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思琪
深度學習作為一種相對概念,在素質教育發展時期的應用作用與價值不僅體現在培養學生良好學習態度與思維觀念等方面,還能夠幫助教師了解更多元化的教育教學思路與課堂設計方向。其中,深度學習背景下,以學生為中心開展的深度學習模式的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行為習慣,也能夠幫助學生找到更為適合的學習與能力提升方式。
深度學習是近年來逐漸被大眾認知并認可的一種學習概念,相對淺層學習,深度學習對學習特點以及思維能力的系統化要求,更加側重于對知識的掌握與運用。相較于傳統時期比較刻板且單一的學習模式與思維習慣,深度學習更加注重對知識體系的構建,以及自主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的養成。為此,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強化對深度學習理念與教學思想的應用,不僅能夠培養學生更加專注的學習態度與思維習慣,也能夠奠定學生扎實的能力基礎與素質能力,在促使學生學習能力與學習水平不斷發展進步的過程中,全方位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與綜合能力水平。
現代化教育發展時期,有關核心素養的教育教學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對學生核心素養與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也是全方位的。在此期間,作為教師和教學引導者,不僅要關照學生本身的個性化發展特征,還需要充分考慮當前的時代發展背景情況,以及學生本身學習能力與素質品格的成長發展需求。理論上來講,培養學生全面的學習能力與核心素養需要耗費非常大的教育教學精力與時間,深度學習更是單靠學生、教師或者家長的努力無法充分實現的任務目標。為此,想要打破這種僵局,明確教育思想與教學任務目標,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全方位深度學習模式,不僅能夠營造良好教育教學環境與氛圍,也能夠以更加科學合理的教育教學態度與教學設計形式,為學生提供全方位投入的學習環境與成長氛圍。
深度學習背景下,高中英語閱讀課堂設計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成長與能力素養發展需求,以更加科學合理的教育教學和設計角度優化課程教學設計與安排,能夠有效保證課程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其中,面對學生學習自主積極性不足、課堂學習狀態達不到理想投入狀態以及學習個性化差異較大等問題,教師不僅需要準備相對應的處理方案與教學策略,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課堂學習表現,靈活處理和應對。
一方面,對學生來說,深度學習下的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沉浸式的學習體驗與高效性的學習模式是呈現深度學習狀態的必要條件,但如何配合教師的課堂安排,時刻保持專注的學習態度與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需要學生本身具有一定的自制力與上進學習意識,也需要充分考慮多方面因素,不斷克服和總結現有學習問題和不足;另一方面,對高中英語課程教師來說,深度學習下的課堂教學設計與教學安排,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成長發展需求與當前素質教育發展任務目標。只有多方面考慮并總結教學經驗,用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態度與教學設計方式,才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符合學習生長與發展規律的學習環境與成長氛圍。
深度學習下的課堂教學設計,不僅需要保證實現課程教學質量與效果,也需要保證學生核心素養與綜合素質能力的有序發展與進步。采用傳統時期過于單一、刻板的教學模式,或者較為嚴苛的教學態度過度壓榨學生的學習潛力與精神力,都不是高效性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手段,需要結合現實情況與學生核心素養發展需求進行靈活調整。
為此,想要打造理想化教學環境與深度學習氛圍,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與課堂安排是非常必要的教學準備。其中,深度學習背景下,作為高中英語課程教學教師,需要保持科學合理的教育教學態度與主動上進的創新教學思維。全程以學生為中心開展素質教育引導和課程教學設計,關注當下的教育教學理念與教學手段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教育教學發展需求與學生學習發展需要。這樣能夠避免由于教學手段不合理或其他因素問題造成學生學習負擔與壓力過大等情況,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限制學生學習狀態與學習能力水平的長遠發展與進步。
清晰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設計任務目標,強化對深度學習教育模式以及教學理念的應用,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習發展需求,細化課堂教學設計與安排,能夠在不斷引導學生投入深度學習狀態的基礎上,促使學生學習能力與核心素養水平的全面發展與進步。
