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湯凱莉
豐富的戶外資源可以為幼兒的身心發展提供多種多樣的發展機會。我園是足球特色園,足球活動已成為幼兒一日活動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那么,如何結合園內戶外資源開展幼兒自主足球區域游戲?如何利用資源豐富幼兒自主區域足球游戲?帶著這些問題,我園開展了一系列實踐研究。
《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倡導尊重幼兒的個體需求,鼓勵幼兒自選材料、自設場地、自主運動。幼兒只有了解場地的特點和場地材料,才能增強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例如,剛開始選擇場地時,教師先帶幼兒到戶外活動區現場勘察,將每個場地進行拍照。在此基礎上,師幼通過談話、討論、全班投票等方式選擇場地,最終確定戶外足球區域游戲活動場地。確定場地后,幼兒再次勘測場地,了解和確定場地里的活動材料,便于創設后續足球游戲。因為幼兒有機會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設置自己喜歡的運動場地,以自己喜歡的身體活動方式開展運動,所以運動場地的設置會因幼兒運動興趣、運動水平、運動中的靈感呈動態變化。

足球區域游戲資源分析表
自主游戲是幼兒選擇的游戲,支持玩伴自主、材料自主、玩法自主。幼兒自主選擇玩伴,利用戶外場地特點和場地材料,探索和創設游戲玩法。例如,大班幼兒選擇沙池為戶外游戲場地。怎么在沙池里玩足球游戲?帶著這樣的問題,幼兒熱烈地討論起來。尊重幼兒的想法,教師讓他們依次玩一玩想玩的游戲;最終,幼兒投票決定在沙池里玩“沙灘足球”。在游戲中,幼兒運球時容易跑球,射門時往往射偏。教師將這些情況拍攝下來,幫助幼兒梳理原因,提煉經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因此,教師要在幼兒游戲中適時介入,提高幼兒的游戲水平。教師從上學期足球集體游戲入手,調查幼兒的經驗,分析各年齡段幼兒足球動作發展情況,觀察、了解幼兒戶外活動特點,及時提供適宜的支持與引導。

幼兒足球區域游戲現狀分析
生活即教育。幼兒可以將生活中學到的知識、游戲玩法,運用到足球游戲中,不斷創新足球游戲玩法。教師要充分發揮幼兒園教育優勢,豐富幼兒生活,通過講故事、玩游戲、觀察、討論等多種途徑,拓展幼兒的游戲經驗。例如,教師在班級材料區投放三子棋等游戲材料后,幼兒非常感興趣,每天早晨一進班級后就會到玩“三子棋”游戲,飯后的休息時間也會玩一會兒。一天下午的自主戶外活動時間,一名幼兒對身邊的幾名同伴說:“我們玩三子棋吧!”“怎么玩呀?我們現在沒有棋子。”當其中一名幼兒提出疑問后,另一名幼兒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我們可以用足球當棋子呀,不是有很多足球嗎?”于是,這些幼兒拿來一筐足球,玩“三子棋”足球游戲。但是,在游戲時,足球難以停在點子上。一名幼兒向教師求助:“老師,足球總是跑,怎么辦呀?”“看看有沒有材料可以將足球停進去?”在教師引導下,幼兒找到跳圈作為棋盤的點子,將足球固定住。
自主游戲同樣需要規則,但自主游戲中的規則不是教師制定、強加給幼兒,而是幼兒在游戲中約定俗成的。這種規則表現為內在的情景性和秩序感,由幼兒自己創造隱性的、內在的秩序。這些隱性的、內在的規則體現了以下特點:規則由大家共同協商、共同遵守,可以根據游戲的開展情況進行調整。例如,戶外小草地上開展的“大富翁”足球游戲,其游戲經驗源于生活中的桌面游戲“大富翁”。幼兒將其遷移到足球游戲中,游戲規則也是源于桌面游戲。教師引導幼兒將“大富翁”游戲則和足球游戲規則相融合,從而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增強幼兒的規則意識。
在游戲過程中,面對小班幼兒,教師用預設足球游戲的方式與幼兒一同參與游戲,將幼兒分小組進行游戲,在幼兒熟悉游戲規則后逐漸退位,鼓勵幼兒自主參與游戲;中班幼兒具有一定的設計能力,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參與設計游戲,按照班級組別進行分組。每組都有能力強的小組長帶領同伴設計游戲、擺放材料、試玩游戲等;大班幼兒的各方面能力得到發展,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分組,自主設計足球游戲。幼兒自主設計的足球游戲更能貼近其生活,使幼兒更加喜歡足球游戲,感受足球游戲帶來的滿足感。

《指南》中指出:“幼兒的發展是一個持續、漸進的過程,同時也表現出一定的階段性特征。每個幼兒沿著相似進程發展的過程中,各自的發展速度和到達某一水平的時間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發展進程中的個別差異,支持和引導他們從原有的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在自主足球區域游戲中,教師要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與個體差異,適時指導幼兒設計不同層次的游戲,提供不同層次的游戲材料等。同時,教師要重視足球區域游戲中游戲輪換的作用。經過多次實踐,教師用音樂的方式提醒幼兒輪換游戲,幼兒的運動量與興趣度顯著提升。
總之,在幼兒自主足球區域游戲中,教師要鼓勵幼兒自主參與、積極表達、友好協商,充分與環境互動,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保護幼兒的好奇心,讓幼兒感受“我是游戲小主人”的快樂,支持和引導每個幼兒向高水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