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英
(平山縣農業農村局 河北 平山 050400)
2021 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三農”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這就要發展優勢特色農業產業。鄉鎮作為基層單位如何發揮區域資源優勢,融合產業要素,推動鄉鎮內產業升級發展是實現產業強鄉至關重要的一環。
蘇家莊鄉位于平山縣西部淺山區,地處滹沱河北岸咽喉要道,西柏坡高速、西阜高速、207 國道、平涉線貫穿全境,西連西柏坡革命圣地,南毗中共中央統戰部舊址所在地李家莊村,交通便利,是通往西柏坡、駝梁及西部山區的必經之路。全鄉轄蘇家莊、張家莊、緱家莊、趙家莊、西紅嶺北、東紅嶺北、下東峪、上東峪、樹石、水峪、韓丁、十里溝、封家溝、亂泉、山門等15 個行政村,轄區內韓丁和下東峪兩村分別為北方分局、育英學校舊址。
蘇家莊鄉域面積58.6 平方公里,共有2650 戶、9524 人。在冊耕地面積0.55 萬畝,耕地地力較好,土壤有機質平均含量1.4%以上。耕地澆水主要依靠多年來建設的各類機井,水源充足且澆水方便,水利條件較好。農林種植中,常規農作物以玉米、谷子等為主,面積約3000 畝。近年果菜類蔬菜種植發展很快,面積達1000 余畝。蘇家莊山場面積7.6 萬畝,因此經濟林面積較多,林果方面主要有核桃、蘋果、壽桃等品種,面積6500 畝左右,其中核桃種植最多,面積達6000 畝。
2.1 蘇家莊鄉核桃產業現狀。平山全縣核桃種植面積達30 多萬畝,蘇家莊鄉核桃面積6000 畝,近年已全到盛果期。在平山縣西柏坡鑫緣貿易有限公司帶動下,全鄉年加工青皮核桃2 萬噸,干核桃7000 噸;經加工篩選包裝后,年可銷售成品核桃2000 噸,生產銷售核桃仁4000 噸,還有部分核桃皮、核桃油等副產品,并開發出“棗夾核桃”“琥珀桃仁”等精深加工即食產品,年產值達1.6 億元以上。為充分利用加工廢料核桃皮,石家莊寶日環保有限公司引進高科技成果——核桃皮超微細粉加工,產品廣泛用于油田堵漏劑、水處理濾料、機械設備打磨劑等,年可消化核桃皮7000 噸以上,生產超微細粉2100 噸以上,產值500 萬元。平山縣現已注冊了“平山綿核桃”地理標志產品,被命名為“中國核桃之鄉”。
2.2 蘇家莊鄉果菜類蔬菜產業現狀。果菜類蔬菜一直是蘇家莊鄉傳統種植產業,近年在河北閣美農業科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平山縣興峪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石樹農業專業合作社等龍頭企業帶動下,果菜類蔬菜面積達1000 余畝。龍頭企業大力發展蔬菜產地初加工,經加工包裝后市場價位提高,果菜類蔬菜年銷售額達1500 萬元。上東峪農業生態園區由平山縣興峪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建設,面積200 畝,現已完成投資700 余萬元,建有高標準蔬菜溫室大棚60 個,儲藏庫500 平方米,擁有冷藏運輸車1 輛。園區內配套修建了灌溉機井和水渠,各棚配有水泵、補光設備、排風設備等相關配套設施及環保設施。園區以種植經濟效益高的黑番茄、雞心果等特色蔬菜為主,年產值達400 萬元。閣美樹石農業園區,投資500 萬元,由閣美農業公司、石樹合作社聯手打造,面積150 畝,建有觀光蔬菜大棚36 個,棚內全部種植黃瓜、番茄等果菜,水電路配套設施齊全,年產值300 萬元。
3.1 建立聯農帶農機制。在脫貧攻堅戰略實施背景下,平山縣經多年探索,在農業產業發展上,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聯農帶農模式。蘇家莊鄉充分應用其模式,在主導產業發展上,龍頭企業與農戶之間利益聯結較為緊密。龍頭企業充分發揮市場和資金優勢,一是通過訂單收購、銷售基地產品帶動,企業進行產品認證、品牌打造,進行產地初加工、包裝,提高加工產品市場價位,從而拉高農產品收購價位,刺激農戶加強種植管理,提高產量和種植收入。二是通過流轉農戶尤其是貧困戶土地發展蔬菜等種植,增加其租地收入。三是縣財政整合資金為貧困戶在龍頭企業入股,通過入股資金分紅帶動其增收。四是在企業組織下發展農戶手加工,如核桃去皮等,帶動加工戶增收。五是企業提供工作崗位帶動農民打工增收。蘇家莊鄉作為核桃優勢產業的代表,為平山核桃產業發展開拓了道路。每到核桃成熟季節,鑫緣公司及其他核桃產業合作社,開始在全縣范圍內大量收購核桃。為保證桃仁完整、產品美觀,核桃去皮基本都由農戶在家手工完成,因此鑫源公司所在地下東峪村一帶,幾乎戶戶參與核桃加工,輻射帶動周邊上東峪、水峪、東紅嶺北等村,加上核桃皮年加工產值可達1.65 億元,帶動了本鄉鎮1000 余人就業。
