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會亮
(瑞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山東 煙臺 264001)
供應鏈視角下醫藥流通企業優化資金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資金是企業發展的命脈,也關系到企業的健康長遠發展,資金管理水平會對投融資活動產生一定的影響。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各個行業都遭受了較大的沖擊,同時部分行業也得到了良好的發展機遇。醫藥行業屬于民生健康產業,發揮著保障社會穩定、維護人民生命健康的作用。雖然行業發展潛力較大,但產業鏈比較長,研發成果轉化效率有待提升,因此醫藥流通企業應當對資金管理提出明確的要求。基于此,要想合理利用內部資金與外部資金,就需要做好供應鏈價值分析工作,增強資金的流動性,確保上游供應商擁有良好支付能力,下游客戶擁有收回能力。醫藥流通企業應結合實際的環境變化情況,做好資金管理工作,貫徹精細化管理理念,達到良好的資金管理效果。
第一,供應鏈管理基本上就是對各個節點的企業進行管理。新興的供應鏈管理需要與企業財務績效直接融合。企業供應商采購額、占據采購總額比例、銷售金額、銷售總額比例等都可以展現上游供應商的支付能力與下游客戶的集中度,各項指標可以將醫藥流通企業與供應鏈節點的關系反映出來。第二,信息管理可以為優化供應鏈管理提供技術支持。基于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企業逐漸認識到信息管理的重要意義,而梳理信息可以加強內部員工與客戶、供應商的溝通。優化工作流程,需要借助互聯網技術、電子數據交換技術,以促進信息共享,及時傳遞信息,避免信息不對稱引發系列風險。從整體上看,供應鏈管理就是對產品進行綜合性管理,使供應鏈上下游達成戰略合作關系,并有效提升供應鏈管理水平。
不管是從狹義角度,還是從廣義角度分析,資金管理的本質就是對流動資產與負債的管理。從靜態角度看,資金管理是管理企業內部貨幣資金、應收款項、存貨、應付款項等,需要做好資金項目管理工作。從動態運營角度看,主要就是對收款與銷售、付款與采購、貨幣資金收支等業務循環的動態化管理。企業應當更加關注經營業務的資金消耗情況,做好供應鏈視角下的資金管理工作。
上游采購環節的管理是供應鏈管理的關鍵,要想保證資金鏈暢通,就需要從根源入手,在采購環節提升管理水平,推出分類采購、流動采購的策略。針對醫院純銷品種,運用流動采購的方式,而分類采購也可以運用地方采購、醫院采購互相融合的方式。核心理念是滿足多種類型客戶的用藥需求,提高品種滿足率。但是可能存在與客戶基本需求不匹配、供給過量等問題,甚至出現原材料堆積、庫存積壓等一系列問題。所以,科學分析下游客戶的基本需求并編制合理的采購計劃,才是提升采購環節供應鏈管理水平的關鍵。
醫藥流通企業的生產環節并不是經營活動最關鍵的環節,但是與醫藥流通企業的各項業務有緊密的關系?;阡N售規模不斷擴大的背景,企業為了有效滿足下游客戶的多元化需求,就需要大量增加存貨儲備。所以,醫藥流通企業需要提升藥品生產能力,并積極開展生產、加工業務。
醫藥流通企業大多以民營醫院、基層醫療機構、零售藥店等市場化客戶為關鍵的銷售對象,主要提供普通藥品的快批式配送服務,特點就是賬期較短、配送周轉速度較快、毛利率較低等,這是醫藥流通企業擴大自身經營規模的關鍵環節。但隨著兩票制政策的實施,醫藥流通企業不得不與下游有話語權的大型公立醫院對接,這對企業面向中小型醫療機構的市場分銷模式造成一定的影響。在藥品市場的份額占比中,公立醫院的藥品銷售份額超過了80%,企業需要開辟公立醫院銷售渠道,才能提升銷售額,增強自身的綜合市場競爭力。
