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鑫洋
(天津商業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天津 300134)
大數據是新經濟時代的代表性詞匯,也是我國信息技術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重要產物。大數據技術的廣泛應用,給教育行業帶來了更多的發展優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高校需要積極運用大數據對傳統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創新優化。
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呈現出綜合性、系統性的基本特點,教材涉及內容相對較多,在傳統的教學模式和知識講解過程中,往往會受到諸多外界因素和內部因素的干擾及影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吸收和接納的知識有一定限度。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思維拓寬能力在根本上得到了提升,促使更多豐富化、多樣化的理論知識可以在課堂中詳細講解。這種教學模式的創新應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時間消耗,教師也可以將全部的精力和時間集中于知識講解環節當中,學生也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可以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從整體視角來看,思想政治教學的內容乏味、枯燥,且具有抽象化的基本特點,學生往往無法深層次掌握部分理論知識的基本內涵。在社會不斷發展的進程中,政府部門明確指出教師需要積極運用大數據信息資源,并向學生闡明歷史發展期間的關鍵任務和政策方針,通過形象、具體的教學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學的趣味性和科學性,并將此段時間的知識重點、難點加以豐富和拓展。教師進行課堂講解時,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成長發展規律和性格特征,針對抽象化的理論知識為學生提供更全面、更形象的教學思路,進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和能動性。
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主要給人們的視覺和聽覺帶來更多的刺激感,進而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學習效率的提升。比如,在講解“四個全面”等相關理論知識時,傳統教學模式更側重于篩選網絡案例并結合貼圖等方式詮釋知識內容,促使學生可以掌握更全面、更具體的思想政治知識。另外,教師可以充分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將刻板的知識點轉化為視頻或動畫等形式呈現在學生的眼前,提高理論知識的動態性和科技性,并在綜合以往教學經驗和模式的基礎上促使學生的視覺感官和聽覺感官受到刺激,進一步加強學生對知識內容的記憶,切實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效率和質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積極引用信息與內容的相關載體開展教育教學工作,以此來滿足高素質教育工作的基本需求。思想政治教育載體是教師與學生彼此間的溝通橋梁,也是保障教育工作穩定發展的核心內容。傳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載體主要體現為理論性的教學課堂,然而在大數據發展時代下,學生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并更傾向于數據的分析等內容,所以需要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據庫作為新時代的載體工具,進而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使教育人員可以在短時間內充分了解學生的思想觀念、日常行為習慣和學習態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當中全面發揮出大數據技術的價值和效用。創建數據平臺需要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數據庫為重要根基,不斷擺脫校內資源和技術運用方面的束縛,實現校內與校外優質資源的一體化運用。在社會發展進程中產生了豐富多樣的技術資源,大數據技術也在此情況下逐漸趨向于成熟、完善,但是高校在運用社會資源等方面仍然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和問題。高校構建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數據庫,需要重點強化學校與社會之間的互動溝通,針對校內與校外的數據資源及現代化技術加以整合處理,并對高校內部的部門資源及科目資源展開全面的梳理歸納。另外,學校需要根據各部門收集到的數據資源構建資源管理中心,保障校內與校外資源的共享性及互通性,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員可以在第一時間搜索并應用有價值的信息。
在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員不但要熟練掌握基礎教學知識,還要具備數據處理技術,通過探尋創新型教學手段和模式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切實提高教育綜合素養和職業道德。所以,高校需要及時構建高素質、高水平的專業化師資團隊,利用科學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大數據技術應用能力,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獲得良性發展。首先,高校需要針對不同等級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員展開綜合性、系統性的培訓指導,強化大數據技術在教育教學當中的應用基礎。高校應重點提升師資團隊的數據分析和數據應用能力,在規定時間內舉辦信息技術培訓活動,加強教師對大數據技術的正確認知和感悟。其次,高校需要為思想政治教育人員創建完善有效的溝通平臺,定期開展學術、理論及技術研討活動,也可以與當地的教育部門和專業機構合作,共同創建綜合性的學術論壇,邀請外界權威專業的技術專家深入校園內部為教師進行教育指導,保障學術論壇和研討活動的前瞻性及科學性,通過不同高校彼此間大數據技術的互通共享,推動大數據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最后,高校還可以與國外的大數據研究機構達成合作協議,實現真正的“走出去、請進來”,為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據化、現代化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當中,教學模式過于統一化,課堂中的師生互動頻率相對較低,而且教師并沒有與學生積極開展思想方面的交流溝通,出現此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教師能力有待提升及無法全面兼顧每位學生等。為了在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高校需要結合時間發展情況和自身經濟條件積極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切實縮短教師與學生彼此的距離,強化師生之間的思想交流、情感溝通,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現出針對性、科學性的基本特點。在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平臺時,高校需要全面匯集并歸納與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關聯性的數據信息,提高教育平臺搭建的真實性和實用性。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搭建不但可以強化師生間的互動溝通,還可以促使教師借助教育平臺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大數據意識及合理操控大數據。在日常的溝通互動環節當中,教師也可以借此機會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現如今,部分高校已經在校內發展過程中搭建了思想政治教育平臺,主要包括微信公眾號、校園網站、交流論壇等,搭建這些教育平臺可以提升學生與教師的綜合素質及能力,在實踐應用期間發揮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各地區高校需要對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搭建工作給予足夠的關注和重視,積極營造和諧、美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圍。
