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福州墨爾本理工職業學院 林成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方面的建設已經十分完善,所以對于教職員工的基本訴求和權益的保障一定要和發展水平聯系起來。面對新形勢帶來的挑戰,一定要及時改進工作方式,創新發展,提升辦公效率,將高校工會工作提升到一個高的水平。
目前,由于高校工會組織的活動是和教職工的利益緊密相連的,所以要想充分保障教職工的權益,需要從教職工的工作出發,和新形勢下的時代特點相互聯系。工會工作的中心任務是調動職工群眾的創造性和積極性,做好新形勢下職工群眾工作。工會一定要全心全意服務職工群眾,以職工群眾利益為重,通過群眾工作展現工會組織的勃勃生機。在新形勢下,高校需要充分認識到教職員工的工作效率是發展水平的最好體現,只有提升了教職員工的辦事效率,充分運用人力資源,才能真正意義上實現對于高校整體發展水平的提升。所以,工會一定要把教職員工的積極性和責任感維護好,以創新的工作方式來應對新時代的挑戰。這樣才是正確維護和提升高校教職工作內涵的方式。因此高校的工會組織應該將教職員工的本職工作和基本權益當成高校發展的根基。只有徹底解決了新形勢下教職員工面臨的問題滿足教職員工工作生活需求,才能提升高校的辦事效率和工作水平。高校工會和教職員工有著緊密的聯系,應該承擔起責任和義務,更好地提升教職員工的工作效率和高校的整體發展水平。
群團事業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形勢下必須更好發揮群團組織作用,把廣大人民群眾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中央的周圍,匯聚起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正能量。目前,我國面臨的是發展內外環境急劇變化的問題,想進一步穩步發展、提升水平等,要充分認識和了解目前所面臨的新形勢。在面臨四大考驗和四大危險時,要迎難而上不怕困難,充分重視和利用人民的基礎作用來達到治國安邦的效果。高校工會作為高校的重要組織形式,在新形勢下,需要承擔其自身的責任,認識到高校發展也要堅持人民路線。在此過程中,一定要堅持黨的總路線,如對于“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和對于“兩個一百年目標”的不斷堅持,這都需要工會切實做到。2016年之后,我國開始進入“十三五”時期,在教育改革方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及“十三五規劃綱要”指出,一定要結合目前的發展新形勢,徹底深化和改革我國的教育質量和創新能力。要想實現這樣的發展目標,離不開高校教職員工的不懈努力和全身心投入。高校工會作為可以直接保障和維護高校教職員工權益的組織形式,不能不承擔起這樣的責任來,起到引領和帶頭作用,在高校的發展過程中,切實解決所面臨的各式各樣的問題。
對于之前的高校工會來說,只要充分保障高校發展教育水平和教育質量即可。但是目前,由于我國經歷了較快的發展過程,目前對于高校教育來說,已經步入了新時代。所以在如此環境之下,高校教育想要進一步發展,需要考慮的和需做的事情也是完全不同的。我國的教育已經由此產生了很多方面的變化,例如教育方式,管理機制和人力資源使用等,都是需要注意的關鍵所在。高校工會作為新形勢下高校和社會、黨和知識分子的連接紐帶,不可避免地需要做出調整來適應這樣巨大的變化。首先,要注意拓寬工作領域和工作內容。新時代,教職員工的生活和日常問題會對學校的教育發展建設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以往那樣的管理模式已經落伍,更重要的是要提升行政管理的水平,發展現代辦公。其次,工會要將自身的服務水平和服務態度提升到更高的層次,這樣在服務和幫助教職員工時可以更好地了解他們所遇到的問題和難處,從而提供更加細致和有效的解決方案和辦法。最后,對于工會自己的工作的水平要求要進一步提升。高校作為人才的培養基地,教育教學水平直接關系到教職員工利益。所以對于廣大的教職員工來說,在新形勢之下一定是想得到更好的幫助和支持的,學校工會一定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
(一)準確定位,以大局為重,切實維護教職員工的利益。高校工會作為教職員工和高校緊密聯系的關鍵所在,是否能做好自身的組織工作對于學校和教職員工雙方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在學校的發展過程中,工會一定要充分認識到這樣的關鍵點,發揮自身的優勢,結合自身黨委輔助機構的職能,更好地提供服務,將教職員工的合法權益和學校的各項業務緊密聯系在一起。
(二)改變工作作風,完善工作制度,提升工作職能。高校工會在學校的建設過程中,是決定學校是否充分利用人力資源的關鍵所在。高校已經進入了現代化發展的新時代,意味著工會需要及時接收到這樣的關鍵信號,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進一步完善自身的管理,實現工作職能的轉變以及工作質量的提升。
(三)提升工會干部的能力素質,加強自身的建設。高校工會在新形勢下需要不斷進取,充分實現自身的價值和作用。其中最關鍵也是最基礎的是提升高校工會工作人員的素質水平,不斷探索和強化管理模式,實現人力資源的充分使用和辦公效率的大幅提升。教職員工在得到工會的幫助時,會產生十分強烈的滿足感和認同感。
(四)高校工會在新形勢下對教職工工作模式進行創新。1.創建教職工工作業務能力提升平臺。大力開展教職工提升自身能力的平臺,幫助實現教職工自身業務能力的全面提升。只有教職工自身的業務能力得到提升,才能增強自己的基礎實力,進一步提升高校的整體發展水平。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高校工會舉辦的“微課比賽”“青年教師課堂設計技能比賽”“翻轉課堂設計比賽”“多媒體教學比賽”“教案比賽”“演講比賽”等比拼比賽。2.創建教職工師德提升平臺。在新形勢下,教職工不僅需要提升自身的教育業務能力,還需要增強自身的道德意識和教育責任感。這就意味著高校工會作為教職工的代表和引領者,需要及時開展相關的爭優和評比活動。類似的有“三育人先進個人評選活動”“優秀青年教師評選活動”“我心目中的好老師評選活動”“師德師風專題報告會”“星級優師評選活動”“文明教職工評選活動”等。幫助教師們在比賽中漸漸體會到對于自身道德意識提升的重要性。3.為教職工打造身心健康文體娛樂的全面提升平臺。目前,有的高校工會積極舉辦校園健走、爬山健身、熒光夜跑、趣味運動會、智力運動會、各種球類比賽等,就是為了迎合“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的主題。這樣的活動平臺的組建,不僅可以幫助教職工提升身體素質,還可以很好地陶冶情操。類似的活動由于周期時間較長,所以一般適合節假日舉辦。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們可以進一步了解高校工會在幫助教職工時采取的措施和方法,從而進一步拉近了雙方的距離。也讓高校的教育基礎得到極大的提升,從而提升行政管理效率,將高校的人力資源的利用提升到最佳狀態。
(五)將“線下”和“線上”聯系起來。目前,由于高校處在新形勢下,所以面臨許多新式的技術和交流手段。這就需要高校在建設和宣傳自己時不能再像之前一樣,只利用自身的基礎線下宣傳,而是要利用線上的平臺進行相關的宣傳,像舉辦線上宣傳會,利用微信平臺進行宣傳,或者直接樹立線上平臺的固定形象來實現線上線下的積極融合。這樣一來,高校才能更好地吸引教職工,并幫助他們更好地提升自己。要想打造這樣的線上和線下結合的宣傳平臺,高校工會需要及時關注新形勢下教職工的熱點話題,從而及時加以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