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芷若
(山東財經大學,山東 濟南 250000)
寫作一直以來都是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環節,寫作反饋則是強化寫作教學質量的推動力,寫作教學和評價研究表明,對寫作學習至關重要的是足夠的寫作實踐機會和有質有量的及時反饋。我國大學英語寫作教學過程中,大部分運用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整個教學活動推進過程中,教師充當的都是知識的講解者和灌輸者。另一方面,在大班教學的背景下,教師除了面對教研和教學任務壓力以外,批改作文對教師來說是較為沉重的負擔,無法保證及時向每一位同學提供詳盡寫作反饋。
自動評價系統(Automated Essay Scoring,AES)的誕生為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該技術讓寫作學習環境的互動性得到改善,學生可以擺脫寫作時間和空間的局限,實現寫作操練、寫作反饋和彼此合作。近些年許多學者已對國內自動評價系統(如句酷批改網)進行測試和評價,證明其有效性。但已有成果的研究對象主要選取非英語專業大學生,對高職學生寫作反饋研究較少,因此,本研究選取高職院校大二年級30名學生,以iWrite 2.0系統為基礎,探究教師反饋和自動評價系統反饋兩種方式對高職學生英語寫作的影響。
反饋是一種源自回應的自我認知修正。學習者通過多渠道、多角度、多層次、多形式的即時反饋信息不斷修正和發展自我認知水平,并進而促進學習。寫作反饋就是為學習者提供修改作文的信息。寫作反饋這一修正性反饋主要包括教師反饋、智能寫作評閱反饋和同伴反饋,本文研究背景基于前兩種。
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教師反饋可以細化分為直接反饋和間接反饋兩種方式。直接反饋指的是教師通過對學生英語作文中的錯誤糾正和批注,并給出評語。這種直接糾錯的方式,能夠引導學生仔細對比自身作文中的錯誤與教師提出的糾錯意見,進而能夠更加清晰地了解作文中的問題,以及與目標之間的差異性。間接反饋指的是英語教師通過運用分類編碼和劃線的方式,幫助學生將英語作文中的錯誤標注出來,并引導學生按照教師的標注自主修改,有利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一般大學課堂人數較多,教師時間和精力有限,較難對每次寫作課的每位同學進行詳細批改,而且批改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詞匯句法錯誤,或較為簡短的評價語,降低同學們的寫作積極性,長此以往影響學生的寫作自我效能感。
AES從出現之日起就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眾多學者對AES系統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國外的AES系統各有優點,但它們主要是針對英語母語學習者,對以英語為外語或二語學習者的英文寫作不太適用。鑒于這個問題,國內從21世紀開始逐漸研究針對我國英語學習者實際需求的批改系統,比如批改網的出現和廣泛使用。目前,國內有不少針對批改網開展的實證研究,結果顯示自動評分反饋系統不僅對學生個體寫作過程進行了干預,而且對教與學雙方都提供了進行反思和調整修正的有效信息。然而,自動評閱系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它只能從語言上判斷水平,不能從語義上判斷內容,無法對作文內容錯誤進行識別,部分語言錯誤無法識別”。因此,對于AES系統是否能完全替代教師反饋,還應通過更多系統來檢測。
國內一些專家學者改進了幾種適合中國英語學習者的自動評價工具。2015年,由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與教育研究中心梁茂成教授及其研究團隊和第二語言寫作研究、語料庫研究、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等多個研究方向,與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一起,設計并開發了iWrite英語寫作教學與評閱系統2.0?;趇Write的寫作學習研究逐漸增多,大樣本的人機寫作評分對比研究顯示,iWrite寫作評分和人工評分一致性可達0.57。除了其專業性之外,iWrite2.0系統能夠對學生作文的錯誤類型進行分析,包括錯誤類型,所占比重,具體來源;同時可統計形符、類符、詞組、可讀性指數、詞匯難度、句法復雜度等文本特征。其次,該系統可以給學生提供多次反饋,學生基于反饋不斷修改,從而達到滿意的分數。
本文的研究問題如下:(1)高職學生利用教師反饋和自動評價系統反饋修改作文有何差異?(2)高職學生如何看待基于iWrite2.0下的兩種反饋方式?(3)兩種反饋方式是否可以結合為高職學生所用?
