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
當前小學階段的語文、數學、英語等科目有了網絡資源和信息技術的助力,課堂氛圍和教學效果都得到了大幅提升。而小學體育作為一門以運動為主的學科,多是在戶外進行教學,如何將網絡資源和信息技術融入到小學體育的教學中,提高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是體育教師應該著重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一、網絡資源和信息技術融入小學體育教學的意義
體育作為一門主科,對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有關鍵性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網絡時代背景下,互聯網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并在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肯定和應用,其在教育領域的作用也有目共睹。所以,將網絡資源和信息技術融入小學體育教學,有利于增加教學形式的多樣性和教學成果的豐富性,其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興趣
小學生生性活潑好動,豐富多彩的體育運動非常符合他們的身心發展特點。但是,傳統的體育教學都是圍繞“跑步、跳遠”等純粹的體能訓練開展,課程形式過于單一,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能獲得心理上的愉悅感,久而久之,對體育課程就越來越不感興趣。如果將網絡資源和信息技術融入到小學體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引入能達到同樣教學效果的、以趣味性為主的運動形式,改變以往枯燥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和興趣。
2.豐富體育教學資源的途徑
隨著5G通信技術的逐漸成熟,教師通過互聯網獲取教學資源也變得更加方便和快捷。在以往的體育教學中,即便教師對一個動作進行反復講解,也往往無法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正確地理解和掌握。但運用信息技術,教師就可以直接下載與該動作相關的視頻文件,讓學生先觀看視頻,然后再對動作的難點進行解析。
3.培養學生每日運動的意識
運動是需要耗費體力的,學生需要有強大的意志力才能完成每天的運動目標。人們都喜歡被他人贊揚和肯定,小學生也不例外,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并結合網絡優勢強化學生堅持每日運動的意識。教師可以要求家長將學生每日運動的精彩片段在微信朋友圈中展現出來,根據學生的表現評比出每月的“運動之星”,提高學生運動的積極性。
二、小學體育新教學模式的構建策略
1.更新教育教學理念
為營造濃厚的運動氛圍,提高小學體育的教學效果,教師應積極提升教育教學理念。首先,教師要強化責任意識的培養;其次,教師要加強學習,將先進的體育教學方式引入到自己的課堂中;最后,教師要經常參加體育教學的相關教研論壇,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提高思想認識。
2.突破教學重難點
體育教學中的關鍵點之一就是動作的標準性,如果動作不標準,不僅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還會使學生受到身體上的傷害。借用信息技術工具播放動作教學視頻,可以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清晰地看到分解動作,教師再對照著網絡資源中的動作進行講解,使教學更加具有針對性,突出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3.豐富體育教學內容
教師可以借助網絡資源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提升體育教學的質量與水平。比如,現在比較流行的踢踏舞、桑巴舞、武術、跆拳道等,體育教師可以將其中適合小學生的動作提取出來,加以設計和改進,引入到體育教學中,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豐富體育教學的內容。
4.增加師生互動交流
線上教學為師生帶來了交流互動的新途徑,以往的教學模式將師生間的交流固定在課堂上,而線上教學能夠突破體育教學中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師生隨時都能夠進行互動。比如,教師創建體育運動的微信群或QQ群,將一些精彩的體育運動視頻發布在群里,然后留下一些問題供學生討論并隨時關注學生的討論情況,給予針對性的指導。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采用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教學方法,將教學內容提前一天推送給學生并列出動作要點,讓學生先預習。第二天,教師可以挑選一些學生進行動作示范,再針對學生動作示范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現場講解。這樣不僅讓教學更具針對性,也在一定程度上節省了教學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
5.實施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的助推劑,可以幫助教師及時地獲取教學反饋,修正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力措施。小學體育課的目的不僅是讓學生通過運動鍛煉身體,也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運動意識和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學生在每一堂體育課中的狀態,掌握了多少動作要領,提升了哪些運動技能,都需要體育教師有較為全面的了解。比如,每次上課時,教師可以將學生運動的視頻錄下來,課后把視頻上傳到微信群或QQ群中,讓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增強自信,發現不足,也能清晰地了解自己接下來需要努力的方向,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教師可以按照小學體育課程的要求制訂一個體能表,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在體能表中定期做記錄,學期中和學期末的時候拿出來展示,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動態變化和成長軌跡,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信心和熱愛之情。
三、結語
長期以來,大部分小學生對體育運動處于一種被動接受的狀態,積極性不高。現在,豐富的網絡資源和先進的信息技術為小學體育教學帶來了良好契機,教師要抓住這一機遇,改變陳舊的思想觀念,借助網絡資源豐富教學內容,突破教學重難點,增加師生互動,開展有效評價,改變原有的體育教學模式,充分激發學生進行體育運動的積極性,樹立學生終身鍛煉的意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