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 素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形式,也是幼兒獲取知識與經驗的重要途徑。教師開展戶外自主游戲,不僅能鍛煉幼兒的各項能力,還能為幼兒提供接觸自然的機會,有助于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因此,在幼兒教育實踐中,教師要重視戶外自主游戲的教育價值,并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組織開展豐富的戶外自主游戲,以更好地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促使幼兒積極參與其中,從而培養幼兒的多項能力和素質,為幼兒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教師開展戶外自主游戲,帶領幼兒走進自然環境,讓幼兒近距離地接觸大自然,感受自然的魅力,可以為幼兒營造愉悅的游戲氛圍,促使幼兒更加積極地參與游戲,這有助于增強幼兒的各項能力,拓寬幼兒的眼界,促進幼兒的成長與發展。
在豐富的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可以仔細觀察幼兒的表現和行為,據此找出當前游戲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進,從而充分發揮游戲的教育價值,更好地培養幼兒的能力和素質。同時,教師開展戶外自主游戲,能夠拉近師幼之間的距離,建立和諧的師幼關系,促使幼兒更加專注地傾聽教師的教育引導,有助于增強教育效果。
在開展戶外自主游戲的過程中,教師鼓勵家長積極參與,與幼兒一同進行游戲,可以增進親子關系,促進家長與幼兒之間的互動交流,從而幫助家長深入了解幼兒的能力、興趣、水平等。教師還可以通過自身的示范,幫助家長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這有助于提升家長的教育水平,增強家庭教育的效果。
在教育實踐中,教師要積極引領幼兒參與戶外自主游戲,為幼兒指明游戲方向,以培養幼兒多方面的能力。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教師應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游戲環境,鼓勵幼兒自由地開展游戲,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促使幼兒在游戲中更加積極地展示自我。同時,材料是幼兒開展自主游戲的物質基礎,教師應合理投放游戲材料,并鼓勵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力進行自主游戲,以充分發揮游戲的教育價值。
例如,在開展戶外沙水區自主游戲前,筆者先詢問幼兒想不想在戶外沙水區一起玩游戲,幼兒用響亮的聲音給予了筆者肯定的答案。接著,筆者帶領幼兒排隊走到沙水區,為幼兒提供了鏟子、小桶、耙子、模具等,并鼓勵幼兒自主建構“長城”。在筆者的引領下,幼兒紛紛投入趣味化的沙水區游戲中。有的幼兒先用鏟子堆出了一個個鼓包,然后用長條狀的沙堆將鼓包連接在一起,并告訴筆者這就是長城;有的幼兒將鏟子和耙子放在兩旁,當作長城的城墻,還在城墻旁邊挖了一條溝渠,并灌上水,表示這是護城河;有的幼兒特地找來了城墻模樣的模具,使用這些模具建構了長城。
在以上案例中,筆者積極發揮引導作用,設定了戶外自主游戲的范圍和框架,幫助幼兒明確了游戲的方向,為幼兒營造了良好的游戲氛圍,促使幼兒主動參與自主游戲,并將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踐。最終,每名幼兒都順利建構出了形態各異的“長城”,獲得了良好的游戲體驗,增強了自身的想象力、創造力與動手操作能力。

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的有效開展離不開幼兒的積極配合,教師可以采用幼兒感興趣的形式開展戶外自主游戲,以充分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促使幼兒主動投入自主游戲實踐中。同時,面對具有一定難度的戶外自主游戲,教師可以引導幼兒以合作的形式完成,讓幼兒充分感受合作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以更好地鍛煉幼兒的多項能力。
例如,在引導幼兒參與戶外自主種植游戲前,筆者先詢問幼兒想不想去幼兒園教室外的種植園區進行游戲。幼兒很開心,紛紛表示自己早就想參加種植了。接著,筆者將黃瓜種子分發到每一名幼兒的手中,并詳細講解種植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最后,筆者引導幼兒根據搭建黃瓜架的位置自主選擇種植地點,并鼓勵幼兒在游戲中積極實踐,順利完成種植黃瓜的任務。在此期間,筆者細致地觀察幼兒的表現,以便后續開展針對性指導。通過觀察,筆者發現有的幼兒能夠按照教師講解的步驟順利完成種植任務;有的幼兒需要尋求他人的幫助才能完成;有的幼兒不僅能順利完成種植任務,還能主動為其他幼兒提供幫助,營造了和諧的游戲氛圍。最終,幼兒不僅感受到了種植的樂趣,還在合作與互動的過程中增強了自身的合作意識,提高了溝通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師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在開展戶外自主游戲時,教師可以主動與家長進行溝通,鼓勵家長與幼兒一起開展游戲,以增強游戲的教育效果,構建和諧的親子關系,為家長后續開展家庭教育奠定基礎。
