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志紅
(河南天中云數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河南 駐馬店 463000)
商貿企業的業務量大,商品流轉速度快,競爭日趨激烈,業財融合在商貿企業中的應用,能夠提質增效、增加利潤,助力商貿企業蓬勃發展。2016年6月財政部印發《管理會計基本指引》,業財融合自此提出并在企業界引起熱議,開始了從理論到應用的過程。業財融合是業務和財務的深度融合,不僅是業務和財務人員的融合,還是職能和信息的融合,能夠實現業務和財務的價值增值。
商貿企業作為我國經濟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商品流通的職責,實施業財融合能夠提高財務管理質量,提升業務管理能力,提高企業經營效益,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對商貿企業的良好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商貿企業在進行業財融合的過程中,通過優化企業的組織結構,打破傳統的業務和財務分離的管理模式。業財融合創新了商貿企業的管理模式,不僅能為業務提供財務服務,還可以為商貿企業相關人員決策提供可靠的數據信息,在業財融合管理模式下,除了業務人員受益外,財務管理工作也能得到業務的幫助。財務與業務通力合作,解決了組織和信息上的分離問題,進而實現業務創造價值,為商貿企業創造了更多的經濟效益,幫助企業更好地實現長遠發展目標。
商貿企業進行業財融合時,財務人員與相關業務人員加強溝通交流,能夠隨時跟蹤經濟業務的發展情況,更加及時、便捷地掌握業務信息和財務信息,并綜合分析信息,為商貿企業相關人員迅速反應、抓住商機提供信息支撐。業財深度融合,能使相關業務信息更加準確,財務數據信息也更加真實、完整、可靠,提高財務管理質量,為管理者作出經營決策提供參考。
業務和財務深度融合后,業務人員在開展相關業務時,財務人員進行業務跟蹤,可為業務人員提供有關稅務和資產使用方面的幫助與服務,也可有效識別與判斷有關資金、稅務、財務方面的風險,合理規避風險,減少經濟損失,提高經營效益。
業財融合能打破部門、人員之間的屏障與壁壘,提高運營效率。財務人員了解和掌握經濟業務范圍、具體業務流程,在進行相關經營目標的財務指標制定、分解、考核時,能為相關預算管理、績效管理等部門提供更加真實完整可靠的信息。各部門協同聯動,能夠提高整體運營效率,從而實現經營目標。
商貿企業人員并沒有真正意識到業財融合對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仍然堅持固有的思維和經營模式,使業務和財務處于分離狀態。由于缺乏業財融合的思想理念,即便企業實施了業財融合,也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難以發揮業財融合的作用。
商貿企業在進行業財融合時,只是將業務人員和財務人員進行物理的組織整合,沒有對業務流程進行從上到下、從外至內的梳理,也沒有進行組織結構及崗位人員職能的調整,更沒有修訂與完善相應的管理制度。商貿企業在開展財務管理的過程中,業財融合各方面的問題逐漸暴露出來,業財融合落地實施難以保證。
商貿企業將業財融合作為管理工具,面臨的一大困境就是缺乏復合型人才。一方面,財務人員沒有從核算會計轉型為核算加管理型會計,綜合能力不足,也不積極主動地了解企業的經營方式與業務流程。現階段對管理會計的培養不足,阻礙了業財融合的應用。另一方面,業務人員的綜合能力也有待提升,業務人員只注重銷售額,對相關財務風險不重視,也不想投入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只看重局部利益,不顧整體利益。
商貿企業要更好地開展業財融合,必須營造一個良好的應用環境,將業財融合作為企業管理的工具,發揮其積極作用,以達到預期效果,實現經營目標。
業財融合的運行要有相應的部門和人員管理,就必然涉及相關的組織架構與崗位的設立。明晰各層級與崗位的責、權、利,明確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在構建組織架構與崗位時,應貫徹業財融合的管理思路,盡量減少組織層級和崗位,這樣可以減少溝通的層級與壁壘。如果企業受資源限制,則可以在相關部門崗位人員原有職能范圍內植入業財融合的崗位職能。業財融合涉及企業較多部門與崗位,必須有相應的部門和人員組織和實施,讓業財融合在商貿企業落地生根。
思想決定行動,業財融合需要強有力的思想理念來支撐,商貿企業應大力宣傳和貫徹業財融合理念,以業財融合的思想理念為導向,建設全員認可并有效執行的企業文化。一是管理層要思路清晰,目標明確,發揮帶頭作用。業財融合涉及企業各管理部門及所有業務流程,需要與各部門各崗位員工積極溝通與協調,管理者的態度決定業財融合應用的成敗,管理者必須對其提高重視度。二是中層管理人員協同作戰。中層管理人員在企業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業財融合思想理念的宣傳核心,直接決定了業財融合的執行效率。三是員工準確執行。員工是業財融合任務的執行層,應通過不間斷的、多種形式的崗位培訓,使其真正理解業財融合的重要性,牢固樹立業財融合理念。
業財融合的應用離不開管理制度的約束,應構建完善的管理制度,以保證業財融合應用工作順利推進。在業財融合應用管理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據可依,確定授權審批制度、流程制度、溝通協調責任制度、用人制度、考核制度等,將業財融合管理融入制度中。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按照企業管理制度規定的職責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用制度約束行為,推動業財融合業務、財務和信息等方面一體化的進程,是業財融合應用的剛性保證。
