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淑偉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中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我園是一所足球項目特色幼兒園,每天都能看到幼兒在園內各個地方玩足球游戲的身影。白家山公園位于我園后側,地域寬闊,環境美麗,幼兒經常和爸爸媽媽去公園里玩。有一天,壯壯提議去白家山公園踢足球,大家便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都想去公園踢足球,和家長一起設計足球游戲。白家山上的足球游戲探索之旅就此開啟。
第一次游戲時,“搶板凳”游戲組選擇在“竹林七賢”右側空地進行游戲。他們將標志盤擺成兩豎排,一名裁判站在旁邊發號口令,其他幼兒運球時根據裁判的指令找到相應的顏色。在游戲過程中,碩碩為了追球不小心摔了一跤,膝蓋破了皮。這時,碩碩已經失去玩游戲的興趣。后來,幼兒陸續坐在旁邊休息,玩游戲的人越來越少。在游戲結束后的分享環節,江睿說:“我在運球的時候經常是和旁邊的人撞到一起。”我問:“怎樣不會和別人撞到一起呢?”小睿想了想說:“我覺得,中間地方太窄了。”“應該需要什么樣的地方呢?”我繼續追問。小睿說:“應該需要寬敞的地方,擺的東西也要分開,不能靠得太近。”程郝說:“我去找黃色標志盤時球往下滾,我追不上它。”我問:“你們的球為什么那么不聽話呢?這是怎么回事?”堯堯:“這個地方是斜坡,球會一直滾。”堯堯一下就說到了重點,我繼續追問:“你們覺得地面硬、地方窄、有坡度的地方適合玩‘搶板凳’游戲嗎?我們應該需要一個什么樣的場地?”經過分享、討論,幼兒覺得要找一塊沒有坡度、場地開闊、地面不能太硬的地方。
兩天后,幼兒再次來到了白家山公園。“搶板凳”組的幼兒開始尋找新的游戲場地,最終選中了“竹林七賢”斜后方的一塊草坪。他們先把不同顏色的標志盤,隨機散落在場地上。新的游戲場地被找到了,但是又出現了新的問題。由于地勢較高,足球偶爾會滾落到場地下面,幼兒會不時地會跑到下面撿球。“螞蟻”組和“貓捉老鼠”組的幼兒還發生了摔跤事件。
于是,我再次組織游戲分享活動,讓幼兒說說對新場地的想法。碩碩說:“我去追‘老鼠’的時候摔了一跤,可疼了!我不喜歡在那個硬硬的地方玩游戲。”蓉蓉說:“我今天還和小明撞到一起,差點摔跤了。”我隨即追問:“公園地面和幼兒園地面有什么區別嗎?怎樣才會避免自己不受傷?”軒軒說:“我們在游戲的時候不能跑得太快,要慢一點。”宸宸說:“踢球的時候要穿運動鞋。”玥銘說:“我們要在老師的視線范圍內玩游戲,不能離開得太遠。如果要撿球的話,就要告訴老師或請老師幫助。”欣雨說:“今天,足球滾下去了,我有點害怕,不敢去撿球。”億航說:“我覺得,在這里踢球運球很開心,我喜歡挑戰的感覺。”我問:“這個新場地到底能不能玩足球游戲呢?”江睿指著電視機上的照片說:“我有個好辦法!我們可以在平整的地方踢球。”程郝:“可是,地上有好多大樹。”幼兒覺得,新找的場地雖然寬闊,地面變軟了,但是上面有一些大樹和坑坑洼洼的地方,地勢有點高。
在分享活動中,諾妍說道:“今天,我在公園看到了漂亮的蝴蝶,遇到了可愛的小狗。我覺得,這個公園就像一個森林。”我隨即問道:“如果你生活在森林里,會是什么動物?”這給“搶板凳”組提供了新的思路,他們決定以大樹為游戲場地,將大樹變成每個小動物的家,大家可以來做客。我問幼兒:“森林里除了有一些可愛的動物,還會有什么動物呢?”碩碩說:“還有獅子、老虎、大灰狼。我想扮演大灰狼,去抓那些小動物。”我肯定了碩碩的想法:“這真是個有趣的想法,能夠將兩種游戲玩法合在一起。”
幼兒的奇思妙想讓即將被淘汰的新場地被賦予了“新生命”,讓原本只找顏色的游戲內容變得更豐富。他們開始繪畫新的標志,有熊貓家、松鼠家、小兔家,還有大灰狼。同時,我引導家長周末和閑暇時間,帶著幼兒到白家山公園體驗足球的快樂。經過一周的準備,新的游戲產生了。受到“搶板凳”組的啟發,其他組紛紛增加游戲角色和玩法。“貓捉老鼠”組的幼兒利用坡道,增加游戲的難度;“丟足球”組的幼兒利用不規則的花壇,讓游戲更有新意。
幼兒興致勃勃地來到白家山公園,在教師的幫助下,將動物卡片貼在樹上。游戲開始不久,欣雨和小明臉上露出了難過的表情,和其他幼兒發生了爭論。在游戲分享環節,我讓幼兒闡述游戲感受。小明說:“今天運糧食的時候,我們總是輸,都怪他們不認真。”我說:“請兩隊小朋友分別說一說,比賽時是怎么做的?”航航說:“我站在第一個位置,傳球給凡凡時會喊他。”玥玥說:“我在最后一個,球太多了,我來不及接球。”這時,我播放了游戲視頻。幼兒觀看視頻后認為,比賽中要集中注意力,還可以用語言提醒和鼓勵隊友。
諾妍說:“今天,我僅贏了兩次,男孩每次都贏。”欣雨接著說:“他們速度快,我們總是輸。這樣不公平。”我說:“你們覺得怎樣才公平呢?”巖巖說:“堯堯很厲害,如果跟他一起比賽就會覺得不公平。”堯堯說:“比賽分成男、女兩組,這樣會公平些。”最終,他們決定按男生組、女生組、男女混合組、厲害組、普通組進行比賽。同時,教師借鑒對抗賽的積分制,只獎勵不懲罰。
在游戲過程中,我請幼兒記錄發現的問題和解決方法,將它們呈現在游戲版塊內。這樣不僅會讓幼兒對游戲玩法和規則有一定的記憶,還能幫助他們養成及時記錄的好習慣。
《綱要》中指出:“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因此,在游戲初期,教師重點觀察幼兒對場地的感受和場地使用情況,引導幼兒自主選擇場地。同時,教師通過觀察幼兒的游戲時間,判定幼兒對游戲的興趣度;教師通過拍攝的照片和視頻,了解幼兒是否遵守規則。在游戲過程中,教師適時提出問題,給予相應指導,讓幼兒及時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師要與幼兒建立有效的互動關系,采用觀察、談話等方法,引導幼兒敢于挑戰、樂于探索,促進幼兒主動、有效地學習。同時,教師要引導幼兒注意同伴的需求、經驗和情緒。在游戲中,教師是支持者、幫助者、保護者和引導者,要把主動權交給幼兒。

《綱要》中指出:“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在游戲中,教師對幼兒的問題給予及時、有效的支持,讓幼兒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例如,教師在解決場地問題時,引導幼兒學會分析場地的優勢、劣勢,利用經驗重新設計游戲玩法,制定合理的游戲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