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強
(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 徐州 221006)
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涵蓋的藝術類型多種多樣,剪紙藝術便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個,剪紙作為我國古老的民間藝術,很好體現出了我國優秀民族文化與智慧。隨著當下社會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民間藝術類實體物品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但是其中蘊含的民族精神將持續存在,這便是文化載體所具有的獨特意義與價值。剪紙就是這樣的文化載體,始終承載著地域與地域文化精神弘揚與發展的重任[1]。
對我國傳統民族文化進行深入分析與研究可以看出,我國文化的多元化發展和一元化融合對民間藝術形成產生了重大影響,使其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剪紙藝術也是這樣[2]。徐州最為我國最古老的九州之一,在漫長發展歷史中積淀了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民間藝術內涵也是多種多樣[3-4]。徐州剪紙是眾多徐州民間藝術品中極具代表性的一類。徐州剪紙,位于黃河流域,屬于陜西山西剪紙和山東剪紙中間的一類剪紙,擁有自身特征,在推動該區域文化發展上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徐州剪紙承載了徐州的民俗風情、道德禮儀以及藝術審美等許許多多的社會文化。
徐州剪紙是我國江蘇區域十分有名的工藝傳承,從唐朝時期就逐漸開始興起,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一些民間活動如報春、祭祀等中就已經開始運用剪紙來進行裝飾,在許多史書中都有這方面的記載。在接下來的發展歷史中,我國造紙工藝與技術得到了飛速發展,同時刺繡技術也獲得了極大進步,為徐州剪紙不斷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使得徐州剪紙能夠擁有更多的表現形式,并逐漸形成具有自身鮮明特色的“徐州剪紙”,對我國南方剪紙文化發展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徐州剪紙所蘊含的獨特地域特征,與該區域的自然環境以及歷史文化等息息相關,剪紙藝術很好體現出本區域人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從徐州剪紙中就能夠看出許多勞動人民耕種與節日慶典等生活場景,表現出了十分獨特的藝術特征[5-6]。隨著社會發展步伐的不斷前進,徐州剪紙也在各個發展時期展現出了不一樣的文化特征,使得徐州剪紙藝術的文化內涵更加深厚。
符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文化表現形式,在文化產生與不斷發展過程中充當了關鍵性的載體。[7]文化符號學科是一門專門探究各種符號所代表的文化內涵的學科,輸出符號自身所體現的含義,創設基于大量符號構建的文本,同時在對其含義的考察、證明以及闡述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符號一般表示為構建意義的最小單位,當構成文本的符號類型存在較大差異時,也會使得文本表達出的文化含義各不相同,能夠將每個獨立的剪紙作品作為一個符號文本。從包含符號數量來看,可以將徐州剪紙符號文本劃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是單符號與多符號[8]。徐州剪紙單符號作品主要有蓮花紋、魚紋等,而像 “年年有余”剪紙作品便屬于多符號,其中涵蓋了魚紋與蓮花紋。
