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蕊
(福建經濟學校,福建 福州 350003)
2019年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提出了新時代職業教育的新要求,要啟動實施“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即要求學生獲得相應學歷證書的同時[1],還應具備與專業相關的職業崗位綜合素質和技能水平,并取得相應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這一重要舉措的實施彌補了前“雙證書”制度的不足,也給職業教育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1+X證書制度”是現代職業教育制度框架關于人才培養模式、評價模式的一種制度設計,將中職教育與“1+X”證書制度相融合,既提高了職業技能教育的質量和教師職教技能水平,也促進了職業教育的“三教”改革。中職學?!?+X”證書制度的實施是促進“課證融通”的重要舉措,也是學校落實立德樹人、德技兼修的根本任務。
在“1+X”證書體系中,學術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不是相互獨立并行的,“1”是基礎,“X”是補充、強化和拓展,兩者的有機融合是通過相應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來實現,而課程是學校育人的重要載體,“1”與“X”相互銜接融合的關鍵是要實現課程和證書的一體化即“課證融通”,“課證融通”的研究與實踐也有利于“1+X”證書的深入實施。所謂“課證融通”中的“課”是指學校專業課程體系,“證”是指對應相關專業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及其標準,“課證融通”其本質是將學歷教育與職業資格培訓相結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職業要求標準相對應、專業課程體系設置與“X”技能證書對應的職業領域知識需求相融合、專業課程教學內容與技能等級考試內容相對接、課程考核評價標準與職業技能證書標準要求相聯系;中職學?!罢n證融通”是實現專業知識、職業技能與行業企業崗位需求的無縫對接,是培育中職學校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徑。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Web前端開發人員已經成為網站、APP、人工智能終端設備界面開發的主要力量[2],鑒于產業發展和人才需求的趨勢,由工信部教育與考試中心頒布的Web前端開發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反映了當下互聯網與軟件開發行業從業人員的技術發展水平和能力要求,是衡量職業教育培養Web前端開發人才質量的標尺。
課程體系是“課證融通”的基礎,學校邀請行業企業人才、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專業骨干教師共同參與計算機應用專業(Web前端開發方向)的人才培養方案改革,圍繞互聯網+、新興技術行業的Web前端開發技術人才實際需求[3],將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與教學標準融為一體。以“1+X”Web前端開發初級考證標準為紐帶,深度剖析證書考核的技能點,精準把握課程體系設置與考證對應的職業領域、職業崗位技能要求、考證標準緊密融合,以提升課程體系的職業崗位針對性,有針對性地調整Web前端開發方向專業課程設置,如對標證書考核內容,根據中職學生的學情特點,因材施教,對原有的相關課程進行適當整合;根據職業技能鑒定工種所涵蓋的知識和技能的需要,以及達到提升學生Web前端開發實踐技能和初級認證的等級要求的雙重目標,將《web前端項目實訓》課程改為《web前端開發(考證)》課程,具體如表1所示。

表 1 Web前端開發方向專業核心課程設置
1.優選1+X考證系列叢書,優化教學內容
確定好專業課程體系之后,教材的選定、教學內容的設置要滿足1+X考核要求,實現“課證融通”的同時要達到教學目標,并保證學生的Web前端開發能力得以循序漸進地提升。一是優先選取中國工信集團出版的“1+X證書制度Web前端開發系列叢書”作為基礎教材,掌握考證所涉相關知識點和主方向,在學習了教材中HTML、CSS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展學習1+X證書Web前端開發考核標準中所涉及的HTML5新特性、CSS3新特性等知識,學會移動端靜態網頁的制作;二是學會使用JavaScript實現交互網頁制作之后補充jQuery相關教學內容;把證書試點培訓指定用書《Web前端開發(初級)實訓案例教程》作為項目實訓課程教材,使用按考證標準精心設計的“技術專題”和“綜合實踐”兩大部分內容培養學生的核心技能和綜合應用能力,達到認證的等級要求。
