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亞芳
(江蘇省江陰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江陰 214400)
中職數學是一門必修課程,其理論性和實踐性均較強,教師不但要重視對學生理論知識的傳授,而且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其對于培養和鍛煉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和數學綜合素質的提升都會有所幫助。在實際中職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教育理念能夠使得數學教學更具系統性和完整性,更能突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突出對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等方面的全面發展。本文就中職數學教學‘教學做合一’的理論意義及有效路徑進行探究。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但要提升對學生知識傳授的重視度,而且還應該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可以學會掌握如何有效學習的方法的同時,學會知識的吸取。目前,大部分中職生都可以通過教師的有效引導很好地掌握教師所傳授的理論知識,可是在獨立學習時,他們通常的學習效率卻并不高,自助學習能力和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往往也較差。這使得現今職業教育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所以應該加強教育革新,逐步優化和創新學習方式,使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狀況來確定符合自己的一種學習方式,這是職業學校需要完成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
現今部分職業學校依舊是把教師作為教學的主體,忽略了學生教學的主體地位,使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無法有效調動起來。因此,職業學校有必要積極運用“教學做合一”的教學理論,將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有效體現出來,并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以學生的興趣、愛好、性別、年齡等為基礎來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案,確保能將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效體現出來,使學生的創造性、積極性得以有效提升,提高數學教學的整體教學效果,完成相應的教學目標。
現今部分職業學校在進行數學教學過程中仍然是以理論知識為主,但卻缺乏對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進而使得學生無法實現學以致用的目的,出現了學與做的脫節問題。一方面是由于學生學習能力等自身存在的問題,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師缺乏對教學實踐能力的培養。而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教學做合一”理論,不僅明確了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兩者間的關系,還教導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方法和教育方案,真正實現了“教”與“學”間的統一。通過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制訂更具針對性的教學方案,使學生能夠把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和生活實踐進行緊密的結合,真正實現“學”與“做”的有效融合。通過理論知識來指導學生完成生活實踐,促使學生能在生活實踐中有效應用和掌握所學的理論知識,從根源上解決“教”與“學”“學”與“做”間的關系。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遵循人才培育方案,將學生培養成既會思考又能動手實踐的復合型人才。
針對中職學校的學生而言,大多數中職生的文化基礎水平相對較低,基礎知識框架相對較為薄弱,由于他們在義務教育階段對基礎文化課程的學習不夠認真,因此,大多數中職生的學習興趣并不高,甚至有部分學生對基礎課程的學習產生厭惡心理,所以他們希望在中職院校能夠學習一技之長,以便能夠更好地應對未來的工作崗位。但是,伴隨著現階段素質教育的推廣普及,新課改背景下義務教育和中職教育都要求學生應該掌握基礎知識內容,以促使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健康發展。因此,中職學校也應該提升對文化課程的重視度。
其次,結合現今大多數中職院校教學現狀不難看出,學校、教師及學生對基礎文化課的重視度都不高,文化課安排的課時也相對較少。特別是針對教學內容較為繁雜、枯燥的數學科目而言,大部分學生都存在一定的抗拒心理,所以,使得中職院校數學教學任務的有序開展存在一定的難度,學生學習配合度較差,進而導致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常言道“學好數理化,走遍全天下。”由此可見,學好數學知識對學生以后的長遠發展能夠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應該提升中職生對于數學學習的重視度,使其能夠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數學教師也應該轉變教學理念,積極革新教學模式,提升教學的趣味性,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進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數學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得以有效提升。
現實生活中的許多生活現象都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陶行知先生也曾講述過“生活即教育,學校即社會,教學做合一”。生活教育源于生活,生活也是教育的根本,所以,在中職數學教學中應積極運用“教學做合一”理念,教師可以把所學的數學知識與同學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現象緊密結合在一起,使數學教學更具生活化,這也是有效運用“教學做合一”理念的根本所在。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把生活現象引入課堂教學中,盡量使數學知識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幫助學生打消對數學知識所產生的畏懼心理,使學生更有效地理解數學知識點,加深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印象。
