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縣農業農村局 (415300) 楊春沅 譚燕
張賢猛,石門縣太平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農藝師,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堅守在基層、扎根在基層,先后榮獲“湖南省農業豐收獎”“農技推廣工作先進個人”“常德工匠”等20項榮譽。
近年來,隨著農村勞動力大量輸出,農村耕地面臨拋荒的風險。如何發展種糧大戶,實行土地流轉,遏制耕地拋荒已成為“三農”工作的當務之急。在張賢猛的積極推動和指導之下,太平鎮共發展了家庭農場3個、種糧大戶30個,流轉和治理土地60多公頃。他堅持走村入戶去了解種糧大戶的情況,為他們精心制定技術指導服務方案,把優質品種、肥料、農藥送到家家戶戶,從下種到收獲,他都全程跟蹤服務。功夫不負有心人,揮灑的汗水終得收獲。2021年,家庭農場主孔凡華在他的指導下,種植水稻11.3公頃,比傳統種植增加純收入15.2萬元,并以點帶面發揮了良好的輻射帶動效應。
為了確保糧油作物高產,張賢猛堅持做好農作物病蟲害測報。每到關鍵節點,他便風雨無阻地奔波在全鎮的各個病蟲測報點,親自監測,詳細記錄,及時了解病蟲害發生狀況,指導農民朋友科學施藥以保糧油等農作物高產。同時,他還編印《太平農技》等技術資料下發到村、到戶,并通過召開廣播會、屋場會、田間現場觀摩會以及利用微信和QQ等多種形式,開展宣傳和技術指導,使全鎮18個村(居)做到了宣傳培訓全覆蓋。
種業是農業的“芯片”。7年來,張賢猛本著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失敗的精神和尊重科學的原則,在太平鎮租用1.3公頃土地,共對185個玉米品種或組合進行試驗和示范。他精心記錄的每一份數據,為科研部門提供了精準的試驗參考,為新品種的審定與推廣提供了科學依據。其敬業奉獻精神,受到了石門縣農業農村局的高度贊許和評價。特別是他引進的玉米新品種“三北2號”“三北89號”,通過試驗和示范,均被湖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一度成為“萬畝玉米高產創建示范項目”的首選品種,“三北89號”現在仍是當地主推品種之一。
2017年開始,擔任石門縣科技特派員的他,負責太平鎮3個貧困村的科技扶貧工作,為種植戶提供農業技術指導。幾年來,他多措并舉,共推廣農業新技術8項、新品種22個,召開培訓會20場(次),為每個村培養了1名鄉土技術員、5名科技示范戶,為全鎮100公頃油茶進行了提質改造,新擴油茶面積20公頃,新擴茶葉面積33.7公頃,有效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258戶脫貧致富。
2021年,張賢猛被委派為五里坪和東流溪村的科技特派員。他繼續認真履職,積極創建五里坪千畝糧食高產示范片,在該村落實玉米種植面積71.3公頃,總產580多噸,產值180萬元;為石門野三香茶葉專業合作社提供技術支持,培訓茶農,新擴密植茶園6.7公頃。該合作社2021年為當地農民支付勞務工資3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