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慧
(曹妃甸開發建設有限公司,河北唐山 063200)
資金一直是企業經營的重點,對國有企業而言,保持最佳收益、達到最高水平、創造更好的發展前景是最重要的。但影響國有企業的收益和發展前景的因素涉及方方面面。其中,良好的稅務籌劃工作是國有企業健康發展以及收益達到最佳的基礎條件之一。很多國有企業將稅務籌劃工作作為資金籌劃的主要工作內容之一,但稅務籌劃工作面臨的風險難以預料,并且風險的形成還會影響國有企業相關工作效果。因此,預知稅務籌劃風險并制定防控策略是保障資金正常流轉的前提。
經濟增長是企業經營的最終目的,國有企業亦然。對企業來說,稅收的比例是決定企業經濟收入多少的因素之一。對成本一定、收益一定的國有企業來說,稅收的比例越大,則企業的收入越低。因此,在實際運營過程中,很多企業都將稅務籌劃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從某個方面來說,只要國有企業能夠做好稅務籌劃工作,就可能為企業帶來一定的收入增長。除此之外,稅務籌劃還能讓國有企業管理層更加清楚地掌握企業的運營狀況,從而為企業找到更合理的資金使用方法,達到有效降低企業經營成本的目的,從而提高企業效益。
國有企業可以根據稅務籌劃實現收入增長,最大的原因在于國家為了拓寬國有企業的發展途徑、增加國有企業的經濟收入,從而為國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通過各種優惠措施吸引國有企業參與相關項目。在稅務籌劃的基礎上,國有企業可以根據國家的相關規定,進一步優化內部員工結構和各種體系。良好的企業結構是企業進一步發展的基礎,也是企業獲得良好收益的前提。因此,稅務籌劃工作的開展對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來說十分重要。
雖然稅務籌劃是為了增加國有企業的經濟收入,但相關企業也不能單純依靠稅務籌劃創收,更不能在稅務籌劃的過程中違反法律法規。根據我國稅收政策的相關規定,國有企業的稅務籌劃須符合三個原則。
在實際的經營過程中,有不少國有企業為了使經濟效益最大化,不惜鋌而走險,違反相關的法律法規。例如,一些企業會在稅務籌劃工作中藏匿或者更改部分數據,試圖通過偷稅、漏稅、逃稅等不法行為牟取利益,但這種不法行為對國有企業的長遠發展百害而無一利,會受到法律制裁,甚至阻礙企業發展。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各種各樣的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國有企業面臨很大的競爭壓力,發展遭受不小的沖擊。因此,國有企業為了在行業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保持持續健康發展,就必須積極采取應對措施。通過開展稅務籌劃工作降低國有企業的成本,并增加國有企業的收入,成為當前時代背景下國有企業保持健康發展態勢的前提。
稅務籌劃涉及多方面的工作內容,所以在開展稅務統籌工作前,相關工作人員要進行數據統籌,并做好相應的工作安排,使稅務統籌工作能夠有序開展。
選擇正確的稅收政策以及稅率是順利開展稅收籌劃工作的基礎。如果國有企業沒有選擇正確的稅收政策,很可能導致稅收籌劃不能達到預期,甚至會導致稅務籌劃失敗,給國有企業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長此以往,就很難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為保證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國家會對稅收優惠政策作出相應的調整。在這樣的背景下,國有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調整會相對頻繁,部分國有企業不能在稅務統籌工作中及時跟上國家政策調整的步伐,其稅務統籌工作面臨較大的挑戰。為了保障國有企業稅務統籌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相關工作人員要提高對稅收優惠政策變動的敏感度,及時發現并學習、了解國家最新的稅收優惠政策,及時調整企業內部的稅務統籌工作方向。
稅務籌劃工作是紛繁復雜的,在實際的稅務籌劃工作中,相關的稅務籌劃工作人員不僅要分類、分析稅務數據,還要根據現有的稅務優惠政策、企業內部的資金情況進行統籌規劃,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稅務籌劃方案。所有步驟都需要相關工作人員認真執行,任何一個步驟出現差錯,都可能導致稅務籌劃工作滿盤皆輸,最終影響國有企業的資金安全。并且如果相關工作人員不能及時優化和改進稅務籌劃的步驟與方案,也會增加稅務籌劃工作的風險。
國有企業經營過程中,每個環節都是互相關聯的。無論是成本投入還是投資方向的選擇,還是資金的后期管理和稅務籌劃工作的開展,都對企業的經濟收入和利益得失有一定的影響。為了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國有企業必須將每一項工作做到最好,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差錯,都會導致國有企業的經濟發展受阻。并且在開展每一環節工作的過程中,稅務籌劃工作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例如,稅務籌劃工作會直接影響國有企業的成本控制,而國有企業的投資是否成功,會直接影響該企業是否能夠享受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