實施業財融合,除了要求財務人員具備扎實的財務基本技能外,還要掌握先進的管理技能。財務人員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掌握公司法、經濟法、外匯、新型辦公軟件等相關知識與技能,才能服務于業務部門。商貿企業要重視業財融合人才的培養,為企業管理模式的變革提供復合型的高素質人才團隊,推動企業實現發展戰略目標。商貿企業可以跨部門組建業財融合的人才團隊,企業也可以招聘符合業財融合發展的管理會計人才,進行集中培訓。通過講解與業財融合相關的財務常識和管理方法,讓業務人員對財務知識有所了解,樹立財務管理意識,以便在工作中與財務人員更好地溝通交流。財務人員只有清楚企業的內外部經營環境、流程和業務范圍,才能更好地服務于業務部門。拓展財務人員與業務人員的思維邊界,使其更好地溝通并相互理解、支持,為業財融合的應用提供優秀的人才團隊。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商貿企業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系統,只是信息系統的功能與模塊不盡相同。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商貿企業也在迅速擴張,出現了跨區域、跨國經營的大型商貿集團公司。對跨區域、跨國經營或大型連鎖性質的商貿企業來說,為適應企業發展需要,有必要及時優化升級或重新搭建信息系統,這能為業財融合的應用提供很好的信息載體。新技術新軟件的應用,拓展了企業的信息邊界,實現了企業內外部信息共享,也實現了業財信息的融合。對業務量不大、未跨區域經營的商貿公司來說,可以遵循成本效益原則,在滿足自身經營需要的前提下,優化信息系統。信息系統實現了管理工作的標準化信息化,減少了人為因素造成的失誤,提高了業務和財務人員的工作質量和效率,也使業財融合的應用變得簡便易行。
商貿企業的業務特點主要是購進、銷售商品,以下主要闡述商貿企業在采購與銷售環節對業財融合的應用。
在商品采購環節,業務人員和財務人員主要關注供應商的信用、商品的質量與價格、供應商售后服務、提供的商務條件等,達成長期的戰略合作協議。在采購環節開展業財融合,可以防止資金受損、采購失敗、價高質次等風險,商貿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經營規模和特點制定具體的采購流程,采購業務人員和財務人員加強溝通合作開展前期采購工作。例如,付款方式是否對商品價格有影響或者是否會產生其他費用,需要財務人員合理預測企業的資金流情況,合理選擇最優的付款方式。財務人員要發揮好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職能,做好采購環節資金風險控制和監督管理,并在采購業務起點就開始為采購業務人員提供專業服務。在制定采購業務審批單時,要附上相關的采購計劃,根據授權審批制度進行審批。一般流程是倉管根據銷售部門提供的商品需求單,結合庫存量,測算最佳經濟訂貨批量,合理確定采購需求量,按照采購部門采購人員申請—采購部門領導審核—財務部門審核—共同上級部門審批—采購人員開展采購工作的流程進行。
同時,可以根據采購業務的性質、金額等,優化相關審批環節,但是必須有財務部門人員的審核參與,這樣才能發揮業財融合的作用。對于采購業務中遇到的問題,業務人員和財務人員可以發揮各自的專長共同解決,通過協同合作既能發揮各自的作用,又能獲取優質的供應商,減少采購業務環節的風險。采購活動結束后,還要管理與監督采購合同的履行情況,防止發生違約風險。要特別關注有預付款的采購業務,以防產生資金損失風險。業務人員和財務人員要及時跟進、相互合作、相互監督,充分發揮業財融合在采購環節的作用。
商貿公司的規模大小和銷售業務模式不同,比如按銷售模式分類,有批發和零售模式;按客戶分類,有企業客戶和個人客戶。不管哪種分類方式,其目的都是把商品銷售出去,為商貿企業創造價值,實現這種價值創造的關鍵部門就是業務部門,業財融合的本質是業務與價值的融合,業務必須創造和實現價值。業務部門是經濟利益流入企業的源頭,財務人員要主動融入銷售業務部門,業務人員和財務人員應在經濟業務活動中融為一體,更好地實現業務融合、價值融合、信息融合。有條件的商貿企業,可以把相關的財務人員安排到銷售部門工作,支持銷售業務的開展。銷售業務人員往往只注重銷售業績,而忽視銷售賬款的回款和銷售費用支出,這時就要采取相關的制度措施,避免部門人員之間推諉扯皮而發生內耗,把回款和銷售費用支出情況納入銷售人員考核內容,也要納入財務人員的工作職責范疇,使其做好回款和銷售費用支出的催收和監督工作。
在銷售商品時,不僅要關注銷售合同中的風險,還要關注合同客戶信用風險,對于分期付款和賒銷的客戶,要加強財務風險控制。在銷售業務環節,業務人員在簽訂合同之前,要先調查客戶的信用情況,之后銷售業務人員和財務人員共同控制合同風險。若銷售的商品包含安裝和調試服務,還要根據需要與相關的技術人員溝通,有時還需要到現場勘查,最后談判、報價、審核審批、簽訂合同。對于大件批量商品的銷售,財務人員要做好銷售業務與采購業務的溝通工作,最好是直接采購到客戶處,避免商品入庫出庫產生額外的人工和物流費用。業務人員和財務人員要跟蹤監控合同履行情況,預防違約風險發生,通過各部門人員的通力合作,更好地應用業財融合,從而創造價值,更好地為企業實現經營目標服務。
商貿企業在實施業財融合時,要根據企業的實際發展經營情況合理配置資源,并兼顧成本效益原則,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業財融合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商貿企業要根據自身不同的發展階段和實際情況不斷調整和完善,以更好地適應與促進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