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芳 河南開放大學藝術與體育學院
在我國高校相關音樂專業當中,鋼琴課是一門必修課,同時也是保證學生進行其他課程學習的基礎課程和主要課程。鋼琴課程將音樂的知識性、技能性、藝術性等多個方面進行了有效融合,組織學生進行鋼琴課程的學習,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從實際的鋼琴教學過程來看,我們可以發現有一些學生學習非常用功,而且在練琴的時候也非常刻苦,但在最終表演時卻很難打動人,造成這一情況的原因便是缺乏音樂表現力。因此,高校要想培養出優秀的音樂專業人才,就需要在鋼琴教學的過程中逐漸解決學生音樂表現力差的問題,處理好鋼琴演奏技能和音樂表現力培養之間的關系。通過相關專家和學者的研究可以發現,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傳授給學生演奏的方式和技巧,卻不會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生如何詮釋感情,這就導致學生的鋼琴演奏缺乏音樂表現力,無法讓聽眾產生共鳴。對于學生來說,不論是考試、考級,還是表演,都離不開音樂表現力,只有具有音樂表現力的鋼琴演奏,才能在演奏者和聽眾之間搭建起一道橋梁,讓聽眾感受到表演者的內心情感。因此,教師進行鋼琴教學時要充分認識到提升學生音樂表現力的重要性,并且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樣化的手段和措施,挖掘、激發學生的音樂表現力。
鋼琴的技巧性非常強,對于學生的理解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每一位優秀的鋼琴演奏者都是在長期實踐當中不斷積累經驗,最終走向成功的。但鋼琴演奏的獨特之處在于,緊緊掌握扎實的演奏技巧并不能在教學過程中給人們帶來很好的視聽感受,而是要在表演過程中不斷注入自身的感情,讓聽眾在欣賞鋼琴演奏的同時,自己的心靈和思想都可以因此被感染,而這就體現出了音樂表現力的作用。在音樂領域當中,音樂表現力主要是指在進行音樂表演的時候,通過借助樂器的不同音色和音質,讓整個樂曲變得更加跌宕起伏,通過提升整首曲子的層次感,從而抒發表演者內心的情感。鋼琴演奏不是單純的撥動琴鍵,而是要將感情注入到整個表演過程中。因為任何一首曲子的創作都是作曲家注入感情而創作出來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一首曲子的演奏都沒有固定的技巧和情感,每一個表演者都可以將自己獨有的情感融入進去然后表演出來,因為每一個人的音樂素養和親身經歷并不相同,所以不同的表演者演奏同一首歌曲,聽眾也會產生不一樣的感覺。
在進行鋼琴演奏時,每一位演奏者對于作品的感受和處理并不相同,所以最終呈現出來的結果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即使是同一個作品同時進行演奏,不同演奏者最終呈現出來的結果也會存在較大的區別,之所以會存在這樣的差異,便是因為每一位表演者的音樂表現力并不相同。影響音樂表現力的要素主要包括聽覺能力、知覺能力和情感能力三方面。
1.聽覺能力
聽眾在欣賞音樂的時候,最直接的獲取方式便是借助聽覺,人們通過聽覺可以清楚地進行音調和音色的辨別。對于每一位學習鋼琴演奏的學生來說,他們更需要對鋼琴的音色、音長和音調進行有效的辨別,只有這樣才能在演奏的過程中更加游刃有余。學生要想提升自己對聲音的辨別能力,就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進行實踐,進而獲得足夠的表演經驗,同時還要拓展自己的曲庫,對不同類型的音樂特征進行深入的了解,比如抒情類型的音樂如何進行演奏,歡快類型的音樂如何進行演奏,豪放的音樂類型如何進行演奏,這些都需要表演者自己進行感受,這就要求音樂表演者要不斷提升自身的聽覺能力,既要聽到表面的節奏,同時也要聽到音樂的內在節奏。
對于音樂表演專業的學生來說,如果具有靈敏的聽覺,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當中的情感,對創作者的內心世界進行深入了解,在此基礎上將聽到的內容轉化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并且通過演奏表現出來,再傳遞給新的聽眾。所以音樂表演專業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千萬不能將指法的學習和演奏技巧的學習當做是提升鋼琴演奏能力的唯一因素。人們在欣賞音樂的時候也不會只是欣賞琴鍵彈奏,更重要的是從鋼琴演奏當中感受表演者傳達的思想感情,所以學生要不斷提升自身的聽覺能力,通過聽來感受每一首曲子當中所蘊含的感情,進而更好地傳遞給聽眾。
2.知覺能力
視覺能力和聽覺能力并不相同,但卻具有一定的聯系性。聽覺是外部感官活動,而知覺則是一種內在的心理活動,所以學生要想提升自身的感知能力,就需要對音樂具有準確的判斷能力,充分借助自己的感知能力,感受每一首樂曲背后所蘊含的內容。學生拿到任何一個曲子之后,只有利用知覺能力,從曲子的風格類型、曲子的彈奏速度和節奏等多方面進行感知,才能對曲子有一個更深的了解。一首樂曲是由多個不同的音符共同構成的,不同音符之間的相互排列都是創作者情感的體現。所以學生要從曲子當中對音符形成的旋律進行一定的感知,最終對曲子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
3.情感能力
