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王瑾
勞動教育在新時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具有重要意義,大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離不開高校勞動教育深入扎實地開展。高職院校專業社團是以學生興趣愛好為基礎成立的學生團體,立足于學生專業興趣的培養、專業技能的培訓和專業素養的培育,專業社團具有自發、自主和自治等特點。學生自發參加,學生自主活動,學生自我管理,這些特點對于勞動教育有很大的優勢。將高校勞動教育與高校專業社團建設結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學生加入社團的興趣優勢,在社團成長的項目優勢,以及離開社團的影響優勢,可以將勞動教育的理念、價值觀深植到學生育人過程中。
勞動教育,作為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勞動價值觀,養成勞動精神,并形成勞動習慣。為了調查S校電子商務社團的勞動育人成效,我們進行了問卷調研。調研數據顯示,在勞動知識方面,社團成員對專業認可度達到60%,非社團成員對專業的認可度僅有25%;在勞動技能方面,社團成員認知度達到65%,非社團成員為16%;在勞動精神培育方面,社團成員62%參與過志愿服務,非社團成員有3.33%參與志愿服務;在就創業意向方面,社團成員有85%有明確目標,非社團成員有33.67%的人員有明確目標。
數據對比顯示,專業社團的參與對于學生勞動知識的積累和鞏固起到了促進作用,激發了學生對專業的學習熱情和認可度;專業社團通過校企合作的項目訓練,提升了學生的勞動技能,促進學生明確了技能方向和職業崗位;專業社團通過服務社團的志愿活動培養了學生職業規劃的意識,并且激發學生從事農村電商,投身鄉村振興的志向;專業社團對于學生就業意向有明顯的影響,對學生進行創業方面的意向有一定引導作用。
(一)S校電子商務社團的勞動育人方式。1.課賽融通,夯實專業基礎。專業社團成立的初衷是激發學生對所學專業的熱情,成為專業教學的輔助力量,打造在校學習的“第二課堂”。S校電子商務社團以課賽融通的方式,為學生的勞動教育夯實專業基礎。課賽融通將技能競賽與課程教學融合貫通,專業社團成為課賽融通的良好平臺。電子商務專業社團發揮指導老師的專業作用,設置技能競賽月活動,通過“培訓+競賽”的方式,每月組織技能培訓項目,每月公布技能競技題目,以專業社團為媒介,在學生中形成“比學趕幫超”的氛圍,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勞動素養。2.校企合作,提升專業技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引導社會各界特別是行業企業積極支持職業教育,努力建設中國特色職業教育體系。校企合作是高職院校進行深化改革的重要手段。電子商務社團從成立之初就重視校企合作,堅持將企業實戰項目引進社團,從網店設計、產品包裝、美工設計到營銷推廣,都有所涉及,讓學生在實際的項目運營中,真正學到本領,社團與勁霸男裝、科沃斯、京東、偉倫等電商企業合作,助力企業“雙十一”促銷活動,校企合作也帶動了一批學生提前就業。3.社會培訓,培育工匠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考察山丹培黎學校時,作出了“發展職業教育前景廣闊、大有可為”的重要論斷。電子商務社團以專業建設為基礎,以農村電商培訓基地為平臺,積極投身服務社會培訓,服務鄉村振興的重要使命。社團成員先后前往甘肅天水、貴州銅仁開展農村電商培訓活動,同時參與本地組織的農村電商培訓班,為農民送去電商知識和技能。社會培訓深化了學生的專業認知,開拓了學生的思想格局,在專業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元素,讓學生從學好專業知識改變個人命運上升到服務社會發展的格局,讓工匠精神真正深入學生心中。
(二)S校電子商務社團的勞動育人特點。S校電子商務社團在社團運營的過程中,融入勞動育人的元素,形成了貫通性、實踐性和思政性三大特點并存的勞動育人特點。首先,以學校“三教改革”為契機,堅持以貫通性打破勞動育人的壁壘。勞動育人的初心是培養具備勞動素養的人才,將理論知識融入勞動服務的過程中,電子商務社團通過課程與大賽的貫通,促進勞動知識與專業技能的貫通,通過校企合作的機遇,促進勞動技能與企業崗位的貫通,通過服務社會的實踐,促進了勞動精神與愛國情懷的貫通,三方面的貫通形成了“勞動知識+勞動技能+勞動精神”三位一體的勞動育人貫通性特點。其次,電子商務社團勞動育人過程中強調實踐性,探索職業教育作為一種類型教育的特性。從課賽融通的大賽歷練,到校企合作的項目操作,再到服務社會的專業培訓,電子商務社團的勞動育人,強調勞動育人的實踐性,從勞動中領悟理論,從實踐中思考本領,從培訓中感悟格局,形成了“理論+實踐+格局”的勞動育人特點。最后,電子商務社團勞動育人將思政性融入勞動育人的過程中。教育是國之大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十四五”時期,要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電子商務社團在社團運營的過程中,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專業基礎服務地方鄉村振興,將個人夢想與國家大政方針緊密結合,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將課程思政性從理論變為實踐,將國家的大政方針從新聞走向田野。
高職院校專業社團在開展勞動育人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在勞動育人過程中也有需要優化的地方。首先,高職院校要加強對專業社團指導老師的資源扶持和政策支持,高職院校專業社團在勞動育人過程中能走多遠走多深是與指導老師的付出密切相關的,但S高職院校對指導老師政策和資源的扶持不足,導致社團發展面臨很大的挑戰。高職院校一方面可以提升專業老師指導社團在職稱評審中的加分比重,提升老師的積極性,同時實行多導師合作制,由專業負責人牽頭,將負責技能大賽、校企合作以及社會培訓的導師分別與專業社團的小組合作,形成多層次、多類型的社團活動項目。其次,高職院校要為專業社團提供資源扶持,包括固定活動場地、校企合作和社會服務資源,專業社團勞動育人與專業發展育人的初衷和歸宿都是一致的,但很多學校往往各做各的,造成了項目資源、人才資源和教師資源的分流和浪費,貫通好專業培養與社團育人的功能,可以事半功倍。最后,高職院校要以專業社團為平臺,健全社團的人才培養機制,將現代學徒制融入專業社團,塑造一批學生導師,從“老師講給學生聽”向“學生講給學生聽”過渡,以社團輻射專業,帶動更多學生的勞動教育。要積極構筑勞動教育“三位一體”的育人模式,家庭要發揮在勞動教育中的基礎作用,學校要發揮在勞動教育中的主導作用,社會要發揮在勞動教育中的支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