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市種子服務站 王子君
駐馬店市驛城區農業行政執法大隊 郝仰坤
駐馬店市驛城區香山辦事處農辦 梅玉紅
小麥是世界上種植面積和總產量最大的谷類作物,三分之一以上的世界人口以小麥為主食,我國小麥是種植面積和產量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糧食作物。小麥生產安全對我國糧食安全和國家經濟發展及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節節麥與小麥同屬禾本科,莖稈高20~40 cm,苗期顏色淡綠,根基部呈淡紫紅色;剛抽新葉卷曲狀,展開后細長;葉鞘緊密包莖,鞘邊緣絨毛狀,葉舌薄膜質;穗狀花序圓柱形,穗長10~15 cm,含8~15 個小穗,小穗長約1 cm,含2~5 粒種子;成熟后穎果外殼深褐色,籽粒似小麥種子,平均千粒質量15 g 左右;成熟抽穗后株高90~125 cm。
冬小麥田節節麥比小麥出苗晚、成熟早、種子易脫落。出苗有2 個時期:秋季小麥播種后20~35 d,于10 月下旬至11 月下旬,約占出苗總數的80%;春季出苗2 月中旬至3 月中旬,約占出苗總數的20%。節節麥的分蘗能力強,冬、春季分蘗均能正常分蘗抽穗結籽,分蘗一般10~20 個,多者分蘗30 多個。5—6 月開花結果。
小麥收割機長途跨區收割是節節麥快速蔓延的主要原因。預防措施要求小麥收割機手收割含有節節麥的麥田后要清理干凈收割機,防止節節麥種子隨車傳播。
種子傳播是節節麥蔓延的重要因素。預防上要求種子生產部門嚴把種子質量關,不合格種子繁殖田堅決報廢,種子銷售部門不從節節麥疫區調運種子,廣大農民群眾不自留和兌換含有節節麥的小麥。
節節麥可通過風媒、水媒、鳥禽及家畜糞便傳播。預防上要注意清理溝渠雜草并深埋,家畜糞便腐熟后方可施肥。
節節麥繁殖力強,繁殖系數是小麥10 倍以上。1粒節節麥第1 個生產周期可產生500 多粒種子,第2個生產周期可生產25 萬多粒種子,2 年后麥田節節麥占比超過50%,小麥處于弱勢地位,爭水爭肥爭空間,小麥無法正常生長。危害輕的小麥減產15%~20%,危害重的小麥減產30%~40%,嚴重者減產50%以上,小麥產量和品質嚴重下降。
1.麥田耕鋤。春節前后人工劃鋤或機械劃鋤。春節前后利用農村勞動力空閑進行麥田劃鋤,既能除草又能保墑保溫。目前隨著勞動力成本升高,人工劃鋤越來越少,許多地方推廣小型機械劃鋤,尤其是推行小麥寬窄行種植區,寬行更適合小型機械劃鋤,可大力推廣小型機械劃鋤,達到減少麥田雜草及節節麥的目的。
2.人工清除。春節前麥田未封壟,此時節節麥幼苗暗綠色,基部淡紫紅色、筒狀,人工用小鏟逐壟逐行鏟除并帶出田外;4 月以后,節節麥葉色淡葉片細長、分蘗多、成堆叢狀,與小麥明顯不同,可人工全面拔除,不留死角,路邊、地頭、溝邊、墳頭等地塊一并拔除,拔除的節節麥帶出麥田深埋或集中銷毀。
3.休耕換茬。休耕是防治節節麥的重要措施。秋收后至次年播種前使用大型機械深翻曬垡,深度大于30 cm,可使節節麥種子深埋地下無法呼吸而腐爛死亡。休耕1 年至秋季播種,中間可深翻掩青1 次,既提高土壤肥力又有效消除雜草。春播可輪換十字花科作物如花生、油菜、棉花等以利于消除禾本科雜草。播種前,可采用滅生性除草劑除草或機械除草,降低雜草基數。
4.培育麥田壯苗。通過深耕、精細整地、科學施肥、適量播種、及時灌溉追肥等麥田管理措施達到麥田苗肥苗壯的目的,相對降低節節麥群體密度,減少節節麥的影響。