3.2 開展技術研發及應用。2018年,平山縣政府與河北農業大學聯合成立了“西柏坡農業產業研究院”,對平山縣農業產業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蘇家莊鄉除了有“西柏坡農業產業研究院”作為農業產業技術支撐外,多年來與中國科學院、河北省農科院等高等院校、科研單位也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該鄉各村、各龍頭企業均有河北農業大學定向培訓生,在核桃、果菜類蔬菜種植管理技術上一直在共同合作、共同研發,對兩大主導產業發展提供了技術保障和智力支撐。其中共同研發的果菜無土栽培技術,充分利用了山地,為山區發展蔬菜生產闖出了一條新路子。近年他們在果菜類蔬菜上重點推廣應用了設施蔬菜高效栽培、無公害標準化栽培、穴盤育苗、反季節栽培、蔬菜應用沼渣沼液等技術,在核桃管理上重點推廣了大坑淺栽、假植泡根及核桃黑生物農藥防治等技術,對產業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在核桃加工上,蘇家莊鄉依托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引進了“核桃皮超微細粉加工技術”,不但有效消化了核桃加工廢料,而且增加了經濟收入,變廢為寶,實現了很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
3.3 綠色發展與品牌建設。在主導產業發展上,蘇家莊鄉依托平山縣農產品質量檢測站,不斷完善健全農產品質量檢測體系,大力推廣了黃板誘殺、防蟲網、無公害肥藥等生產新技術,提高主導產品標準化生產率。為創名牌、闖市場,該鄉注冊了“冀鑫”、“喜農果”、“閣美山莊”等商標,品牌覆蓋率達到了70%以上。除“平山綿核桃”獲地理標志產品外,黃瓜、茄子、西紅柿均獲得了國家A 級綠色食品認證。興峪公司正在組織申報西紅柿有機認證。
4.1 生產基地標準化建設。通過節水設施建設、先進植保機械引進、多功能旋耕機購置、塑料周轉筐購置等項目進行生產基地的標準化建設。其中:①節水設施建設項目:在果菜類蔬菜種植核心區安裝滴灌,實施節水工程。蔬菜種植安裝滴灌,不但省工省力,便于水肥管理,而且在設施蔬菜上應用,可有效降低棚室濕度,減少蔬菜病害發生。②先進植保機械引進項目:購置自走式打藥機可大大減輕種植戶勞動強度,提升病蟲害防治效果,提高產品品質。③多功能旋耕機購置:多功能旋耕機可節約勞動力成本,提高基地機械化水平。④塑料周轉筐購置:周轉筐用于基地蔬菜果品采收時使用,便于產品運輸,可有效避免裝卸運輸對農產品產生的損害,節省勞力,并提高產品周轉效率。
4.2 開展加工基地能力提升項目。圍繞農產品加工、銷售及儲運區功能定位,投資補助加工企業建設必要的加工設施及引進必需的加工設備,可有效提升企業加工規模和產品檔次,提高龍頭企業帶動能力。加工基地能力提升項目主要有:倉庫建設項目、低溫庫建設項目、儲藏棚建設項目、核桃及核桃皮加工設備購置項目等。
4.3 創新利益聯結機制。可立足本地區優勢主導產業,完善龍頭企業與農戶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完善“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做好銜接服務。利用上級財政資金對種植基地進行農資補貼;做好種植技術培訓和品牌培育,提升種植基地農產品質量及品牌效益;購置必要的產品運輸、裝卸設備,為合作社、農戶開展產品銷售做好服務。
4.3.1 打通產品交售環節。明確項目實施主體及建設任務,分配各公司運輸等工具的配置。在產品銷售季節,鐵質托盤放在基地村合作社盛放農戶交售的產品,公司用電叉車將產品裝到周轉運輸車上,運送至龍頭企業或加工企業,然后用電叉車卸下,為合作社及農戶節約農產品運輸成本。
4.3.2 開展惠農利農措施。可由農業部門如農業農村局帶領實施,引進新型生物農藥,保證農產品質量,保護環境,對種植基地農產品質量提升、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有著重要意義。做好管理技術培訓工作,通過聘請農產品方面專家,定期對基地種植戶(包括輻射區)進行培訓。由縣農業農村局依托西柏坡農業產業研究院,共同組織實施,可有效提高蘇家莊鄉核桃及果菜類蔬菜種植戶的技術管理水平。
4.3.3 建立追溯體系及品牌培育。建立“從農田到餐桌”的農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在全程生產過程中,每個環節建立生產檔案,做到產品質量可追溯,確保產品質量安全,實現從餐桌到生產端的產品質量追溯。種植基地要獲GLOBALG.A.P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龍頭企業加工廠要獲得HACCP、BRC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加大品牌宣傳力度,可印刷宣傳冊,并利用電視、媒體、路牌廣告、項目標識牌、包裝印刷商標等形式進行品牌宣傳。
4.3.4 落實人才培養政策。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是不可替代的,農業產業發展離不開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人參與,離不開國家政策支持,離不開現代農業科技的助力。可積極實施人才培養政策,如與河北農業大學聯合進行農村人才代培,優先滿足蘇家莊鄉兩大特色產業企業需要。定向的招錄農口專業人才,為蘇家莊鄉兩大主導產業項目服務。