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雪藍
江蘇省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學
作為中小學重要課程的體育學科如何更好地為學生提供教育?筆者認為,中小學體育應該承擔起對人的全面教育的作用,樹立“大教育”的觀念,樹立“大體育”的觀念,首先要克服體育分離的弊端。與其他課程相結合,增強體育課程對學生的綜合教育的益處,為學生走向社會,享受健康充實的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全面實施體育德育工作,實現與學校德育工作的聯動。首先,在“側面”中。體育比賽的結果不是贏,而是輸,而是輸了又贏,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在比賽中培養一種規則意識:“如何按規則贏,如何輸得體面、有尊嚴”。二是用“星”御德。體育明星憑借其非凡的能力贏得了國家的榮譽,他們具有獨特的人格魅力。這樣,我們就可以打個比方,在學生心中播種“更快、更高、更強”的體育精神,推薦他們“自己圈子里的名人”。三是用“紅靈”御德。語言和歷史課程有紅軍長征、抗洪搶險、抗震援助等元素,將這些元素與長跑、跨欄、投擲、跳躍等運動相結合,讓學生創造精神恐懼、勇氣、團結、自我提升。
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體育課分為運動技能、身體健康、運動參與、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四個方面,同時注意到這四個方面是一個相互關聯的整體,各方面的目標主要靠體育鍛煉來實現,不能一概而論,這充分說明了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復雜性。通過體育鍛煉在課堂上進行個性化培訓,能夠將教育內容與語言、數學、藝術、工作的跨學科知識相結合,并優化學習過程。體育課程的復雜特點決定了體育課程如何走課程內外結合的道路。
體育教育可以培養學生抵抗失敗的能力。一般來說,田徑比賽只有一個冠軍;球類運動總會有輸有贏。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競爭中樹立正確的心態,學會接受失敗,從而培養學生承受失敗的能力。在體育運動中,學生還要有克服因寒冷、疲勞引起的不適,克服害羞和退縮心理,培養堅持、勇敢的品質。教師應以體育教育對學生進行意志訓練。體育還可以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友好的態度互相引導,建立和諧和睦的同學關系,讓學生和伙伴在平等、友好的氛圍中練習和競爭,培養包容、熱情、友善的良好品質,促進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
教學理念的創新是體育教學過程中興趣培養的關鍵所在,而理念過于單一也是體育教學中學生興趣培養所面臨的一大難題。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素質教育理念占據著重要位置,體育教學絕不僅僅是簡單的強健體魄,如果老師沒有進行理念更新,那么學生對于體育教學的理解就會停留在此。因此,在體育教學中老師應該創新教學理念,重點關注學生精神培養。簡而言之,體育教學并非單一趨向的教學模式,其具有極強的綜合性,所以理念上也需要具備多樣性。但目前很多老師對于體育教學的理解僅停留在緩解學生較大的學業壓力之上,以娛樂為主。所以學生對于體育的豐富性的感知相對缺乏,最終造成體育教學的趣味性減少,而學生也無法進行正常教學。在體育教學趣味性減少的情況下,學生的興趣調動將會更加困難,而相對應的學生的體育教學的興趣培養的難度也會有所提升。
雖然提倡素質教育已經多年,但是在成績指揮棒的引導下,許多學校在分配課程時,存在嚴重的不均衡性。有的學校一周只分配一節體育課,通過課表不難發現,數學、英語、語文占據了一大部分的課時。而體育課程的分配不均衡,導致了體育課上得少,這也是為什么許多學生的體能鍛煉得不到提升的原因。而有的學校雖然在體育課程的安排上是足夠的,能夠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很多時候文化課老師會占課,導致體育課課時不足。加之,有的學校教師將學校安排的陽光體育時間變為了作業輔導時間,導致較少的體育課程無法有效開展,學生的體能發展更是無從談起。因此,課程分配不均是導致學生體能得不到發展的重要原因。
當下的小學體育教育教學過程中,專業性不足的情況仍然存在,而這也是興趣培養所面對的比較大的難題。雖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如果只有興趣,不對興趣進行提升和指導,那最終興趣在學習上展示的價值也會有所下降。而在小學體育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們對于學科的學習依然充滿著憧憬,所以在開始學習時,他們的興趣也會相對濃厚。抓住這一時間段,在專業層面上強化學生的體育興趣,讓學生的各個方面的能力有所提升,那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會越來越濃厚。但是目前的教學過程中,專業性指導缺乏的情況比較嚴重,學生的能力提升也相對困難,學習一段時間以后,學生感覺不到自己的變化,興趣就會淡化直至喪失。
對語言、數學等多學科的滲透,以體育教學的內容,以全零法完成訓練,稱為有機滲透法。例如,在高中小學曲線中,老師只是提醒學生在通過曲線時向內傾斜,并且他們跑得越快,他們越向內傾斜。小學沒有物理課程,很多學生只是做,不清楚是怎么做的。但是在學習了有機滲透法之后,結合物理現象的滲透探索物理知識,可以讓學生初步了解物理中的“質心力”“離心力”等概念,了解“一個人”的物理原理跑彎時會產生離心力,人體的傾斜會產生質心力,它們相互抵消以增加彎道的速度。”通過了解這一原則,學生可以將所學知識付諸實踐,從而提高跑曲線時的學習效果。
跨學科協同教學具有很強的情境性,學生是基于一定情境去達成某一學習任務的,因此任務驅動和設計是開展跨學科協同教學的關鍵。我們以體育為中心,同時考慮不同學科的學生發展、目標要求的真實需要,以及現有的教育資源等進行統籌,設計出系列探究性任務,從而來驅動學生的學習活動。