2.“以證促教、以證促學”,創新教學方法
第一,基于網絡教學平臺上微視頻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用以培養、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將課程教學內容中對應的考證知識點,尤其是相對抽象的知識點轉化為微視頻,運用超星學習通、移動APP等網絡教學平臺,以線上線下混合教學互補模式,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例如在“網頁設計”課程中,“盒子模型”是一個相對抽象的教學點,也是“1+X Web前端開發(初級)”考證中考查的重要知識點,對學生而言,“盒子模型”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學習時可能會對模型的結構及屬性混淆,導致無法實施正確的網頁布局,教師于課前在網絡教學平臺線上課程中發布“盒子模型”的微課,以任務點的形式督促學生觀看微課,并完成測試任務,其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微課中的知識講解學會基礎知識,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并帶著問題聽課,提高課堂學習效果,教師也可以根據課前學情和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設計開展線下授課。此外,“盒子模型”微視頻采用符合中職學生心理特點的MG 動畫進行演示,通過鏡頭的遠近切換、字幕提示以生活中常見的手機盒子為例,對手機盒子所包含的手機、填充泡沫和盛裝手機的紙盒等部分作出分析,講授content(width,height)、padding、border和margin等這些盒子模型的結構組成,從而引發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激發了學習欲望。
第二,構建腦圖,創新思維方式,形成知識框架,提升學習效果。腦圖,也稱為思維導圖,是利用圖片、文字、符號、顏色、連接線等來展示人腦的思維過程,將復雜枯燥的信息轉化為結構清晰且易于記憶的結構圖,將“思維導圖”這種基于創新思維培養的教學方法引入Web前端開發“課證融通”的課程體系實際教學中,有利于學生系統架構知識框架,將零散的各階段知識點相連接,形成完整的課程知識脈絡,可以充分幫助學生把握知識的發展軌跡。
項目實訓教學時,尤其是在完成提升任務的小組討論中,可以充分依托思維導圖的發散性結構特征解析網頁設計實施內容的各個知識點,并應用聯想、比較等多種創新方法延伸到思維導圖的各個分支內容中,使學生基于思維脈絡對各種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在改善思維方式的同時也利于自身職業素養和創新能力的形成。此外,在“1+X”考證復習階段使用思維導圖方便進行考核知識點的歸納總結,可形成高記憶效果,提高學習效率。
第三,資格技能標準為引領,采用項目導向教學法,提升學生職業技能。以項目為導向,任務為驅動,采用迭代遞進思路來開展Web前端開發應用實踐教學,引入“1+X”Web前端開發職業技能初級證書標準,把標準中的實踐內容融入課程中每一個基礎實驗項目,將零散的教學內容以實驗任務的形式來進行組織,且由淺入深、逐層遞進。并且,將簡易操作的實驗項目安排在前期,培養學生對實踐操作的興趣和成就感,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最后以真實企業項目為依托,設計綜合實踐項目來檢測學習效果,把各個基礎階段的知識點融入綜合實踐項目中,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通過學生親自體驗項目原型設計思路與案例制作,完整訓練學生掌握Web前端開發核心技能,提升職業技能,以達到初級Web前端工程師水平,同時又培養學生團隊小組化協作能力。
公用輔助一體化:為了合理利用能源、減少消耗,根據化工區區內化工主體項目,形成供水、供電、供熱、供氣為一體的公用工程“島”,實行區內能源的統一供給。
第四,基于“1+X”課程模式下,積極宣傳、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凇?+X”課程模式下,營造“匠心文化”校園氛圍,勉勵學生提升職業素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將優秀企業文化和優秀員工案例就地“取材”,讓學生感受 “匠人”的魅力,將企業精神與校園文化有效融合,潛移默化地滲透到Web前端開發教學的各個階段,通過開展專業認知教育、思想宣講會等活動,對計算機應用(web前端開發方向)專業進行政策宣傳和解釋,解讀國家的“1+X”證書制度的有關政策,重點介紹當前Web前端開發行業發展的需要和企業崗位群的需求,讓學生對1+X證書制度和專業就業前景有所了解。
