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昆明醫科大學 周璐 黃麗(通訊作者)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推動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落地生根,各高校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定相應方案,推進“三全育人”工作的開展。
昆明醫科大學是云南省屬重點建設院校,國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院校。建校80多年來,培養的10萬余名全日制和10萬余名非全日制高級醫藥衛生人才扎根邊疆,服務基層,為云南醫藥衛生事業、經濟社會發展、民族團結進步和邊疆繁榮穩定做出了卓越貢獻。學校于2019年獲批成為云南省第二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單位,成為云南省第二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4所高校之一。制定《昆明醫科大學“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建設工作實施方案》,調動全校教學部門、教輔部門、黨群行政管理等部門,深入推進省級“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示范校建設,著力打造具有“中國眼光、省內一流、醫學氣質、昆醫特色”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高校檔案工作是學校管理的基礎工作。由于檔案館為學校保管著豐富的檔案信息資源,真實記錄了學校的歷史面貌和發展變化,傳承了悠久的校園文化精神,檔案館本身便具有服務育人、文化育人基礎職能。昆明醫科大學檔案館立足本職工作,充分挖掘學校檔案價值,發揮檔案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文化育人的功能,為學校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添磚加瓦。
(一)開設校史選修課和相關講座,宣傳校史知識。高校檔案是學校一代代師生員工堅守學校傳統,踐行黨和國家辦學方針,遵守學校校規校訓的真實記錄,它承載了管理和育人過程中的理念和思想,是高校作為教育培養和文化傳承機構發展歷史的最原始、最真實體現。立足館藏資源,挖掘檔案價值,是檔案館發揮育人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來,昆醫大檔案館持續收集、梳理建校以來歷史檔案,通過開設校史選修課,普及校史知識,授課對象包括全校各年級學生,授課內容包括學校建校歷史、學科建設發展情況、附屬醫院發展歷史及知名校友等方面,為學生了解學校歷史提供了一條有效途徑;檔案館還與一些學院、部門合作,面向各專業學生開展校史知識專題講座。通過以上方法,加大校史在師生中的宣傳力度,激發起廣大在校學生堅定信念、刻苦學習、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志向。
(二)挖掘檔案資源,樹立仁醫良師榜樣。墨子有言:“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環境和教育對人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從檔案的角度出發,學校館藏的名人檔案具有真實性、教育性、知識性和文化性等特點。檔案館深入挖掘館藏名人檔案資源,展現昆醫人的榜樣力量。學校檔案館張曉嫻研究館員多次采訪李秉權教授遺孀和親屬,收集到許多珍貴資料,傾心撰寫出版《仁醫良師李秉權》一書,全面展現了李秉權教授大愛無疆、殫精竭慮奉獻醫學的一生。他們將一生奉獻給熱愛的醫學教育事業,在平凡的崗位上展示了不平凡的人生,為醫學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是為教育事業忘我奉獻的師德典范,為學校教職工和學生樹立了學習的榜樣。李秉權、胡素秋夫婦的感人事跡被《人民日報》、央視新聞頻道、中國新聞社、新華網、人民網、共青團中央、云南電視臺等媒體廣泛宣傳報道,在全國上下引起強烈反響。通過對李秉權、胡素秋夫婦生前有關檔案事跡的挖掘和宣傳進一步激發了師生愛校、愛國的熱情,汲取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增強對學校的文化自信,引導和激勵師生崇德向善,愛校榮校,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廣大師生和教醫護職工中生根、開花、結果。
(三)結合工作內容,開展勤工助學,強化管理育人實效。學校現存檔案20余萬件(卷),涵蓋黨群、行政、教學、科研、基建、出版、名人等十二大類。檔案館立足檔案工作本身具有科學性、服務型、文化性、政治性等特點,立足工作實際,結合學校勤工助學工作,為在校學生提供勤工助學崗位十余個。工作內容主要包括入庫檔案的初步檢查、紙質檔案的掃描和錄入、檔案查閱的輔助工作、檔案庫房的其他維護工作等。通過檔案部門勤工助學工作的鍛煉,學生在政治意識、保密意識、工作嚴謹性、溝通交流能力等方面會得到全面的提升,學生在輔助教師為利用者提供檔案查閱服務時,能夠鍛煉其溝通交流能力、耐心、細心和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服務意識。一方面,為學生提供了實踐鍛煉的機會,減輕了貧困學生就讀的經濟壓力;另一方面,為檔案部門節約了人力資源,使專職檔案工作人員能將更多地精力和時間轉移到檔案工作內容的豐富和質量的提高上。