首先,以學生的學習發展需求為基礎,創設有助于學生投入學習狀態與深入學習思維意識形成的課堂環境,能夠驅動學生提升主觀能動性,同時,豐富課程教學設計與安排,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能夠引導學生以更加飽滿的學習狀態與情緒參與課程知識學習。比如:充分尊重和凸顯學生在高中英語課程中的主體地位,以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為目標,營造適合學生學習和發展的深度學習環境,能夠有效發揮深度學習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其間,采用一些有利于學生快速投入學習狀態的思維引導教學模式,結合問題情境、引導式教育等設計理念的融合,不僅能夠構建學生扎實的英語知識結構體系,也能夠調動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心態與思維意識,進而幫助學生快速形成良好的學習思維和探索研究習慣,促使學生學習能力與核心素養水平的進步。
其次,根據課程教學內容與教學任務目標,構建完善的課程教學體系結構,不斷提升學生對課程知識的了解程度,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意識,促使學生閱讀學習能力水平的全面提升與進步。比如:為學生創設一些豐富的教學情境,以多元化的教學策略豐富課程教學活動與內容,充實學生的課程學習體驗,以生活化教學元素引導學生享受閱讀學習過程中的能力成長,不僅能夠充實學生的課程學習感受,也能夠讓學生在不斷地學習與實踐應用中體會英語知識學習的重要作用與價值,體會深度學習期間“心流”的存在,或者學習能力不斷提升與成長的滿足感。
最后,豐富課程教學活動與教學設計內容,提升學生對閱讀學習的探索興趣與學習積極性。積極性是一種主觀思維意識和學習習慣,高中學生本身面臨較大的學習壓力與負擔,想要讓學生在學習英語課程知識與閱讀英語內容的過程中,享受英語課程知識學習與能力成長的成就感與自我滿足感,不僅需要強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引導,也需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與現有問題不足。比如:由于客觀因素造成的學生課下自主閱讀學習積極性不夠、閱讀積累量有限以及缺乏對英語學習的求知欲和探索欲等問題,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問題與不同情況進行針對性處理和安排。
單純對英語閱讀與學習存在抵觸情緒與懈怠、厭煩情緒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導他們分析自己存在的問題情況,通過加強互動與交流、轉變課程教學形式、減少課后學習任務與作業負擔等形式,減少學生在課下的學習與閱讀負擔,利用課前引導以及課上的閱讀學習,改變學生對英語學習抵觸、厭倦或者懈怠的思維情緒;而對一些英語知識與學習能力基礎不足,或者對自己要求較為嚴格,存在過高學習預期,但是實際學習能力不夠的學生,就需要從學生的學習方法以及態度觀念入手,引導學生正視自己存在的學習問題,采用更加具有引導性或者實踐鍛煉效果的課程教學手段,多方面鍛煉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水平,構建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促使學生學習能力與學習狀態的發展與進步。
深度學習背景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能夠發揮更為突出的效果作用,尤其是在英語閱讀學習過程中,高中學生本身已經具有一定的英語學習能力基礎與文學素養,強化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與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快投入深度學習的狀態當中,還可以采用豐富的課程教學設計與安排,強化鍛煉和提升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與應用程度。其中,深度學習不僅是一種知識應用與學習的過程,更是一種充沛的學習體驗與積極向上的思想態度,在課程教學期間,適當應用一些創新教育教學理念與教學引導措施,不僅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觀念與思維意識,也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入地體會和感受知識學習的樂趣。
