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圖書館 沈麗君
主題黨日活動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種基層黨組織活動形式,具有鮮明的主題和突出的優勢。中共中央于2018年11月印發的《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以下簡稱《條例》),對于主題黨日作出了明確具體的要求。文中要求“黨支部每月相對固定1天開展主題黨日,組織黨員集中學習、過組織生活、進行民主議事和志愿服務等。主題黨日開展前,黨支部應當認真研究確定主題和內容;開展后,應當抓好議定事項的組織落實。”文中并沒有對于主題黨日活動的考核和評價標準作出規定,因此對于基層黨組織主題黨日活動有效性的研究亟待開展。
(一)黨員教育的創新載體。雖然近些年才對主題黨日活動提出明確要求,但是黨日活動作為黨的支部工作的重要形式,已經具有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紅軍時期。隨著近些年“兩學一做”教育活動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的推進,主題黨日活動煥發出了新的活力,成為主題教育的重要載體。不同于傳統的支部組織生活中的“三會一課”、專題黨課、組織生活會等規范性動作,主題黨日活動主題性更強,具有更豐富的內涵,更廣泛的活動形式,是黨建工作創新發展的新形式。
(二)黨員教育的制度保障。《條例》第五章對主題黨日的明確可以總結為兩點:主題性和制度性。通過活動主題的確定,對于黨員學習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供了保障。通過每月固定1天開展主題黨日等時間約束,使得黨員的學習教育具有更高的計劃性和延續性,從而在制度上保障了主題教育的長期有效開展。因此,主題黨日活動已經成為基層支部組織工作的重要組成,成為全面從嚴治黨背景下基層黨員學習教育的制度保障。
(三)支部工作的品牌特色。隨著主題黨日活動的推進,基層支部黨建工作具有更豐富的活動形式。以高校基層黨支部為例,不同黨支部的黨員構成、業務工作都是不一樣的,而傳統的組織生活由于形式單一,無法形成各支部特色。主題黨日活動的開展,各支部可以結合自身的工作特點制定主題和活動方案,在活動過程中積累經驗,形成特色工作,進而形成黨建品牌。在基層黨支部逐步形成“一支部,一特色,一品牌”。
《條例》頒布以來,主題黨日制度在全國基層黨支部全面推進,各級黨組織也開展了大量的嘗試和探索,有豐富的經驗成果。但是部分基層黨支部依然存在落實《條例》要求不到位、主題黨日工作開展作用不明顯的問題。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工作創新意識不足。在實際的基層黨建工作中,部分黨務工作者對于主題黨日工作要求認識存在不足,把每月固定日期的主題黨日活動要求簡單地理解為原有黨建工作的時間分解,并沒有意識到主題黨日在黨建工作中的創新載體作用。部分基層黨支部將傳統的黨建工作中“三會一課”、發展黨員、轉正審批、集中學習等支部工作規定事項指定日期開展,并沒有發揮出主題黨日活動的真正價值。
(二)形式主義嚴重。主題黨日活動應當是一項具有計劃性、系統性的黨員教育活動,必須科學策劃和部署。部分基層黨支部缺少系統的規劃。往往出現主題黨日日期臨近,臨時安排活動內容,臨時確定主題,最終導致黨日活動形式主義較為嚴重,不能達到真正的學習效果。另外,部分支部更關心黨日活動的后期宣傳工作,把宣傳工作做好作為主題黨日完成的標志,不關注學習教育的真正成效,這也是形式主義的一種表現。比如部分支部的主題黨日策劃為安排紅色景點參觀,但是僅參觀不互動,只了解不討論,導致活動變成變相旅游,無法起到真正學習的效果。
(三)脫離業務工作實際。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應當是相融合的,做不好黨建工作,業務工作走不遠,脫離了業務工作,黨建工作也沒有意義。主題黨日活動一旦脫離了工作實際,活動的意義將大打折扣。甚至出現主題黨日活動和業務工作爭搶時間和場地的問題,黨建和業務工作成為兩套獨立的體系,在組織層面會造成資源上的浪費,在黨員層面不能凝聚人心。普通黨員會認為黨日活動是黨組織新增的一些集體活動,甚至認為這些活動占用了自己的工作和休息時間,導致黨員產生排斥心理,參與的主動性不強,不僅影響黨員教育的質量,而且影響黨員隊伍的向心力。
主題黨日作為基層黨支部組織工作的創新載體,其學習教育的成效是活動的主要目標。根據前文分析的部分黨組織在主題黨日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應當堅持問題導向,通過黨建工作實踐,探索提升主題黨日活動有效性的路徑。本文結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圖書館(以下簡稱南信大圖書館)黨建工作創新實踐經驗,提出提升主題黨日活動有效性的措施。
