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雅莉
(河南國德標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河南新鄭 451162)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持續性增強,對食品安全愈發重視,保證食品安全有助于保障人們身體健康。食品微生物檢測作為食品檢測核心指標,是客觀判定食品是否滿足相關規范的參考,嚴控食品微生物檢測各個環節的質量要素,可減少食品安全問題,對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具有現實意義。食品微生物檢驗是把控食品安全的重要防線,應該重視工作實施,選取可行性較高的策略,嚴格控制食品微生物檢驗質量達標,方可促使食品安全、可靠得以保證,實現真正的餐桌安全。
食品微生物正式檢驗過程中,需充分掌握其實際檢驗內容,嚴格依照相關規范和要求落實,主要包含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致病菌等微生物指標。開展食品微生物檢驗工作主要是以我國規范和要求為基準,檢驗其相關指標,將兩者進行比對判定食品質量是否達標。①菌落總數。該檢驗內容主要是將待測食品的樣品采取專業的處理和加工,嚴格依照特定環境,確定檢驗樣品內相關細菌菌落總數,該指標主要用于分析食品被細菌污染的總程度,實時體現食品整個加工程序是否符合我國相關衛生要求。一般情況下,食品中含有的細菌數量越多,其被污染的程度就越深,該生物指標客觀判定食品衛生水平。②大腸菌群。該生物指標作為食品內糞便污染的重要參考,是客觀評析衛生質量的核心,需對其加以重視。③致病菌。其是導致人們患有疾病的重要因素,由于食品種類繁多,不同食品應選取不同的參考菌群完成檢驗工作,最終判定其質量是否達標。
食品微生物檢驗方法和技術的選擇直接關乎最終檢驗結果的精準性,需合理分析當下檢驗方法和技術,為后續合理化選取奠定良好的基礎。原有食品微生物檢驗方法呈現為多元化,不同檢驗方法基本原理不盡相同,且實際適用范圍不一,處于食品微生物基本標準體系內,主要針對上述3 個微生物指標進行檢驗,通過對樣品進行一系列處理,嚴格依照相關規范和要求開展檢驗工作。雖然上述檢驗方法最終成果可靠,但存在一定不足,例如整個檢驗流程煩瑣復雜,檢驗過程耗損時間較長,難以保證檢驗效率。科學技術高速發展,各類先進技術逐步興起和應用,為食品微生物檢驗方法和技術的更新提供新思路,逐步向高效化、現代化方向發展,確保食品微生物檢驗技術改革創新成功。表面增強拉曼散射技術作為一類具備較強靈敏度的分析工具,將其用于食品微生物質量檢驗過程中,自身優勢較為凸顯,生物信息學的發展促使食品微生物檢驗行業高速發展,進而增強最終檢驗數據成果的可靠性。食品微生物檢驗新方法較多,生物方法主要涵蓋酶聯免疫吸附法;儀器法主要包含氣相色譜法、高效液相色譜法、毛細管電泳技術及質譜技術等。
影響食品微生物檢驗質量的因素較多,主要體現在人為因素、環境因素、儀器設備等。若想保證食品微生物檢驗質量的可靠性,需積極掌握監測和分析中存在的質量控制要素,以此保證最終的檢測質量。
食品微生物檢驗不僅要求選用靈敏度高、準確性優良的分析方法,而且需結合檢驗目的合理化選定采樣時間、地點及方法。為獲取精準性較高的數據信息,應保證分析過程中樣品具有代表性,若采樣方法及地點有誤,或存儲方式不佳,均影響最終分析數據的精準性。在樣品采集和存儲過程中,由于操作方法不當、環境條件等,易導致樣品發生變化,無法確保最終質量可靠性[1]。
采樣及分析人員作為整個工作的關鍵因素,其需具備較強的專業素養,是保證食品微生物檢驗及分析數據精準的基礎。當下檢驗和分析儀器種類繁多,對工作人員專業素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檢驗儀器作為食品微生物檢驗和分析工作關鍵內容,儀器設備自身性能優劣與監測和分析最終數據精準性密切相關,儀器設備正式應用之前未依照相關規程,將其交由有資質機構完成計量認證,因儀器設備引起誤差,無法保證最終監測和分析數據的精準性。各類儀器設備沒有完善的操作流程,在應用過程中各環節操作不規范,且未及時做好養護和檢修工作,會影響最終檢驗結果的可靠性。
實驗室基礎條件對食品微生物檢驗及分析數據精準性也有一定干擾,檢驗人員分析樣品之前需充分做好準備工作,部分實驗室內溫濕度難以滿足檢驗要求,化學試劑不滿足要求,標準溶液失效,外界環境對檢驗數據產生干擾,影響整個食品微生物檢驗成果可靠性。
