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 麗
(齊齊哈爾市中醫醫院 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0)
近些年,甲狀腺疾病患者逐年增加,且逐漸年輕化,這類疾病女性患者居多,傳統甲狀腺手術創口較大患者術中出血較多,瘢痕明顯,尤其對于女性來說這種剛手術形式比較影響患者外貌。采取腔鏡手術的形式可以避免形成創口瘢痕,術中出血較少,患者恢復較快,患者頸部幾乎無瘢痕。經口腔前庭入路腔鏡甲狀腺結節切除術切口隱藏在口腔下唇位置,是目前臨床中比較常見的手術方式。本次實驗選取了88例患者為研究對象,研究經口腔前庭入路腔鏡甲狀腺結節切除術圍手術期的護理措施,研究其效果和價值,具體護理匯報如下。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88例甲狀腺手術患者作為對象,患者均為單側甲狀腺結節。常規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5例,左側病灶患者24例,右側病灶患者20例,年齡29-67歲,平均(47.3±3.5) 歲;實驗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27例,年齡31-66歲,平均 48.2±3.2) 歲。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經科學臨床診斷確診為甲狀腺結節,且需行臨床切除術,符合腔鏡甲狀腺切除術指征,耐受性較強,精神狀態良好,治療依從性良好。患者均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簽署研究同意書。
排除標準:排除精神障礙患者,排除妊娠期婦女,排除手術禁忌癥,排除其他臟器嚴重疾病患者。
常規組患者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協助其進行CT檢查,告知檢查位置,告知患者術前準備情況,做好術中常規護理,術后開展科學的護理。實驗組患者采取圍手術期臨床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術前準備及干預
術前指導患者進行常規檢查,包括心電圖檢查、血常規檢驗、凝血時間檢驗等。本次選取的手術形式是經口腔前庭入路腔鏡手術,屬于近些年新興的甲狀腺手術模式,術前護理人員要進行必要的健康宣教,告知患者這類手術與傳統開刀手術的區別,告知這種手術不會影響患者的外貌,增強患者的治療過程中的依從性。告知患者的具體手術的具體方法和流程,消除患者的焦慮情緒,告知手術中和術后的一些注意事項。告知患者術前做好手術相關區域的消毒和清潔,告知患者術前禁食禁水8小時,避免術中因為麻藥反應導致嘔吐,影響手術效果或堵塞氣管發生窒息。
1.2.2術中護理配合
護理人員在患者手術過程中要與主刀醫生默契配合,提前準備好各項手術用品,包括一些器械、材料、工具、藥物等,腔鏡鏡頭要去除霧氣,保證清晰的手術野范圍,可以將無菌生理鹽水進行加熱。手術室要保證燈光光線符合手術要求,要保證不影響手術屏幕顯示,室內溫度濕度適宜,護理人員協助醫生在實際操作中進行無菌操作。手術過程中要嚴密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例如血壓、脈搏、心跳等,變患者因為緊張和恐懼出現應急反應,護理人員要嚴密關注顯示。要注意手術過程匯總腔鏡甲狀腺手術空間是半開放式的空間,利用患者自身組織創造空腔,灌注CO2壓力控制在0.6-0.8kPa左右,避免患者手術部位出現皮下氣腫或者縱隔氣腫。
1.2.3術后護理
(1)呼吸干預。甲狀腺切除后,患者容易出現呼吸系統功能受損,部分患者術后呼吸困難,護理人員要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觀察患者是否存在喉頭水腫和氣管塌陷,觀察患者切口出血情況,避免氣管出現痰液堵塞,如果患者呼吸困難嚴重,要及時給予吸氧,吸氧要注意結合實際調節氧氣流量。護理人員要告知患者術后盡量少說話,避免頸部活動過于頻繁,避免切口滲血,影響切口愈合。患者如果存在排痰困難,護理人員要告知患者正確的咳嗽方法,促進痰液排出,還可以為患者空掌心扣背,刺激痰液排除,必要時采用霧化吸入手段稀釋痰液,保證呼吸暢通,避免出現氣管感染或肺部感染。觀察患者術后情況,如果出現呼吸極度困難、憋悶,切口出現滲血,焦躁不安,必要時要拆除縫線去除血塊,出血嚴重患者可能需要二次手術。
(2)鎮痛護理。外科手術術后疼痛是常見的癥狀,嚴重的疼痛容易導致患者出現應激反應,容易引起術后高凝狀態,影響患者免疫系統功能,易導致泌尿、消化系統功能受限,還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患者術后要采取必要的鎮痛措施,護理人員可以遵醫囑給予患者鎮痛藥物,指導患者用藥,術后告知患者可以通過聽音樂、閱讀、看電視節目等方式轉移患者注意力,緩解術后疼痛。同時,告知患者給予自己積極暗示,減輕疼痛的感覺。
(3)引流管護理。經口腔前庭入路進行腔鏡手術口腔部位切口較小,要使用負壓引流管,一般臨床中都是自制腹壓引流管,使用7#頭皮針去掉針頭接管連接一次性負壓引流器,或者采用頭皮針連接帶負壓的20mL空針,用力抽吸保證負壓狀態,使用針帽膠布固于活塞防止下滑。甲狀腺手術結束后,引流管從腺葉切除下方至右側犬齒引流出,要接好外接負壓吸引。因為頭皮針管道較細較軟,使用這種敢作為引流對患者禁食、語言、吞咽等影響較小,拔除之后孔徑較小,不需二次縫合即可痊愈,但要注意頭皮針管道較短,可使用透明敷貼固定在患者下頜位置。臥床時要注意調整引流管位置,避免上下床導致引流管脫落。
(4)并發癥預防及護理
