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紹軍
(四川行政學院經濟學部,四川 成都 610073)
所謂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是指在供應鏈中對上下游企業具有支配、帶動、主導作用的企業。核心企業對產業鏈的持續發展、鏈條的強大對穩定上下游企業生態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鏈條上下游眾多中小微企業的健康發展對鏈條的健康發展同樣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中小微企業由于自身硬資產不足和信息披露不充分,因此往往面臨流動資金周轉不暢的問題。出于穩鏈強鏈的目的,核心企業有必要利用自己的信用開展供應鏈金融。
核心企業可以利用自己的資源,和供應鏈的上下游企業、銀行、商業保理公司等相關方一起搭建供應鏈金融平臺,利用平臺將鏈上各企業的應收債權轉化為標準化電子債權憑證,便于開展電子債權憑證轉讓、抵質押、資產證券化等金融運作,為供應鏈健康發展提供資金支持。
其基本流程如下:搭建供應鏈金融平臺;引導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入駐平臺;平臺運營方給予核心企業授信額度;基于真實交易開具標準的、附有承諾付款日及固定金額的電子應收賬款憑證;賣方簽收電子應收賬款憑證;持有電子應收賬款憑證方轉讓或抵質押融資;受讓方打包再轉讓或資產證券化;買方履行還款承諾,到期付款至電子憑證持有人。
供應鏈金融緊緊圍繞核心企業所在的供應鏈開展投融資,與一般的信貸不同。一般的信貸往往是針對某個企業授信,考查的重點是單個的企業主體,而供應鏈金融是以整個供應鏈為考查重點,對整個供應鏈進行授信。因此,供應鏈自身的特征必然影響供應鏈金融的順利開展,越復雜的供應鏈,風控難度越大。另外,開展供應鏈金融的主要目的是解決供應鏈上下游各個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但客觀來看,鏈條上的中小微企業信用風險高,持續經營能力較差,存續時間較短,會影響供應鏈金融的順利開展。
要持續順利地開展供應鏈金融,核心企業的財務實力和信用至關重要。如果核心企業大而不強,對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支配不明顯,整合鏈條上下游資源的能力不強,必然影響供應鏈金融順利運行;如果核心企業主體信用不足,銀行等金融機構斷貸或提前抽貸,可能嚴重影響供應鏈金融的開展;如果核心企業對金融不夠熟悉,知識欠缺,缺乏合格的金融人才,那么核心企業風控將面臨問題,跨界運作供應鏈金融難度將變大。
核心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必須做好風險控制。核心企業基于上下游關系,基于真實的貿易背景開展供應鏈金融,對上下游各個企業主體的資信情況有一定的了解,相對于鏈條外的金融機構或第三方平臺等,開展供應鏈金融有一定的優勢。但是,核心企業相對于上下游眾多的中小微企業而言,畢竟是外部人,對這些上下游企業的內部情況仍不夠了解,尤其對二級和以后各級交易主體的了解程度更低,這必然加大核心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的風險。另外,目前我國征信體系尚不完善,各個金融機構的信用評級信息并未實現共享,這加大了核心企業控制供應鏈上眾多中小微企業金融風險的難度。
目前中央及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供應鏈金融發展,出臺了多項政策及法規,支持電子商務平臺、商業銀行、供應鏈核心企業等建立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這些政策也對核心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作了一些限制,目的在于控制金融風險,保護供應鏈上中小微企業的利益,防止核心企業脫實向虛。如2020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規范發展供應鏈金融支持供應鏈產業鏈穩定循環和優化升級的意見》規定,核心企業不得一邊故意占用上下游企業賬款,一邊通過關聯機構提供應收賬款融資賺取利息。這些限制性條款是核心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必須遵循的。
核心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離不開信息,而信息可能被供應鏈上的相關經營主體偽造,虛假的物流、商流、資金流及信息流可能造成信用風險。鏈條上各個經營主體的信息化程度存在差異,信息化程度較低的經營主體必然使供應鏈上交易信息的真實性、可追溯性大打折扣。核心企業對供應鏈所在的行業和產品比較了解,但對供應鏈上眾多中小微企業的經營狀況、誠信情況等不甚了解,審查風險的存在增加了核心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的信用風險。相關法律的不完善也加大了供應鏈金融的信用風險,物權法和合同法針對直接交易雙方作出相關規定,而供應鏈金融往往涉及更為復雜的多方交易、間接交易。目前,由于我國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六穩”“六保”壓力大,因此許多中小微企業盡管出現了供應鏈金融違約,但破產不停產,債務延后或減免,這給債權人帶來了損失,會影響債權人開展供應鏈金融的積極性。
供應鏈金融可以使鏈條上各個經營主體及相關金融機構、相關第三方平臺、物流公司等合作共贏,做穩做強產業鏈,有利于金融資源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但是,供應鏈條的延長,多元主體的參與,也給核心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增加了風險。現代經濟不斷創新交易方式,產業鏈很難嚴格區分,不斷交叉的產業鏈使核心企業的識別日益困難,圍繞核心企業的中小微企業辨別也很難確認。新業態的出現可能使傳統產業鏈變得更為復雜,而且這些新業態經營風險往往比較高,導致供應鏈金融風險更高。鏈條上各個經營主體有各自的訴求,核心企業除追求保持行業地位外,還希望獲得商業銀行更高的信用等級;鏈條上的中小微企業往往希望獲得鏈條帶來的交易穩定性及核心企業的融資便利;物流企業追求鏈條帶來訂單的好處,追求物流的通暢,減少資金占用。不同的訴求導致供應鏈復雜化,加大了供應鏈金融風險。
