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荻 馬 佳
遼寧師范大學 ,遼寧大連 116081
世界遺產是指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大會確證后進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物質與非物質遺存,包括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三類。目前,我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56處,是擁有世界遺產類型最齊全的國家之一。在2004年召開的第2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世界文化遺產高句麗王城、王陵、貴族墓葬作為高句麗文明消失的重要歷史見證,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考慮到五女山山城是高句麗創建的第一個都城,遺產類型相對單一,本文將研究對象鎖定為遼金時期的高句麗文化遺產—集安市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遺產。該遺產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充分反映了漢民族文化對高句麗民族文化的影響。然而在歷經了千百年后,其在保護與發展、文化與傳承、規劃與建設等方面逐漸顯現出一系列的矛盾和問題。尤其在當今時代,突發性災害發生頻繁,為遺產的保護和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遺產地需要創建能夠吸收和容納以任何意外形式出現的未來事件的系統。雖然學者們目前已從建筑結構、空間結構、文化和歷史價值、遺產保護與發展等方面開展了相關研究,但是針對世界遺產多方協同參與的科學防護和綜合管理的相關研究依然相對匱乏。基于此,本文引入了韌性概念,將其應用在遺產管理領域,并以遼金時期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為例,通過分析高句麗世界遺產發展中所存在的問題,從基礎設施韌性、生態韌性、文化韌性、社區韌性和制度韌性的視角出發,為高句麗世界遺產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了相應策略,以期為我國世界遺產的保護和發展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
高句麗政權(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曾是我國東北地區最強盛的少數民族政權之一, 在亞洲歷史發展進程中產生過重要影響。吉林省集安市是高句麗政權沿用400 余年的政治、 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高句麗王城、王陵及墓葬分布最集中的地區。集安市高句麗世界遺產景觀主要包括國內城、丸都山城、十二座王陵、好太王碑和將軍墳一號陪冢等,主要分布在國內城片區、禹山墓區、丸都山城及山城下墓區、七星山墓區、下解放墓區、麻線墓區、長川墓區和萬寶汀墓區八個片區。其雄偉獨特的王城和陵墓遺跡以及風格獨特的壁畫藝術,展現了人類創造與大自然的完美結合。自2004年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后,集安市政府和旅游部門高度重視,一方面,遺產區管理部門對城墻進行了維修加固,對陵墓進行了防滲漏、防坍塌等處理,并陸續對周邊的道路、房屋等進行了相應的維護修繕;另一方面,政府部門也頒布了相關的政策及法律法規為該遺產的長期發展做出了規劃與保護。自此,景區的整體質量有了很大的改善,并于2020年成功晉升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集安市位于吉林省東南部,隸屬于通化市。長期以來,由于可達性差嚴重制約了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從交通方面來看,集安市沒有機場,游客需在通化轉乘每天僅一班的普通列車歷時3小時抵達;從公路交通來看,抵達集安的公路僅包括303國道和集通高速公路,游客需在通化乘坐2-3小時大巴抵達集安。從城市旅游配套服務設施來看,截至2021年,全市星級賓館 4 家,其中四星級和二星級各2家,難以滿足旺季旅游者的消費需求。從景區基礎設施來看,各個片區散布在相對廣闊的空間范圍,彼此間沒有旅游專線僅靠游客步行,降低了游覽速度。景區內的其他服務設施,如公共休憩設施、衛生間等相關設施的數量和規模也難以滿足旺季游客的需要。