①切口感染:口腔是患者進食的位置,因此菌群比較復雜,在口腔出開切口,極容易引起細菌感染,經口腔前庭入路甲狀腺切除術后口腔切口感染是比較常見的并發癥,必要時要使用抗菌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術后查看患者口腔開口部位口腔黏膜是否存在糜爛紅腫,是否存在腫脹,發現感染要及時進行抗感染治療,必要時靜脈輸入抗生素。②下頜區腫脹:在甲狀腺手術中由于器械的摩擦與牽拉,且手術過程采用彈力繃帶壓迫,患者額容易出現唇周腫脹,尤其是下頜部位,患者術后初始階段感覺難以閉合,護理人員要觀察患者口唇部位是否存在滲血,或下唇腫脹,術后拆除彈力繃帶后一般2-3天口唇腫脹就會痊愈。③皮下氣腫或瘀斑:經口腔前庭入路行甲狀腺手術主要是利用口腔下頜與頸部之間的潛在間隙插入腔鏡,在縫隙中注入CO2,保證為手術提供清晰的視野范圍,CO2的壓力控制在約6mmHg,如果灌注過快容易造成患者下頜及頸部出現皮下氣腫,在灌注CO2時要注意控制好速度和壓力,注意避免出現皮下氣腫,但一般發生皮下氣腫,2天左右會自行痊愈。其次,手術由于需要在患者頸部分離出空隙,分離過程中容易導致皮膚瘀斑發紺。護理人員要注意在術后觀察患者頸部皮膚是否異常,觀察其皮膚是否出現水泡、紅腫等,是否出現瘀斑,要注意引流暢通,可以采取熱敷的方式祛除瘀斑,或者口服活血化瘀的藥物,促進吸收。如果頸部皮膚出現炎性病變,要采取抗感染治療,靜脈滴注消炎藥物,一般術后3-5天痊愈。④喉返神經受損護理。護理人員嚴密觀察患者術后語言功能及聲音情況,如果出現聲音嘶啞可以考慮為單側喉返神經受損,如果出現失聲或呼吸困難則可以考慮為雙側喉返神經受損。要注意喉返神經受損后患者飲水容易發生嗆咳,護理人員要告知患者的具體原因,患者麻藥蘇醒后詢問患者問題,對其聲音情況進行評估,盡早判斷是否出現喉返神經受損,如果出現這一問題要使用藥物治療,告知患者少說話,飲水時要注意減慢速度,避免發生嗆咳。
1.3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手術時間、住院時間扥估值表;觀察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對比情況,主要包括切口感染、下頜區腫脹、喉返神經受損等,對比兩組并發癥概率;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數據采取SPSS2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數表示,行卡方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價值。
2.1兩組患者治療指標對比
經過差異化護理措施的實施,對比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等,實驗組患者手術時間短于常規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常規組,且實驗組術中出血量較少,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價值(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指標對比
2.2兩組患者并發癥概率對比
對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情況進行對比,主要是切口感染、下頜腫脹、皮下氣腫、喉返神經損傷等并發癥,實驗組患者并發癥概率為6.82%,常規組患者并發癥概率為13.64%。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價值( P值均<0. 05) ,具體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對比
2.3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率對比
對比兩組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滿意率=(非常滿意+比較滿意)/總數×100%,實驗組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率對比
臨床中甲狀腺結節一般會選擇手術治療的方式,甲狀腺結節切除術主要采取傳統開刀式手術和腔鏡手術,腔鏡包括經乳暈入路伸入腔鏡或經口腔前庭入路進行手術。傳統甲狀腺手術遺留下疤痕,目前多采取腔鏡手術的模式,這種手術方式術中出血較少,不容易留下疤痕,切口較小,患者恢復較快。手術過程中要配合高質量的護理措施,可以避免患者出現切口感染、呼吸困難、神經受損、下頜腫脹等并發癥,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甲狀腺結節切除術圍手術期護理至關重要,術前、術中、術后都要開展高效的護理,注意觀察患者的心理狀態,必要時進行心理疏導,提高患者的治療配合度。
圍手術期護理又可以稱為全面護理,包括術前準備、術中配合、術后的并發癥預防和護理,做好健康宣教、飲食指導、心理護理、皮膚護理等等,要注意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要配合醫生,做好空隙CO2灌注,灌注時要注意速度,避免出現皮下氣腫,術后嚴密觀察患者恢復情況,觀察切口愈合效果,避免出現感染,促進患者預后。護理人員在護理中要認真,要重視患者的需求,開展以患者為中心的高質量護理,促進患者盡快康復。
綜上所述,針對經口腔前庭入路腔鏡甲狀腺階級切除術患者實施圍手術期優質護理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降低并發癥概率,有利于提高治療護理效果,值得臨床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