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浩
江蘇省徐州市第三十三中學 221000
“二次函數的圖像與性質”是初中數學的重難點內容,是繼一次函數的圖像與性質的探究后又一典型函數的探究.通過探索二次函數的圖像與性質,有助于學生深刻理解二次函數,是后續解決問題的知識基礎.下面結合教材梳理主線,開展教學探討.
學生在前面已經深入學習了一次函數的相關內容,掌握了一次函數的圖像與性質,雖然二次函數與一次函數的性質有著顯著的不同,但整體上的研究思路、內容和方法是相一致的.可以引導學生回顧一次函數的知識內容,用以探索二次函數的圖像與性質,梳理教學主線.
一次函數的探究是圍繞三大內容開展的:一是解析式的形式,二是研究過程,三是研究內容.對于二次函數圖像與性質的探究,同樣需要把握上述三大內容,即引導學生從概念出發,關注二次函數的解析式;探索二次函數圖像與性質的研究方法;探討二次函數圖像與性質要研究的具體內容.
在概念探究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全局與局部的關系出發來思考問題,把握二次函數的概念,關注二次函數的解析式.即從函數的概念出發,引導學生辨析二次函數的概念,并引出二次函數解析式的兩種基本形式:一般式y=ax2+bx+c(a≠0),頂點式y=a(x-h)2+k(a≠0).開展兩式的變式互化訓練,能為后續的圖像與性質的探究做鋪墊.
在二次函數圖像與性質的研究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類比一次函數,構建二次函數圖像與性質的研究方案,為后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供途徑.整體上要采用知識探究的方式,生成“定義探究→圖像性質→性質應用” 系統的研究主線,引導學生體驗探究活動,積累探究經驗.而在性質的探究過程中要合理滲透思想方法,由易到難逐層剖析.
對于二次函數的研究內容,同樣類比一次函數,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一是圖像的特征,二是函數的性質,三是具體的研究步驟,四是研究方法.其中,圖像的特征研究中關注函數曲線的形狀、位置和關鍵點;性質研究中關注因變量y隨自變量x的變化規律;而研究步驟需要引導學生掌握“作圖→觀察”的研究思路;同時在研究過程中要合理采用分類討論、數形結合、對比分析等思想方法.
描點畫圖法是繪制二次函數圖像的重要方法,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該方法的具體步驟,掌握性質分析的方法.描點畫圖法的教學指導可分為四個環節:列表、描點、連線、特征分析.具體教學以簡單的、具有代表性的二次函數y=x2為例,具體探究過程如下.
教學中,教師先引導學生觀察二次函數y=x2的特征,猜想該函數的圖像形狀,在此基礎上按照描點畫圖法的流程進行探究.
(1)列表:引導學生圍繞x=0正負對稱取值,并計算對應的y值完成列表.列表完成后,不必急于描點,而是引導學生觀察表格中的數對是否具有對稱性.
(2)描點:在該環節引導學生構建平面直角坐標系,在坐標系中根據表格中的數對描點.同時引導學生重溫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構建方式,理解坐標系的原點、坐標軸、正方向和象限等概念.
(3)連線:連線時引導學生思考用何種線來連接(是直線,還是平滑的曲線),并解釋具體的原因.教學中讓學生對比一次函數思考二次函數的連線方式——利用光滑的曲線連點,如圖1所示.