目前,高句麗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仍偏重開發,保護措施和多主體參與意識有待提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景區缺乏規范游客行為的遺產保護規范措施。景區未能對游客的行為進行有效的監督和規范。有些游客會因為好奇而直接觸摸壁畫,導致霉菌滋生,使壁畫出現了顏色不一的霉斑。還有部分游客在城墻區游覽時隨意撿拾散落在地上的城墻磚塊等,造成了對世界文化遺產完整性的破壞。其次,文化遺產區的環境問題尚未引起景區的足夠重視。盡管丸都山城、將軍墳等遺址景點設有垃圾箱,但仍然可見隨處丟棄的垃圾袋、塑料瓶等污染物。第三,景區缺乏對文化遺產整體性的認識,在開發過程中對遺址及周邊的景觀風貌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景區在遺產周邊的環境協調區搭建了房屋等設施,但建筑風格與遺產整體風貌相差甚遠,使得文化遺產整體性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高句麗世界文化遺產的核心主體主要包括政府和景區管理部門,他們在文化韌性建設方面的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兩方面。從政府角度看,當地政府在對文化的宣傳方面,僅僅局限在世界遺產的聲譽,關于高句麗文化遺產對于世界歷史與文化的貢獻,其產生的文化效應和文化價值則感知不足,尤其是在面向當地居民的文化意識培養方面尚未引起足夠重視,因此無法深刻地解讀高句麗世界遺產的文化價值。從景區方面來看,高句麗世界遺產對其文化的呈現方式主要是參觀王城、王陵等實體建筑及內部壁畫,讓游客體驗高句麗民族文化。但是,缺少關于高句麗民族的信仰、音樂舞蹈等活動的真實再現與解讀。因此,游客難以通過深度體驗產生對高句麗文化的認同和依戀,也難以形成對該遺產地的重游意愿。
遼金時期高句麗世界文化遺產在保護與發展的過程中,社區的文化認同感和參與意識相對薄弱,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當地居民的生活與高句麗文化脫節,致使高句麗世界遺產成為集安的文化孤島,居民難以形成文化意識共同體,因此很難有意識地積極參與高句麗世界遺產的監督與保護。第二,社區規劃未能有效銜接高句麗景區的發展,致使景區和社區間的沖突和矛盾日益凸顯。以高句麗世界遺產中的國內城景區為例,該景區由于地處城市中心,距離居民區較近,居民在護欄上晾曬的衣物和堆放的雜物隨處可見,極大影響了高句麗世界遺產的整體風貌。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旅游產業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并且給遼金時期高句麗世界遺產的制度體系建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一方面,由于景區存在墓室等封閉空間,因此在疫情期間,其面臨的安全風險相對較高。尤其是旺季,客流量相對較大,景區封閉空間的承載量亟須進行準確有效的控制。另一方面,隨著景區客流和收入的相對減少,高句麗世界遺產的保護和發展資金略顯不足。疫情期間國家和地方政府的財政撥款也面臨著一定的壓力,而企業和民間資本參與又相對不足,造成了現階段高句麗世界遺產在維護和規劃方面進展相對緩慢。盡管國家和當地政府的投入資金不斷增加,但是修繕維護費用還在持續增長,現有的資金渠道已難以有效保障景區各項資源保護和開發活動的開展。
基礎設施建設是文化遺產發展的基礎,高句麗世界遺產的基礎設施韌性主要體現在城市基礎設施韌性和景區基礎設施韌性兩方面。在城市基礎設施韌性建設方面,首先,政府部門可以考慮提議規劃建設通化—集安之間的高鐵,提高高句麗世界遺產的交通可達性。其次,適當增加臨近中心及次中心城市到集安市的鐵路和公路班次,為游客的出行提供更加便利的選擇。第三,在集安市內以高句麗世界遺產為核心,結合當地其他景點、餐飲產業布局增設景區專線。最后,基于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購、娛”,逐步加強集安市酒店、餐飲、購物場所的建設,以滿足游客多樣化的消費需求。在景區基礎設施韌性建設方面,首先,鼓勵開通景區內部旅游專線以幫助游客節約時間成本,提高體驗質量。其次,不斷加強休憩、游客中心、衛生間等配套服務設施的建設,以高質量的服務滿足游客多樣化需要。最后,還要注重安全防護設施的建設,例如在重點景點設有安全護欄、救生設施等。
