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國凱
習主席多次強調:“和平時期,決不能把兵帶嬌氣了,威武之師還得威武,軍人還得有血性?!毖阅憵?,是軍人特有的精神和氣質,是強化戰斗力的倍增器,是打敗敵人的制勝武器。和平年代加強對官兵血性膽氣的培育,是鍛造勝戰之師的重要途徑和確保部隊能打仗、打勝仗的有力抓手。
人民軍隊肩負著為黨鞏固長期執政地位和捍衛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的歷史重任,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護航員。培育官兵擔當精神是確保其履行本職所必需,是培育官兵血性膽氣的首要前提。強化鐵心向黨的政治擔當。人民軍隊是在我黨締造和領導下不斷發展壯大的,要始終牢記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我軍永遠不變的軍魂。當前,我們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同時也要認識到世界局勢風云變幻、波詭云譎,西方敵對勢力不斷加緊對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攻勢,企圖割裂軍隊和黨的血肉聯系。針對敵人鼓吹的“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和“軍隊國家化”,我們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深入開展忠誠教育,增強官兵“四個意識”,加強紅色基因傳承教育,培育官兵鐵心向黨的政治擔當,使軍隊牢牢處在黨的絕對領導之下。強化服從命令的職業擔當。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軍令暢通是保證戰場打贏的根本,牢固樹立和強化官兵聽從指揮的號令意識,是確保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關鍵。隨著時代不斷發展,官兵成分結構逐漸復雜,在參軍動機、文化層次、經驗閱歷、性格特征等方面呈現出越來越大的差異。強化官兵在思想、行動上的統一,一是要善于運用黨的創新理論和方針政策,使官兵在思想上與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同頻共振;二是要用嚴明的軍紀來約束規范官兵的行動,對于觸犯紀律底線、紅線的官兵,我們要堅決與之斗爭,牢固樹立起官兵的紀律意識、號令意識,做到令行禁止,步調一致。強化備戰打仗的主責擔當。軍隊首先是戰斗隊,備戰打仗才是軍隊的主責主業,廣大官兵聚焦主責主業方能擔當強軍重任、實現強軍目標。當前部隊中,和平積弊的現象仍然存在,當“和平兵”的思想還沒有徹底得到根除。只有對和平積弊進行大起底大掃除,將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思想堅決破除掉,將居安思危、忘戰必危的意識牢固樹立起來,不斷強化備戰打仗的鮮明導向,才能將官兵的精力聚焦到主責主業上來。
軍人如果不能百分百完成作戰任務,就會嚴重影響軍隊的戰斗力,甚至是整個戰爭的走向。和平年代加強對官兵頑強精神的培育,是激發官兵血性膽氣的重要基礎。堅持從難從嚴從實戰需要出發摔打錘煉官兵。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練,未來要打什么樣的戰爭,軍事訓練就應該向什么靠攏,尤其是要摒棄練為看的形式主義和危不施訓、險不練兵的消極主義。只有瞄準對手練兵備戰,才能使官兵在未來的戰場上更有信心去執行艱巨的戰斗任務;只有堅持練為戰的思想,堅持從難從嚴從實戰需要出發摔打錘煉部隊,才能催生官兵在戰場上敢于啃掉“硬骨頭”的頑強精神。堅持從急難險重任務中磨礪考驗官兵?!暗对谑夏?、人在事上練”,頑強的意志品質并非與生俱來,而是在急難險重任務中磨礪鍛造出來的。培育官兵的頑強精神,要注重在非戰爭軍事行動和大項軍事演習任務中去磨礪、考驗官兵。只有在關鍵時刻敢于站出來、頂上去,打仗的時候才會不懼強敵,只有經過苦難的磨礪,才能鍛造出真正的鋼鐵戰士。堅持用我軍優良傳統激勵引導官兵。從人民軍隊創立之初開始,我軍就非常重視推廣革命斗爭過程中好的經驗做法,以此來激勵更廣大的官兵,并在不斷的實踐和發展中逐步形成了許多具有我軍鮮明特色的優良傳統。要通過講紅色故事、觀看紅色影視作品、參觀革命舊址等方式途徑使官兵感受先輩們的革命精神和戰斗作風,通過傳承與發揚,使其成為激勵廣大官兵錘煉頑強意志的內在動力。