(一)系統策劃方案。黨支部在年初作全年黨建工作策劃時,應當對每個月的主題黨日活動開展情況全面布局。通過提前開展部署,既可以系統化設計學習教育內容,也可以結合業務工作的全年策劃,將黨建工作融入各個月的特色業務工作中。以南信大圖書館黨支部為例,每年年初制定黨建工作年度實施方案,對于每個月的主題黨日提前做策劃方案。例如,每年5月份為南信大圖書館的“讀書節”指定時間,結合“讀書節”,每年5月份的主題黨日,黨支部都開展專題黨建讀書沙龍活動,組織黨員參與黨建讀書活動。與讀書節的工作協同開展,既有效開展了黨員的學習教育,也充實了讀書節工作的內涵。除了在月度工作方面需要提前開展策劃外,具體的活動也要提前策劃。雖然說主題黨日是指定某一天的黨員活動,但是當天只是活動的形式,而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根據南信大圖書館支部黨建工作實踐,將教育學理論引入黨建教育工作,通過合理的工作策劃,以獲得黨建教育更好的成果。例如以集中學習研討為主要形式的主題黨日活動,可以在活動的前幾天將學習材料提前下發下去,通過黨員的提前預習以及活動后的復習,以達到提高學習研討效果的目的。
(二)結合業務實際。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應當成為橋和路的關系,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只有真正將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相融合,才能真正推動事業的發展。將主題黨日活動和業務工作相融合,通過主題黨日活動促進業務的發展。這樣的活動才能獲得上級認可,黨員、群眾積極支持。作為高校圖書館,應當通過結合學校發展特點和“雙一流”建設目標,制定主題黨日活動,通過教育活動增強全體黨員的主人翁意識,進一步融入學校的建設發展。例如,南信大圖書館支部通過組織黨員志愿者服務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組織全體黨員在圖書館西閱覽室開展擦氣象云圖的活動。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作為以大氣科學為核心專業的高等院校,圖書館收藏了大量氣象云圖。這些圖紙雖然目前使用率并不高,嚴重落灰,但卻是學校甚至是我國氣象事業發展的寶貴資料和歷史見證。圖書館黨支部通過組織黨員擦云圖活動,不僅更好地保存了學校的特色資料,而且推動了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同時加強了黨員對于學校歷史和專業發展的認識,加強了黨員對于學校“雙一流”建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創新活動形式。主題黨日是針對新時代黨建工作要求的創新活動載體。通過活動的廣泛開展,在原來“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等傳統形式的基礎上,拓展了新的活動形式。只有通過創新的方法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才能真正體現主題黨日活動的價值。隨著時代的發展,新媒體和即時通信工具已經在人們的生活中獲得廣泛深入。用新媒體開展理論學習宣傳活動,成為很多基層黨組織的關注點。新媒體以互聯網為基礎,不受活動地點的限制,甚至于即使黨員分散在全國各地,依然能夠一起開展組織活動。以南信大圖書館支部實踐經驗為例,暑假期間圖書館黨支部開展了一次“學習強國”主題分享交流活動。該活動以“學習強國”手機APP為學習和交流的平臺。黨員們通過APP中的“視頻會議”功能開展在線活動,交流近期使用“學習強國”開展學習的心得體會。暑假期間雖然支部黨員在空間上并沒有聚集在一起,但是依然實現了定期開展主題教育活動。通過新媒體開展學習研討,增加了活動的整體趣味性,提高了黨員活動的積極性。通過本次活動的開展,調動了黨員通過新媒體學習的主動性,獲得的整體學習效果和長期效果遠高于預期。
主題黨日活動是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背景下高校基層黨組織黨建活動的積極探索,是開展學習教育的創新載體。各級黨組織應當充分認識其重要意義,將主題黨日活動作為當前黨建工作的學習教育創新平臺,策劃好、利用好這一創新平臺,有效提升主題黨日活動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