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梅 李校軍
(阿克蘇地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新疆 阿克蘇 843000)
計算機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性、理論性、專業性特別強的學科,通過該課程的有效教學,可以進一步強化學生對于計算機新技術的理解和認知,進而有效增強學生的計算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以此確保學生更有效地適應網絡環境要求和崗位需要,為其專業技能和業務水平的有效提升提供必要的保障。但是在中職計算機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方面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或者不足,在這樣的情況下,需要切實探究問題根源,解決相關問題,本文希望通過對問題根源和對策的探究來解決相關問題,同時對教學結構進行不斷的優化和完善,整合教學資源,確保理論和實際充分融合,突破傳統教材的弊端和局限性,使教學內容進一步豐富和完善,落實新課程理念,確立以學生為本的課堂教學理念,希望通過本文的有效指引體現出應有的課堂教學效果。
在網絡背景下,在中職的課程體系中計算機信息技術課程顯得越來越重要,教師和學生對該課程也越來越關注,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針對計算機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要不斷進行改進和完善,使其呈現出更為顯著的教學效果。但是通過具體的調研可以看到,在實際的課堂教學環節,該課程的教學工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或者不足,其現狀不盡如人意,具體來說,相關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看到,針對計算機網絡技術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往往更加關注理論知識的灌輸和強化,在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輕視實踐技能、重視學歷理論等相關方面的問題,這樣的情況導致學生往往在實踐的過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缺乏足夠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對于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相關內容不能在實踐的過程中切實落實,因此導致學生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往往無法體現出自身的計算機綜合素養和實踐效能,這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升和動手能力的強化都會造成嚴重限制。由此導致學生在網絡背景下往往不能體現出自身的計算機素養優勢,對其就業和崗位實踐也會造成嚴重影響。
在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教學過程中涉及多方面教學資源和相關內容,但是在具體的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課堂教學過程中,并沒有針對教學資源進行有效整合,沒有通過網絡物聯網平臺優勢對教學的相關內容進行拓展和延伸,相關內容不夠豐富,由此導致學生缺乏足夠的學習興趣和認知欲望,在這種情況下往往缺乏足夠的實踐性和創新性,進而不能培養高質量的全面發展的網絡技術人才,相關中職學生也無法適應各個行業的崗位要求。除此之外,在師資力量方面比較欠缺,教師往往只是針對理論知識進行掌握和講解,缺乏足夠的實踐經驗和實操能力,因此導致學生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無法得到實踐方面的師資推動和引導,對于相對應的軟件硬件系統不能在實踐的過程中有效操作,因此限制了學生網絡背景下的計算機信息技術學習效果和實踐效能。
在中職計算機技術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從根本上做好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工作,是其中十分關鍵的內容,也是重要環節。但是在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課堂教學工作中,在教學評價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在實際的評價過程中往往只是通過理論考試的形式,對于學生的計算機網絡教學內容進行相對應的總結和考核,由此導致學生的計算機網絡技術掌握程度不能得到精準有效的評估和判斷,在片面單一的考核形式之下無法真正意義上做到查漏補缺,學生也不能充分明確自身存在的問題,教師無法進行進一步有效的改進和完善,這對于學生計算機網絡技術綜合素養的提升和應用能力的增強都會造成嚴重影響。教師也無法確保自身掌握學生的真實水平,不能通過實踐考核的模式反映出學生的掌握程度,在日常作業、實踐操作等相關方面往往采用的是同樣的考核標準,沒有充分做到與時俱進,從而影響到教學評價的根本價值,這對學生在學習計算機網絡知識和應用技術等行為方面會造成很大影響,損害其積極性和學習的實效性。
要想確保中職計算機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教學效率得到顯著提升,需要充分認識到計算機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項理論性、實踐性和專業性特別強的教學內容,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確保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得到更有效的融合,實現深層次的銜接和結合,這樣才能更充分體現出應有的教學效果。在這樣的情況下,需要進一步優化和完善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更充分體現出理論和實踐的融合效果。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做好全面深入的調研和分析,進一步體現出應有的教學效能和價值,要充分結合專業課程結構體系,在教學性質、關系等相關方面進行不斷的整合和完善,有更加系統完善的教學模塊,并且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進行整合和合并,以此在教學的推進過程中可以使學生更有效的融入,為學生實踐能力的增強和理論知識的夯實提供必要的保障。在學習領域、學習情境和實踐領域等方面要進一步深化,讓學生對于學科的內在規律進行更充分的了解和認知,并且在不斷的實踐演練和教師的引導之下,使學生掌握相對應的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能力,以此充分適應網絡背景下的崗位要求和素質需要。
