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文一
當前,媒體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若要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據主導地位,就必須不斷提升新聞記者的寫作技能。一些廣電新聞記者腦海中傳統的工作觀念根深蒂固,難以更好地適應融媒體時代的需求。新媒體憑借其時效性強、傳播效率高、覆蓋面大等諸多優勢,迅速成為人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廣電新聞記者在實際寫作過程中,往往存在著信息時效性不強、角度不夠新穎、語言藝術性不強等局限,降低了人們對廣電新聞媒體的關注度。廣電新聞記者只有不斷查漏補缺,掌握更多的寫作技巧,不斷增強新聞內容的感染力,才能得到受眾的認可,吸引更多的流量。
當前,廣電新聞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時效性不高。在短平快的生活節奏里,人們的時間都很寶貴,當新聞事件發生時,人們希望第一時間了解相關內容信息,而從新聞記者采訪到回去編寫稿件再到上傳、發表稿件,需要一段時間,無法讓受眾在第一時間獲得信息,帶有很大的滯后性。因此,針對這一情況,新聞記者要拓寬信息共享渠道。
媒體平臺的相互借鑒與融合,是獲得大量有價值信息資源的重要途徑,廣電新聞記者要掌握自媒體平臺的操作技術,平日里加強同其他媒體平臺的溝通與交流,拓寬信息共享渠道。
例如,某抖音用戶上傳了一個某地發生火災的視頻,該視頻一經發布就得到很多人的關注。當新聞記者刷抖音時候,看到這一視頻后及時與該用戶取得聯系,獲得第一手資料,并與救援部門核實,經過加工整理后,及時發表該報道,節省了很多時間。
鑒于很多新聞記者文字語言感染力不強的現狀,在今后的工作實踐中,新聞記者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第一,要做到語言平民化。當前人們的生活節奏很快,如果新聞語言太過繁冗,就無法引起受眾的觀看興趣。新聞記者要力求語言簡潔平實,標題一目了然,讓受眾看后便能夠了解報道的大致內容。
第二,要增加一些現代感強、趣味性強的語言和詞句,新聞記者可以運用一些網絡流行詞,提高內容的趣味性。
第三,要增加視頻與圖片的比例,圖、文、視頻三者結合,豐富內容,提高內容的吸引力。例如,在做一期節目時,主持人講解一些比較輕松的新聞時,畫面可以出現微信表情包,或者穿插一些幽默小視頻,以增加內容的藝術感染力。
好的角度是提升內容感染力的重要保障。很多新聞記者正是因為沒有尋找到一個好的角度,導致寫出的稿件千篇一律,沒有亮點,難以吸引受眾觀看。
鑒于此種情況,新聞記者要在稿件采寫過程中,尋求一個好的角度,切忌選的角度過大,而是應該從細節著手,找到能引起受眾強烈興趣的細節,找準角度,展開來寫。
好的選題能夠大大增強報道的感染力。很多新聞記者為了應付日常的報道工作,只是隨意尋找了一個選題就開始采寫。這種情況直接導致了新聞內容質量不高,受眾慢慢就會覺得新聞內容沒有可看性,最終會選擇放棄這一節目。
鑒于這一情況,在今后的工作實踐中,新聞記者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要選擇趣味性強、時效性強的話題。受眾更愿意從新聞內容中獲得一定的觀看樂趣,學到一定的知識和技能。新聞記者策劃的選題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受眾尤其是年輕人對輕松有趣的內容更感興趣,若要留住這部分群體,新聞記者就要選擇時代感更強的新聞內容。
第二,新聞記者要站在平民立場上考慮問題。過度娛樂化的內容不是吸引受眾的最佳選擇。新聞記者要選擇一些接地氣的話題,可以選擇老百姓最關注的民生話題,如教育、醫療、就業等,看到這些內容,受眾自然會產生濃厚的興趣。
客觀性與深刻性是新聞報道成功的關鍵。很多新聞記者一味迎合市場,炮制了一些虛假的報道。鑒于這種情況,今后新聞記者要努力做到深入挖掘報道背后的故事,保證報道的客觀性。記者必須深入現場,通過實地采訪、調查等方式,充分了解事件的細節,對事情的來龍去脈有準確的了解,切忌胡編亂造,無中生有,夸大其詞。例如,某地盛傳發現野人的蹤影,記者為了搞清楚事情真相,必須到現場進行細致采訪,決不能為了吸引流量就做虛假報道。記者必須對所謂野人的腳印、野人的毛發等進行考證,沒有確切的結果就不能憑空報道,這才是對受眾負責的做法。
鑒于提升新聞寫作技巧的重要意義,在今后的工作實踐中,新聞記者要增強危機感和緊迫感,找出自身存在的問題,結合工作的實際情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夯實新聞寫作能力,為受眾提供更多高質量的新聞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