高句麗世界文化遺產作為遼金時期社會歷史發展不可缺少的證物,在保護與開發的過程中需要秉承“保護為主,開發為輔”的發展原則。從保護層面來看,首先,景區需要配備防火、防濕等遺產保護設施,并制定相應的遺產保護政策,嚴格落實各項保護措施。其次,景區需要加強游客管理,提高其遺產保護意識。通過設置標識牌、標識語等提醒游客,對游客損毀和破壞文物的不當行為進行明令禁止和相應處罰。并通過宣傳教育逐步提高游客的遺產保護意識,使其積極配合和主動參與高句麗世界遺產的相關保護活動。同時提高監督人員環境責任意識,通過培訓來提升監管人員的素質,使其具備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四,景區在開發和保護文化遺產的同時還要考慮到文化遺產的完整性,將文化遺產與其周邊環境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規劃和建設,以促進文化遺產區和周圍景觀的協同保護與發展。
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世界文化遺產具有豐富而獨特的文化屬性。在祭祀方面,高句麗民族主要祭天、祭祀社稷等;在壁畫藝術方面,高句麗民族也與中國傳統藝術一脈相承,反映了中原文化對高句麗的深遠影響。基于上述的文化資源特征,從政府方面來看,首先,政府需要積極樹立“政府搭臺,民眾唱戲”的發展理念,理順黨政部門與其所屬的文化企事業單位的關系,促使高句麗文化資源在社會經濟系統中有效流動。其次,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可以舉辦民俗文化節慶活動、文化遺產日活動等,積極引導當地居民與游客建立與高句麗文化間的聯系,使其意識到人與文化的不可分割性,提高其文化自覺性。從景區方面來看,景區可以結合現代科技手段凸顯其文化特色。例如利用3D激光掃描技術、VR體驗等技術對高句麗文化遺產地進行數字化處理,打造虛擬旅游子系統,為游客呈現更加生動形象的高句麗民族生活場景,使游客產生難以忘懷的旅游體驗,從而更加凸顯高句麗文化資源的獨特性。
高句麗文化自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起,就受到了世界范圍內的廣泛關注。集安市與景區需要積極促進各個參與主體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形成,從而構建起以集安為中心的高句麗文化意識共同體。首先,政府可以通過舉辦座談會的方式了解景區和居民對高句麗世界遺產的發展建議以及二者可能存在的矛盾,從而采取有效的方式協調彼此間的利益關系,并嘗試通過對社區和景區進行科學規劃,化解二者之間的矛盾,構建起社區監督和參與下的景區發展模式,最終打造高句麗世界遺產與社區互惠共贏的發展格局。其次,政府和景區在宣傳高句麗文化的同時,可以通過舉辦民俗文化節慶文化遺產日活動等,將當地居民的生活與高句麗文化緊密聯系在一起,促使居民形成文化意識共同體,主動承擔起保護高句麗文化的義務。
為有效降低新冠疫情對高句麗世界遺產的影響,從游客生命安全角度出發,高句麗景區一方面可以采用互聯網預約的方式嚴格控制客流量;另一方面也可以設置安全線為每位游客留有足夠的安全距離,并開展景區的全面消毒工作,保障游客安全。從遺產保護資金來源的角度出發,首先,政府可以通過制定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和設置虛擬旅游體驗、文化論壇和“互聯網+景區”等相關投資項目來吸引相關企業和社會團體參與高句麗世界遺產的發展建設。通過引入特許經營機制,為景區的發展提供資金、技術等方面的優勢資源,促進高句麗世界遺產的保護,并產生相應的經濟效益。其次,政府可以出臺相應的金融政策,鼓勵投融資機構與高句麗世界遺產景區開展相關合作,積極推動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快建立針對高句麗世界遺產的相應評估體系, 有力促進雙方在遺產的保護、修復等方面的合作共贏。
本文將韌性解構為基礎設施韌性、生態韌性、文化韌性、社區韌性和制度韌性,并以遼金時期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為例,基于韌性能力梳理出該遺產地存在的問題及其相應的發展策略,以期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