在中職院校的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課程教學過程中,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或者自編優秀教材,使相關教材內容得到及時有效的更新,更有效地適應網絡環境的要求,跟上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的腳步。要進一步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特點,考慮與本校教學情況相適應的教材內容,可以通過自行編制教材的方式,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對于現有教材進行不斷的彌補和完善,使學生更充分的掌握相對應的計算機知識和技能,以此更充分的滿足時代發展要求。同時,在教學思想課堂內容方面要進行有效整合,對教學計劃進行積極有效的調整,可以通過分塊講授課程內容的方式,對于細節方面和關鍵章節進行全面細致的講解,這樣可以使中職學生在知識學習和就業的相關內容方面進行緊密的聯系,把握學科的發展規律和具體的應用途徑,進而呈現出教學工作的時效性和針對性。
除此之外,進一步強化師資隊伍建設,要確保相關信息技術教師具備應有的崗位勝任能力和實踐技能,有足夠的實踐經驗,這樣才能為學生計算機網絡技術實踐能力的增強提供必要的師資保障。要確保教師針對自身的教學手段、教學方法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完善,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效開展項目式教學模式,有效通過實地的項目開展教學工作融入課堂教學的具體環節之中,并且制訂出更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這樣才能更充分地推進相關教學內容,使學生更積極有效地融入項目教學過程中來,進而在項目實踐操作過程中使理論和具體操作充分融合。
在網絡背景下,針對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課堂教學工作而言,充分做好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是其中的關鍵所在,也是核心內容。在具體的教學評價過程中,要從根本上有效評價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實踐能力以及理論素養等,這樣才能使學生充分掌握相對應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在這樣的情況下,需要進一步有效優化和完善相對應的評價模式,要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手段,以此更充分體現出應有的評價效果,如果只是通過期末考試來進行相對應的評估和判斷,這樣的結果一定是不準確的,更是片面的,缺乏足夠的時效性、針對性和可行性。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針對計算機網絡技術進行評估判斷的過程中要采用多種考試方式,例如,既要通過筆試模式,也要通過上級操作的方法,對于這兩種考試方式要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配,對于不同的比例和分值要有效應對,以此更充分地體現出應有的評價效果。針對學生在筆試評價過程中,分值占40%、上機占60%,進一步強化理論和實踐的綜合考察效果,通過上機操作的模式對于學生個人能力的掌握程度和實踐效果,進行客觀公正的檢測和評價。針對計算機動手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來說,也可以有效檢測理論知識的相關內容,通過更全面細致的評估和判斷,建立健全更為系統完善的考試制度,這樣才能精準的評估學生的計算機掌握水平。與此同時,也要進一步有效評估和判斷學生在實習和實踐過程中對于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程度,對于具體的實踐應用效果和發展成效進行科學合理的評估和考核,對學生能力進行整體上的掌握,這樣才能體現出評價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同時,在評估和評價的過程中也可以有效采取學生和學生之間進行互評以及師生之間互評等相關形式,讓學生通過自評分析和自我總結、自我反思的形式,體現出學生思維能力和反思能力的強化。要進一步明確學生的自主權,使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自主探究能力得到相對應的培養和調動,這樣可以更充分地體現出計算機網絡技術,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和改革,在評估判斷方法不斷改進完善的背景之下體現出良好的評估效果和教學成效。
通過上面的剖析可以充分看出,在網絡背景下中職教學教育過程中越來越關注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教學內容,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往往存在一定的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需要進一步把握問題的根源和主要原因,然后探究相關解決對策,在問題導向意識的作用之下使相關解決對策和教學策略能夠在實踐的過程中有效落實。教師要更充分的掌握相對應的先進信息化技術和實踐操作能力,進一步結合專業人才的培養要求和教學目標而優化和完善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改進教育方法,創新評價方式,在更為系統完善的評價體系的作用之下,更充分地體現出良好的教學效果,進而培養更高質量的計算機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