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媚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廣東廣州 510630)
隨著我國醫改政策的實施和持續推進,特別是在醫用耗材和藥品收費核算方式變革、醫療服務及檢測項目降價政策和“4+7”藥品集中試點采購政策相繼實施后,醫院的財務管理方式和內外部的環境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對財務管理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醫改政策考慮的是惠及廣大人民群眾,但是醫院內部的人力資源管理成本和運營成本會隨之不斷增加,這對醫院的預算制定和成本控制提出了挑戰。在新形勢下,傳統醫院的管理模式需要進行優化和改革。
此前醫院的運營管理以粗放式和經驗型為主,因此必須向精細化和科學化轉變。財務管理是醫院運營管理的核心和重點,財務管理的精細化實施與管理會計的基本理念完全契合,可作為醫院財務管理改革的主要方向。結合管理會計的相關理論方法和工具,實現醫院運營和財務管理的融合,能夠對醫院的財務預算、資源調配等事務實施精準化管理,提升運行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幫助醫院實現價值管理目標,更好地為患者提供服務。
現代學科為了加深對會計知識的理解,使會計教學變得更加精細,便將會計教學分為多個學科體系,而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就是會計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學習目標、學習內容有較大的差異,但是會計體系具有較強的統一性和完整性。因此,在實際應用中二者之間的聯系也越來越緊密。預算管理作為醫院財政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管理會計實施的主要方面,但二者的側重點不同。文章以筆者所在醫院為研究對象,根據在公立醫院財務管理方面的相關經驗和理解基礎,對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在預算管理中的融合進行分析,以期提升醫院的管理水平。
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對醫院的預算管理至關重要,且二者的管理方向和方法不同,但是均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醫院通過預算管理對下一階段的運營成本和費用支出進行預測、規劃,對醫院發展過程中的各類資產和資源進行合理規劃和整合,為具體的運營活動進行合理的資產分配,預算計劃實施后,對預算執行過程進行持續的監管和控制。實施預算管理時,財務人員需要對醫院目前的生產經營成本、不同類型的支出和資金流動方向進行分析和預測,而且預算的制定和執行過程需要在醫院正常的經營活動內展開。預算管理工作中相關數據的整理、財務數據的核算和不同支出項目的分析,均需要財務會計人員使用特定的工具來完成,故財務會計人員需要具備豐富的財務管理知識。作為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主要參與者,財務會計人員對整個醫院預算管理工作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
管理會計側重于管理,是指財務會計人員結合相關理論和管理方法,對前期醫院的各項財務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通過分析不同經濟活動的特點對目前的發展特點進行總結,并對各個經營活動所需的成本和支出進行預測,幫助管理人員對醫院后續的發展戰略進行決策,提供管理支出工具。管理會計的突出特點是需要管理控制系統參與,將醫院的戰略業務與財務一體化管理理念充分結合。管理會計在醫院預算管理中的工作不僅僅是前期的數據分析和規劃預測,還包括對后續經營活動的財務規劃情況進行監督和控制,確保預算計劃得到準確有效的實施。
綜上所述,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在整個預算管理過程中至關重要,它們對預算計劃的制定、預算措施的執行和預算結果的核算管理等階段均能夠提供科學的支撐。
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需要將傳統的財務記賬模式轉型為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實現預算、核算和管理會計報告體系構建的完整化和現代化發展。下面將從三個方面對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途徑進行闡述。
醫院的日常經營活動復雜,需要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全面預算管理是現代化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人(醫務人員、后期管理人員)、財(資產及資金)、醫療經營活動、研究活動、教育培訓活動需求的資金和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將醫院的預算目標逐層分解到各個分院、各個科室、各個病區或者個人。根據不同醫院的不同特點,可采用針對性的全面預算編制方法,目前,應用較為成熟的全面預算管理方法包括彈性預算法、滾動預算法、作業預算法、零基預算法等。需將醫院的經營和戰略發展目標與全面預算方法相匹配,根據內外環境的變化對預算管理方法進行調整,幫助醫院實現戰略經營目標。
在科學的財務管理理念下,醫院必須實現精細化管理。在精細化管理過程中,成本費用核算工作是主要組成部分。實施成本核算管理的前提是對醫院各項經營活動的支出明細進行歸類和核算,區分不同的資金用途、經濟責任和職能范圍,針對性地開展績效考核。不同責任主體的成本可劃分為兩類,分別是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根據不同的成本類型構建不同的成本核算模式,將門診、住院、臨床研究科室、職能部門的成本均納入全成本核算范圍,在保障最大收益的情況下盡可能地降低成本支出,從而實現成本核算管理目標,保障醫院健康持續運營。
