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霞


一、“試誤”教學法的來源
在教育教學中,讓學生嘗試通過“遇到錯誤、分析錯誤、糾正錯誤、避免錯誤”這個過程來學習知識曾經一度成為教育研究的課題之一,“試誤”教學法亦應運而生?!霸囌`”教學法是以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Thorndike EL)的“試誤說”為理論依據(jù)的。桑代克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現(xiàn)代教育心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1898年,致力于動物學習研究的桑代克將饑餓的貓禁閉于迷籠之內,餓貓可以用抓繩或按鈕等三種不同的動作逃出籠外獲得食物。饑餓的貓第一次被關進迷籠時,開始盲目地亂撞亂叫,東抓西咬,經過一段時間后,它可能做對了打開迷籠門的動作,逃出籠外。桑代克重新將貓再關入籠內,并記錄每次從實驗開始到貓做出打開籠門的正確動作所用的時間。經過多次重復實驗,桑代克得出表明貓?zhí)用撁曰\潛伏期與實驗次數(shù)的關系曲線。這就是著名的“餓貓學習逃出迷籠”的實驗,桑代克由此認為學習就是動物(包括人)通過不斷地嘗試形成刺激——反應聯(lián)結,從而不斷減少錯誤(或失誤)的過程。貓是在進行“嘗試錯誤”的學習,經過多次的嘗試錯誤,學會了打開籠門的動作。桑代克將自己的觀點稱為學習的“嘗試錯誤說”,簡稱為 “試誤說”。
二、“試誤”教學法的實踐應用概述
我們嘗試在中職《食品添加劑基礎》課程的教學中運用“試誤”教學法。食品添加劑是食品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是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依加工工藝需要而添加的物質,包括甜味劑、防腐劑、抗氧劑、食用香精香料等。食品添加劑是一類非營養(yǎng)物質,添加量小,所起的作用大,與現(xiàn)代食品工業(yè)息息相關,關乎食品安全。因此,《食品添加劑基礎》是中職食品生物工藝專業(yè)的一門核心課,學生需要通過這門課的學習掌握各類食品添加劑的理化性質、使用方法、安全性和注意事項等。為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課程采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運用食品工藝的知識和技能,在具體食品的制作項目中學習食品添加劑的應用和評價,讓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使所學知識更形象和直觀。
正因為食品添加劑具有用量小且作用大的特性,所以這特別有利于學生在“犯錯、知錯、改錯”中學習,具體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第一,犯錯后果幾乎沒有風險,不會對學生的安全造成威脅;第二,犯錯的成本低,不會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造成巨大損失,適合反復嘗試;第三,學生改錯過程中及最終的效果可以通過感官評價或儀器分析等手段而明確顯現(xiàn),這有利于學生直觀地掌握知識,從而提高了學習興趣和信心。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有意引導學生遇到錯誤,并根據(jù)這些錯誤制定相應的策略,讓學生去分析錯誤原因、糾正錯誤,從中領悟、掌握知識。隨著嘗試次數(shù)的增多,錯誤產生的條件越來越高,改正錯誤的難度越來越大,不僅實現(xiàn)知識和技能學習的由淺入深,也逐漸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造力,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試誤”教學法的應用課例
以《食品添加劑基礎》的第六章食用香精中的“食用(甜橙)香精乳化液的制備”為例,展示“試誤”教學法的運用。本課題教學中的工作任務是解決企業(yè)“甜橙香精乳化液分層”的技術難題。學生在任務驅動下,小組合作,自主探究,逐步完成“乳化液的制備”和“甜橙香精乳化液分層原因的探究”兩個關鍵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在做學交替中內化知識,提升專業(yè)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從而達成本課題的教學目標。教學時長為5學時,總體框架如下:
具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安排如下:
在本課題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試誤”教學法,以逆向思維切入教學,設置讓學生在國標檢測后,先觸碰“制備的乳化液穩(wěn)定性不合格”的“錯誤”表觀,繼而引發(fā)學生后續(xù)的認識“錯誤”實質、探究“錯誤”原因、糾正“錯誤”和預防“錯誤”等一系列環(huán)節(jié)的自主探究學習興趣,使學生在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學習過程中學會新知識,習得新技能。同時,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遵循中職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教學內容在學生“試誤”中由淺入深,不僅幫助學生構建了乳化液制備的知識和技能框架,而且讓學生在學習中解決了實際問題。
課后,對授課對象進行了調查問卷,授課教師本人對本課題的教學進行了教學評價,統(tǒng)計結果。從結果可以看出,“試誤”教學法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課堂參與度、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合作與交流能力及學生專業(yè)能力的形成等方面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四、結語
基于以上應用課例所收到的效果可以得出,我們在教學尤其是職業(yè)教育教學中應該多嘗試運用“試誤”教學法,尤其在專業(yè)課程實踐學習中,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多“埋雷”,讓學生在學習中多“排雷”,利用學生求知欲望強烈、年輕氣盛的特點,鼓勵他們正視困難,激發(fā)他們克服困難的斗志,并引導他們通過解決問題的過程反思學習的樂趣和收獲,建構與崗位對接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今后,我們還將進一步探究“試誤”教學法在其他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如《茶藝》《食品感官評價》等食品專業(yè)課程,提升理實一體化教學的實施成效。
責任編輯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