縱觀徐州剪紙藝術作品,絕大多數都是借助于擁有美好象征意義的吉祥符號與圖案等來寄托勞動群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徐州剪紙是徐州區域傳統民間文化弘揚與發展的重要載體之一,也是彰顯徐州廣大人民群眾思想情感與美好追求的重要形式。當人們在從事剪紙藝術活動時,依托于不同的剪紙符號來表達出自身的情感與思想,不僅能夠看成是一個創造與承載符號意義到領悟符號意義的過程,也能夠看成是從編碼到解碼的過程。剪紙藝人依托于剪紙的方式將虛擬的情感與思想傳達出來,這便是符號內涵的編碼過程。將剪紙紋樣變化為相應符號的過程,實質上能夠看成是剪紙藝人依托于各種剪紙符號來構建實際生活中希望展現的物體的過程。換言之,能夠等同于將物體“符號化”的藝術創作全過程,一般將該過程叫做“再現”(representation),在該階段當中,剪紙擁有了自身的感知與內涵[9]。從根本上來看,“再現”能夠看成是符號紋樣被賦予相應內涵的過程,一般表示為將“不在現場”的事物或者含義等依托于符號展現出來。在許多剪紙許多作品當中,我們都能夠看到許多“動物”與“植物”,剪紙藝人為實際向人們展現信息的時候,這些“動物”與“植物”并不需要真實來到現場,通常是基于圖示的方式展現。觀賞者對剪紙藝人的作品進行分析與探討,實際上這個過程就可以看作是解碼的過程。在徐州人民的日常生活當中,民間剪紙藝術往往寄托了生活與勞動中的許多精神與思想。因為徐州特殊地理位置的關系,身處于黃河古道與古淮河流域,每到雨水旺季,徐州許多區域都會出現洪水泛濫,對人們生活與生產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此外,徐州本身有著十分優秀的地理位置,在各個時期都是兵家必爭的地方,從而使得徐州頻頻出現戰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人們往往寄希望于祭祀、庇佑以及辟邪等民俗活動來滿足自身的精神需求。在徐州剪紙中就有許多這種類型的藝術作品,像“風調雨順”剪紙作品,就蘊含了徐州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瑞士知名語言學家索緒爾(Saussure)指出,符號涵蓋了“能指”(signifier)與“所指”(signified)兩個部分。具體來說,“能指”表示的是符號能夠被人們所感知與領悟的部分。一般來說從宏觀層面研究符號學時,這時的符號通常表示的是能指,剪紙中涵蓋的各種紋樣便是民俗符號希望傳達的真實視覺形象。剪紙中的各種紋樣符號的“能指”表示的是符號希望傳達的思想、內涵或者精神等;而剪紙紋樣符號“所指”表示的是民俗內涵,能夠被人們所感受與領悟,也可以基于此產生豐富的聯想。
一般來說,徐州民間剪紙均是將紋樣符號當成隱藏語來展現藝人的情感與思想。剪紙藝人希望傳達的內涵是在剪紙工作開展之前就已經存在的。在實際開展剪紙工作時,逐步的將這些“內涵”滲透到剪紙本文當中。例如,在徐州剪紙作品當中有許多所指形象,如石榴、雞等。在正式實施這些工作之前,剪紙藝人需要將榮華富貴、平平安安(能指)等思維事先準備好,之后依托于剪紙藝術制作出不同的剪紙圖案,充分傳達剪紙所蘊含的內涵與思想,如表1所示。徐州剪紙藝術擁有自身鮮明的個性與特色,這是因為在徐州特定的社會環境下剪紙藝人形成了特定的情感思想與文化認知。比如說在分析與探究徐州剪紙作品時,經常能夠看到傳達相同文本內容與內涵的剪紙作品,然而其藝術表現手法則截然不同。

表1 徐州民間剪紙符號“能指”與“所指”關系
徐州剪紙建立在各種符號的基礎之上,依托于多種類型的紋樣構成不同的圖案,傳達出相應的內涵與寓意。任何符號的產生都不可能是憑空而來的,必然是在漫長發展時間內逐步積淀形成的,同時要經受人民群眾的批判和承認,這個過程十分的長久。相比較于其它藝術類型,剪紙藝術具有十分鮮明的概括性特征,剪紙藝術表現手法的關鍵在于寫意。從徐州剪紙作品外在表現方式來分析,能夠將徐州剪紙符號紋樣劃分成兩個部分,分別是具象紋樣與抽象紋樣,不管是哪種紋樣類型均擁有符號化特性。
2.3.1 具象紋樣
通常情況下具體紋樣是建立在民俗事象基礎之上創作的,是剪紙藝人對生活中的常見景象的高度還原。不同的具象紋樣都與之相匹配的象征性內涵。在徐州剪紙作品中,習慣使用松樹、仙鶴以及壽桃等多種不同紋樣來表達對老人延年益壽的祝福,希望其身體健康長壽;習慣使用龍鳳、鴛鴦以及喜鵲等各種紋樣來傳達人們對新婚的祝賀。
2.3.2 抽象紋樣
抽象紋樣是相對于具象紋樣而言的,表示對人們平時生活中景象與事物的總結與提取。通常來說將抽象紋樣融入到具象紋樣的里層,可以充分發揮其裝飾功效。徐州民間剪紙作品中,像“旋轉紋”便是十分常見的抽象紋樣,在 “生肖羊”剪紙作品當中,在具象“羊”紋樣中就融入了一些“旋轉紋”,該抽象紋樣是來自于人們對太陽和生命的敬畏。一般來說,人們能夠很容易辨別出具象紋樣,但是對抽象紋樣的辨認需要建立在有關創作背景、地域文化特性等基礎之上,才能夠充分領悟其中的含義。
綜上所述,徐州剪紙的產生與發展與該區域特有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以及思想情感等密切相關,是我國民俗藝術領域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為了更好的探討徐州剪紙藝術特色,本文依托于文化符號學深入分析與探究徐州剪紙符號的意指關系及其紋樣表現方式,從而更好的領悟徐州剪紙深層次內涵,推動徐州剪紙藝術長久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