毋庸置疑,金融科技的運用大大降低了供應鏈上下游各個中小微經營主體的融資門檻,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鏈條整體融資成本,減少了出資方融資風險。但是,對許多主體而言,信息化程度還不夠高,對金融科技的理解不足,而且新的科技不斷運用到供應鏈金融中,給供應鏈金融帶來了不小的技術風險,技術風險將導致金融風險發生。一些平臺違規收集客戶信息并利用信息牟利,一些供應鏈金融平臺甚至非法集資、非法放貸。這些實際上是金融科技帶給供應鏈金融的技術風險和信息風險。
傳統風險防控體系一般依賴線下采集信息,采集成本高,信息量較少,一般只穿透鏈條上一個層級,監管主體往往集中于一個,容易發生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逆向選擇及道德風險。供應鏈金融涉及產業鏈條上眾多經營主體,包括商業銀行、第三方平臺等,交易環節多,利益博弈更為復雜,傳統的風險防控體系已經不能與之適應,須升級再造傳統的風險防控體系。而隨著金融科技的深化,風險防控體系升級再造也具備了可行性。
對再造的風險防控體系而言,信息采集方式將逐漸演變為以線上采集為主,采集成本也將大大降低,信息穿透層級將覆蓋整個產業鏈條,信息量將大大增加,信息質量將大大提高,信息傳遞將更加及時和透明,信息的追溯性也會變強,監管對象不再局限于直接交易主體,將覆蓋整個產業鏈條的大中小微經營主體及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的其他主體。
供應鏈金融由于有信用較好的核心企業參與,有真實的交易信息及相應的倉單、應收賬款、商業匯票,有運輸、物流、倉儲可追溯,再加上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的深化運用,供應鏈金融相對于傳統的銀行信貸,信用風險大大降低。
核心企業的經營狀況與供應鏈的穩定息息相關,只有核心企業穩,供應鏈才穩,只有核心企業強,整個供應鏈才更強。核心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發展前景直接影響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發展情況。而供應鏈穩定和強大是供應鏈金融的堅實基礎,所以,政府應當綜合運用財政政策、金融政策、產業政策,促進核心企業發展壯大,而核心企業自身應當圍繞主業做好內控,不斷改善經營狀況,提高自己的信用水平,為順利開展供應鏈金融奠定堅實的基礎。
核心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必然面臨信用風險、供應鏈穿透風險、技術風險與信息違規收集風險、風險防控體系再造的風險,核心企業應當針對風險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風險控制體系,這套體系尤其要針對交易的真實性、往來款的轉讓與收付制定控制制度。
首先,注重控制環境的建設??刂骗h境涉及企業的領導層及普通員工的誠信意識和道德水準,涉及企業整體的制度建設。核心企業應當與合作各方共同努力,做好供應鏈金融平臺的內部控制管理。其次,要注重風險的識別。在開展供應鏈金融的過程中,核心企業一定要有風險意識,要建立風險識別機制,注重構建風險控制模型,尤其是應收款多次轉讓融資的風險控制。再次,注重風險的評估和應對。核心企業應當建立風險事件級別啟動應急處理方案,建立應對預案,防范和化解風險,爭取將開展供應鏈金融可能遇到的風險和損失降到最低水平。最后,注重信用檔案的建立和應用。核心企業應當借助數字化技術,跟蹤交易信息,不斷收集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信息,建立信用檔案,并不斷更新上下游企業的信用信息,利用信用信息開展供應鏈金融。
核心企業可根據實際或與第三方合作,搭建供應鏈金融平臺。核心企業應當利用平臺,結合金融、互聯網科技,不斷實現現有支付場景的線上再造;應當不斷優化平臺,加強對金融科技的應用,不斷增強平臺的易用性和安全性??梢岳肅FCA電子簽章技術、人臉識別技術、OCR光學字符識別等金融科技,增強平臺的安全性;應當持續加大平臺的科技研發投入力度,不斷增強平臺的全流程自動化處理能力,增強平臺多維度數據交叉驗證能力;應當建立和完善平臺的供應鏈信息處理系統,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不斷整合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信息資源,整合各類經營系統、結算或財務系統,提高平臺供應鏈金融安全程度和效率。
開展供應鏈金融,核心企業屬于跨界經營,涉及金融行業,因此,核心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時應當接受金融業監管機構的監管。核心企業應當重點關注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的最新監管政策動態,及時根據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的監管政策和指導方針,調整和完善平臺的流程、制度和產品。由于供應鏈金融較多涉及地方金融業務,因此核心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時還要接受各地方金融監管部門的指導和監督。核心企業要與地方金融監管局(辦)加強溝通,持續跟蹤相關監管政策法規,嚴守監管紅線。除此之外,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涉及較多的供應鏈信息和產業信息,核心企業還要深入了解行業動態,收集行業信息。
核心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要注重三類專業人才的引進和培育,包括供應鏈管理人才、IT技術人才和現代金融人才。因而,核心企業要建立供應鏈金融交流平臺,促進復合型人才成長。同時,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激發人才創新,促進供應鏈金融不斷完善。
供應鏈金融以供應鏈為紐帶,以真實的貿易為背景,以鏈條上大企業、核心企業信用為增信,充分利用企業流動資金,是解決中小企業資金瓶頸的有效金融模式。只有核心企業積極參與供應鏈金融,才能帶動鏈條上眾多中小微企業發展,才能穩定自身所在的供應鏈,才能做強自身所在的產業鏈。當前,核心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面臨一些約束和風險,應當綜合施策,促進供應鏈金融積極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