1.除草劑選擇。麥田除草主要是通過化學除草完成。除節節麥外,絕大多數麥田雜草通過普通化學除草劑可以較好防治。節節麥防治難點:一是有效藥劑不多;二是施藥條件要求苛刻。目前麥田節節麥有效除草劑主要是磺酰脲類除草劑甲基二磺隆,其他除草劑效果一般,甲基二磺隆除草范圍廣,可防除看麥娘、野燕麥、棒頭草、早熟禾、硬草、堿茅、多花黑麥草、毒麥、雀麥、蠟燭草、茼草、冰草、薺菜、播娘蒿、牛繁縷、野油菜等。甲基二磺隆藥劑經莖葉和根部吸收,抑制植株所必需的氨基酸——纈氨酸和異亮氨酸的生物合成,阻止細胞分裂和植物生長,使雜草停止生長導致枯死。其他除草劑如精惡唑禾草靈、炔草酯、氟唑磺隆及三甲苯草酮等,只對苗期節節麥有抑制作用,無法根除。
2.施藥時期。冬小麥播種后11 月中下旬至12 月上旬是施藥最好時期。小麥3 葉期以后,雜草剛出齊苗,節節麥1~3 葉期,節節麥分蘗前用藥效果最好。春節后施藥一般在2 月中旬前后,小麥拔節前進行,但效果不如春節前。噴藥前查看天氣預報,晴天無風,平均氣溫5 ℃以上,上午10 點露水消失到下午3 點(中午溫度高效果好),噴藥后4 天內無降雨降雪,一周內無劇烈降溫。
3.使用劑量。嚴格按說明使用劑量和兌水比例,不可超劑量使用,一般每667 m2用量30 g/L 甲基二磺隆30 mL+助劑90 mL,兌水30 kg。
4.使用方法。清洗干凈噴霧器具,加水大半桶。用少量水將藥劑先配成母液,將母液等分成兩份,其中一份倒入噴霧器內攪勻,加滿至15 kg 攪勻,均勻噴霧,不重噴漏噴。另一份母液同樣操作,每667 m2噴兩桶水。如果機械噴霧,提前試驗每667 m2噴藥量,控制安全有效噴藥用量,勻速行走,不重噴漏噴。
5.注意事項。鹽堿地、水漬地、干旱、病弱苗地塊禁止使用;小麥拔節后禁止使用;小麥硬粒型品種、不耐寒品種謹慎使用;噴藥時要二次稀釋及加入助劑;噴藥后7 天內麥田不能灌溉;小麥3 葉后才能噴施,此時節節麥葉齡小,氣溫相對穩定,防治效果好,春節后節節麥葉齡大有分蘗不宜清除,若噴藥后氣溫出現反復及劇烈降溫導致小麥形成藥害;小麥一個生產周期內只能噴施甲基二磺隆1 次;嚴禁與乳油、有機磷、唑草酮激素類復配施用。
6.麥田外節節麥清除。節節麥等麥田雜草年年防年年有,無法根治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除麥田外路邊、溝渠、樹林、地頭田埂等地方節節麥沒有徹底清除。為了達到群防群治的目的,村社基層組織除發動廣大群眾防治自家田塊及地頭外,每年3 月初和5 月上旬由村社組織統一對路邊、溝渠、樹林、地頭田埂等生長節節麥地方人工清除或噴灑草甘膦等滅生性除草劑兩次,達到徹底消除的目的。
7.小麥藥害緩解措施。目前小麥田因噴施甲基二磺隆除草劑不當形成的藥害沒有有效解藥和快速解決措施,只能通過噴施葉面肥,補充氮肥,田間灌溉等措施予以緩解麥田藥害。因重復噴施、混用不當引起苗弱苗黃,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如蕓苔素內酯、吲哚乙酸、復硝酚鈉等可配合氨基酸葉面肥進行噴施;因低洼積水引起苗弱苗黃應及時清溝排水,再噴施生長調節劑;由于干旱引起的苗弱苗黃干枯,噴藥5 天后及時澆灌;因噴藥后7 天內有劇烈降溫(溫度接近零度)引起苗黃苗弱,可噴施磷酸二氫鉀輔以植物生長調節劑,以增加麥苗抗逆性。土壤濕度較好時,也可采用追施少量含氮肥料加以緩解。
小麥群體及個體具有很強的自我調控能力,出現苗黃苗弱滯長藥害癥狀后,要及時、及早采取措施,通過以上補救措施,一般可將麥苗恢復至正常生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