跨學科合作需要,教學內容被用來作為起點,以確定在哪些方面有重疊和交叉點中體育課程,其他課程的內容,利用協同作用作為教學中心,以便在所有各級教育中加以綜合。由于跨學科合作是相對情境性的,學生通常被要求在特定的環境中執行學習任務,因此設計具體的任務是非常重要的,是實現教育合作目標的一個重要因素。體育教師可以將體育視為一個中心,在那里可以考慮到不同學科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想法和現有的教學資源,并以綜合的方式確定任務。例如,在小學和高等教育中,長時間的任務在教學中通常是困難的,不僅因為整個學習過程相對枯燥,而且因為在教學中必須考慮到學生的身體素質等。但通過長跑訓練來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有很大的優勢。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定向越野項目教學,教師如何將有十個城市歷史人物網站這樣的有影響力的培訓需求興起長跑,年底在操場上的標記好不同地點。在培訓開始后,教師將學生分組,規定每一組學生必須遵循不同的順序,并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實現小組的目標。這不僅是一種體育鍛煉,使學生能夠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漫長的訓練,而且還改變了教學任務,否則這些任務將毫無意義,導致體育和歷史學科的跨學科教學效率低下。
從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開始,確定主題后將其他課程的教學內容整合成綜合教學單元。這種協同作用的關鍵是探索廣泛和深入的主題,這些主題通常是由體育教師根據學科內容提出的,而其他學科的教師則以協調的方式參與課程的設計和實施。以五年級“跑與游戲”單元為例:該單元六課時,包括50米快速跑,游戲“叫號接球”;12分鐘定時跑,游戲“穿山引水”;蹲踞式起跑,游戲“螞蟻搬家”;400米耐久跑考核,游戲“打活動目標”;彎道跑,游戲“十字接力”;50米×8往返跑,游戲“鉆山洞”。體育教師在教學這一方向圍繞體育教學目標,建立多學科協同內容的人的綜合教育,組成跨學科學習主題“長征”,語文、地理、歷史、藝術等學科教師開展工作一起,參與六小時課程的開發:長征、烏江強坡、六盤山翻車、紅水四坡、魯丁橋飛行、會寧司。“大行軍”板塊的主題教學不僅完成了“跑跑”板塊的學習目標,讓學生掌握相關運動的技術方法,提高技能,鍛煉身體素質,享受小組學習,學會尊重和關愛弱小的伙伴,培養勤奮的意志品質;拓展主題統一的廣度和深度,落實傳播紅色基因、傳承歷史文化的任務。
在新時代,各學科的任務和工作方向才能更有效地推進素質教育,使學生成為自力更生的個體。學生作為班級的主體,教師作為領導者,應該更加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學生創造發展機會,保證學生個性的發展和教育。比如三年級,老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點作業——做一個屬于你的小沙袋(150g)。這個要求對小沙包的形狀、大小、重量、顏色、填充等沒有詳細要求,讓學生有更多的學習空間,“腦洞大”的同學根據自己的小沙包展示他們的實力。在這個過程中,新知識、新思想被點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充分發揮想象力。教師可以利用室內時鐘進行小沙包的美化,讓學生上講臺展示小沙包的組成,以及實際制作的過程。例如,有的學生用襪子定表,然后縫制用他們的小沙袋塞住襪子的“洞”。有的學生把沙袋做成枕頭形狀;有的同學用綠豆、紅豆、大米做填充物;有的同學做了一個小沙包(形狀一樣,大小不一),甚至有同學祈求自己的好成績可以作為小沙包的填充物,讓個性鮮明、不同類型的小沙包也為運動鍛煉的多層次指導鋪平道路比如女生手小,訓練時抓不到學校統一的小沙包,只能拉動正身小沙包的一角,容易造成動作拋變形,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借助自己制作的小沙袋進行練習,讓他們將整個小沙袋包在手中,體驗小沙袋的投擲。
競爭與合作是體育運動永遠繞不開的兩個關鍵詞,在體育教學中融入德育,正是讓學生明確競爭與合作重要性的好機會。現代社會處處有競爭,在學校時需要與同學競爭,工作后需要與同事競爭,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競爭的力度也不斷提高,因此,必須通過德育教育,讓學生在小學階段就能夠學會競爭。人與人之間互相競爭的過程也是共同進步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經常舉辦體育競賽,讓學生在競賽當中互相競爭,協同發展。同時,教師需要制定合理的比賽規則,確保比賽的公平性,培養學生的公平意識。例如,我們學校曾經組織過一次 4 年級的50 米跑競賽活動,在競賽過程中,同學 A為了獲勝,竟然故意將同學 B 推倒了。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可能不會意識到這樣做會造成什么后果,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必須培養學生的公平意識,讓學生在公平的環境中競爭,在競爭中獲得成長。此外,由這個案例也可以看出,在進行一些相對激烈的體育競爭活動時很容易發生安全事故,如果沒有相應的保護措施,就會威脅到學生的身體健康。尤其是體育課,由于其特殊的教學內容和環境等因素的存在,更易產生安全事故。這不但給學生帶來了不必要的痛苦,也不利于學生今后的健康發展,更不利于德育教育的開展。因此,教師要增強責任感,加大對學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避免在體育課堂教學上發生安全事故。
綜上所述,教師可結合小學體育與科學跨學科協同教學、小學體育與語文跨學科協同教學、小學體育與數學跨學科協同教學等策略,在全面育人理念下實現小學體育跨學科協同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