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福建省清流公安局 袁建華
大數據時代,公安檔案如何在服務民生、保障民需中實現功能有效轉換,如何充分發揮公安檔案資源的優勢和檔案信息的潛力,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服務民生需求,既是公安檔案管理工作的新內涵,也是新時代對公安檔案工作的新要求,更是新政務服務觀對公安檔案工作的新挑戰。
“提供公平可及、優質高效的服務,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的必然要求,政府責無旁貸。”服務民生、保障民需是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針,公安檔案作為公安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以服務民生為基本點、以保障民需為落腳點、以推進人民共享檔案資源為切入點。公安檔案資源來自社會、來自人民、來自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來自各個重要時期、重要節點、重要事件,是各種社會治安問題的現實反映,是各個時期民生問題的真實反映,是各個階段公安工作服務民生需求情況的綜合反映。因此,在大數據時代,以公安檔案信息化反哺民生服務,是公安檔案工作的發展必然,是公安檔案的應盡職責,是公安檔案信息資源有效發揮潛能的重要路徑。大數據時代,為公安檔案信息化建設邁入高速發展階段提供了機遇,其功能如何?效果佳不佳?除了為公安警務實戰化提供服務外,一個重要的檢驗路徑就是服務民生、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效果如何。
“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的完善,將信息技術的智能工具運用到檔案管理之中,實現信息技術在檔案管理過程的全面滲透,為廣泛應用于檔案的收集、錄入、歸檔、保管、開發和利用開辟了“高速通道”。公安檔案數字化建設不僅是“互聯網+”時代的必然產物,也是公安檔案管理現代化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徑,更是公安檔案管理工作緊密融入經濟社會建設發展和著力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載體。公安檔案管理只有緊密融入經濟社會建設發展和優化營商環境中,才能在服務民生、保障民生上充分發揮出公安檔案的服務職能。
(一)由內部向外部延伸。“互聯網+政務服務”就公安檔案工作而言,就是要全面加強數據檔案建設,以數據檔案為服務民生開辟一條“高速路”“快車道”。以公安數據檔案服務民生就是要徹底打破檔案信息長期封閉的壁壘,打破長期以來只對公安內部服務不對外服務、導致大量豐富信息資源浪費的壁壘,針對民生需求、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將檔案信息能放開的、該放開的全部放開,能公開的、該公開的全部公開,暢通檔案信息資源提供渠道,為群眾所需開辟一條“綠色通道”,讓群眾充分了解所需的檔案信息,得到所需的檔案信息,讓群眾充分享受公安檔案服務民生的獲得感。
(二)由網下向網上延伸。公安數據檔案服務民生是一條網上運行的便民通道。而公安檔案信息化則與這條快捷高效通道接軌,將能公開利用的檔案信息資源在政務網、公安網共通共享,為公安檔案服務民生提供了捷徑,讓有需求的群眾充分利用手機、互聯網等,只要“鼠標”一點、“觸屏”一摸,就可借助網絡實現非涉密公安檔案信息的全時空、全方位檢索查詢服務,就可輕松獲取自己所需的檔案信息,讓有需求的群眾充分享受到網上辦事帶來的實惠,真正讓公安檔案信息化更好地適應、更好地融入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使公安檔案管理服務跟上時代發展步伐,在“互聯網+政務服務”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三)由被動向主動延伸。公安數據檔案服務民生的明顯特征就是利用數據賦能方式讓民眾在任何地方、任何地域、任何時間里,都能查詢到自己想要的檔案信息資料,都能在任何地方、任何地域、任何時間里以最快的速度、最快的時間、最便捷的方式辦理自己所要辦理的事項。真正使公安檔案信息資源適應“互聯網+政務服務”要求,將能公開的相關戶籍、標準地址二維碼門牌、車船及駕駛人信息、流動人口信息、企業信息、地址信息等事關民生民需的檔案信息,在符合法律法規、政策規定可公開、可供利用的前提下,在充分保護個人信息隱私權的基礎上,讓民眾充分享有知情權、使用權,變群眾上門為網上查詢,變被動服務為主動作為。
公安數據檔案服務民生必須與“互聯網+政務服務”發展同頻,必須與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要求同步。
