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月星 祁智宏 孔令帥 劉晨曦 張星
隨著軍隊轉型建設深入發展,國防和軍隊調整改革以來,各級堅決貫徹落實習主席和中央軍委決策部署,不少單位已通過合并、拆分、撤銷、擴編、升格、降級等方式完成“重組與重塑”,并依令進行了轉隸交接。軍隊資產在數量、質量以及結構上都有了質的飛越,對資產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嚴肅認真地做好當前軍隊各級的資產管理工作,對于適應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加快推進新軍事變革和全面建設現代后勤,加快推進軍隊現代資產管理體系建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有的撤并降改單位沒有按規定辦理資產交接手續,造成很多資產沒有管理責任主體,也未進行賬目登記;有的新組建單位沒有按規定組織資產清查,造成資產賬賬、賬實不符;有的單位登記資產只反映實物信息,不體現價值,造成資產價值統計不準確、不完整。
很多行業和單位按標準統籌配置資產的意識還不強,沒有建立配置標準,也未落實計劃管理要求,隨意購置資產和高配、多配資產問題還不同程度存在。從全軍情況看,資產資源緊缺和閑置浪費并存,一方面大型訓練場建設等土地需求很大,另一方面停償后大量土地閑置難以調劑利用。
有的單位對資產“重購置、輕處置”,很多資產損壞不報廢、閑置不處置、盤虧不履行銷賬手續,造成軍隊資產越積越多、資產保障效益越來越低;有的單位資產處置不規范,不按規定組織評估、不按權限報批和不按比例上繳收入,低估賤賣、自收自支的現象依然存在。
為做好停償下篇文章,黨中央做出組建軍隊資產管理公司的重大決策部署,軍隊停償后的大量空余資產將移交公司運營管理,但如何加強這部分資產的監督管理,規范資產“移交、運營、收回”三個環節管理行為,是當前必須著力研究解決的重大現實問題。
隨著原幾大軍區撤并改和原軍兵種單位體制機制重塑,后勤財務機構和人員力量大幅縮減,大單位原有的軍產工程財務處全部撤銷,資產管理人員也銳減,軍以下單位基本沒有資產管理人員力量,大部分資產管理工作都是臨時指定人員“突擊式”完成任務,之后大多處于停滯狀態。
細化管理規定。盡快對《軍隊國有資產管理規定》進行修訂完善,緊前研究制定切合當前部隊實際的“資產管理實施細則”,重點要對軍隊各級機關、部隊和事業單位占有、使用、管理的行政事業性資產進行規范,讓資產管理有章可循。完善運行機制。資產的管理需要“上下聯動、分工協作、配合實施”,事業部門要研究制定資產配置標準,做好資產使用、調配、保管和處置等工作,財務部門要做好產權登記、計價核算等工作,紀檢、審計部門要加強監督檢查,主動查糾問題。嚴密資產交接。2019 年,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做出重大決策部署,軍隊停償后的大量經營性資產將移交至新組建的軍隊資產管理公司進行運營管理,配套的管理制度正在逐步建立,要及時出臺管理規范,確保資產管理工作平穩過渡。
要明確配備標準。建議各級立足財力可能,參照預算編制“二上二下”方式,區分單位性質和規模,制定科學的資產配備標準,逐級上報審批后按統一標準執行,改變“各自為政、自立標準”的狀況。管理要全程可溯。針對資產購置、登記、使用、處置等各個環節,逐一制定下發簡明扼要的資產管理流程圖,讓各級官兵“一看就懂,拿來就用”,把住資產管控的“入口關、使用關、處置關”,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處置要嚴格規范。嚴格按照“黨委統管、分工負責、規范有序、提高效益”原則加強資產處置管理。重點對資產評估進行規范,可考慮參照國家財政部《資產評估基本準則》,出臺符合軍隊實際的資產評估細則。
清理要到底到邊。改變當前“突擊式、集中式、應付式”進行資產清查的做法,通過制定“年度資產清查計劃表”,將資產清查變為常態化工作,納入部隊日常管理規范,保證資產時刻有人管、有人問、有人查。責任要定人定位。落實資產管理責任制,按照“誰使用、誰管理、誰負責”原則落實資產“定人、定位”,在人員調整變更、部隊執行任務等時機必須履行書面資產交接手續,確保不出遺留問題。管控要較真碰硬。重點關注容易出現“損公肥私”問題的資產,諸如各類便攜式電子產品、各種音視頻設備等,一旦發現有故意損毀資產、私自處置資產或私分、隱匿、轉移資產的,要依據條令條例和相關法規,從快從嚴對相關人員進行問責處理以警示部隊。
升級完善資產管理系統。對當前財務部門“軍財工程”平臺的預算管理系統、會計賬務管理系統等進行進一步整合升級,完善各模塊信息共享互通和數據統計功能,變“人工化管理”為“數字化管理”。主動運用前沿科學技術。充分借鑒和利用當前地方流行的大數據、互聯網+、物聯網等先進技術手段,使用信息技術對資產底數進行匯總和數據分析,力爭實現資產全壽命、全過程的“智能化、可視化”管理。研究開發動態監控系統。參照近幾年有一定技術基礎且已在各級部隊推廣使用的“車輛動態監控系統、槍支離位報警系統”等,構想研發資產動態監控系統,對容易流失的資產進行實時監控,有效提高資產管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