抽樣檢驗作為食品微生物檢驗之前核心控制方式之一,抽樣檢驗過程中實際操作規范性與最終檢驗成果準確性密切相關,檢驗人員規范性操作是食品微生物檢驗質量達標的基礎保證。實際抽樣檢驗過程中,抽樣人員應按照實際狀況,盡量選用代表性較強的食品微生物檢驗,并完成隨機抽樣、規范保存等工作。部分食品微生物檢驗由于持續性與空氣接觸,增加潮解風險;少數食品微生物檢驗具有見光分解特性,所以實際抽樣工作過程中,應嚴格依照標準實施,確保保存規范性,熟悉不同檢驗項目中不同檢品采集相關注意事項及要求,綜合性考量檢驗過程中干擾結果因素,抽樣應保持迅速、規范、安全。
食品微生物檢驗中質量控制作為重點環節,其包含多個質量控制節點,不僅包含檢品管理、實驗室環境,而且涉及儀器性能、食品微生物檢驗標準等,通過多方面質量控制措施,有助于提高食品微生物檢驗水平,控制內容要點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檢品管理。檢品管理十分關鍵,應充分確保實現專人管理,及時完成檢驗樣品的接收、分發及留樣等工作內容。應嚴格依照我國相關規范,做好樣品接收質量把控工作,嚴禁質量不達標的樣品進入檢驗實驗室內,并及時將相關拒收原因予以闡述。為進一步保證檢品可追溯性,應建立統一標識,完成一倍量檢驗,將二倍量送入留樣室內保存、留樣等[2]。
(2)實驗室環境和人員控制。實驗室環境應最大限度滿足相關基本需求,以免由于檢測環境干擾影響結果的精準性。針對試驗室中色譜儀器、甜品室等應增設相應的除濕裝置,保證其環境內溫濕度滿足相關要求。應將檢驗試劑和器皿劃分類別存放,構建相應的存儲倉庫,用于存儲備用試劑,每天定期對實驗室環境進行監測,完整記錄監測數據,定期對數據進行分析。
(3)儀器性能。儀器設備是食品微生物檢驗中的重要工具,其設備實際工作狀態及性能與食品微生物檢驗最終成效密切相關,應配備專業人員對其設備進行管理,建立完整的儀器設備檔案,保證設備始終能安全、正常地運行,動態化管控儀器校準、使用及保養等操作,保證其始終處于最佳工作狀態,針對計量不達標的儀器設備,應及時進行淘汰和更新,促使最終食品微生物檢驗成果質量達標[3]。
(4)食品微生物檢驗標準。應按照實際狀況,適當提高將食品微生物檢驗標準的實效性,及時掌握食品微生物檢驗標準的相關信息及更新動態,并將修改之后的標準納入控制范圍內,定期加強檢驗人員培訓,加大宣傳食品微生物檢驗標準,保證檢驗人員深層次掌握質量控制方法,明確目標,減少檢驗中出現錯誤,提高食品微生物檢驗檢驗效率,保證檢驗質量。
(5)實驗操作。按照實際狀況完成檢品留樣、儀器設備維護及使用等相關操作規范,并要求食品微生物檢驗過程中,應嚴格依照相關規程實施,保證各項操作具有規范性。制定儀器操作標準要求,應明確儀器設備正確使用方法,降低由于儀器設備操作不當影響檢驗結果準確性。為保證檢驗過程中不出現誤差,檢驗人員需嚴格依照相關標準實施,并完整填寫使用記錄[4]。
(6)標準品試劑。嚴格控制標準品試劑評價、選取及采購過程管理,禁止將質量不達標的標準制品試劑應用于檢驗中,嚴控標準品試劑出入庫登記、保存條件等質量,保證食品微生物檢驗樣本實際檢驗中全部使用的標準品及試劑具有良好的溯源性。
食品微生物檢驗工作完成后的質量控制主要體現在對檢驗結果層面,主要包含三大模塊,即檢驗結果、檢驗報告、結果質量控制。①檢驗結果質量控制。應按照相關食品微生物檢驗規程中方法,對原始記錄進行系統性分析,對最終形成原始結果進行質量控制。需采取多項措施嚴控原始結果,以免由于檢驗操作因素干擾,導致結果不準確。②檢驗報告質量控制。檢驗報告質量控制是檢驗工作最終呈現結果,是客觀反映檢驗工作質量文件,應嚴格依照我國藥監局出臺相關規范標準落實。通常不同單位選取報告模板不同,核心目的均為操作更具完善性,可與實際工作匹配度更高[5]。③結果質量控制。單位應制定質量控制程序及計劃,保證特定時期內檢驗結果可靠度。如積極參加能力驗證,單位內部人員比對,對提取檢驗品實際留樣再次進行檢測,通過上述舉措及時確定影響檢驗結果準確性的因素,進而有目的性、有針對性采取解決措施,及時改善不合理的操作。
食品微生物檢驗過程中,影響其最終結果精準性的因素較多,檢驗人員需積極掌握此類干擾因素,采取有效的質量控制措施,促使整個檢驗分析過程實現可控化,將其誤差降至最低,保證檢驗數據可靠性及精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