(一)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的五大發展理念,是著眼于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而提出的,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而公安數據檔案建設則是五大發展理念的具體實踐。運用五大發展理念指導公安數據檔案服務民生,必須緊密融入“互聯網+政務服務”和深化“放管服”改革之中,充分依托公安檔案豐富的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優化,健全信息共享機制。要以“互聯網+政務服務”為平臺,對庫藏檔案資料進行全面梳理,對能夠公開和利用的檔案信息,實現線上線下服務無縫銜接,推動檔案資源服務網下與網上服務平臺無縫對接,做到“應上盡上、全程在線、全時提供、全時服務”。
(二)以快捷高效為方向。當前,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技術正書寫著信息社會技術變革的歷史,也顛覆了人們對現有生產生活方式的認知,信息時代所帶來的“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手段在公安機關各項業務工作得到廣泛應用,也為實現檔案智能化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公安數據檔案服務民生,就是要在“互聯網+政務服務”總框架下,突出“全、準、快”檢索要素,突出民生所需的檔案資源,以查全率、查準率為基礎,以快捷高效服務為方向,以群眾滿意為目標,精心編制可供服務的檔案清單,制定規范快捷的檢索目錄,建成高效、統一的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做到流程規范、運行簡要,實現一鍵查詢、一網查詢,讓群眾用任意網絡就能足不出戶獲取所需檔案信息和相關資料。
(三)以安全共享為基礎。“共享發展是激發人民群眾創造活力的現實需要。”公安數據檔案服務民生,要立足資源共享、即享為主線,安全共享為底線。面對大量公安檔案信息資源高度集中、高度共享,共享與保密、應用與安全的問題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必須以保障服務與保障安全并重,健全檔案信息共享安全管理機制。將可公開、可利用的檔案信息分為三種共享類型,即無條件共享類、有條件共享類和特殊共享類。無條件共享類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給所需群眾、企業單位共享;有條件共享類按照一定的前提條件,提供給所需群眾、企業單位共享;特殊共享類按有關法律、法規或規章明確規定,不能直接提供服務的信息,則實行分層級審批后共享,嚴格按照授權規定使用各類檔案信息,確保涉密檔案信息不外流。同時,通過構建跨部門的綜合應用系統,全面實現檔案信息縱向貫通、橫向集成、互聯互通、高效共享,提升公安檔案資源服務民生實效,以安全為保障,為社會和群眾提供更加全面、優質、高效的檔案服務。
(四)以機制保障為動力。公安數據檔案服務民生,是一項長期的服務性工作,是一項法律性、政策性很強的工作,健全公安檔案信息資源服務社會、服務民生保障機制,是推動公安檔案信息資源優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優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長效、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1.要健全保護公民檔案合理利用權制度。公安檔案利用權更多的是指公民對被公安機關記錄的與自身密切相關的個人信息的了解、知悉的權利。因此,要健全公民有權通過查閱、咨詢等方式依法利用公安機關保存的個人信息材料。公安機關則應依法將原始真實記錄的檔案信息提供給公民本人。要綜合考慮方便群眾、保證戶籍信息安全、系統信息準確性等多方面因素,結合實際健全戶籍查檔就近服務規范,保證服務質量,解決群眾所需。2.要健全保護公民隱私權制度。公安檔案或多或少地蘊涵著個人的部分隱私,包括公民的身份信息、違法犯罪處理等情況。這些信息未經公民本人允許而私自泄露,都會構成對公民隱私權的侵害。因此,公安機關需要保密的檔案絕不僅限于政務信息,還牽涉私人秘密。在服務利用中,要圍繞受理、校核、出具相關資料等環節進行把關,借鑒推行“誰受理、誰負責”“誰違紀,追誰責”的制度,確保查詢數據的準確性、安全性以及檔案信息利用的真實性、權威性、嚴肅性。3.要健全保障公民對相關檔案信息知曉權制度。要通過媒體宣傳、警務公開、網上公安、民警微博等載體和途徑進行廣泛宣傳,使群眾知道,哪些事項可以通過查閱戶籍檔案輕松解決,如何通過利用檔案解決困擾工作和生活的難題,竭力滿足群眾需求,實現公安檔案信息化成果服務民生效能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