醫藥流通企業原材料采購過量與利用不合理的采購模式、采購計劃關系緊密。醫藥流通企業主要的采購方式是分類采購與流動采購。其中流動采購是針對醫院純銷品種,分類采購則可以劃分為地方采購、醫院采購等模式。采購模式的覆蓋面比較廣,同時還需要推進地方公司與集團企業共同開展工作,具有多批次、小批量的核心特點,可以送貨上門。但在市場需求不斷變化的情況下,分公司、集團在制訂采購計劃的時候,可能存在不注重市場需求變化的情況,出現盲目進貨的問題,原材料堆積占用大量資金。但隨著市場化程度的提升,上游供應商更加依賴醫藥流通企業,供應商廠家可以借助企業開展專業網絡銷售,并在企業談判中擁有話語權,可以拖欠貨款,占用企業的資金。但是,應付款項周轉緩慢,雖然在短期內可以為企業爭取資金周轉時間,但長此以往會對供應商的資金運轉帶來直接的影響,引發一系列償債風險,無法與供應商維持良好的合作關系。
醫藥流通企業的應收回款較為困難。一方面,企業可能存在占用供應商資金的情況,導致供應商資金能力下降。廠家為了維持資金的順利運轉,可能出現拖欠企業采購返利的情況,占用企業的資金。另一方面,兩票制政策的實施加大了企業對下游市場的開發力度。收取醫院客戶保證金,奠定了醫藥流通企業在供應鏈條上的穩固地位,企業可能面臨應收款回款困難的問題。
從主觀角度分析,醫藥流通企業的存貨周轉率低下,與以市場分銷為主要經營模式的倉儲管理有直接的關系。醫藥流通企業一般都是以市場分銷為主要的經營模式?;诳炫镜臓I銷背景,企業提出了200千米范圍內當日送貨上門的模式,所以客戶會選擇多批次、小批量的采購形式。因此,醫藥流通企業為滿足顧客的基本要求,存貨儲備充足。但就實際的倉儲管控情況進行分析,醫藥流通企業沒有對庫位進行精細規劃,存在忽視藥品存貨特殊性的問題。而在藥品入庫的環節,叉車行進的路線較為混亂。工作人員需要在入庫藥品上手工張貼標簽,會消耗大量時間,直接影響存貨周轉率。
1.實行一站式采購模式,制訂精細的采購計劃
醫藥流通企業在優化上游采購環節資金管理工作時,需要引入一站式采購模式,其是在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背景下誕生的,主要是以客戶需求為核心導向。實行一站式采購模式不僅能夠促進供應商、客戶以及企業的互相聯系,還可以促進三方信息公開透明。同時利于醫藥流通企業有效把控市場需求,避免出現采購過量的問題,幫助企業結合客戶的需求編制采購計劃。此外,企業還可以設立專門的需求部門,并通過一站式采購平臺反映客戶需求信息,定期整理總結,把握市場動向。采購需求部門需要結合獲得的反饋信息,編制針對性較強的采購計劃,以此解決采購量過大的問題。
2.加強供應商關系管理,積極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
供應商是醫藥流通企業在采購環節需要接觸的對象,與供應商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能夠切實提升采購環節的資金管理水平。醫藥流通企業的經營范圍比較廣泛,供應商的選擇也有很多。所以,采購部門在采購之前,需要編制詳細的供應商篩選方案。例如,企業專業采購人員可以結合原材料報價、付款期限、供應商信用資質等選擇優質供應商,還需要達成長期戰略合作。在簽訂的協議中,明確企業的付款時間,還應當密切關注供應商資金動態。若供應商出現資金能力下降問題,就需要控制與供應商的款項往來。此外,企業要切實提升核心競爭力,這不僅可以提升議價能力,還可以吸引供應商合作,實現提升采購環節資金管理水平的基礎目標。
受到兩票制政策的影響,供應商將開票模式從原有的低價開票轉變為高開高返模式,使企業獲取的供應商折讓款金額增加。雖然不會對資金充足的優質供應商產生較大影響,但是對于資金周轉困難的供應商來說,其更加傾向于拖欠企業采購返利金額,占用企業大量的資金,使企業出現應收款回款困難的問題。所以,醫藥流通企業需要根據供應商實際的資金周轉情況,修改與調整折讓協議,對于資金不足的供應商要降低合同約定折讓比率。此外,企業還要盡快結算供應商應付款項,并為供應商的資金周轉創設良好的空間。