例如,在學習“函數”這節教學內容時,數學教師可以以本地區的CPI和GDP數據為例,在幫助同學們建立函數公式的過程中,使同學們能夠進一步感受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情況,了解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價值。這種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不但可以讓同學們感受到數學知識的趣味性,提升教學效果,而且還能夠幫助同學們感受到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意義。
針對大部分中職學生而言,由于他們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及成長環境有所不同,所以對數學的看法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大部分中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不高,一方面是因為他們感覺數學知識生硬無趣,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們感覺部分數學知識較為抽象,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所以,為促使中職生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得以有效提升,提升中職數學學習的趣味性,中職數學教師需要合理構建教學情景,提升數學課堂學習的氛圍,其是開展“教學做合一”的先決條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中職數學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通過巧妙構思、精心安排來構建更具趣味性的教學情境,使中職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更高,吸引學習的注意力,其對于培養中職生數感和數學思維很有幫助。
例如,在學習“橢圓的標準方程和性質”這節數學內容時,數學教師應該強調“做”的重要性,為提升課堂趣味性,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創建教學情境進行教學,其不但能體現出教師在“教”與“做”的融合,而且還能體現出學生“做”與“學”相結合的教學理念。數學教師可以在講解橢圓的定義時,讓同學們一起構建一個繪制橢圓的教學情境。具體安排如下:安排三位同學為一組,配發一把直尺,一根白線,一把剪刀,一支鉛筆,兩個圖釘,一張A4白紙,一張繪圖板。先讓每組同學將白線剪成26 cm長,接著由兩名同學在白紙上量23 cm距離取兩端點用圖釘將白線兩端固定在繪圖板上,剩余一名同學用鉛筆將白線繃緊并在白紙上移動繪畫,一圈下來繪制出的軌跡就是一個標準的橢圓形。通過這種類似小游戲的教學實踐活動,不但可以提升同學們的動手操作能力,使同學們能夠更加直觀形象地對橢圓的圖形有更深刻的感官認識,而且使同學們在清晰橢圓形繪制原理后,對于橢圓的標準方程的推導過程和原理能理解得更加透徹。大部分中職學生在學習較為抽象的數學知識時的積極主動性不太高,對于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缺乏自主性,但是很多數學公式、結論和定理等都需要同學們通過實際練習不斷地進行歸納總結,但是中職學生卻欠缺動手做的良好的學習習慣。隨著新知識的不斷累積,使得同學們極易把沒有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慢慢遺忘掉,因此,就應該更注重強調“做”的必要性。
在運用“教學做合一”的教學理論進行中職數學教學時,其對培養中職學生數學思維能力以及有效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都很有幫助,其能確保數學教學效率的進一步提升。采取小組合作討論是構建“教學做合一”的重要教學手段之一,首先,中職數學教師應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遵循優等生和后進生均衡互補分配的原則合理劃分小組。其不但可以使后進生在優等生的帶動下進行更加積極的學習,而且還能有效降低優等生和后進生間的成績差。其次,數學教師還應明確教學任務,使同學們可以圍繞著相應的教學任務積極展開課堂交流與討論,使同學們在知識討論時,更有效地掌握所學的數學知識點以及知識的運用能力。另外,通過小組合作對教學任務進行積極討論,讓同學們各抒己見,發揮每位小組成員的主觀能動性,使同學們都能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任務的各個環節中,其不但可以培養同學們分析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而且還能夠激發出中職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精神,營造一個良好的數學學習氛圍。
例如,在學習“雙曲線的標準方程和性質”這節教學內容時,為使同學們更有效地理解雙曲線的定義,首先,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同學們演示,生活中有關雙曲線的圖形建筑等,如呈現雙曲線形巴西利亞大教堂、雙曲線型自然通風冷卻塔、湖南歐陽海灌區的大壩世界上的第一座雙曲線攔河拱壩等,讓同學們能夠對雙曲線圖形有一個簡單的了解。其次,再通過多媒體設備利用動畫演示,利用一個平面由豎直方向從上至下來截取圓錐體,進而得出兩條雙曲線,使同學們了解到本節課的主要研究對象就是雙曲線。然后再讓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總結回顧有關橢圓的定義、橢圓的繪制,探究分析橢圓的標準方程是怎樣推導出來的,通過類比的方式,深化對雙曲線的認識,引導同學們通過所學的有關橢圓的知識一同探討出雙曲線的標準方程和性質。在此過程中,數學教師應該充當引導者、組織者的角色,并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通過類比橢圓標準方程的解題思路,通過小組討論,教師提問引導同學們解決問題。其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提升同學們的團隊協作意識,而且還能夠把之前所學的知識進行有效的應用與鞏固,使同學們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鍛煉和提升自己的自主認知能力。
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和形成是一個長期累積的過程,同時由于中職學生的數學基礎相對較差,數學學習的興趣也相對偏低,進而使得數學學習的整體效果相對較差,為有效提升教學效果,應該積極應用“教學做合一”的教學理念進行中職數學的教學。可以通過創建情境教學,提升數學教學的趣味性,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來增進同學們的合作意識和自主探究能力,將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鼓勵和引導同學們多多動手操作,培養同學們思維能力和探索思維等。這不但可以有效體現出中職生在數學學習時的主體地位,而且對于中職生的整體數學素養的發展能夠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