自古以來,軍人因犧牲奉獻而偉大?!耙徊慌驴?,二不怕死”的獻身精神就是我們人民軍隊的不變本色、優良傳統和高貴品質。和平年代加強對官兵獻身精神的培育,戰時才能體現出沖鋒在前、退卻在后的革命覺悟,是激發官兵血性膽氣的關鍵環節。破除官兵“驕嬌”二氣。驕兵必敗,嬌軍必衰。從古至今,“驕嬌二氣”就是腐蝕軍人血性膽氣的毒藥,是弱化軍隊戰斗力生成的抑制劑。和平年代培育官兵獻身精神,首要的就是破除官兵身上的“驕嬌二氣”,通過強化官兵當兵打仗、帶兵打仗、練兵打仗的意識,在實戰化訓練中錘煉出官兵“人皮敢與地皮較量”“輕傷不下火線”的虎氣和殺氣,將革命軍人血脈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紅色基因激發出來并傳承下去。注重戰斗文化熏陶感染。十八大以來,習主席多次強調文化自信,在“七一”重要講話中也突出強調堅定“四個自信”。先進的戰斗文化具有催生戰斗力的功能,從戰爭年代革命先烈“人在陣地在”的視死如歸,到和平年代邊防軍人“決不后退半步生”的莊嚴宣誓,都是戰斗文化的具體體現。培育官兵獻身精神要注重加強戰斗文化的熏陶感染,始終聚焦練兵備戰這個核心,生成具有各部隊特色的戰斗口號,用先進的戰斗文化催生官兵的戰斗意志和獻身精神。激發官兵家國情懷。家國情懷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內涵之一,而軍人的家國情懷,背后體現的是如山的使命擔當和舍小我成大我的犧牲奉獻,是對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畢生追求和深情大愛。激發官兵的家國情懷,要注重將官兵個體的價值取舍同國家命運、社會擔當和家庭責任密切聯系起來,使之息息相關、同頻共振,以此激發官兵保家衛國的強烈愿望和負重前行的奉獻精神。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實戰是檢驗戰斗力的最好方式。官兵在戰場上能不能無懼對手,敢不敢亮劍殺敵,是打贏戰爭的關鍵所在,平時練得再好,戰時不敢出手,一切等于零。加強對官兵亮劍精神的培育,是激發官兵血性膽氣的核心所在。堅持戰斗力唯一的根本標準。沖鋒殺敵的底氣來源于強大的戰斗力,戰斗力在戰場上就是最好的強心劑。習主席多次強調要始終堅持戰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軍隊是戰斗隊,練兵備戰是主責主業,戰斗力是核心能力。培育官兵亮劍殺敵的膽魄,就要將部隊的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項工作向打仗用勁,始終以戰斗力作為衡量部隊建設發展好壞的標準。官兵身懷過硬打仗本領,戰時才能無懼強敵。培塑官兵處變不驚的心理素質。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泰山崩而色不改之心,練就處變不驚的強大心理素質,戰場上才能做到臨危不懼。戰爭是殘酷、血腥、暴力的,如果沒有強大的心理素質,官兵就難以形成堅定的政治立場、堅強的戰斗意志和高昂的戰斗士氣。培塑官兵處變不驚的強大心理素質,除注重平時的心理防護訓練外,最主要的就是堅持實戰化訓練,以近似于實戰條件下的環境使官兵最大程度感受到戰爭狀態下的心理壓力。培育官兵團結一致的集體意識。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凝聚鋼鐵長城。我軍從不奉行個人英雄主義,只有廣大官兵團結一致、共同赴敵,才能擊潰強敵。我軍從弱小一路走來,不斷以弱勝強,團結精神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培育官兵敢打必勝的亮劍精神,強化其集體意識不可或缺,只有使官兵敢于將后背交給戰友,愿用胸膛為戰友擋住子彈,在戰場上才能激發出血性膽氣,才能凝聚成所向披靡的“尖刀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