文明城市創建、垃圾分類、疫情防控、防汛應急等急難險重任務面前,切實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堅持減少管理層級、提升作業質量,實行“三級管理”“三級考核”,縮短信息傳遞鏈,提高團隊執行力,做到精準管理、精確考核,節約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人員管理“零距離”。按照扁平化管理模式,在作業公司內全面推行《三級管理工作方案》,精簡機構、裁減冗員,明確工作職責、工作范圍、工作流程等具體內容,管理職能下放,管理重心下移,以“4+1”一線工作法為抓手,隨時知道保潔人員思想動態、工作狀態、生活常態、輿情事態,跟進管理服務,有效構建起“雙向溝通、一呼百應”的網格管理體系。
作業質量“百分百”。發揮網格管理優勢,依托智能化管理指揮中心,隨時掌握作業人員工作情態、健康狀態,車輛作業狀況、運行軌跡,“定車、定時、定速度”“定時、定人、定次數”,每日進行監督考核通報,消除管理盲區和衛生死角,逐步建立起全域覆蓋、無縫隙管理、精細化保潔長效管理體制,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作業質量,不斷在質量上體現出水平,在品牌上體現出價值,在影響力上展示出形象。
堅持精準發力、效益為先,圍繞國企改革重點工作任務,研究制定“規范管理提升年”活動實施方案,聚焦問題、靶向施策,打好“組合拳”,種好“責任田”,開創“規模穩步增長,效益大幅提升”嶄新局面。
分解任務,掛圖作戰。以集約化、精細化為目標,確定“規范三項制度改革,提升企業發展活力;規范保潔作業標準,提升環境衛生質量”等12 項重點工作,各部室、所屬公司制定具體工作方案,各司其職、協同推進,持續強化歸口管理和業務培訓,搶時間、搶要素、搶進度,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管控機制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進一步健全,管理流程進一步優化,在“走在前、進位次、提水平”上邁出堅實步伐。
聚焦效益,多元發展。充分發揮國有企業示范帶動作用,在基礎比較好的縣域內探索“道路保潔、垃圾收運、垃圾分類、垃圾處理”全鏈條整合,實現項目延伸和效益持續增長;立足“城市環衛管家”定位,積極對接國家政策,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和政府專項債券,升級改造城鄉垃圾收集轉運站,全力實現“老區換新顏”目標;增加固體廢物治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等主營業務范圍,積極與業務協同央企、前沿科技企業合作,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提升盈利能力,擴大主業優勢,開創“多元經營、相互賦能”發展新格局。
堅持除思想之弊、向市場求生,徹底轉變“路徑依賴”思想,制定“全員營銷”實施方案,樹立市場“生命線”意識,主動適應市場、融入市場、開拓市場,在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道路上邁出新步伐。
吹響市場開拓“沖鋒號”。在充分市場調研分析的基礎上,確定年度目標任務3 億元。通過建立“全員營銷”工作機制、配強專業拓展隊伍,聚焦環衛園林市政“三位一體”綜合服務項目、城鄉環衛一體化項目、高端智能環衛設備制造項目,班子帶頭闖市場,全員齊心搶市場,著力挖掘“高端智能”新重點,開拓“環衛項目”新看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場業務開拓實踐中,“沖鋒號”在全線吹響,形成“上下一心、合力發展”良好局面。
簽訂全員營銷“軍令狀”。確立完善“尋找線索、加強攻關、盯緊落實、績效評估”管理模式,與各部室、所屬公司簽訂《業務拓展目標責任書》,分解任務到具體崗位、個人,實行周統計、月調度、季總結、年考核,明確進度要求,建立考核檔案,充分激發廣大職工最大潛能,鼓勵人人爭當全員營銷信息員、市場開拓戰斗員,共同把“蛋糕”做大、分好,為集團發展增量增收,為集團建設添磚加瓦,共創嶄新業績,共享發展成果。
堅持以人為本、增強活力,聚焦管理能力不足、執行能力不強等問題,精準發力、靶向施策,科學編制“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人員管理“程序”,有效實現量體裁衣、量才為用。
確定“三定方案”,調配最佳比例。根據集團發展實際,科學確定“三定”方案,全面推進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完善出臺《人事管理制度》《員工招聘管理制度》《員工績效管理制度》等規章制度,明確人員配置、崗位職責、薪資待遇、目標任務,變“要我工作”為“我要工作”,激發員工干事創業的積極性,激發企業內生活力,全力實現“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國企改革目標任務。
組織述職評議,調用最合適人選。每月組織中層以上干部述職評議,以“德能勤績廉”為依據,對10 余名中層副職以上干部進行適時調整、“試崗任職”,把正確的人放在正確的位置上,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上。先試用、再使用、再任用,重點盯靠關鍵業務、重點區域服務項目,不斷強化“試用者”的危機意識,提高能崗相適度,達到了人人有責、人人盡力、人人作為的效果,展現出新氣象新作為。
強化梯隊建設,培養最優人才。按照“黨管人才、擇優培養”原則,制定《人才儲備培養計劃方案》《業務管理人員培訓方案》,經過慎重考察、層層篩選,從一線作業公司挑選14名員工,采取集中授課、封閉培訓、跟蹤考核等多種方式,著力培養業務能力、管理能力、溝通能力、廉潔自律能力,打造懂經營、懂技術、懂管理的高素質儲備人才和管理隊伍,確保關鍵時候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贏,真正成為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資源”“第一動力”和強大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