科學和標準化的財務管理模式需要借助管理會計理念,上至管理層、下至職能部門,均提供可靠且標準的會計數據資料和會計報告,逐步形成科學的財務報告體系。同時,在構建管理會計報告體系時,可借助現代化的管理工具和軟件系統,實現管理會計報告的標準化和可存儲化,形成完整的管理會計報告鏈條和管理體系。
醫院預算管理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需要在預算編制、預算執行和預算考核三個階段展開,要將管理的理念融入醫院全面財務管理過程。每個階段的管理融合策略如下所示。
預算是對醫院的未來發展制定的綜合性發展規劃,促進醫院資源的優化配置,預算與醫院實際發展情況越相符,其參考價值也就越高。從公司層面來看,每個醫院具有自身特點,醫院的財務部門更加看重醫院經營事務在數據上的表現,并利用權責發生制原則來剖析不同會計科目數據之間的內在聯系,其開展的工作都是醫院中普遍性的一些工作。因此,單從會計的角度來建立醫院的預算管理體系,或者只讓預算管理與會計邏輯和思維保持一致,那么醫院的預算管理并不能真正發揮出作用,在醫院預算管理中過于看重財務會計工作,忽視了管理會計在預算系統中的重要作用,那么預算管理也就失去了參考價值。
當前大部分醫院在編制財務預算的過程中過于看重財務會計的作用,而忽視了其他運營要素,導致預算管理難以發揮出其對醫院管理水平提升的促進作用,甚至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預算執行的難度。因此,要想從根本上強化醫院預算功能,發揮預算管理在促進醫院資源優化配置中的作用,必須將醫院的預算與醫院未來的發展戰略目標聯系起來,制定較為詳細的經營計劃,并且在經營計劃時應該盡量對接部門的具體工作,這樣就綜合了醫院未來發展計劃來編制預算,才能使預算為醫院長遠發展服務,從而通過預算管理提升醫院的管理水平,促使醫院經營活動與醫院發展目標結合,提升醫院的競爭力。
預算發揮作用的主要因素在于預算的執行,這也是當前很多醫院預算中有待進一步加強的步驟和環節。醫院的戰略是一個動態循環系統,而預算的作用就是規范醫院戰略的實現路徑,防止醫院生產經營過程中出現與醫院戰略偏差較大的情況,從而促進醫院戰略目標的實現。在預算執行過程中也可以發現醫院戰略計劃的不合理之處,從而進一步優化和完善醫院的戰略計劃。在預算編制階段,需要以以往的醫院信息為參考,而預算執行也需要以醫院實際事務為參考依據。因此,醫院預算在編制和執行階段的數據來源都相對可靠。在預算執行過程中應該進一步加強對預算的控制和監督,使醫院各部門的經營事務盡量控制在預算標準之內,同時,強化和評估醫院各個部門的職能和績效,從而反映醫院內部的具體預算執行情況,使預算管理發揮促進醫院戰略目標實現的重要作用。
財務會計在預算執行過程中的主要職能是制定預算目標,并將其作為各部門績效考核的重要標準,在預算管理時間節點內定期對醫院的實際經營活動業績與預算目標進行比較和分析,分析二者產生差距的原因,并且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此外,將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到預算管理中,在注重預算目標與實際執行數據差異的過程中,利用管理會計知識分析和調整預算控制體系,使其成為一個全面的控制系統,加強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控制和預算評價之間的體系完整性,使預算管理涵蓋事前、事中和事后的預算系統,增強醫院管理的全面性。
預算考核的目的是進一步提升預算管理的質量,雖然在實際的醫院管理工作中很多醫院都弱化了預算的控制,但是沒有預算控制評價體系,就不能讓預算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會計人員是預算考核的重要主體,在對預算相關指標進行考核時應該注重對預算管理自身的考核,而不是對影響預算管理的各種客觀要素進行考核,應該利用會計核算中總結的經驗和管理知識,針對實際執行過程中與預算管理指標之間的差異,認真分析原因,加強對影響醫院預算執行的內因和外因的了解研究。
若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各部門實際執行結果與預算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且如果開展了預算控制,這種差異仍然較大,就應該由預算的執行負責人給出解釋,一般只要理由充分合理,就視為例外事項,不會對其部門考核產生負面影響。傳統觀念過于強化預算管理的功能,只要預算執行部門數據與預算目標出現差異較大的情況,一般就會采取一定的處罰措施來強化預算管理的重要性,這樣容易打擊醫院員工的積極性,也容易導致部門為了改變預算執行結果而采取其他一些措施,并不能真正反映部門的管理情況。
因此,應該進一步完善預算的考評體系,摒棄在預算考評中過于重視數據的看法,將其與醫院運營的實際狀況結合進行考核,這樣才可以有進一步反饋,促進預算管理體系優化。在開展預算考核評價時,既要利用財務數據對預算管理的實際執行情況與預算目標差異進行評估,又要運用管理知識進一步分析產生差距的原因,從而增強預算考核體系的科學性和完整性,強化預算對醫院管理的反饋作用,從而以預算結果為依據進一步改善醫院管理中的不足,促進醫院資源的優化配置,使預算管理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預算管理是醫改實施后醫院控制成本、保證運營質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被醫院廣泛認可的一種管理工具。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融合對醫院財務工作人員在管理理念、管理制度方面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和規范。在具體的預算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按照管理會計的要求來實施預算目標制定、預算執行計劃編制、預算執行監督過程、預算績效考核等工作,使醫院逐步形成科學的預算管理體系,降低運營成本,幫助醫院實現價值管理目標,更好地為患者提供服務。
同時,預算管理和管理會計事務需要有完善的現代化管理工具和科技手段作為支撐,保證整個過程中數據管理的有效性和工作效率,提升醫院的現代化財務管理水平,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