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桂華
(山東創瑞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山東 煙臺 264006)
近幾年,我國政府部門相繼發布了各種高端科技制造規劃,制造業企業迎來了更好的發展契機,同時也面臨著快速轉型升級的巨大壓力。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制造業企業要進一步規范自身經營行為,完善財務內控體系,提高企業運營管理效率和核心競爭力。高科技制造業企業屬于資金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企業,企業要以技術創新為基礎,以財務內部控制體系為線索,整合企業產品的研發、采購、生產、銷售等各環節活動,從而增強企業內控效果,提升企業整體經營管理水平。
制造業企業財務內部控制架構設置不合理,各職能部門、各級領導、管理者等對自身開展的業務和承擔的責任不了解,以致在企業實際內控執行過程中經常出現各種紕漏,無法追究責任人。例如,企業在決策者不知情的情況下承接了巨額擔保業務,相關關聯債權屬于臨時借款,而且被擔保企業并沒有實際核心業務支撐,這就會造成違規擔保,導致企業非營業性資金被大量占用,嚴重損害企業的利益。并且發生違規擔保事件后,企業決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成員、總經理等都沒有及時發現問題,也沒有起到應有的監督管理作用,說明該企業存在較嚴重的財務內部控制缺陷。可見企業財務內部控制架構設置不合理會給企業帶來嚴重的經營管理問題,甚至會牽涉法律責任。
高新技術制造業行業與其他行業有所不同,最大的區別在于高新技術制造業企業需要對企業財務內控信息實現高度透明化的披露,并且盡可能詳細、精準。但分析調查報告可知,多數制造業企業并沒有制定規范的內部控制披露標準。以下是70家高新技術制造業企業公布的財務內部控制自評報告中披露的缺陷嚴重程度情況統計表。
高新技術制造業企業內部控制缺陷披露情況統計表
缺陷的嚴重程度 公司數 占比重大缺陷 1 1.4%重要缺陷 3 4.3%一般缺陷 65 92.9%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 1 1.4%
上述70家企業披露企業財務內部控制一般缺陷的自評報告中僅僅寫了一句“企業財務內控評價過程中發現的一般缺陷問題,本企業已在報告期內予以整改”。這樣一筆帶過的缺陷評價概述,并沒有詳細指出具體缺陷、缺陷發生原因、整改時間、整改措施等信息。這樣模板化的一句話無法使外部信息使用者完全相信報告所披露內容的真實性。所以,為了促進企業財務內部控制體系的完善,評價標準應該更加精細化、具體化、標準化。還有些企業并沒有披露本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存在的缺陷。由此可見,制造業企業在財務內控缺陷披露方面并沒有持正確的態度。
同時,上交所、深交所對各企業財務內部控制所披露信息的規定標準不同,所以企業在不同的上市交易平臺公布的信息也存在差異。例如,企業在上交所披露的內容不完整,格式也比較混亂,但在深交所披露的信息內容比較完整,格式也比較規范。這些問題要盡快得到解決,為投資者全面掌握企業財務狀況和內控信息提供一定的幫助。
制造業企業內部控制活動執行不到位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一是產品質量監管不嚴謹。提高制造業企業產品質量是企業打造品牌效應的最好方式,但企業在實際生產經營過程中可能忽略產品質量監管,導致少數產品質量不達標,使消費者對其產生不好的印象,嚴重情況下會影響企業在市場上的口碑。二是控股股東與其他關聯方非法經營占用企業巨額資金,導致企業資金鏈出現問題,嚴重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活動。三是企業為控股股東與其他關聯方違規擔保,并且企業信息披露主觀性強、不真實、不完整。四是對訴訟案件的披露不及時。企業涉及訴訟的金額累計達到企業年度審計資產的10%,就要及時進行信息披露,但部分企業會極力掩蓋涉訴事件,遲遲不披露相關訴訟事件信息。五是沒有及時處理重大債務到期未償還事項。六是財務數據造假,未按照規定分配年度權益。例如,某企業連續三年的財務報告中顯示企業利潤一直處于穩定增長狀態,現金凈流累計高于21億元,但無法達到分紅的標準。之后現金分紅事件被曝光,才知企業公布的財務報告是經過精心粉飾的,存在嚴重的財務造假現象,可見其內部控制執行缺乏監管,存在嚴重缺陷。
制造業企業在生產發展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風險,但大部分企業并不會從自身財務內控、生產經營方面分析風險,多數會認為企業風險主要在于行業競爭、披露政策等宏觀方面。還有企業在自評報告中根本不會提及風險,僅在年報中披露了少數與風險有關的內容。主要是因為管理者對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的風險缺乏統計和規劃,也沒有及時采取有效的規避措施,對企業財務內部控制敏感度較低,所以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小問題無法被及時發現、解決,最終導致問題爆發,無法彌補。例如,企業財務內控制度不完善,管理者對內控風險敏感度低,企業存在巨額資金占用或違規使用的情況,但管理者毫不知情。
從部分制造業企業對外公布的財務報告和自評報告來看,多數企業披露的缺陷都是一般缺陷,而且披露的信息內容過于模板化,對信息使用者和投資者沒有實質性幫助。例如,某藥業企業在連續三年的審計報告中表示并沒有重大缺陷,但有被銀保監會處罰的記錄,導致企業面臨重大經濟損失和名譽損害。說明該企業自我評價報告并沒有真實地反映企業實際經營情況,企業沒有認真對待自評報告,所披露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有待考究。再如某企業在2020年5月下旬的關聯擔保公告中聲稱,該企業唯一以實業企業擔保的3 000萬元的債務已于2020年5月初到期,關聯擔保責任已經解除。但本年度下半年的財務報告中仍然顯示,該企業需要為實業企業承擔1 000萬元的債務擔保責任,其擔保責任并未完全解除。由此可見,企業前后所披露信息并不一致,而且存在較大的差異,說明企業存在虛假披露現象,自評報告不客觀。
