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莊文藝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第五實驗小學
語文這門課程能夠加強學生日常語言表達能力,并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屬于學生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礎。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論,對小學語文教學有著積極的指導意義,值得每一位教師學習和借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有利于后續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傳統課堂教學主要為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學生缺乏對語文知識的探究欲望,往往被動地接收教師灌輸的知識,這樣難以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而將生活融入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感受生活和語文學習存在的聯系,縮短兩者之間的距離,并讓學生的實踐渠道得到拓寬。同時,學生也能夠在生活化教學的指導下,通過更多渠道獲取知識,并深刻理解和靈活運用各類知識。
語文屬于綜合性極強的一門人文學科。人文知識主要源于生活,對小學語文進行生活化處理,可以為學生搭建新的學習平臺,進而讓他們通過平臺調動其探索能力與潛能。所以,立足于推動個體全面發展的角度進行分析,生活化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健康審美與良好情操,確保學生在人文教育的長期熏陶下,實現全面發展。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滲透陶行知教育理論,需要轉變教師與學生的角色,如此才能夠適應語文教育發展的趨勢,夯實教學目標順利達成的基礎。學生應該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組織學生開展學習活動時,不應主導整個學習過程,而是應協助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更好的理解,加強學生對各個知識點的認知,構建知識結構框架。教師在和學生進行交流時,要以平等的態度與方式進行,全面分析學生在學習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尊重學生的想法,重視學生學習過程與結果,健全語文學習流程,并將學生具體狀況作為立足點,實現小學語文教師角色的根本轉變。
學習動力對學生學習來說至關重要,學習動力的來源往往是興趣,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時需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調動。例如,在教學前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構建特定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熟悉感中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
例如,講解《大自然的語言》這篇課文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大自然中存在的不同聲音,教師可通過電教媒體收集部分大自然的聲音,諸如雨落和風吹的聲音,抑或是動物的叫聲等。然后在課堂教學中播放給學生聽,并讓學生結合聲音猜測聲音的出處。學生在聽到教師播放的聲音時,仿佛置身于真實的場景中,此時教師可讓學生閉上眼睛認真聆聽這些聲音,從而更加深入地了解課文中包含的知識。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想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可為學生構建具有生活化特點的情境,并踐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與思想。
生活教育涉及的范圍十分廣泛,陶行知對“生活即教育”思想進行解釋的過程中,將人生、社會以及自然等均歸列成生活教育的范疇。新課標教材,根據主題對收錄的課文進行了劃分,相同單元中的課文不只是表達出了相似的人文情感,還描繪出了截然不同的生活情境。當學生擁有充足的生活經驗之后,便能夠順利理解其中蘊含的深意。為了能夠加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教師應在生活中取材,結合各類生活實例協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確保學生能夠在案例的指導下加強感受力。
例如,《月光曲》這篇課文主要描述了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故事。從貝多芬在萊茵河邊散步的過程中聽到兩兄妹的講話,被盲姑娘對音樂的熱愛所感動,到貝多芬主動為兩兄妹彈奏樂曲,課文將貝多芬獨特的藝術家浪漫展現了出來,符合“美好的藝術之旅”的單元主題。但是,大多數小學生并不了解音樂家的生活,因此無法深刻理解貝多芬的品質。對此,教師可將時間線拉近到現代社會,以我國青年鋼琴家郎朗作為教學案例,結合新聞采訪資料,向學生展示郎朗童年時期的鋼琴練習經歷,讓學生能夠結合朗朗的表述了解練琴的“痛苦”,進而認識到鋼琴美妙旋律的背后,是鋼琴家們幾十年如一日的刻苦練習。然后,再向學生講述貝多芬的晚年生活,讓學生結合郎朗童年不能娛樂放松的經歷代入個人情感,分析貝多芬經歷生活磨難的心境,最終被貝多芬對藝術的追求所打動。在教學中融入生活案例,學生可以與課文之間形成共鳴。學習完《月光曲》這篇課文后,學生除了能夠了解貝多芬的善良和才華,還會折服于貝多芬堅強的品質,真正走近這位藝術偉人。
語文教育存在著開放的特點,要想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體會,除了需要立足于語言文字,還需要將語言文字與生活經驗結合在一起,確保語文學習可以充分結合學生的生活經歷與體驗。所以,教師在探索教學開放性的過程中,可結合多媒體的引導加深對各類語文知識的認知。同時,教師還應指導學生采取有感情地朗讀以及角色扮演等方式,從而開放性地探索語文的多種可能。在聯系生活實際方面,教師可將其作為語文學習過程中的一個固定環節,教學完一篇課文后就指導學生相互討論“生活中是否遇到過類似的事情?生活帶給你的啟示又是什么?”此種教學方式可以較好地協助學生形成語文學習思維,這樣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無論學習何種內容學生均會主動聯系實際。另外,教學的開放性還體現在學生知識的拓展方面。
例如,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的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擴展式閱讀,再讓學生在課后閱讀安徒生童話作品選,讓學生了解更多安徒生的作品,抑或是通過擴展閱讀的方式,對比中國文言文語言和安徒生童話,讓學生思考這兩種文體風格所在。通過對比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也是提高學生語文水平的有力措施。
總而言之,教育屬于推動國家發展的基礎和動力,是時代發展的主要構成部分之一。國家進步、社會建設和教育緊密相關,教育應該真實地順應時代的發展與社會需求的革新。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理念和現階段小學語文教育思想之間存在著許多相似之處,其對于我國教育事業的啟示,值得我們深思。也正是如此,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可以推動我國小學語文教育事業的發展,值得當代教育工作者不斷學習與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