例如:新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一“Unit 2 Travelling around”一課教學期間,讓學生閱讀和理解課程知識內容,他們對課本知識內容的感觸可能比較淺顯,體會不到旅行能夠帶來的放松和充實體驗。甚至會由于刻板印象,深度解讀和分析課本文章中各種詞匯、語法的學習與應用。針對學生積極上進的學習狀態,教師可以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支持,同時引導和鼓勵學生放開自己的學習想法和思維意識,以更加放松的學習狀態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地方特色與風土人情,配合一些具有畫面沖擊感與情緒帶動體驗感的視頻與紀錄片,幫助學生體會不同語言體系與文化背景下的風景,能夠在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課本教材知識內容的基礎上,形成更加開放且開闊的學習思路與思維方式。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期間,打造一體化的教學體系結構,營造濃郁且適合學生深度學習的環境氛圍,需要教師做好多方面的教學準備與設計安排。尤其是在課堂教學期間,學生的一舉一動都是教師需要參考的“方向標”。部分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非常積極,愿意配合教師一同完成課程知識的學習,但是絕大部分學生都比較習慣被動地承受教師的部署和安排。對學生缺乏學習主動性,或者過于依賴教師完成學習任務與目標的問題,教師可以結合深度學習的教學模式與教學設計手段,指導學生轉變學習想法與思路,主動完成課程知識的學習與自我能力素養的成長與進步。
比如:首先,根據學生的學習成長發展需求與規律,為學生創設深度學習課堂環境,在課前引導過程中,設計一些趣味性、問題式的教學活動與引導環節,幫助學生鞏固和了解課程知識內容,以便于學生明確當前的課程學習任務與學習目標,減少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迷茫感;其次,在課程進行過程中,全方位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采用一些翻轉課堂或者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體會、感受和掌握課程知識重點。對一些缺乏學習思路的或者沒有辦法獨立完成深度學習任務的學生,可以為其提供思維導圖,結合對學生學習思路與學習習慣的引導,幫助學生完成課程學習任務。在條件合適、學生已經初步具有自主學習能力或者學生配合積極性較高的情況下,教師也可以直接安排挑戰式、階段式學習任務目標,幫助學生挑戰自我并通過不同難度與困難程度的學習任務,完成自我學習意識與能力素養的成長與進步;最后,在課程學習的結束階段,或者學生已經開始享受學習成果、學習成就感的過程中,采用合適的教育教學態度開展教學評價,幫助學生總結和歸納當前存在的學習問題與不足,能夠在不打擊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情況下,采用包容且溫和堅定的教育教學態度,指導學生正確應對和處理現有的學習問題與不足,進而在不斷提升學生學習能力與核心素養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思維意識和能力習慣的養成。
教育和教學并不是侃侃而談就能夠完成和實現的,需要全面落實并保證課程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尤其是在深度學習背景下,學生的主動性被最大限度地激發,如何進一步引導學生凝練知識技能,不斷挑戰和提升自己并享受學習進步的成就感,都是教師需要充分研究和處理的教學任務與問題。其中,以學生不同學習階段與困難情況為線索,引導學生構建扎實的知識結構體系,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能力意識,是相對比較高效的教育策略與手段措施。
例如:首先,知識積累與初步了解期間。學生對課程知識內容的熟悉是非常重要的,正確閱讀并積累相關詞匯、短語、語法知識,能夠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感受到自己學習能力與知識收獲方面的學習進步;其次,掌握并進行應用的學習階段。學生不僅要熟悉閱讀的文章知識內容,還需要拓展思路、回憶自己之前學習到的知識技能,通過舉一反三或者知識應用的方式,總結和了解當前閱讀的知識內容,分析自己現存的問題和不足;最后,應用并輸出觀念的階段。在最后的學習階段,學生學習能力的成長不僅體現在閱讀能力的發展與進步上,還體現在語言、文字等方面的知識應用與學習理解上,能夠輸出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是學生將學習到的知識經過系統化處理后的結果。對最后一個階段,學生會相對容易遇到瓶頸,這時,教師的肯定與鼓勵是極為重要的,為了不讓學生產生過多的壓力,也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或者團隊為單位,一同研究和克服當前的學習困難與問題,幫助學生成為樂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甚至創造問題、解決問題”的高素質學習型人才。
綜上,深度學習背景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課堂教學設計與安排部署更加傾向于對學生能力素養與學習思維意識的培養,很多教學手段與教學策略都是為了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與綜合素質。單一或者落后的教學手段與教學理念已經成為過去式,強化對學生深度學習環境與學習氛圍的構建,做好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與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都能夠促使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與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發展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