制造業企業為了高效、有序地實施業務經營管理活動,維持企業業務長久、持續發展,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財務內部控制體系,嚴格落實內部控制流程,實時監管產品的一系列采購、生產、研發等環節。其次,企業應該立足長遠,建設內部控制體系,科學合理地優化體系中的各個環節,保證產品質量。企業內控體系的設計、建設、執行、審計、評價等流程可以參考國家發布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最后,提高企業內部控制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財務內控人員要保持客觀、獨立、公正、嚴謹的態度對待企業內控體系缺陷問題,確保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有效落實和財務報告信息的真實有效。
我國財務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起步較晚,所以目前仍然不太成熟,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如何在短時間內確立統一的內部控制評估報告內容和格式是企業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規范、統一的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報告既可以為投資者提供準確、完整的內部控制信息,也可以支持同行業企業間的信息對比,為行業有序運行奠定扎實的基礎。
高新技術制造業披露的信息內容要更全面、詳細。第一,明確內部控制缺陷責任主體,完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發生問題可及時溯源。第二,要更加具體地闡述企業財務內部控制五要素,做好監督管控,有效防范財務經營風險。第三,披露信息不僅要關注重要關聯交易、重大投資項目活動,還要注重企業產品研發、質量、采購銷售等活動,全面把控企業的各項經營活動,避免制造業企業在產品研發、采購、銷售等活動中出現嚴重紕漏。第四,制定規范的、符合企業內控體系運行的缺陷認定標準。第五,對于已經認定為缺陷的,要盡可能完善記錄信息,詳細指出缺陷發生緣由、時間、過程,以及整改措施實施的時間、過程、結果和后續追蹤情況。
高新技術制造業企業所生產的產品是否符合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是否安全至關重要,所以制造業企業要不斷完善內部監督管理機制,實現內部有效的監督管控,從源頭治理企業內控問題,加大監督管理力度,為企業建立良好的內部經營管理環境,提高產品質量。但企業在市場大環境中生存發展,僅依靠財務內部控制還遠遠不夠,為了避免內部監督存在徇私舞弊現象,還要與外部監管機構結合。
企業相關工作者要與外部行政監管機構保持緊密的聯系;對于社會公眾可以開通群眾暢言、建議小程序通道,一方面用于向公眾公開產品信息,另一方面便于公眾行使監督管理權,給企業提意見。外部行政監管機構主要是政府和第三方機構,政府部門和第三方權威機構的合理、科學管控既可以維持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高效運行,也可以加強企業間的溝通交流,為各企業溝通搭建橋梁,有利于進一步規范市場運行秩序。政府作為獨立的、權威的、專門的監管部門,還可以充分發揮對企業所披露信息的監管權力,定期或不定期對企業披露的信息進行審查,并且向社會公布,提高市場信息的真實性和使用效率。除了權威性的政府監督管理外,社會公眾也是企業外部監管的重要團體。當前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升,社會公眾越來越重視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國家也一直在積極倡導社會公眾行使自身擁有的權利,這就使社會公眾能夠更好地監督企業,督促企業合法合規、規范有序地生產經營。
《內部控制自我評價管理辦法(試行)》中明確規定了企業要定期編制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并向社會公布,但實際上,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并沒有完全落實執行,主要原因是企業管理者不重視內部控制的作用,對內控風險的認知不足。因此,為了提高企業形象,使信息使用者獲得更多真實可靠的信息,企業管理者要正確認識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和有缺陷的內控體系存在的風險。管理者充分認識到內控體系的重要性和風險性,才能積極主動地披露信息,避免舞弊行為,增強員工的責任意識,更重要的是可以在消費者心中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同時,也可以吸引更多優秀的投資者,為企業增添發展活力,形成良性循環,促進投資者、企業、消費者三者共同發展。
高新技術制造業企業所研究產品的安全性、實用性會受到社會公眾的監督,所以制造業企業要嚴格監管。企業在向社會公眾出具自評報告之前,首先要經過董事會等領導層的嚴格審核,審核通過后再對外公布。管理者在對外公布企業信息時要遵循自愿性信息披露原則,時刻關注企業實際運行情況。
如果制造業企業存在嚴重的內部缺陷,應該由企業管理者、當事人、會計師事務所共同承擔責任。企業管理者負責信息披露,董事會負責信息審核,二者都要對企業所披露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會計師事務所是獨立的、專業的外部審計機構,一般企業都會尋找一家權威性的會計師事務所,委托其對企業開展全面審計工作,并且出具公正的審計報告。所以會計師事務所作為企業披露信息的直接關聯方,也須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內外部共同監管企業,可以全面、及時地監控企業信息披露不足的情況,也可以更好地保障投資者的權益,有利于社會安定、和諧。
制造業企業財務內控體系的建設是一項耗時長、工作量大、任務艱巨的工作,企業要穩定、長久發展,就要改變傳統的經營管理方式,采用先進的財務管理模式,并且有序、規范地實施新的財務管理模式。文章具體分析了企業財務內控方面存在的問題,也相應提出了優化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制定完善的內部控制缺陷披露標準、強化企業內外部監督管理、提高企業管理層的認知、加強對企業內外報告的監控等建議。希望可以有效促進企業財務內控體系建設,保障企業內控制度的落實,充分發揮財務內控體系防范風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