圖1
(4)分析:分析環節是對二次函數性質的直觀歸納.教學中讓學生思考系數a的符號,基于符號開展性質分析,即按照如下順序逐層分析:系數a的符號→開口方向→圖像對稱軸→圖像最低點→圖像兩側的變化趨勢.然后引導學生系統地完成二次函數y=x2的圖像特征及性質的概括.
同樣以函數y=x2的圖像為例,引導學生提取圖像的最低點的坐標——(0,0),以圖像的對稱軸為界,將曲線分割為兩部分,分別分析圖像的單調性:
在對稱軸的左側(x<0時):y隨著x的增大而減小;在對稱軸的右側(x>0時):y隨著x的增大而增大.
二次函數的性質探究則應立足二次函數解析式與圖像,構建圖像與解析式的聯系.教學中以特殊的二次函數為例,采用繪圖、分析的方式,引導學生直觀分析,深刻理解二次函數的單調性.探究分析環節要注重思維的邏輯性,由“式”到“形”,再由“形”總結規律.
對于二次函數圖像與性質的全方位歸納,建議采用數形對比、特殊到一般的方式,即利用具體函數的直觀圖像進行對比分析,歸納總結一般函數的圖像性質.教學中建議結合二次函數的頂點式y=a(x-h)2+k(a≠0),探索二項式系數a的符號和大小以及k對二次函數圖像的影響.因此探究教學可以分三步進行:第一步,以特殊函數為例,列表描點作圖像;第二步,觀察圖像,猜想規律;第三步,總結概括,生成函數圖像與性質.
教學中同樣以較為簡單的特殊的二次函數為例,利用畫圖描點法繪制圖像.如分別繪制y=x2和y=-x2的圖像,如圖2①和圖2②所示.

圖2
以上述實例引導學生觀察兩個二次函數圖像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并結合二次函數圖像分析二次項系數a的符號對其的影響,引導學生構建“a的符號”與“拋物線開口”之間的聯系.
顯然,二項式系數a的大小對二次函數圖像也具有一定的影響,教學中可以針對a的大小來作圖探究.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繪制不同二次函數的圖像,如圖3所示,引導學生分別探究y=,以及y=-2x2,y=-x2,y=x2的圖像的開口大小,讓學生從a的視角作出相應的猜想.

圖3
在頂點式中的k的影響探究中,給出二次函數的頂點表達式y=a(x-h)2+k(a≠0),引導學生明晰(h,k)為拋物線的頂點坐標.先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繪制y=2x2+1和y=2x2-1的圖像,如圖4所示;然后引導學生從下述方向進行探究:一是解析式的異同點,二是圖像的異同點.即關注頂點式中的k值的不同,明晰k值與頂點坐標之間的聯系——k值將影響拋物線的頂點坐標,決定二次函數圖像的位置.

圖4
二次函數的圖像與性質屬于初中數學的重難點內容,知識的規律性極強,探究教學中要注意知識的應用,即設計合理的變式問題,引導學生探究思考,幫助學生內化吸收,鍛煉學生的思維.問題設計建議從以下兩方面入手:一是基本規律調用分析,二是綜合性問題探究分析.前者注重基礎知識的規律,后者則應引導學生掌握問題的分析方法.
問題設計1:已知二次函數y=mx2經過點A(-2,-8).
(1)求該二次函數的解析式,并判斷該函數是否存在最大值或最小值;
(2)分析點M(2,-8)是否位于此拋物線上?
(3)試求該拋物線上縱坐標為-4的點的坐標.
教學立足三個小問,分三個環節進行引導:
環節1:引導學生重溫待定系數法,結合點的坐標計算二次函數的解析式.
環節2:重溫二次函數的性質規律,即a>0時,函數有最小值;a<0時,函數有最大值,且函數的最值實則就是拋物線頂點的縱坐標.
環節3:構建點的坐標與二次函數解析式的聯系,即二次函數圖像上的點滿足其解析式.
問題設計2:現有函數y=kx2和函數y=kx+k,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兩圖像的大致位置關系是下圖中的( )

該問題設計有一定的拓展性,旨在考查學生對函數位置關系的理解,教學中需要引導學生按照如下思路進行分析:①思考k對一次函數的位置的影響;②思考k的符號對兩函數單調性的影響;③思考兩函數相對的位置關系.
總之,“二次函數的圖像與性質”教學是一個動態分析、圖像觀察、結論歸納總結的探究過程,對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合理設計環節,采用科學的探究方法,引導學生直觀分析、分類討論、嚴謹論證,完成知識生成.過程教學還要注重將數學思想融入性質探究中,促進學生知識與能力的雙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