本研究在山東一所高職院校非英語專業二年級學生中進行,其中有效完成寫作共30人。寫作材料選自2018年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英語(二)寫作真題“What is a healthy life”,符合學生寫作水平且有一定價值,字數要求為100詞以上,要求學生在三天內完成,且作文最后成績學生按照系統反饋和教師反饋修改后需達到60分以上(滿分100分)。寫作任務完成后,教師在課上對作文情況進行錯誤總結和范文講解。之后隨機了抽取七名同學完成關于研究問題的半結構化訪談,最后將訪談結果導入Nvivo軟件進行分析。
3.2.1 評閱系統反饋結果分析
指定作文上傳后,系統即時反饋給學生,由總分、四個維度的四個具體分數、頁面頂部的評論和點擊錯誤后的詳細反饋組成。在網站頁面的右側,語言錯誤分為四種主要類型,從細節和數量上都可以一目了然。學生提交作文第一遍后系統檢閱出的錯誤平均每篇有10個,平均分大約為55分,學生根據系統反饋修改后,平均分為62分,平均每篇出現的錯誤為2個。
詞法方面,該系統會對作文中出現的幾乎所有詞匯錯誤進行標注,且對錯誤進行了具體的分類,有利于把握錯誤的根源,并給予改正參考和錯誤辨析,針對學生的寫作提供了具體的語言修改建議。此外,對于一些單一或者不恰當的表達該系統也會提供一些同義詞替換,豐富詞匯類型,同時也會指出標點符號的使用錯誤,規范符號運用。但并不是所有指出的詞法錯誤都是有效的,其中一些在語境內符合規范的表達判定為錯誤會對學生造成誤導。
內容方面,如果學生提交的是抄襲的文章,該系統會在界面顯示“疑似抄襲”,并顯抄襲原文來源,可以保證學生寫作的原創性。內容分數將以連貫性和相關性百分比的形式呈現,內容評價在總體評語中顯示,比如“內容銜接較好”“篇幅適中”“缺少連接詞”等。但這些評語較為籠統,而且重復出現,更沒有提出很有效的改進方式,因此不能給予學生有效的內容反饋。
3.2.2 教師反饋結果分析
教師系統上對學生提交的作文進行了逐句修改,同時選擇幾篇范文供學生參考。學生第一遍提交的作文后,教師每篇批改5處錯誤,作文平均分在65分左右,學生經過反饋修改后,教師每篇提出大約兩處錯誤,低于系統檢閱出的錯誤總數,平均得分在72分左右,高于系統給出的得分。課上教師針對學生作文中常犯的一些錯誤進行總結講解,如缺少主語、流水句等;并將高分作文單獨列出,分析其結構上或者內容上的優勢,鼓勵學生學習模仿。
句法方面,教師可以根據系統顯示的錯誤重新判定,大量節省批改時間。對于一些寫得比較好的句子,教師可以選擇系統上的“點贊”功能,讓本班同學學習,并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自信心。教師可以根據分類功能將作文中的語法錯誤進行歸類,方便學生理解及改正相關類型的錯誤。但該功能存在分類不當的問題,例如,詞性錯誤歸為搭配不當。其次,有些錯誤不能被發現,這些都會加重教師批改作業負擔。
內容方面,教師可以整體把握作文結構,逐句或者在評語中指出一些邏輯上、結構上的建議。同時可以幫助學生拓展一些與話題相關的表達,豐富作文的內容,提供一些比較符合學生實際寫作的內容反饋。此外,教師可以選擇幾篇得分高的文章作范文分析講解,使學生獲得一定的修改啟示。
3.2.3 半結構化訪談結果分析
學生使用該系統修改作文及教師利用該系統給出反饋以后,隨機抽取7名完成作文寫作并按照兩種反饋方式進行修改的同學,完成作文相關問題的訪談,訪談內容導入Nvivo12 Plus系統進行分析,由分析結果可知,兩種反饋方式有一定的差異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方面,學生認為,評價系統反饋這一技術手段有許多可取之處,比如及時性,以及對單詞和語法的批閱,還可以檢驗抄襲,保持寫作原創性;雖然可以全面檢驗單詞和語法的錯誤,但該系統反饋無法對作文結構和內容進行準確評價,且所給評語比較單一機械化,不能滿足學生真實寫作需求。另一方面,學生認為,教師反饋能夠從整體上對作文的結構和內容進行評閱,給出一些更符合學生寫作水平的建議,還能拓展一些其他的知識點,讓學生更有收獲。此外,教師點贊一些寫得較好的句子,讓學生感到非常自信,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自我效能感。教師在課上總結錯誤,對學生以后寫作有很大幫助。然而,相比于評價系統能在學生提交作文后立刻給予反饋,教師反饋基本需要兩到三天,因此存在評價不及時的問題,由于學生人數較多,教師反饋給學生的語法或單詞錯誤不全面,少于評閱系統反饋的錯誤種類。除此之外,學生都贊同兩者反饋方式應結合起來,利用兩種反饋方式的優點,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通過以上結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第一,iWrite 2.0評價系統反饋對寫作起到積極的作用,尤其是在語法修改方面。因為該系統為有效的語言修訂(詞匯和語法)以及智能錯誤分類功能提供了詳細的評論和可行的建議。另外,該系統的及時性和反復修改的功能可以讓學生進行課下自主練習。第二,教師反饋也具有很多優勢,教師反饋指出了系統無法詳細說明的內容和結構問題。教師能夠找出作文中的優缺點,然后提出更個性化的有效修改建議,拓展一些相應表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更有動力根據老師的反饋修改作文的結構和內容。第三,兩種反饋方式相結合可以更好地批改學生作文。評閱系統反饋的一些評語機械化,不評價作文內容和結構等缺點可以通過教師反饋來改進,而教師反饋中耗時較長,批改錯誤種類少的問題也可以通過系統反饋解決。
教師在以后的寫作批改過程中,首先,可以利用評閱系統收集本班學生作文,全面地找出作文中的單詞和語法錯誤并分類,可以減少教師批改負擔,且讓學生認識到一些錯誤較多的語法點;其次,再由教師進行批改,對作文整體內容和結構按照學生水平給出切實的建議,在這一過程中要注意多用積極的評語,多稱贊一些好詞好句,避免打擊學生寫作自信心。最后,針對一些學生認為不夠明確的錯誤,教師可以在寫作課上講解或課下與學生互動交流,切實保證學生理解犯錯原因并提高寫作水平。因此,該系統作為一個非常有用的教學工具,為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價值,但工具始終是工具,不能真正按照學生需求給予反饋,教師要充分發揮指導作用,將系統反饋、教師反饋和師生互動結合起來,真正為學生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