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玲
(得力集團有限公司,浙江寧波 315600)
在經濟全球化形勢下,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為推動貿易企業發展與經濟效益提升,企業管理層應結合實際加強管理,以財務管理為基礎,以業財融合管理為重心,正確認識業財融合的重要意義,并以此為基礎采取有效措施優化管理,從而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落實。因此,如何加強企業內部的業財融合管理已成為當前企業管理層、財務管理人員與業務管理人員關注的重點問題。文章從貿易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視角出發,結合工作經驗與社會需求,積極研究與分析業財融合管理,為企業發展作出貢獻。
業財融合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現代化信息技術不斷進步背景下產生的新型財務管理模式。其將企業的財務管理與業務發展有效融合,以專業化、高水平的財務素養為基礎,實現財務管理與業務的融合管理,從而科學管理與創新提升企業業務績效。
業財融合的特點主要體現為業財一體化建設,其主要體現在三個層面。第一,風險預防與控制管理,財務部門應加強與業務部門之間的溝通聯系,結合業務發展情況合理評估企業的運營狀況,科學預測業財融合管理的風險與業務活動的風險,并制定風險防控措施與應急預案,有效規避風險問題,控制風險損失。第二,以業務為基礎開展財務分析,財務管理人員針對業務開展績效考核、年初復盤,同時根據以往業務績效分析發展指標,并提供真實有效的財務數據,協助業務結構的優化與調整。第三,資源配置,財務管理人員以企業生產與業務活動為基礎,合理規劃并分配企業的資源,有效滿足企業與客戶的雙重需求,提高企業運營效益。
在企業運營發展過程中,財務部門是企業財務信息的關鍵樞紐。在企業業財融合管理工作中,財務信息的安全性與有效性至關重要,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科學決策、有效管控、信息分析與質量考核,是企業運營發展真實數據的體現,有助于企業活動的優化與調整。因此,企業應加強對財務信息的安全性保護、準確性管理,有效減少信息問題造成的損失。
在企業財務管理中有效落實業財融合管理模式,有助于強化企業的資金管控能力。財務管理人員可通過業財融合管理深入了解業務發展的實際情況,了解企業業績與效益利潤,并以此為依據開展嚴格考核與科學分析,有效規劃企業資金的分配,提升管控企業資金的能力。同時業財融合管理還有助于財務管理人員加強對企業資金的追蹤管理,可以提高資金的利用率與周轉效率。
業財融合是影響當前企業財務管理實效的重要因素,業財融合管理的質量與效率對財務管理來說有關鍵作用。企業管理層以業務指標為依據,以企業發展戰略目標與實際狀況為基礎,有效決策業務活動、規劃業務指標、調整業務結構、明確業務績效,從而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益,完善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優化企業財務管理的整體效果。
在企業管理中,傳統財務管理已無法適應企業外部的發展變化,不能滿足提升競爭力的需求。為確保企業創新發展,業財管理模式應運而生,為企業提供財務信息的同時促進企業轉型,為企業正確決策提供財務信息、業務數據的支持,使財務管理有效滲透至業務層面,從而為企業轉型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落實業財融合管理模式,有助于財務人員加強與業務部門的溝通,及時了解與業務、財務相關的數據信息,從而調整業務成本預算、資金管理支出、業務回款管理等。還有利于業務人員及時獲取正確的財務信息,了解財務分析數據與業績考核指標等,并以此為基礎調整業務結構與業績目標,推動企業穩定發展。
部分企業管理層更關注企業的利潤與發展,對企業內部業財融合管理不夠重視,對業財融合管理的價值缺乏正確的認知,缺乏業財融合管理意識,如業務部門更重視業務的開發與產品的銷售,財務部門更重視企業資金管理、業務成本預算、業績指標考核等,無法有效發揮業財融合的效果,不利于企業的良好發展。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業財融合已成為現階段企業財務管理的新發展方向。但在企業業財融合管理的實際工作中,部分業財融合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不足,或專業素養較差,或對現代信息化財務管理手段了解不足,或缺乏業務方面的經驗,無法將財務管理有效融入業務管理工作,難以將財務知識與業務實踐有效結合,致使業財融合管理效果不佳。
企業業財融合管理機制不健全,執行力較為欠缺,致使業財融合管理難以有效落實并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不利于業財融合管理的有效實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業的發展。
財務信息管理在業財融合管理中占據著較為重要的地位,對實際業務管理工作中指標的明確、業績的考核、信息的共享、資金的預算、賬款的管理有直接影響。但在企業業財融合管理的實際施行中,仍存在操作不規范、不合理的現象,客戶財務信息的及時性與有效性無法得到保障,嚴重影響財務信息管理效果與財務信息的實際應用。
企業業財融合的實際管理工作一般由財務部門主導、業務部門協同輔助開展,但對財務管理的作用顯著,對業務管理的影響較小,這就導致業務部門管理人員的配合度較低。另外,企業業務部門的工作相對繁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業務與財務的有效融合。且財務管理與業務管理的工作目標具有一定的差異,這些都影響了企業財務管理與業務管理的有效融合,不利于企業革新發展。