市場經濟發展趨勢的變動和國家政策的改變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稅務政策,甚至讓稅務政策出現大幅度的改變。并且在開展稅務籌劃工作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要面對規模龐大的數據和各種各樣的政策,稍不注意就會導致國有企業的稅務籌劃陷入風險之中。因此,要保證稅務籌劃工作順利開展,國有企業內部人員須掌握稅收政策的變化規律,并且及時了解國家頒布的最新稅務政策。除此之外,國有企業還要以此為基礎,制定相應的稅務籌劃計劃,及時更新稅務籌劃方案,以適應最新的政策規定,從而提高稅務籌劃工作效率。
預測稅務籌劃風險是國有企業稅務籌劃工作正常開展的基礎。因此,在稅務籌劃工作中要將風險管理作為相關工作開展的必要前提。風險管理包括對稅務籌劃工作的監測、對國有企業以往相關工作的總結、對當前市場的風險評估以及對國有企業未來發展的評價。在每一項工作正常開展的基礎上,要對相關的經濟數據進行分析、統籌,從而形成相應的風險評估指標。根據風險評估指標,對國有企業的稅務籌劃工作進行相應的評估,如果相關的稅務籌劃工作達到了相應的指標,就證明該項工作具備很大的風險,需要相關的工作人員進一步改進該項工作,并降低該項工作的風險。為了及時發現風險并規避風險,國有企業要積極評估風險,同時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且在制定相應方案的過程中要考慮市場的變化和國家政策的變化,對相關工作保留一定的調整空間,便于在工作出現問題時有相應的余地改進和優化。
稅務籌劃人員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國有企業稅務籌劃工作面臨的風險大小。在招聘稅務籌劃人員的過程中,要設置一定的條件,確保進入國有企業的稅務籌劃人員具備適應崗位需求的能力。例如,在招聘稅務籌劃人員的過程中,面試官要考查面試者對稅務籌劃工作的想法是否成熟以及對最新的稅務優惠政策的了解程度。除此之外,國有企業還要考核面試者的風險評估和風險應對能力。
除了在面試時設置較高的條件篩選面試者,使進入國有企業的工作人員都具備較強的工作能力之外,還要培訓現有的稅務籌劃人員。例如,國有企業可以制定相應的政策,對相關的工作人員進行績效考核,并定期開展相關的培訓大會。通過建立健全績效考核政策,分析和總結稅務籌劃人員的工作成果,有針對性地找出稅務籌劃人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從而為增強稅務籌劃人員的工作能力奠定基礎。國有企業還可以通過聘請稅務籌劃領域的專家對稅務籌劃人員開展培訓,加強稅務籌劃人員與行業專家的溝通交流,提高相關工作人員對稅務籌劃工作的認識。除此之外,國有企業還可以通過加強與其他企業的交流來加深對稅務籌劃的認識與了解,從而提高企業稅務籌劃工作水平。
與稅務機關保持良好的溝通是國有企業及時掌握稅收政策變化的基礎。為了增強國有企業對稅收政策變化的敏感性,加強與稅務機關的溝通交流十分必要。保持良好溝通的前提是國有企業與稅務機關的相關人員建立緊密的聯系,具體而言,可以通過網絡和線下交流實現。稅務機關一般都開通了官網,國有企業的相關工作人員可以通過稅務機關的官網了解最新的稅收政策,并且可以得到相應的稅務統籌政策方面的指導建議。因此,為了加強與稅務機關的溝通,國有企業可以靈活地運用網絡平臺與稅務機關建立聯系。除此之外,線下的面對面交流也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國有企業可以定期舉辦相應的見面會,可以邀請稅務機關的工作人員參加企業舉辦的會議,然后讓企業的稅務籌劃人員參加會議,與稅務機關的工作人員就稅務籌劃工作進行討論,并要求企業的工作人員在會議開始前說出自己在工作中的困惑,在會上請教稅務機關的工作人員。
提高專業稅務團隊對國有企業稅務籌劃工作的定期檢查頻率是保障國有企業稅務籌劃工作的風險能夠降到最低的重要條件之一。在專業稅務團隊的幫助下,國有企業不僅能夠及時發現相關工作存在的問題,還能達到監督企業內部工作人員的效果。專業的稅收團隊具備很強的工作能力,而且對現有的稅收優惠政策有深入的了解,在檢查國有企業相關工作的過程中,可以更具針對性地找到國有企業稅收籌劃工作潛在的風險,并根據風險類型及時指導相關工作人員處理,從而使國有企業的稅收籌劃工作條理更加清晰,降低稅務籌劃風險。并且在專業稅務團隊的核查之下,可以避免國有企業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并引起相關人員對法律法規的重視。除此之外,在專業人員的幫助下,國有企業內部工作人員會感受到一定的壓力,因此會自發地學習,不斷增強自己的工作能力。因此,在國有企業的稅務籌劃工作中,增加專業稅務團隊的定期核查次數是十分必要的。
國有企業涉及的業務十分多樣,每一項業務包含的內容與資金使用情況、收入與支出占比等情況都存在區別。但在實際的稅務預算管理工作中,沒有針對確切的業務制定相關的預算管理標準,只是按照國有企業的總體預算準則評定該業務對資金的使用以及稅務籌劃工作是否符合標準。因此,國有企業內部員工對很多業務問題都難以察覺,最終導致國有企業遭受不可估量的損失。為了避免發生這些問題,國有企業必須注重每一項業務的預算管理。例如,為了提高預算管理工作的整體效率,相關負責人可以根據現存的預算管理方法,結合該業務的特點,制定更加符合該業務預算管理工作的標準。以此,針對專項業務的特點,制定更具針對性的預算管理方法,讓事業單位的整體工作實現更大的突破。
稅務籌劃工作面臨的風險是多種多樣的,但其核心仍然是國有企業對稅務統籌工作不熟悉、相關工作人員對相應的稅務優惠政策不了解以及國有企業的領導對市場不敏感。因此,國有企業在開展稅務籌劃風險評估工作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要從政策選擇、操作過程、政策變動的方向以及經營籌劃這幾個方面入手。根據不同方向的特點,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使國有企業的稅務籌劃工作達到最佳效果,使相關的工作風險降到最低,促進國有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