(一)以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育人育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指出,高校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把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各環節,形成教書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文化育人、組織育人長效機制。檔案館屬教學輔助單位,而非教學單位。在學校各項工作方案出臺的背景下,檔案館必須結合自身特點思考如何落實相關政策,把育人理念融入工作實際中,參與到“三全育人”的工作中。通過“三全育人”踐行活動的開展,檔案館的實際工作也得到了推動和發展。其一,高校檔案館的工作重心更突出,不僅僅關注學校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利用,更注重檔案管理工作的內涵建設與發展。高校檔案工作更加落實到以學生為中心、服務教學、服務學校發展上,高校檔案館不再停留在一頁頁檔案的保存管理上,而是學生思想教育教學的“資源庫”。其二,推動了學校檔案館藏資源的開發,讓檔案不再沉睡在檔案密集架上,重新展現其具有的價值,成為一份份生動鮮活的“教科書”。其三,充分發揮了檔案資源價值,提高了學校檔案工作的地位,高校檔案館不僅“可為”,更“能為”,這為檔案館的發展開拓了新的空間。
(二)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服務學生成長成才。“立什么德、如何立德,樹什么人、為誰樹人”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首要問題。學校“三全育人”工作要圍繞這一問題來思考和規劃。檔案除了本身具有的憑證和參考作用外,還因其歷史性、直觀性和原始性具有了豐富的、積極的文化教育意義。檔案是學校建校以來教學、管理、科研、外事等全方面發展的原始記錄,全面展現了一代代昆醫人篳路藍縷、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真實面貌,重要文件的批示、細致的教案、重要事件的照片……不同種類的檔案都鮮活生動地彰顯了昆醫人“立德樹人”的精神傳承與文化內涵。基于高校檔案館藏所具有的特點,檔案館立足檔案館藏實際,立足檔案工作實際,以傳遞檔案價值為引導,以發掘檔案資源為著力點,開展了校史宣傳講解、名人檔案編研及勤工助學等工作,服務學生成長成才取得實效。其一,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和歷史觀的同時,增強了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和榮譽感。學生通過課程學習、講座聆聽和勤工助學工作,間接或直接地從史料中了解和學習到前輩們為了學校發展而嘔心瀝血,體會到昆明醫科大學師生在醫學研究上的精益求精,了解到畢業生通過醫學工作對社會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一方面,從檔案中看到了前輩們無私奉獻、兢兢業業的學習和工作態度,體會到了醫學事業的重要意義,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歷史觀;另一方面,學生們能看到身邊的人如何踐行這些價值觀,能體會到榜樣的力量,更加認同學校的教育教學理念,激發學生作為昆醫人的驕傲和自豪,從而更加努力地學習,融入學校發展進步的洪流中。其二,增強了學生的檔案意識和保密意識。通過勤工助學工作的開展,同學們參與到檔案工作的各個環節,切身體會到檔案在個人職業生涯甚至是整個人生的重要作用,因此,學生檔案意識得到了強化。另外,隨著保密教育日益受到重視,檔案館的工作經歷讓學生學到保密相關的知識,保密意識得到了提高,保密工作能力得到了鍛煉。
(一)從工作本身出發,主動融入育人體系。2020年6月,由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第三十四條明確指出:“國家鼓勵檔案館開發利用館藏檔案,通過開展專題展覽、公益講座、媒體宣傳等活動,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國家政策的引導和支持下,檔案部門應思考如何喚醒沉睡在密集架上的檔案的價值,積極參與到學校的建設發展中,主動融入“三全育人”格局和“十大育人”體系的構建過程中,發揮檔案部門的文化功能和檔案的文化價值。檔案部門主動走出的每一步,都會為學校“三全育人”工作貢獻出一份力量。另外,只有結合工作實際,從工作本身出發,才能把育人工作落到實處,發揮長效的育人作用。
(二)從小處細處著手,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在高校工作中,檔案館屬于教學輔助單位,雖然無法直接面對學生開展大量的課程教學,但仍然可以利用所有與學生交流溝通的機會和平臺,如講座、展覽、勤工助學等,發揮崗位思政的作用,將好的觀點、好的思想傳遞給學生;同時,檔案工作人員還要加強學習,打牢檔案理論根基,加強課堂教學實踐,善于開發利用檔案信息資源,增強育人能力,切實做到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