傳統的教學理念往往受到諸多因素的限制,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更多的機遇及挑戰。為了充分滿足大數據時代的發展要求,高校需要緊緊握住良好機遇,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觀能動性,不斷提高大數據應用意識,提高對數字化信息建設的敏感程度,力爭跟上新時代的發展步伐,不斷拓展自身的思維模式,熟練掌握數據信息的挖掘及分析手段,切實提升自身大數據應用能力,并將正確、積極的大數據理念有效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當中,合理運用大數據技術對學生個人資料信息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和評估,并精準構建不同層次學生的“畫像”,全面掌握高校學生的個人認知習慣和思想觀念變化情況,有效總結學生的成長規律和精神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員可以結合“學生畫像”推行滿足學生個人發展需求并富有趣味化的教學方式及內容,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個性化、綜合化、系統化發展。相關人員需要及時摒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陳舊理念,積極引用高科技教學手段和信息化技術,不斷優化教學措施和教學體系,完善管理模式,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網絡教育渠道的多樣性,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大數據時代進行深度融合,切實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貢獻更多的力量。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學工作中的核心部分,為了切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效率和質量,相關人員和學校需要針對原有的教育模式加以轉變,促使教學課堂更加靈活多變、趣味生動。教師需要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期間,重點關注并引領學生正確運用大數據,引導學生學習互聯網平臺中富有正能量和價值作用的思想觀念。高校教師需要運用大數據技術對傳統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升級,積極打破傳統教學方式的壁壘,促使學生充分意識到大數據時代給思想政治教育學習帶來的便捷條件和優勢,進而激發出學生的個人積極性和主動性。利用大數據展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創新工作,不但拓展了學生的學習空間,還可以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學習的自由度,切實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穩定發展。
在大數據時代到來之際,各類創新技術有效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逐步邁向科學化發展道路。首先,高校教育人員可以在大數據技術的幫助下全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規律和特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規律是教育活動的核心因素,大數據技術主要通過對數據的收集、分析及處理,彰顯出社會環境中各類事物的關聯性,使人們通過數據信息便可以對社會環境有正確的認知。采用數據信息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規律展開深層次探析,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探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其他類型教育領域之間的差異性及關聯性,為摸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規律提供更多的技術支持和數據保障。其次,大數據時代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多樣化、多層次的探索方式。傳統探索方式更局限于經驗積累和感官體驗,最終的判斷結果缺少一定的精準性和完整性。大數據時代,在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數據技術的幫助下,可以針對海量數據信息展開精準化探析和研究,并在邏輯演繹的基礎上獲取相關的結論,在實際生活中對某些結論展開檢測和驗證,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員提供問題分析和解決的相關條件和參考依據,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更趨向于科學化、現代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涉及教學內容、基本目標、核心環節等要素,這些要素彼此間形成錯綜復雜的聯系。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會受到社會經濟、文化建設等外部因素的影響。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未來創新發展需要積極借助大數據的現代化技術,運用大數據技術不斷豐富課堂教學的模式及內容,更新升級管理方式,還要運用大數據技術的信息推廣功能及精準定位功能拓展教學的發展前景,引入并改造教學基礎設施,強化學生的學習體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會在不間斷的教學流程當中運用大數據技術對教學實踐活動和相關數據資源展開持續性跟蹤,為思想政治教育者獲取數據信息及創建思想政治教育機制等方面提供有力的保障,還可以針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良因素及問題加以優化和調整,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科學性。所以,大數據可以在根本上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建設和完善,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核心要素的協調一致,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逐漸朝向體系化方向發展。
高校合理運用大數據技術篩選樣本期間需要始終堅持科學觀念,開展數據分析期間要保障整體的精準性和嚴謹性,切實減少外界因素及內部因素對信息數據的影響,有效區分高校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朝向精準化方向穩步邁進。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在根本上突破了信息壁壘,提升了信息數據的流動性及自由性,科學、真實且完整的數據信息可以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續發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充分掌握學生的心理活動及多方面需求,并及時針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及實施手段展開優化及完善,提高學生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關注度和重視度,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及能動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合理運用大數據技術對學生展開深層次的分析和評估,不斷拓展并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模式。傳統高校思想教學模式呈現出資源匱乏、觀念陳舊的問題,然而在大數據時代下,教師的思想觀念發生一定的轉變,并重點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問題,采用個性化教育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及學習能力。通過收集、總結及挖掘數據資源的方式,教師可以熟練掌握學生的行為習慣、綜合能力及思想觀念,結合學生的發展特點開展多層次、多樣化教育,強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性及實用性。
綜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養學生高尚品德修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等方面有著不容小覷的價值和作用。在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更多的發展機遇及挑戰,高校需要及時優化并調整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模式、手段及技術,大力推動思想政治教育朝向體系化、科學化和精準化方向穩步邁進,以此來為新時代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品質優秀、素質高尚的創新型人才及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