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官慶
聊城市旅游發展集團按照省、市國資委部署要求,圍繞決戰決勝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和加快提升國企發展質效兩條主線,在旅游行業受新冠疫情影響全面承壓的艱難復蘇中,擔當強改革,亮劍闖新路,建機制、強執行、激活力,在企業專業化整合、文旅主業優勢發揮、企業治理運轉效能提升等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果,發展活力持續增強。2022 年上半年,旅發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044.87 萬元,同比增加878.68 萬元,增幅75.35%。
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全面落實“兩個一以貫之”,強化黨的核心引領作用,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黨建業務融合互促成效顯著。
構建“融入式”黨建工作體系。作為聊城市唯一文旅類型國有企業,旅發集團充分利用轄區文化旅游資源,發揮文旅主業優勢,依靠紅色引擎持續激發改革動能,黨建特色文化品牌效應凸顯。比如,2021 年策劃開展“禮贊建黨百年偉業·點亮聊城紅色地標”黨建主題活動,獲省委黨史學習教育巡回指導組認可和推廣。通過對聊城市78 處紅色旅游資源點進行實地走訪調研,全面了解掌握紅色地標革命歷史文化,系統整理紅色旅游資源,開發“黨史學習教育紀念冊”“紅色教育教材”等紅色文化產品,切實將黨建優勢轉化為文旅主業發展的長效動力。
抓實黨建引領紅色旅游品牌。深度挖掘集團各公司主業特色,扎實開展“一支部一品牌”創建工作,以“七一”建黨節、黨的二十大召開為契機,策劃開展“同心喜迎二十大·筑夢改革新征程”系列黨建活動,繼續開展紅色地標調研與提升活動,讓紅色地標更加“鮮活”,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充分展示黨的十九大以來市屬國企改革取得的新成就、新成效,激勵國企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持續推進企業內部專業化整合,積極融入全國全省文旅產業鏈、價值鏈,鞏固提升企業發展競爭力。
橫向整合,調整優化業務板塊。將水城、東昌湖兩大公益養護為主的公司合并,重新組建水城建設管理公司,消除重復建設和無序競爭。
縱向整合,推動資源向主業集中。調整相關公司股權,培育潤源古城公司轉型為文旅投資公司;將水上古城置業有限公司定位為景區運營公司,潤泰市政公司定位為工程建設公司,水城旅游服務公司定位為文旅服務公司,文化傳媒公司定位為文旅信息傳媒公司,構建清晰的“文旅地產投資、工程施工建設、景區運營服務、文旅信息傳媒、景區管理養護”等五大業務板塊。
瘦身健體,全面完成“兩非”剝離清退任務。注銷園林、電力、廣告3 戶三級子公司,撤銷湖濱公園、運河管理2戶分公司,壓縮了管理層級,提高了運營效益。
深度融合,調整完善管控方式。精簡職能部室,壓縮管理編制,撤銷集團工程建設部、策劃推廣部2 個職能部室,相應職權下放至二級公司或調整到其他部室,集團扁平化管理取得實質性進展。
堅持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改革方向,敢于動真碰硬,持續深化三項制度改革,改進優化經營機制,提升管理質效。

聊城市國資系統“強國復興有我——同心喜迎二十大·鑄就國企改革新征程”活動啟動儀式
分類管。理順總部和各子公司的管控機制,有效推進市場經營型、公益管理型職責分離。充分授權、充分監管,對子公司由直接管理向出資管理、股權管理轉變。支持子公司的獨立法人地位,增強市場競爭生存能力,逐步給權屬子公司“斷奶”,子公司逐步實現獨立運營、自負盈虧。
競崗聘。打破領導干部“鐵交椅”,新組建的水城建設管理公司重新核定“三定方案”,實行全員虛擬免職,全體起立,公開競聘,競崗前中層正職18 人、中層副職21 人,競崗后高管層4 名、中層正職13 人、中層副職19 人。通過競崗,2 名中層正職、2 名中層副職、4 名基層員工得到提拔重用,4 名中層正職降為中層副職,9 名中層副職降為基層員工。
硬約束。堅持黨委管、市場選,經理層成員全面推行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13 家公司27 名經理層成員全部簽訂“兩書一協議”,簽訂率達100%。制定《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與經營業績考核辦法》,建立與經營業績直接掛鉤的激勵約束機制,逐步實現管理人員的管理市場化、考核目標化,調動管理人員的積極性,真正為企業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強激勵。集團對子公司全面實行工資總額控制和動態管理,科學編制工資總額預算,嚴格人工成本管理。近年來,穩妥推行兩次薪酬體系改革,調整薪酬結構和分配導向,提高績效薪酬占比至70%,薪酬分配與績效掛鉤,為“工資能增能減、收入能高能低”提供制度依據,薪酬分配機制更加市場化、科學化、合理化。
堅持整合提升、創新利用文旅資源,進一步聚焦主責主業,做實做強文旅產業,加快布局符合“文旅興市”發展戰略的新業態、新產品,培育企業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
存量優化。活化利用現有資源,加強資產運營管理,調整完善招商政策,盤活景區房屋店鋪資產。合理調整古城景區四大街商亭布置,努力增加商業租賃收入。節假日開展常態化非遺展演、文化演出,以文塑旅、以旅活文,營造煙火氣息,促進商業繁榮產品消費,打造古城特色文化活動品牌。
增量崛起。圍繞景區業態和商業運營策劃,實施“引智”托管項目合作,《中華水上古城運營策劃提升方案》初步編制完成。提升項目帶動效益,古城景區東大街“東門里青年休閑街區”、樓南大街海源雅集民宿酒店、大樹王國親子酒店、古城西城墻海源書房已于7 月中旬開業運營。古城“山東手造·聊城有禮”文創園區作為非遺文創產品聚集區,已入駐木版年畫、葉雕、金正葫蘆、扎染、顧氏紅木、剪紙等6 家非遺項目。
紅色賦能。加快古城景區內紅色地標建設,先后完成毛主席像章博物館、金方昌烈士紀念館、原地委專署舊址紀念館等布展建設,均已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