任何一首優秀的音樂都是具有情感的,音樂的形成本身就是建立在人們的感受和理解之上的,所以人們在進行音樂創作的時候,會自然而然地將自己的感情融入進去,而且那些可以打動人心的音樂往往具有更加深遠的流傳歷史,也更加經得起時間的檢驗。而作為音樂表演專業的學生,在學習這些音樂作品的時候,首先就需要對這些音樂作品的特征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并且結合自身的經歷將其生動地表現出來。感情是抽象的,只能進行體會,無法通過具體的文字或者語言表現出來,所以學生要認識到音樂的特殊之處,并且進行深入的情感體驗,加深對音樂作品的了解。
音樂表現力是學生對于鋼琴演奏掌握程度的一種外在體現,而學生鋼琴演奏的水平高低會受到學生音樂理解力、音樂想象力、音樂創造力等幾種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自然也會對學生的音樂表現力產生影響。
學生對于音樂的理解能力是影響學生音樂表現力提升效果的第一種因素,學生的音樂理解能力和學生音樂表現力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理解能力可以將學生對于音樂的感知進行貫穿,進而使學生形成自身的獨特理解。但是對于音樂的理解能力并不是簡單地對某一首音樂作品的了解情況,也不僅僅是對音樂的創作背景、音樂創作風格和音樂節奏進行簡單的把握,而是要通過對樂曲進行觀察和欣賞,感受到樂曲傳遞的內在情感,而且任何一首曲子都不是單調的,都是具有層次感的,這種層次感也需要學生自身去理解,只有逐漸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才能清晰地辨別出一首曲子當中的不同層面和主次之分,進而在演奏的過程中充分協調好相互的關系。總之,在音樂表現力提升的過程中,理解力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
在人們進行鋼琴演奏的時候,很多人認為只需要對演奏的指法和技巧進行熟練地掌握就可以,但很顯然這樣的認識是不科學的。通過對比可以發現,演奏者注入情感的演奏往往要比缺乏情感的演奏更容易獲得滿堂喝彩,也更容易讓聽眾產生共鳴。之所以聽眾能夠產生共鳴,就是因為學生在欣賞音樂的時候產生了豐富的想象力。而對于鋼琴演奏者來說,他們在學習一首樂曲的時候也需要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演奏,將自身的想象融入到鋼琴的演奏當中。音樂大師在演奏的過程中,琴鍵的變化可以將他的想象力充分體現出來,進而傳遞給聽眾,讓聽眾獲得更好的藝術感受,但是這里所說的想象力并不代表天馬行空和胡思亂想,而是要從實際情況出發,想象作曲家的創作初心,產生與創作者的共鳴。由此可見,想象力對于學生的音樂表現力提升至關重要。
創造力也是影響學生音樂表現力提升的一個重要因素,每一位表演者在鋼琴演奏的時候都要充分體現出自己的個性,以此體現出音樂的多元化,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吸引聽眾。試想一下,如果每一個人在進行音樂表演和創作的時候都缺乏創造力,只會對他人進行模仿,那么這個世界上的音樂將會非常單一,聽眾的興趣也會因此逐漸喪失。所以要在學習鋼琴演奏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創造力,進而在演奏每一首樂曲的時候都有一定的創造,突出自身的獨特之處。任何一首音樂的樂譜都不是固定不變的,每一個人都可以在學習和演奏的過程中進行一定的創作,在突出自身個性的同時和前人的作品進行對比,這樣可以充分體現出自身的音樂表現力。尤其是在當今社會,學習音樂的人越來越多,而學生學習的內容也大致相同,要想在這一過程中有所突出,就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力,與他人形成對比,形成自身獨有的音樂表現力。
學生在進行鋼琴演奏時,需要對鋼琴專業的相關知識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在演奏的過程中更好地提升自身的音樂表現力。但是長期以來,高校在開展鋼琴教學的時候都只注重進行指法和彈琴技巧教學,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忽略了學習鋼琴所需要掌握的真正內容。在進行鋼琴學習的時候,專業的基礎知識是幫助學生進行后續學習的基礎,掌握扎實的基礎才能在后續的學習當中對鋼琴進行熟練地操作,進而逐漸形成自己的鋼琴表演習慣和表演風格。久而久之,自己對鋼琴演奏的獨特理解就會成為他們的音樂表現力。很顯然,當前很多高校忽視了鋼琴基礎知識教學工作,學生基礎能力掌握差,音樂表現力的提升自然會受到影響。
強烈的表演信心和表達欲望也會幫助學生更好地對音樂作品進行理解,進而激勵學生提升自身的音樂表現力。但是很多學生因為缺乏表演經驗,所以會在登臺表演的時候產生較大的壓力,無法輕松地完成整個表演。很多學生將表演看的太重,所以無法自如地完成表演,也就無法給觀眾帶來好的欣賞體驗。還有一些學生表達欲望并不強烈,他們在鋼琴表演的時候并沒有將演奏當成一種享受,而是將鋼琴演奏當成了一種煎熬,希望能夠盡快表演完然后下場,所以表演的時候草草收場,表演效果自然不好。表演欲望不夠強烈,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學生對鋼琴演奏缺乏足夠的認識,將鋼琴學習和鋼琴表演當成了一項不得不完成的任務,并沒有從內心真正接受它的存在。