貿易企業在實施業財融合管理時,應轉變以往的財務管理模式,順應經濟發展趨勢,革新業財融合管理理念。同時以市場發展為背景,以企業運營狀況為基礎,以先進財務管理技術為依托,科學應用業財融合管理模式。另外,企業還應針對業財一體化展開調研與分析,優化并完善業財融合管理模式,使其具備企業特色、符合企業運營需求,立足多角度,真正落實企業業財融合管理,推動企業業務良好發展、資金得到有效運用、績效穩定提升。
要保證企業業財融合管理的有效性,需要做好崗位人員素養的把關工作,明確各崗位職能并有效落實責任制度,增強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意識與工作能力,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工作水平等,從而提高業財融合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對此,企業可定期開展財務知識、管理方法、法律法規、業務經驗、風險評估、業績測算、考核操作等方面的培訓,同時還可以鼓勵員工之間積極溝通與交流,提高財務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業財融合管理人員還應加強對業務項目相關工作及考核指標的了解,如不同類型產品的銷售訂單、發貨渠道與利潤,業務人員的數量與個人業績,市場宣傳與推廣預算等。財務部門可擇優打造高素質、高質量的人才隊伍,加強對業務部門的財務管理滲透,降低風險系數,及時解決業財融合管理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通過協同互助提升工作質量,增強業財融合管理的有效性。
企業應以自身實際經營情況為基礎制定并完善業財融合管理制度,確保業財融合管理工作有制可循、有效落實。對此,企業應科學制定業績考核評價機制、獎懲制度、業財融合管理監督體系、風險防控體系等。同時還應強化企業各部門之間的溝通,保障企業業財融合管理的有效實施,加大執行力度,確保管理質量,同時還有助于激發員工的積極性與工作熱情,確保對風險的有效規避與控制等,加快企業發展。企業還應加強對資金的管理,結合業務情況嚴格審驗各項資金預算申報,并依照相關流程審批與支出業務資金,同時加強監督管理,提升資金的使用效率,避免出現虛報支出、公款私用現象,保障企業資金的安全使用與有效運用。
企業在業財融合管理中可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合理運用SAP 系統的相關模塊,有效管理業財數據信息,為企業的決策規劃提供基礎保障;落實財務信息管理制度,實時錄入、有效管理并適當分享財務信息、數據資料等,突破“信息孤島”的限制。另外,貿易企業還可合理利用SPA 系統便捷接收財務信息,及時認領客戶賬款,自動沖銷客戶應收賬款,落實對客戶應收賬款的實時管理與清賬處理,確保業財數據的及時性、有效性,同時提高業財融合工作效率。
為確保業財融合管理發揮實效,企業應加強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的聯系。財務管理人員應正確認識業務部門的發展目標、工作流程、運營模式與成本預算等,而業務部門人員應了解財務信息、業績指標、考核標準與稅務管理等。對此,企業可安排財務人員體驗銷售崗位的工作,舉辦部門交流會與研討會等。另外,財務人員與業務人員還可通過企業內部平臺加強聯系,借助社交軟件如QQ、微信等加強溝通,確保財務信息得到及時、準確的傳遞,推動業務部門的有效決策與合理規劃,有效落實業財融合管理。
財務部門可結合企業實際發展需求建立并完善業績指標的考核制度。隨著企業的發展,其應收賬款也不斷增加,財務部門可在以往考核標準的基礎上革新考核內容與形式,結合實際需求完善考核制度與標準。對此,財務管理人員應參照業務部門相關工作制定相應標準,對產品的銷售及利潤目標、發貨及時率、訂單滿意率、客戶滿意度、人均銷售額、市場推廣費用、門店投放資產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核評價。同時,財務人員還應加強對業務資金回款的考核,制定季度績效的復盤標準等,從而提高業務人員的工作質量與效率,提高企業資金的周轉率,優化企業財務管理效果。
財務指標是企業推動業財融合管理工作有效落實的關鍵因素,對于推動業務發展、實施績效考核、規劃業績結構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財務管理人員應以各業務銷售部門的考核結果、評價結果為基礎,以企業運營發展目標為核心,以業務整體規劃為依據,結合自身運營狀況、業務發展情況與財務數據加以分析,科學制定財務指標,并以此為基礎制定公平公正的績效考核標準,從而督促業務人員提高工作質量與效率,促進企業發展。
在企業業財融合管理工作中,財務人員應重視事后反饋,側重業務活動的財務分析。財務管理人員提高對業務活動財務分析的重視,深入了解業務、有效溝通流程、嚴格考核業績,分析財務指標與業績數據,確定企業運營發展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充分把握盈虧并分析緣由,落實業財融合的精細化管理模式。同時財務管理人員還應將績效考核結果、績效考核指標等及時反饋至業務管理部門,協助業務管理人員有的放矢地規劃業務活動、優化業務管理、調整業務績效,協同業務部門實現企業發展目標,促進企業發展。
在新時期背景下,企業應正確認識業財融合管理的價值與意義,并結合自身經營情況科學制定管理制度,以此為基礎采取有效措施加強業財一體化建設,充分發揮業財融合管理的作用,為企業實現戰略發展目標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