1.引入RFID技術,提升存貨倉儲管理水平
醫藥流通企業以市場分銷作為關鍵的經營模式,需求呈現出多元化且分散的特點。面對終端客戶提出的多批次、小批量采購需求,需要儲備充足的存貨。企業需要對庫位進行科學規劃,劃分為常溫區、冷藏區、陰涼區,在各個分類下細化出發貨區、不合格區等。在此基礎上,醫藥流通企業合理利用電子信息化技術,發揮RFID 射頻識別技術的作用,掃描出入庫貨物,張貼電子標簽。在減輕工作人員壓力的同時,提升工作效率與質量,優化倉儲作業基本流程,提高存貨周轉率。
2.修訂信用管理方案,對客戶進行信用評級
醫藥流通企業需要針對下游不同客戶做好信用評級的工作,還需要編制合理的信用管理方案。例如,可以將客戶分為信用期客戶、貨到付款客戶。授信客戶還可以細化為二級以上的醫療機構客戶、基層醫療機構市場化客戶等。針對供應鏈上具有明顯優勢的大型醫院,醫藥流通企業應當充分了解其實際的財務狀況,還需要組織信用評估人員開展評級工作,避免出現壞賬風險。
3.加強客戶關系管理
醫藥流通企業大多是以市場分銷模式為主,存在許多下游客戶、市場化客戶。其對當前應收賬款的回收較為困難,容易出現銷售環節營運資金管理效率不高的問題,因此企業需要做好客戶關系管理工作,注意優質客戶的挖掘、已有客戶的維護等。針對已有的客戶,醫藥流通企業需要結合客戶的實際信用評價等級做好分類工作,還需要針對評級靠后的客戶群設立及時通報制度。信用管理人員每周都需要向應收賬款催收人員通報應收賬款的變化趨勢,還需要報送信用評級報告、應收賬款的實際催收結果等,促進信息的交流與溝通。此外,在開發優質客戶的過程中,醫藥流通企業需要選擇賬期較短的客戶,還需要提升下游客戶對企業的依賴度,切實提升綜合水平,與下游醫院加強交流,切實提升企業收款能力。
第一,醫藥流通企業需要做好應收賬款管理工作,并切實提升應收賬款周轉率,避免產生應收賬款壞賬風險,促進企業資金正常流動。從具體情況分析,企業需要合理利用信用管理制度,并對信用賒銷審批情況進行嚴格的控制,對客戶的信用狀況進行分析。在合理設置賒銷額度的同時,規避盲目賒銷問題的出現。一旦出現企業應收賬款擠占大量資金的情況,會對企業的資金管理效率產生直接的影響。第二,建立健全的責任制度,要了解各個部門的基本職責,避免出現職能重疊的情況,否則會對企業應收賬款管理效果產生影響。在建設基本責任制的同時,及時催收到期欠款,切實提升資金周轉率。第三,醫藥流通企業需要建立合理分銷渠道。我國管控、改革醫藥行業的力度持續加大,行業競爭也比較激烈。企業應合理分配分銷渠道資源,并減少醫藥流通企業產成品庫存,加快資金催收速度,并提升銷售環節的管控能力。第四,結合自身基本情況,合理利用銀行創新金融產品整合上下游資源。在擴大銷售規模的同時,實現貨款及早變現的目標,并有效提升運營資金綜合管理質量與效率。
資金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屬于資金密集型企業的醫藥流通企業來說十分重要。基于兩票制政策落實的背景,供應鏈各個節點與醫藥流通企業的資金往來較為緊密。所以,在供應鏈視角下,醫藥流通企業做好自身資金管理優化工作可以系統地解決存在的問題,并對銷售、采購、生產環節的資金動向進行把控。不僅要應用合理的采購模式,還要編制合理的采購計劃,避免出現占用內部資金的問題。還需要篩選供應商方案,與供應商達成良好的合作關系。針對存貨積壓的問題,需要合理規劃庫位,并引入電子信息化技術,切實提升庫存管理水平。對應收賬款的規模進行控制,注重開拓優質客戶,有效提升應收賬款回款能力,從而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