在鋼琴教學當中,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和業務能力對學生的音樂表現力有著重要影響,所以在音樂表現力培養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理論知識、教學經驗,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鋼琴教學不單單是進行技術教學,更是一項藝術性的教學,學生要從藝術的角度進行學習,只有這樣才能逐漸加深對音樂本真的理解,進而逐漸提升自身的音樂表現力。然而很多教師自身能力有限,無法對學生進行情感引導,只是單純的技巧教學,這一情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音樂表現力提升。
鋼琴教學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音樂考核評價體系,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因為鋼琴音樂的演奏是集演奏技術和演奏技巧于一體的,所以要將演奏技巧和演奏情感同時納入到考核范圍,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考核的準確性。然而在很多高校的考核評價體系當中,僅僅將演奏技巧和彈奏指法當做考核內容,演奏感情和演奏效果并未納入考核的范圍,所以無法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學生提升自身的音樂表現力。
在鋼琴教學中提升音樂表現力是提升學生實力的重要方式,但提升學生的音樂表現力需要從多個角度出發,充分提升學生的各種能力,進而為音樂表現力的提升打好基礎。
學生的基礎能力是學生開展后續學習的基礎,尤其是對于鋼琴演奏來說,基本能力的訓練并不是進行機械化的練習,而是要有計劃的訓練。當學生進行鋼琴演奏基本功學習的時候,要做到循序漸進,從最基本的手型開始,逐漸提升難度,學習演奏方法和演奏技巧,不能為了提升演奏效果而急功近利。同時還需要做到因材施教,因為每一個學生的基礎和學習能力并不相同,所以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進行教學,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為后續的學習提供有效保障。
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也是提升他們音樂表現力的一個重要因素。音樂素養當中主要包括節奏感和練習方法等幾個部分,任何樂器的演奏都擁有其特殊的節奏,只有對鋼琴演奏的節奏有一個深刻的理解,才能在鋼琴演奏時表現出樂曲當中獨有的韻律和情感。節奏感的培養需要將其與樂理知識、視唱練耳、曲式等相關內容聯系在一起進行學習,通過彼此之間的相互融合,可以讓學生更快地理解節奏的含義。而在鋼琴練習的時候,學生也需要有科學的練習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每一位學生都要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找到適合自己的練習方法,進而不斷提升自身的音樂素養。
鋼琴演奏不是一種單純的技巧展現,所以不能單純地通過提升演奏技巧來實現音樂表現力的發展,而是要在掌握技巧的基礎上提升音樂表現心理,克服自身的不自信,激發自身的熱情,從而取得更好的演奏效果。為了調節自己緊張的情緒,學生可以在不同的場所學習,提升自己適應場地的能力;也可以讓大家進行圍觀,養成在多人面前演奏的習慣。為了避免在演奏的過程中出錯,學生還可以對容易出錯的地方進行反復練習,形成表演慣性,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現錯誤。演奏時還要充滿熱情,將自己對樂曲的獨特理解和感情融入其中,讓鋼琴演奏成為一個充滿激情的表演,這樣可以充分調動觀眾的熱情,學生的音樂表現力自然會在無形中得到提升。
積極參加藝術實踐活動,可以豐富學生的表演經驗,久而久之,學生就可以形成獨特的音樂理解,并且在鋼琴演奏當中體現出來。學生音樂表現力的提升要求學生不僅要具有高超的鋼琴演奏技巧,還需要對演奏的曲目有一個充分的理解,進而運用自身的感情將其進行詮釋。積極參加相關的表演實踐活動是提升學生音樂表現力的一種有效方式,學生通過積極參加校內校外的比賽和其他實踐活動,可以與他人進行充分的交流,認識到與別人差距的同時找到他人的優點,并且進行借鑒和學習。通過不斷地實踐,還可以幫助學生逐漸克服自身的怯場心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總之,不斷進行實踐是提升學生音樂表現力的有效措施和手段。
在鋼琴教學當中,教師要逐漸認識到音樂表現力的重要性,并且將學生音樂表現力的提升當作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只有不斷提升學生的音樂表現力,才能提升鋼琴演奏的感染力,并且讓聽眾產生共鳴。但音樂表現力的培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進行科學有效的引導,并且讓學生不斷進行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形成自身獨特的音樂理解,進而實現音樂表現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