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水市第二中學 秦 旭 張亞強
“章程”是學校的立校之本。學校章程旨在落實全面依法治校,為推進學?,F代化治理提供重要保障。學校章程反映的是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愿望,是校內的綱領性文件。它從宏觀上把握學校的發展方向,規范辦學行為,是學校的靈魂所在。任何一部章程都應與學校辦學理念、學校文化、歷史積淀、教職工集體意愿緊密相關,成為每一所學校“量身定制”的文化品牌。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定:設立學校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之一是“有組織機構和章程”。推進依法治校,其中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切實加強學校章程建設。學校章程是學校內部管理的全局性、綱領性文件,是學校自主管理、自我約束、依法接受監督的基本依據。
教育部倡導各學校“要依章程自主辦學,以章程為統領,努力完善規章制度”?!陡拭C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任務分工》中提出,要“加強學校章程建設,能夠依照章程規范管理學校”,要“大力推進依法治?!薄?/p>
學校章程是普通高中辦學的綱領性文件。學校所有的規章制度,類似于績效考核、教學常規等,都必須以學校章程為制定依據。通過章程,學??梢詫ψ约簷嘞薹秶鷥鹊墓ぷ鬟M行自主處理而不受外界干涉,同時政府、社會組織及個人等也能夠參照章程對學校工作進行更好的監督,促進學校的長遠發展。
普通高中在我國的學制系統中處于較高層次的基礎教育,處于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銜接的階段,承擔著升學與就業的雙重任務,是學生品格形成和自主發展的關鍵階段,具有提高國民素質和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特殊意義。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一直以來,教育的永恒主題和根本問題就是要探索“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而“立德樹人”就是對這個問題的時代性回答。新時代,普通高中必須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立足自身辦學實際,努力挖掘校本資源,依據學校章程辦學,積極推進依法治校,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研究發現,符合學校辦學實際的章程遵循法律法規,依托先進的教育理論,充分體現了民主性、參與性和時代性的特點,有利于學校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的構建,促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與管理理念,代表了學校的辦校特色與發展方向,有利于普通高中學校的制度化建設。
由于當前高中學校章程建設仍處于初級階段,在實踐探索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章程執行力度不強、部分師生輕視學校章程的重要性、章程缺乏完整的體系建設等問題,嚴重制約了學校發展。為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就要在實踐中穩固抓住以下三個著力點。
學校章程要體現黨對教育的價值定位——“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立足實際探究這個教育根本性問題的新時代新答案,才能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具體而言,在指導學校開展具體工作時,要始終堅持黨對教育的正確領導,有效融合學校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確保學校每項工作的方向正確、方法正確、途徑正確、優質高效。
首先,學校章程要體現在德育教育方面?!暗聻椴胖畮洝?,是個人成長成才的根基所在。“立德樹人”要求我們必須堅持德育為先,在繼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教育的全過程。要加強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將以傳承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弘揚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作為重要內容,培養學生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價值觀念。
在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學校在德育教育中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還要注重與社會實踐、家庭教育相結合,構成全方面、多角度的育人格局,通過豐富德育教學內容、創新德育教育形式,不斷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德育教育真正進入課堂、進入學生的頭腦,動心而力行,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學校章程要能體現培養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目標,厘清“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這“五育”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培養高素質人才。在這“五育”之中,德育為先,起著一個引導作用,引導學生成為有較高道德水平的人;其次,智育是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的基礎,能為其他各育提供科學的理論支撐和依據。最后,體育教育是實施各育的特技保證,美育是全面教育的深化,勞動教育是全面發展的手段。
建構“五育”并舉的育人體系,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就要建設相應的學校育人課程,將“五育”并舉的育人體系課程納入學校章程的建設之中。在日常教學管理中,要積極發揮章程在課程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在“五育”教育教學過程中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建設和管理,打造一支理論水平高、專業素養強的教師專業隊伍。要以學生為中心、以多元化的評價方式為導向,深入開展“五育”課程建設。加強構建“五育”并舉的育人體系,培養符合國家和社會發展要求的、肩負民族復興大任的、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時代新人。
學校章程是一本規范學校運行的指南。普通高中的辦學重點是文化教育,因此文化建設對普通高中來說至關重要。它不僅能體現學校的辦學質量和水平,同時優秀的學校文化也能提升學校的品位,塑造良好的學校形象。在普通高中的文化建設之中,要尋求特色發展的有效途徑。在學校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首先要做好本職的教育教學工作。其次,要轉變發展理念,引進先進的教育理念,以章程建設為契機,打造符合本學校實際的特色發展戰略,引領學校的各項工作邁入合理規范、科學高效的發展軌道。
1.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學校章程必須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要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與學校發展水平相匹配的、具有特色的學校章程。要努力打造極具特色的校園文化,以人為本,因地制宜,在考慮學生個性特征的基礎上,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模式。這樣的特色辦學理念,才能很好地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
章程建設要實現特色化校本發展路徑,走學校辦學共性與個性有效融合的特色辦學道路。要塑造不同學校的辦學特色,緊追時代步伐,革新辦學理念,開展高中入學養成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系列教育,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提高學生文明素質;要提煉學校精神,注重校風、校訓的建設,凝縮學校的教育目標和方向,進而全面推進依法治校。
2.以生為本,在活動中發展學生
普通高中以國家課程方案為指導,要強化社會實踐、研究性學習、志愿服務課程的設置、實施、考核、評價及學生校外活動的管理;要建立以科技、體育、文藝為主要內容的學生社團,鼓勵學生參加各類競賽表演、優秀成果展示等綜合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章程建設要堅持“全面+特長”的育人思想,用選擇支撐特長,用規范保證全面,更新教育理念,凝練學校精神,豐盈辦學思想,明晰育人目標,依托獨特的當地文化,結合學校實際,開發形式多樣的校本課程和社團活動。要以活動發展學生,唱響特色旋律;以環境熏陶學生,暢想特色未來,進而實現活動育人、環境育人,促成全面發展,成就精彩人生。
新時代,普通高中必須穩固抓住上述三個著力點,加強對章程建設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方面的校本研究,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通過學校章程建設和制度體系建設,促進學校章程建設與學校辦學實際、辦學特色的有機融合,彰顯學校章程建設對學校各項工作的規范引領作用。圍繞學校自身的辦學特色,探索學校特色化校本發展路徑,打造學?!懊啤?,以生為本,在活動中發展學生,培養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