在上述的基礎上,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可以根據課程體系中不同的Web前端開發方向專業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需求對多種教學方式、方法進行自由組合和選擇,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綜合性學習需求。
1.整合多重網絡資源,開發超星網絡課程
憑借教師團隊自身的課程教學經驗深入研究Web前端開發初級職業技能等級標準,依托工信教育網站中“新奧學堂”所提供的Web前端開發(初級)考證相關課程、重要知識點、歷年真題解析等教學視頻,整合匯總“傳智播客教輔平臺”上的電子教材、教學課件、實訓素材以及拓展學習資料,再使用“超星學習通”在線教學平臺進行相關課程的資源建設,創建題庫,作為“課證融通”課程體系的補充資源,方便學生練習與使用,為“課證融通”的有效實施提供保障。
2.搭建考證培訓平臺,夯實“1+X”證書實訓環境
在“1+X”證書制度背景下,學校為夯實實訓的硬件、軟件環境,加大資金投入,注重Web前端開發相關的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為提高學生考證的通過率,與企業合作專門搭建了服務于“1+X Web前端開發”考證的學習培訓平臺(如圖1)所示,該平臺提供了依據初、中級的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規定的能力要求,以視頻、理論實操練習、模擬套卷、錯題集等形式方便學生考前進行復習鞏固,增強學生的考證自信心。

圖 1 “1+X Web前端開發”考證的學習培訓平臺
扎實推進專業“課證融通”工作,促進計算機應用專業、學科建設是離不開一支結構合理、與時俱進的教學創新團隊。因此,學校以省計算機專業帶頭人、省級教學名師、計算機網絡專業高級技師為首,配備計算機應用教研組長期從事web前端開發教學工作的專兼職教師數人的專業教師團隊,其中包含通過聘、引方式積極吸收具有在互聯網應用和企業從事網站規劃、網站開發、用戶體驗設計等工作經歷的工程型教師,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在精準把握“1+X證書”制度先進理念、深入探究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的基礎上,做好專業教學總體設計,滿足新技術技能培訓培養需求的教學創新團隊[4]。
同時,為滿足“1+X證書”Web前端開發初級考證育訓結合的需要,加強“雙師型”教師的培養,注重提高校內具有Web前端開發相關課程授課經驗的專業教師的實踐能力。自學校被批準為試點學校后,多次組織團隊負責人和專業骨干教師參加北京新奧時代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舉辦的“Web前端開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試點工作研討培訓”。以此提高教學實施、培訓和考評能力,且以點帶面,充分發揮輻射引領作用,帶動“1+X證書”制度下教學團隊專業化發展,努力構建“名優全”專任教師體系。
在“課證融通”的教學實踐中,完善考核評價方式也是落實“1+X”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評價實施過程中,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兼顧知識、技能、素養等多維度的評價,綜合考慮以職業技能為重心的過程性、終結性評價,且可將終結性評價與職業技能等級考試結合起來,例如,通過技能證書考核可獲得相應課程的70%的學分,無形中鼓舞了學生們的考證積極性,也進一步完善了課程體系的學分制度。
經過近兩年“1+X”考證試點工作的開展,通過基于“1+X”Web前端開發證書制度“課證融通”的教學實踐,使證書培養目標與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達到了深度融合,帶來了良好的教學效果。2021年12月,學校2019級計算機應用專業的學生在專業課教師的帶領下取得了90%通過率的優異成績,這也進一步推動了學校深化“三教”改革工作。
“1+X證書”制度試點的根本目的是深化復合型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課證融通”承載著學歷教育與職業技能培養的雙重功能,基于“1+X”證書制度“課證融通”的研究還需要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探索、改進、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