例如,在組織幼兒參與戶外的“娃娃家”游戲時,筆者與家長進行了溝通,鼓勵家長在家中與幼兒一同開展趣味扮演游戲,引導幼兒體驗不同的社會角色。通過后續的教育反饋,筆者發現有的家長與幼兒共同參與了“電器維修店”的趣味角色扮演游戲,讓幼兒體驗了動手操作的樂趣;有的家長與幼兒開展了“飯店”的角色扮演游戲,自己扮演吃飯的顧客,幼兒則扮演服務員,在愉悅的游戲氛圍中豐富了幼兒對社會角色的認知,也讓幼兒學會了尊重他人;有的家長在戶外游玩時與幼兒互換角色,要求幼兒承擔起家長的教育、管理和監督責任,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愛護花草、珍惜公共設施;等等。在家長的教育反饋中,筆者發現每一位家長都能夠積極配合幼兒園教育,引領幼兒走向戶外開展自主游戲,這豐富了幼兒對不同社會角色的認知,也培養了幼兒多方面的能力和意識。最終,幼兒和家長都在此過程中感受到了游戲的樂趣,也增進了親子關系。
社區場地寬廣、教育資源豐富,教師可以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社區資源,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游戲環境,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自主游戲,以充分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增強游戲的教育效果。
例如,在組織“戶外趣味運動會”戶外自主游戲時,筆者與社區相關工作人員進行了溝通,在得到允許后利用社區廣場布置了游戲場地。同時,社區工作人員從社區服務站找來了很多干凈的廢舊紙箱、輪胎等,給自主游戲的開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筆者利用紙箱建構了籃筐,規劃了攀爬路線,并使用廢舊輪胎制作了各種障礙物。這極大地豐富了趣味運動會的內容,也點燃了幼兒的運動熱情。在戶外趣味運動會的開展過程中,每一名幼兒都積極參與各項運動項目,既鍛煉了運動能力,又掌握了多種運動技巧。在游戲結束后,筆者引導幼兒整理材料,清掃活動場地,這對培養幼兒良好的整理習慣和衛生習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開展了一段時間的戶外自主游戲后,教師應利用園區資源開展趣味自主游戲,以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并借此檢測前一階段戶外自主游戲的教育成果,從而了解幼兒成長與發展的實際情況,為后續開展戶外自主游戲提供借鑒。同時,這種方式也能找出前一階段戶外自主游戲組織與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從而為教師不斷完善戶外自主游戲提供支持。
例如,在開展一段時間的體育類游戲后,幼兒的運動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并在此過程中掌握了各種各樣的運動技巧。于是,筆者組織幼兒開展了戶外趣味活動,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材料,鼓勵幼兒在建構區域中自主搭建運動器械,并積極參與相關的運動項目。在筆者的鼓勵和引導下,有的幼兒使用廢舊輪胎和木板,搭建出了一個“獨木橋”式的賽道,還有的幼兒利用廢舊報紙和膠帶制作出了一個“籃球”,并開展了籃球比賽。其中,安安的想法更巧妙,她將大家以往使用的沙包作為道具,與其他幼兒合作開展了“我是優秀快遞員”的游戲。在本次趣味游戲中,筆者充分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給幼兒營造了良好的游戲氛圍,鼓勵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探索出了不同的游戲玩法。最終,幼兒在此過程中感受到了游戲的樂趣,筆者也通過細致的觀察,了解了幼兒的能力發展狀況。
綜上所述,戶外自主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自主游戲形式,可以充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促使幼兒主動參與,從而鍛煉幼兒多個方面的能力和素質,有助于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因此,在教育實踐中,教師應重視戶外自主游戲的教育價值,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園區、家長和社區資源,積極開展豐富的戶外自主游戲活動,以充分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促使幼兒主動參與,從而增強游戲的教育效 果,培養幼兒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質,為幼兒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